首页 / 正文

刘将孙

  将孙字尚友,庐陵人,辰翁之了。宝祐五年(1257)生。尝为延平教官,临汀书院山长。有养吾斋集。

  踏莎行

  闲游

  水际轻烟,沙边微雨。荷花芳草垂杨渡。多情移徙忽成愁,依稀恰是西湖路。

  血染红笺,泪题锦句。西湖岂忆相思苦。只应幽梦解重来,梦中不识从何去。

  阮郎归

  舟中作

  斜阳江路柳青青。传杯那放停。上船不记送人行。南风吹酒醒。

  江曲曲,路萦萦。月明潮水生。送将残梦作浮萍。角声何处城。

  南乡子

  重阳效东坡作

  山色泛秋光。点点东篱菊又黄。岁月欺人如此去,堂堂。一事无成两鬓霜。

  佳节共持觞。无限杯供有限狂。明月明年诗句苦,茫茫。细把茱萸感慨长。

  八声甘州

  九日登高

  不看萸、把酒对名山,无帽厌西风。渺四海故人,一尊今雨,万里长空。宇宙此山此日,今夕几人同。举世谁不醉,独属陶公。

  当日白衣几许,漫凄其寄兴,落日篱东。抚停云六合,借醉托孤踪。□吊古、不须多感,□古人、那得共杯中。拚酩酊,明年此会,谁此从容。

  又

  和人春雪词

  看东风、天上放梅开,经岁又新成。笑柳眼迷青,桃腮改白,蝶舞尘惊。任是万红千紫,无力与春争。想建章鳷鹊,犹是残霙。

  不比腊前憔悴,拨寒炉榾柮,茶薄烟清。快玉龙战罢,四野迥收兵。望红花、扶桑国里,玉玲珑、□□海天平。晴窗下,疏疏花雨,滴滴春声。

  又

  送春

  又江南、三月更明朝,便已是南风。拟强驻韶光,狂追柳絮,卧占残红。早向尊前沈醉,莫听五更钟。赢得春工笑,恼杀渠侬。

  只道春风不改,□年来岁去,柳密花浓。但沈腰潘鬓,无复旧时容。春还是、多情多恨,便不教、绿满洛阳宫。只消得,无情风雨,断送匆匆。

  满江红

  建安戏用林碧山韵

  正好花时,忽办得、匆匆来去。道一往无情,却又别颦愁妩。四海云鬟高样髻,长思红袖□分路。怪近来、不怨客毡寒,婵娟误。

  黄花约,终难据。曾未肯,清园住。只昼思夜梦,浅斟低诉。莲子擘开谁在薏,徐娘一笑来何暮。又争知、寂寞白头吟,寒机素。

  又

  和李圆峤话别

  南浦绿波,只断送、行人行色。虽只是、鹏抟九万,天池春碧。鸾侣凤朋争快睹,鸥盟鹭宿空曾识。到玉堂、天上念西江,今非昔。

  公去也,宁怀别。人感旧,情空切。但岁寒松柏,相期茂悦。好在莫偿尘土债,风流宁可金门客。俯人间、大暑少清风,多炎热。

  又

  五日风雨,萧然独坐,偶检康与之伯可

  顺庵词,见其中括金铜仙人辞汉歌,自谓

  缚虎手,殊不佳。因改此调,虽不能如贺方

  回诸作,然稍觉平妥。长日无所用心,非欲

  求加昔人也。

  千里酸风,茂陵客、咸阳古道。宫门夜、马嘶无迹,东关云晓。牵上魏车将汉月,忆君清泪知多少。怅土花、三十六宫墙,秋风袅。

  浥露兰,啼痕绕,画兰桂,雕香早。便天还知道,和天也老。独出携盘谁送客,刘郎陵上烟迷草。悄渭城、已远月荒凉,波声小。

  摸鱼儿

  己卯元夕

  又匆匆、一番元夕,无灯更愁风雨。人间天上无归梦,惟有春来春去。愁不语。漫泪湿香绡,□草人何许。百年胜处。还更有琉璃,春棚月架,万眼

  蝶罗否。

  风流事,孤负后来儿女。可怜薄命三五。千金无买吴呆处,更说龙飞凤舞。今又古。便剩有才情,无分登楼赋。春醪独抚。也难觅阿瞒,肯容狂客,醉里试歌舞。

  又

  甲申客路闻鹃

  雨萧萧、春寒欲暮。杜鹃声转□□。东风与汝何恩怨,强管人间去住。行且去。漫憔悴十年,愁得身成树。青青故宇。看浩荡灵修,徘徊落日,不乐复何故。

  曾听处。少日京华行路。青灯梦断无语。风林飒飒鸡声乱,摇落壮心如土。今又古。任啼到天明,清血流红雨。人生几许。且赢得刘郎,看花眼惯,懒复赋前度。

  又

  用前韵调敬德

  甚平生、风流谢客,刀头梦送酸楚。不堪又得花间曲,猛忆云英霜杵。闲情赋。谁催就月明,云鬓犀梳吐。才情几许。待遗策重来,吹箫一弄,鸾凤共轻举。

  留春住。买得绿波南浦。黄金□散如土。蔷薇洞口三生路。无奈春光顿阻。新□绪。也待见东邻,花艳墙低处。东风看取。便娇送飞梭,半摧编贝,笑咏尚高古。

  金缕曲

  用稼轩韵作

  我老无能矣。叹人生、得开笑口,一年闲几。去景悠悠如有待,白髮已非春事。便一笑、何曾是喜。我本渔樵孟诸野,向举家、尽叹今如是,空自苦,有谁似。

  堆堆独坐文书里。是无能、爱闲爱静,清时有味。出处古今无真是,往往君言有理。看攘臂、后来锋起。汉晋唐虞一杯水,只鲁连、犹未知之耳。况碌碌,共馀子。

  江城子

  和子昂题水仙花卷

  云涛白凤贺瑶池。仗葳蕤。路芳菲。十月温汤,赐浴卸罗衣。半点檀心天一笑,琼奴弱,玉环肥。

  风流谁合婿金闺。露将晞。雪争晖。贝阙珠宫,环佩月中归。误杀洛滨狂子建,情脉脉,恨依依。

  江城梅花引

  登高

  明霞回雨霁秋空。笑难逢。步城东。直上翠微,客有可人同。回首向来轻节序,筋力异,心犹在,愧鬓蓬。

  悲年冉冉江滚滚。骑台平,蒋陵冷。天高年晚,

  山河险,烟雾冥濛。一幅乌纱,闲著傲西风。古往今来只如此,便潦倒,渺乾坤,醉眼中。

  六州歌头

  元夕和宜可

  天涯倦客,如梦说今宵。承平事,车尘涨,马鸣萧。火城朝。狂歌闲嬉笑,平康客,五陵侠,闲相待,沙河路,灞陵桥。万眼琉璃,目眩去闲买,一剪梅烧。数金蛾彩蝶,簇带那人娇。说著魂销。掩鲛绡。

  波翻海,尘换世,铜仙泪,铁心娆。渺何地,跢朱履,解金貂。步宫腰。瑶池惊燕罢,瓶落井,箭离弨。灯楼倒,吴儿老,绛都迢。点点梅梢残雪,似东风、吹恨难消。悄山村渔火,风鬓立春宵。绕寒潮。

  水调歌头

  败荷

  摇风犹似旆,倾雨不成盘。西风未禁十日,早作背时看。寂寞六郎秋扇,牵补灵均破屋,风露半襟寒。坐感青年晚,不但翠云残。

  叹此君,深隐映,早阑珊。人间受尽炎热,暑夕几凭阑。待得良宵灏气,正是好天良月,红到绿垂干。摇落从此始,感慨不能闲。

  沁园春

  近见旧词,有括前后赤壁赋者,殊不

  佳。长日无所用心,漫填沁园春二阕,不能

  如公哨遍之变化,又局于韵字,不能效公用

  陶诗之精整,姑就本语,捃拾排比,粗以自

  遣云

  壬戌之秋,七夕既望,苏子泛舟。正赤壁风清,举杯属客,东山月上,遗世乘流。桂棹叩舷,洞箫倚和,何事呜呜怨泣幽。悄危坐,抚苍苍东望,渺

  渺荆州。

  客云天地蜉蝣。记千里舳舻旗帜浮。叹孟德周郎,英雄安在,武昌夏口,山水相缪。客亦知夫,盈虚如彼,山月江风有尽不。喜更酌,任东方既白,与子遨游。

  又

  十月雪堂,将归临皋,二客从坡。适薄暮得鱼,细鳞巨口,新霜脱叶,月步行歌。有客无肴,有肴无酒,如此风清月白何。归谋妇,得旧藏斗酒,生载婆娑。

  登虬踞虎嵯峨。更凭醉攀翻栖鹘窠。曾岁月几何,江流断岸,山川非昔,夜啸扪萝。孤鹤横江,羽衣入梦,应悟飞鸣昔我过。开户视,但寂寥四顾,万顷烟波。

  又

  大桥名清江桥,在樟镇十里许,有无闻

  翁赋沁罗春、满庭芳二阕,书避乱所见女

  子,末有埋冤姐姐,衔恨婆婆语,极俚。后

  有螺川杨氏和二首,又自序生杨嫁罗,丙子

  暮春,自涪翁亭下舟行,追骑迫,间逃入

  山,卒不免于驱掠。行三日,经此桥,睹无

  闻二词,以为特未见其苦,乃和于壁。复

  云,观者毋谓弄笔墨非好人家儿女,此词虽

  俚,谅当近情,而首及权奸误国。又云,便

  归去、懒东涂西抹,学少年婆。又云,错应

  谁铸。皆追记往日之事,甚可哀也。因念南

  北之交,若此何限,心常痛之,适触于目因

  其调为赋一词,悉叙其意,辞不足而情有馀

  悲矣

  流水断桥,坏壁春风,一曲韦娘。记宰相开元,弄权疮痏,全家骆谷,追骑仓皇。彩凤随鸦,琼奴失意,可似人间白面郎。知他是,燕南牧马,塞北驱羊。

  啼痕自诉衷肠。尚把笔低徊愧下堂。叹国手无棋,危涂何策,书窗如梦,世路方长。青冢琵琶,穹庐笳拍,未比渠侬泪万行。二十载,竟何时委玉,何地埋香。

  忆旧游

  前题分得论字

  正落花时节,憔悴东风,绿满愁痕。悄客梦惊呼伴侣,断鸿有约,回泊归云。江空共道惆怅,夜雨隔篷闻。尽世外纵横,人间恩怨,细酌重论。

  叹他乡异县,渺旧雨新知,历落情真。匆匆那忍别,料当君思我,我亦思君。人生自非麋鹿,无计久同群。此去重销魂,黄昏细雨人闭门。

猜你喜欢
  哑女·唐圭璋
  卷二·阮阅
  提要·魏庆之
  序言·老舍
  第十一齣~第二十齣·陆采
  第三折·佚名
  乾集之下·钱谦益
  御定曲谱卷七·王奕清
  卷二十一·陈起
  卷十一·徐倬
  御选宋诗卷十·康熙
  校点说明·陈衍
  第二回 贪官府上下无公道 贤兄弟冤愤哭灵前·蒲松龄
  卷八·施元之
  自怡集·刘琏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35 ·佚名

    陈舜俞 南阳春日十首 壮怀摧折复何言,齿发今年老去年。 念远片心飞鸟外,感时双泪落花前。 琴逢遏密生难理,诗拟离骚怨不传。 家在五湖明月里,梦随春水宿渔船。 陈舜俞 南阳春日十首 客宦逢春

  • 卷一百八十七·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八十七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六十四 陈 藻 丹井怀叔达 喜称吾子赋羞道少年时别去休论易愁来欲寄诗夕阳书不到残月梦相随晚岁伤心事松峬独与谁 适武陵入延平界作 人烟随山窟家家自生

  • 卷六十四·列传第二·后妃下·脱脱

        ◎后妃下   ○睿宗钦慈皇后 睿宗贞懿皇后 世宗昭德皇后 世宗元妃张氏 世宗元妃李氏 显宗孝懿皇后 晕宗昭圣皇后 章宗钦怀皇后 章宗元妃李氏 卫绍王后徒单氏 宣宗皇后王氏 宣宗明惠皇后 哀宗徒单皇后

  • 第八十七回 复河陇边民入觐 立郓夔内竖争权·蔡东藩

      却说太皇太后郭氏,入居兴庆宫,颐养多年,历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四朝,俱得嗣君敬礼,侍奉不衰。独宣宗即位,与太皇太后,乃是母子称呼,本应格外亲近,偏宣宗不甚孝敬,礼意濅薄,推究原因,却由生母郑氏而起。郑氏为李锜妾,前回已曾道及,

  • 钦定石峰堡纪略卷十七·佚名

    八月初五日戊子上命军机大臣传谕阿桂曰前据阿桂等奏亲赴固原查勘马升贵挖窖等事想此时自当查办完竣其善后各事宜谅亦已与福康安妥恊商办此外即有零星之贼如鹰窝石等处自己殱擒浄尽设有一二逋逃者福康安在被督同将弁等

  • 魏中立、于大本传·宋濂

    魏中立字伯时,济南人。由国子伴读官至陕西行台御史中丞,调任饶州太守。时起义军已攻下湖广,并向许多州郡进发,官军多疲懦不能抵抗。各处人民响应起义军者数以万计。起义军皆短衣草履,持木耙竹枪,着红衣红帽,使遍野皆赤。中立

  • 周叙传·张廷玉

    周叙,字公叙,吉水人。十一岁时即能作诗。永乐十六年(1418),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他作的《黄鹦鹉赋》,很合皇上心意,被授予编修。历任侍读,在经筵当值。正统六年(1441),他上疏提建议,皇上嘉纳了他的意见。八年夏,他又上书说“:天

  • 王端毅奏议巻十三·王恕

    明 王恕 撰吏部乞恩休致奏状臣见年七十五嵗陜西西安府耀州三原县人由进士改庶吉士正统十四年十二月十三日除大理寺左寺左评事景泰三年四月十二日陞署左寺副事本年五月初二日实授景泰五年十二月初二日陞直扬州府知

  • 冬官考工记第六·佚名

    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或坐而论道,或作而行之,或审曲面执,以饬五材,以辨民器,或通四方之珍异以资之,或饬力以长地财,或治丝麻以成之。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审曲面执,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通四方之珍异以资

  • 第十二章 19·辜鸿铭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辜讲同一位贵族(季康子)又问孔子政府的事情:“为了好人的权益而处死坏人,您什么想法?”孔子回

  • 异虚篇第十八·王充

    【题解】本篇类似《变虚篇》,在于驳斥天有意志能用灾异对君主进行赏善罚恶,君主能行善消除灾异的虚假说法,故篇名“异虚”。解释灾异者说,殷高宗时宫廷里长出二抱粗的桑树和穀树,是一种凶兆,象征天要惩罚高

  • 卷一·佚名

    △转法轮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六万二千人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荆尽诸有结皆得自在。心善解脱慧善解脱。如调象王。所作已办脱於重担。逮得己利往来已荆得正智已心得自在。到於彼岸。

  • 华严经决疑论序·李通玄

    东方山逝多林寺比丘照明撰北京李长者皇枝也。讳通玄。性禀天聪。智慧明简。学非常师。事不可测。留情易道。妙尽精微。放旷林泉。远于城市。实曰王孙。有同舍国。年过四十。绝览外书。在则天朝。即倾心华严经。寻诸古

  • 定庵类稿·卫博

    诗文别集。南宋人卫博撰。四卷。博生平里籍未详。约高宗绍兴十年前后在世。工文,尝参戎幕,奉使至金,未行而止。乾道四年(1168)以枢密院编修官致仕。此编收诗三十七首,奏札、表、启、书、序、记、铭、杂文等一百六十余首。

  • 太上赤文洞古经注·长筌子

    《太上赤文洞古经注》即《元始天尊说太古经注》,金长筌子注。两书俱有序,文字相同。经、注文稍有出入。论内丹术。

  • 未刻本叶氏医案·叶桂

    医案著作。不分卷。清·叶桂撰,门人周仲升抄集。有1963年上海科技出版社排印之程门雪校本。

  • 福建省例·佚名

    《福建省例》为清代福建的地方行政法规汇编,由福建省布政司陆续整理、编印,颁行各属作为处理地方行政事务的基本依据,现存版本大约刊行于同治末年(约1873-1874)。中国古代法律为完整的法律体系,地方立法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

  • 为狱等状四种·佚名

    2007年,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于香港购回相当数量的竹简,次年又接受了少量捐赠竹简。经由专家考证,这两批竹简属于同一批出土简牍,因而将之合并称为岳麓书院藏秦简。岳麓书院藏秦简的内容以法律文书为主,包括《为狱等状四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