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御览诗》一卷,一名《唐歌诗》,一名《选进集》,一名《元和御览》,唐令狐楚编。楚字谷士,宜州华原人,贞元七年登进士第,桂管观察使王拱辟入幕,后历辟太原节度判官,召授右拾遗,官至吏部尚书,检校尚书左仆射,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卒于官,事迹具《唐书》本传。是书乃宪宗时奉敕编进,其结衔题“翰林学士、朝议郎、守中书舍人”,考楚本传,称皇甫钅尃与楚厚善,荐为翰林学士,进中书舍人,元和十二年,裴度以宰相领彰义节度使,楚草制,其词有所不合,停楚学士,但为中书舍人,则此书之进在元和十二年以前也。陆游《渭南文集》有是书《跋》曰:“右《唐御览诗》一卷,凡三十人,二百八十九首,元和学士令狐楚所集也。”案:卢纶《墓碑》云:“元和中章武皇帝命侍臣采诗,第名家得三百十一篇,公之章句奏御者居十之一。”今《御览》所载纶诗三十二篇,正所谓居十之一者也。据此,则《御览》为唐旧本不疑。然碑云“三百十一篇”,而此才二百八十九首,盖散佚多矣,云云。此本人数、诗数均与游所《跋》相合,盖犹古本,所录惟韦应物为天宝旧人,其馀李端、司空曙等皆大历以下人;张籍、杨巨源并及于同时之人,去取凡例,不甚可解。其诗惟取近体,无一古体,即《巫山高》等,之用乐府题者,亦皆律诗。盖中唐以后,世务以声病谐婉相尚,其奋起而追古调者,不过韩愈等数人。楚亦限于风气,不能自异也。本传称楚于笺奏制令尤善,每一篇成,人皆传讽,《旧唐书李商隐传》亦称楚能章奏,以其道授商隐,均不称其诗。《刘禹锡集》和楚诗,虽有“风情不似四登坛”句,而今所传诗一卷,惟《宫中乐》五首,《从军词》五首,《年少行》四首,差为可观,气格色泽,皆与此集相同。盖取其性之所近,其它如《郡斋咏怀诗》之“何时羾阊阖”,《九日言怀诗》之“二九即重阳”,《立秋日悲怀诗》之“泉终闭不开”,《秋怀寄钱侍郎诗》之“燕鸿一声叫”,《和严司空落帽台宴诗》之“马奔流电妓奔车”,《郡斋栽竹诗》之“退公闲坐对婵娟”,《青云干吕诗》之“瑞容惊不散”,《讥刘白赏春不及》之“下马贪趋广运门”,皆时作鄙句;而《赠毛仙翁》一首,尤为拙钝,盖不甚避俚俗者。故此集所录如卢纶《送道士诗》,《驸马花烛诗》,《郑鏦邯郸侠少年诗》,《杨凌阁前双槿诗》,皆颇涉俗格,亦其素习然也。然大致雍容谐雅,不失风格,上比《箧中集》则不足,下方《才调集》则有馀,亦不以一二疵累,弃其全书矣。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八十三·彭定求
  周格非·唐圭璋
  卷三十六·董康
  序·邵雍
  第一折·关汉卿
  雪花的快乐·徐志摩
  卷527 ·佚名
  卷449 ·佚名
  卷63 ·佚名
  卷三百三十三·陈思
  卷十·王琦
  三体唐诗巻四·周弼
  卷四百五十九·曹学佺
  校猎赋译文·扬雄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唐诗镜卷二十三·陆时雍

    钦定四库全书 唐诗镜卷二十三 明 陆时雍 编 盛唐第十五 杜甫【三】 七言古诗 今夕行 今夕何夕岁云徂更长烛明不可孤咸阳客舍一事无相与博塞【先代切】为欢娱凭陵大叫呼五白袒跣不肯成枭卢英雄有时亦如此邂逅岂即非

  • 卷九十二 游侠传第六十二·班固

    古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自卿、大夫以至于庶人,各有等差,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孔子曰:“天下有道,政不在大夫。”百官有司奉法承令,以修所职,失职有诛,侵官有罚。夫然,故上下相顺,而庶事理焉。 周室既微,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 卷九十七 志七十二·赵尔巽

      ◎乐四   △乐章二御殿庆贺禾辞桑歌   皇帝元旦御殿二章康熙八年定,乾隆七年重撰乐章。初制附载。中和韶乐,黄锺宫立宫,倍夷则下羽主调。   升座元平维天眷我皇,四海升平泰运昌。岁首肇三阳,万国朝正拜帝阊。云

  • ●附录诸跋·确庵耐庵

      其一   右书上册为宣和奉使录、瓮中人语各一卷,耐庵取以补确庵所编同愤录也。下册即同愤录之下帙,为开封府状、南征录汇、宋俘记、青宫译语、呻吟语各一卷,合题靖康稗史。苏州谢绥之 【 家福】 得自东洋,录副见贻,且

  • 卷之三百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高祖本纪·薛居正

    (一)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姓石,讳名敬瑭,太原人。本是春秋时卫国大夫石石昔、西汉丞相石奋的后裔,汉朝衰亡,关中京城动乱,其子孙后代流浪漂泊西部边远地区,所以有定居在甘州的。高祖的第四代祖父石瞡,在唐宪宗元和年间,和沙

  • 李克宁传·薛居正

    李克宁,是武皇的小弟弟。起初随父兄在云中起事,任奉诚军使。赫连铎进攻黄花城时,李克宁和武皇以及各位弟弟登上城墙,血战三日,力气耗尽,杀敌数万。燕军进攻蔚州时,李克宁兄弟拒城抗敌,昼夜不吃不睡有十几天。后来跟随武皇自鞑

  • ●读律心得卷之三·刘衡

    南丰刘 衡纂辑 祥刑随笔 一笞罪折责用小竹板大头阔一寸五分小头阔一寸长五尺五寸重不过一觔半 【五刑例】 一杖罪折责用大竹板大头阔二寸小头阔一寸五分长五尺五寸重不过二觔 【同上例】 一凡寻常枷号重二十五觔加重

  • 卷五十九·佚名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礼部志稿>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五十九明 俞汝楫 编登极备考登极仪告祭及追尊洪武元年正月乙亥上服衮冕先期告祭设昊天上帝位於坛之第一成居东皇地只居西皆南向各用玉一币一犊一笾豆各十有

  • 卷之九十二  安南奏議(明)不著撰人·邓士龙

    (安南奏議,一卷,不著撰者姓氏。所載為嘉靖時兵部尚書張瓚等會題疏稿及前後所奉詔旨。) 兵部為欽奉敕諭事。職方清吏司案呈,奉本部送兵科抄出,提督兩廣軍務兼理巡撫、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左僉都御史蔡經題前事。照得臣於嘉靖

  • 王绍瀛·周诒春

    王绍瀛 字叔海。年二十九岁。生于广东广州。父逊卿。业商。家中住址。香港德辅道中五十八号二楼。已婚。女一。初学于香港格致书院及唐山路矿学堂。宣统二年。以官费游美。入科罗拉多矿业学校。习矿科。民国二年。得

  • 第一章 总论·佚名

    上天堂或是下地狱,就决定在人的一念之间。清心与浊念正是二者的分界线。自古就有真人,驱除情欲,回归本性,永息淫秽心思,只存清净念想,虽然生活在五浊恶世,却也如登四禅之境。像这等修真之人,岂能再受众生的烦恼。可仍有痴迷不

  • 卷目·康熙

    日讲礼记解义卷目   经部四第一卷       礼类三【礼记之属】曲礼上第二卷曲礼上第三卷曲礼上第四卷曲礼下第五卷曲礼下第六卷檀弓上第七卷檀弓上第八卷檀弓上第九卷檀弓上第十卷檀弓下第十一卷檀弓下第

  • 卷九十七·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孝经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九十七庶人之孝敬亲魏鲍岀少游侠兴平中三辅乱岀与母兄弟五人家居本县以饥饿留其母守舍相将行采蓬实合得数升使其二兄初雅及其弟成持归为母作食独与小弟在后采蓬

  • 由诸行无常求合理的进步·太虚

    ──二十三年一月在三北各界欢迎会讲──我回忆到二十年前曾一度来贵地的金仙寺,因当时贵地有许多人士召集在道士宫开会,议请炳瑞老和尚到五磊山去做方丈;那时我正在上海中华佛教总会服务,也曾来参加那个会议的。时间虽隔

  • 论即身成佛·太虚

    ──十四年秋在庐山大林寺讲──一 绪言  二 破谬  三 显正  四 结论一 绪言  异生性人,自呱呱堕地,我执俱来,由幼而壮,壮而老,老而死,未尝暂离我执。远则田园舍宅,近则衣服饮食,莫不引为我所用;大则世界国土,小则

  • 卷第二(帝年次前汉新王后汉)·费长房

    历代三宝纪卷第二(帝年次前汉新王后汉)开皇十七年翻经学士臣费长房上帝年次者。刘邦字季。沛郡丰人。母媪息于大泽梦与神交。感而生季。首龙颜额隆准。宽仁大度美须髯。左股髀间有七十二黑子。因托暴秦鼓其潜翼。既吞

  • 金陵百咏·曾极

    宋诗别集。1卷。曾极著。皆七言绝句。咏建康(江苏南京)古迹,“词旨悲壮,有磊落不羁之气”(《四库全书总目》)。名为百咏,只有91首诗,恐为传抄者遗漏所致。《乐官山》诗:“城破辕门宴赏频,伶伦执乐泪横巾。骈头就戮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