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七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七十七

书札类

七言律

将发洛中枉令狐相公手札兼辱二篇宠行以

长句答之       【唐】白居易

尺素忽惊来梓泽双金不惜送蓬山八行落泊飞云雨五字鎗鏦动佩环玉韵乍聴堪醒酒银钩细读当披顔收藏便作终身宝何啻三年懐防间

初冬月夜得皇甫泽州手札并诗数篇因遣报

书偶题长句      【唐】白居易

清冷玉韵两三章落泊银钩七八行心逐报书悬雁足梦寻来路绕羊肠水南地空多明月山北天寒足早霜最恨泼醅新熟酒迎冬不得共君尝

得故人书        【明】沈 贞

萧萧落叶蔽荒苔流水柴门昼始开紫塞雁从江上过

故人书向日边来秋风客舍心千里夜雨灯窗看几囘迢递闗河空念别何时能报一枝梅

五言絶句

杂咏          【唐】王 维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夹沟遇邑人问家信    【明】杨士奇

闻道故乡来辞家今逺近恐有南京书停舟试相问

懐邹子序        【明】谢 榛

渺太湖水湖中多鲤鱼故人时把钓应有北来书

七言絶句

答友懐野寺旧居     【唐】李 端

自嫌野性共人疎忆向西林更结庐寄谢山隂许都讲昨来频得逺公书

秋思          【唐】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得袁相书        【唐】白居易

谷苖深处一农夫面黒头斑手把锄何意使人犹识我就田来送相公书

小碎          【唐】元 稹

小碎诗篇取次书等闲题柱意何如诸郎到处应相问留取三行代鲤鱼

端州江亭得家书     【唐】李 绅

雨中鹊语喧江树风处蛛丝飏水浔开拆逺书何事喜数行家信抵千金

别王十后附书      【唐】杜 牧

重闗晓渡宿云寒羸马原知歩歩难此信的应中路见乱山何处拆书看

送友人之湖上      【唐】陆龟蒙

故人溪上有渔舟竿倚风苹夜不收欲寄一函聊问讯洪乔宁作置书邮

寓书          【元】范 梈

欲写乡书寄故园行人已逺意空存举头却见南来燕个个随春度塞门

秋日作         【明】练子宁

水精帘动桂花风湘簟凉生八月中魄落西窗银烛里乌丝雪茧寄秋鸿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七十七

猜你喜欢
  葛长庚·唐圭璋
  卷第六·黄彻
  解人颐 寄怀集·钱德苍
  提要·范梈
  楔子·佚名
  第一折·刘唐卿
  卷八十二·徐世昌
  卷三十四·乾隆
  卷九十六·陈焯
  海音诗·佚名
  卷二·文洪
  卷二百七十五·陈廷敬
  卷四百八十·佚名
  卷四十一·查慎行
  玉川子诗外集序·卢仝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太白匹配金钱记·臧懋循

    李太白匹配金钱记杂剧(元)乔孟符撰●李太白匹配金钱记杂剧目录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韩飞卿醉赶柳眉儿 正名 李太白匹配金钱记第一折〔冲末扮王府尹领张千上〕〔诗

  • 巻二十一·李蓘

    钦定四库全书宋艺圃集卷二十一明 李蓘 编戴复古三十六首伏龙山民宋正甫湖山清隠乃唐诗人陈陶故圃曽景建作记俾仆赋诗故人昔住金华峰面带双溪秋水容故人今住伏龙山陈陶故圃茅三间千载清风徐孺子门前共此一湖水百花洲

  • 卷十一·沈季友

    钦定四库全书檇李诗系卷十一平湖沈季友编明小瀛洲社十老诗【并序】嘉靖壬寅四月之望予举社会于小瀛洲之时赏轩维时灵雨初霁凯风自南防药飜红林篁挺翠黄鹂载鸣于深树紫燕偶语于重檐物情咸忻衣冠萃止钟鼓既设献酬廼行童

  • 重刻序·顾贞观

    先宫谕对岩公官京师时,恒与同邑严藕渔、顾梁汾两先生集纳兰成容若所,以诗词相酬唱。百馀年来,梁汾先生独有《弹指词》行于世。忆予弱冠时,见先大父司寇小岘公有合钞《侧帽》、《弹指》词二本,《侧帽词》者,即纳兰成容若著,先

  • 第二六一副详及批光绪十五年十一月初四日一一六一○--五·佚名

    前任新竹知县方,将征存隘租银移交于新任,详请布政使查核,并该使批私记光绪十年十一月初七日到副详 印 新竹县印在任候补同知、直隶州知州、本任台湾埔里社通判、署台北府新竹县,为详送事。窃照卑职前

  • 晋纪二十三 孝宗穆皇帝下升平四年(庚甲、360)·司马光

    晋纪二十三 晋穆帝升平四年(庚甲,公元360年) [1]春,正月,癸巳,燕主俊大阅于邺,欲使大司马恪、司空阳鹜将之入寇;会疾笃,乃召恪、鹜及司徒评、领军将军慕舆根等受遗诏辅政。甲午,卒。戊子,太子即皇帝位。年十一;大赦,改元建熙。 [1]

  • 晋纪三 世祖武皇帝中太康元年(庚子、280)·司马光

    晋纪三 晋武帝太庚元年(庚子,公元280年) [1]春,正月,吴大赦。 [1]春季,正月,吴国实行大赦。 [2]杜预向江陵,王浑出横江,攻吴镇、戌,所向皆克。二月,戊午,王浚、唐彬击破丹阳监盛纪。吴人于江碛要害之处,并以铁锁横截之;又作铁锥,长丈

  • 卷三十八(起二十七年,尽二十八年)·孔颖达

    【经】二十有七年,春,齐侯使庆封来聘。(景公即位,通嗣君也。)夏,叔孙豹会晋赵武、楚屈建、蔡公孙归生、卫石恶、陈孔奂、郑良霄、许人、曹人于宋。(案传:会者十四国,齐、秦不交相见,邾、滕为私属,皆不与盟。宋为主人,地于宋,则与盟

  • 卷七十九·佚名

    释度空品第六十五之下【经】“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成就二法,魔不能坏。何等二?观一切法空;不舍一切众生。须菩提,菩萨成就此二法,魔不能坏。“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复有二法成就,魔不能坏。何等二?所作如所言,亦

  • 卷第五十六·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无碍用。何等为十?所谓:众生无碍用;国土无碍用;法无碍用;身无碍用;愿无碍用;境界无碍用;智无碍用;神通无碍用;神力无碍用;力无碍用。“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众生等无碍用?“佛子!菩萨摩

  • 卷第十三·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卷第十三大唐三藏义净奉 制译尾施缚多罗缘世尊复告大王。汝当谛听。乃往古昔。我为求无上正觉利益有情。乃有转轮圣王。名大喜见。七宝具足。获四神通。于长阿笈摩六十三品中。已广分别说。

  • 卷之十九·别庵性统

    续灯正统卷十九 南海普陀嗣祖沙门西蜀 性统 编集 临济宗 大鉴下第十七世 虎丘隆禅师法嗣 宁波府天童应庵昙华禅师 蕲州江氏子。生而奇杰。年十七。於东禅去发。首依水南遂。染指法味。因遍历诸老门墙。至云居。礼

  • 第六 力相应·佚名

    第一 恒河广说(远离依止)[一]第一※二“诸比丘!有五力。以何为五力耶?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是。诸比丘!此为五力。三诸比丘!譬如恒河之趣向东、倾向东、临入于东。诸比丘!如是对五力修习、对五力多修者,则趣向

  • 学林·王观国

    宋代笔记。10卷。王观国著。《学林》书名,系取《汉书·叙传》“正文字惟学林”之语。宋人引述此书,或称《学林》,或称《学林新编》,后世传本则通称《学林》。本书是较为专门的学术笔记,以考辨文字的形体、音韵和字义为主,博

  • 龙兴慈记·王文禄

    书前有作者嘉靖辛亥(1551)小引,称其自幼闻其母言明初遗事,盖其外祖陆源生授其母,母授文禄,乃为追述幼闻,纪念其母。又均记明太祖事,故曰《龙兴慈记》。该书经口传,其于史已愈远,而其传说色彩却愈重。所记故事并不留心史事真伪

  • 阿速达经·佚名

    闻如是,佛在舍卫国告诸比丘,皆听我所言致难。父母生子养育哺乳。长大欲令见日月光。父母以天下万物示子。欲令知善恶。诸比丘,如是子以一肩负父。复以一肩负母。至寿竟乃止。复以天珍宝明月珠玉璧琉璃珊瑚。自生禽兽白珠

  • 四无所畏经·佚名

    全一卷。宋代施护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内容叙述佛在给孤独园向诸比丘阐说如来成就之四无畏,并说佛于八大众中了无怖畏。又巴利本中部第十二大师子吼经(M.12 Maha^si^hana^da sutta,汉译身毛喜竖经卷上)中之一节,内容与

  • 华严经章·佚名

    佛典章疏。作者不详。一卷。首残尾存。首尾均无标题,据内容拟题。略述《晋译华严经》三十四品每品之基本内容,因卷首残缺,故疏释实际从“四谛品第四”开始。行文言简意赅,与法藏《华严经探玄记》或有不同,故颇有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