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三十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辛卯朔

○巡视京营给事中徐应御史温景葵以查核京营副参游佐及千把总等官所部马匹损失数目请罚治如例诏夺五军等营副将孙勇等十七人及神机等营副将季俊等三人俸各三月下中军等官赵营等一百九十八人并把总等官冯安国等三十五人于法司问罪

○癸巳 诏名南京新设二营为振武营用兵部初议选南京各卫余丁补正军三千以都督叚堂领之使防守京城又选 孝陵卫余丁共三千人以豊润伯曹松领之使拱护 陵寝各关营场团练南京兵部尚书张鏊言福建都指挥黄镇四川宁川卫纳级刘显江西赣州卫指挥谢敕三人勇略素闻可教练军士请徵赴留都从宜委用报可

○甲午 慈孝献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

○以狭西西安等府岁饥命发本省茶法仓粮赎金赈济 命户部遣官往四川山东开取矿银

○乙未山西抚按官苏祐等奏庆成王表隶有贤行年登八旬乞照例存问诏遣官赍敕奖谕

○升浙江道御喻时为应天府府丞

○丙申狭西捕获虏谍杨舍良等诏斩首枭示赏参将张弼等有差

○戊戌巡按直隶御史李凤毛奏巡抚宣府都御史刘廷臣久病废事巡抚大同都御史齐宗道乖忤失众心乞角□羊廷臣任而以宗道代之别选堪大同者章下吏部言廷臣既患病宜令回籍致仕宗道既失士心亦虽领镇宜改调外任从之

○吏科都给事中王鹤等奏今天下奔竞者莫甚于方面而骄横者莫甚于进士之有司今抚按初到或升代及节且两司纷纷谒贺往来道路无宁时廪给失马重困里甲乞于今岁考察每省摘其尤者一二人照不谨例闲住以示惩创顷以地方多事奏请多选进士充守令初至率矫情餙欺诳监司而监司輙荐扬之既得荐扬贪酷并作无复顾忌兹遇考察大典乞敕该部痛惩前弊凡舆论不平奸横有迹者虽监司所上吏计列在优品亦行罢黜入得旨奔竞骄横近年积弊部院严加考察以正士风如或狥情隐漏科道官从实拾遗紏奏毋得畏避

○己亥兵部覆巡按直隶御史张云路徐敦应天巡抚曹邦辅提督操江史褒善勘明倭寇自浙江流劫徽宁太平直犯南京转掠至苏州剿灭经过地方诸臣功罪失事如新安卫指挥焦桐等四十六人各有统兵巡捕之责不能防御应究治知府宁国朱人器徽州来有孚太平任有龄应罚治旌德知县岑恕南陵县丞郭惟翰太平知事郭樟地方创甚应重究芜湖知县潘铨宁国通判周尚忠应天推官罗节卿泾县知县丘时庸提兵损失应并究有功如常镇兵备王崇古苏州知府林举同知李敏德熊桴通判余玄吴县知县康世耀江阴主簿曹廷慧乡官原任吏部主事史际宜论录婺典源史孙邦显等之擒斩徽州把持朱顶鹤等之死事宜犒恤至于芜湖县丞陈一道力战剧贼其义勇陈子义婴刃捍父宜各赠一内外职衔冠带其子其应尹汪宗元宜其罚得旨焦桐等巡按御史提问朱大器等各夺俸五月岑恕等革任闲住潘铨降二级管事如故周尚忠等赴部改用王崇右林举史际各赏银二十两纻丝二表里李敏德等各十两孙邦显等朱顶鹤等巡抚衙门分别犒恤陈一道赠应天府通判仍荫一子为国子生陈子义赠府经历汪宗元姑夺俸二月初是贼自南京转趋苏州也佥事董卯政方督所募沙兵防守陶宅巡抚曹邦辅乃檄邦政与把维娄宇引兵遮剿之当时二寇不得合而此残党竟火□替于苏者本邦辅用此二人力也至是各臣奏勘功罪甚明以侍郎赵文华恶此二人赏竟弗及

○南京户科给事中朱文汉以罗遣客兵及用诚意伯刘世延代临淮侯李庭竹操江为非计乃上言周浦川沙洼倭贼新旧合夥而民兵柔脆不足以当黠寇宜仍调客兵剿捕操江重任宜留庭竹供职世延穉弱不堪重寄 上诘责兵部曰江防重任何乃漫不择人李庭竹可南京掌府仍兼操江如故贷慱博问夺郎中宋国华俸一月

○辛丑升河南按察使张涣山西布政司右参政杨顺俱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涣巡抚宣府顺巡抚大同

○都察院右都御史周延三年考满遣中使赍赐羊酒实钞

○壬寅是日山西狭西河南同时地震声如雷鸡犬鸣吠狭西渭南华州朝邑三源等处山西蒲州等处尤甚或地裂泉涌中有鱼物或城墎房屋陷入池中或平地突城山阜或一日连震数次或城墩房屋陷河谓泛张华兵终南山鸣河清数日压死官吏军民奏报有名者八十三万有奇时致仕南京兵部尚书韩邦奇南京光禄寺卿马理南京国子祭酒王维祯同日死焉其不知名未经奏报者复不可数计

○乙巳 贞惠安和景皇后忌辰遣都督佥事沉至祭 陵寝

○礼部类奏巡异得旨 上天仁爱朕心感惕其令内外臣工各加修省尽心职业仍严饬兵防以弥边患

○督察浙直军侍郎赵文华乞还京之文华初奉命至浙适广西田州等狼兵调至其土官妇死氏等如有倭厚蓄锐意请战文华惑之亟趣总督张经进兵不得则上书痛诋之及湖兵至经进战王江□氵□□□大捷竟以文华前谗被逮代之者为用珫杨宜皆庸驽无远略由是各兵漫涣贼势益炽文华激奖瓦氏亟战亡其卒十七八无尺寸功文华乃大沮及苏州殄灭流倭文华欲攘功后期计陶宅遭余倭可取以自餙乃大集浙直水陆兵四面攻之大败兵将伤亡甚众复趣浙直再进兵皆不克副使刘焘巡抚曹邦辅仅以身免文华始知贼未易图即有归志乃十一月川兵破周浦贼俞大猷复有海洋之捷文华遽言水陆成功江南清宴臣违阙日久请归供本职是时海洋回倭泊浦东川沙旧巢及嘉定高桥皆有倭据而新倭来者日众浙东西破军杀将羽书水□四至文华乃以寇息闻其欺诞若此

○逮户科左给事中杨允绳下镇抚司狱论死降浙江道御史张巽言为河南武陟县丞改先祥寺丞胡膏为四川重庆府通判时允绳与巽言巡视光禄论膏收鹅混周子老伪僧物价至数百金宜正其侵冒之罪事下法司验问膏言玄典隆重所用品物不敢从取充数前月子鹅嫩小故全收老鹅允绳增臣拣取大精斥言诸物不过齐事之用取具可耳何必精择其欺谤玄修如此 上览其大怒诏锦衣卫逮膏允绳等俱送镇抚司从公掠治不得畏避镇抚司具狱词上 上以该卫不逮巽言诘问掌卫事左都督陆炳责其故脱以直赞宥之其右都督朱希孝以下各夺俸三月允绳等送法司拟罪于是刑部尚书何鳌等奏允绳坐仪伏内诉事不实者绞引例发边卫充军膏妄费受赃为民 上诏允绳依律处绞系诏狱仍同御史巽言杖之于廷巽言降二级与膏俱调外任

○丙子立春顺天府官进春 命司礼监官捧入

○巡按直隶御史吴伯朋勘上本年四月以后淮杨等处御倭功罪诏升原任巡抚右侍郎郑晓二品服俸赐银三十两纻丝二表里升海防参政张景贤秩一级赏银二十两一表里参将张恒乔基各银二十两兵备副使刘天授淮安知府蔡扬金杨州知府吴桂芳各俸一级淮安府同知刘一中通州同知印采及典史余廷舜盐场副使李此百户伯永福镇抚吕圻各升秩一级授义勇官王大文所镇抚宥原谪戍百户吴郁仍升秩一级其失事千户秦鹏等四人及巡检耿光庭等三人下按臣逮问降指挥等官弋扬等十四人各一级赠阵亡巡捡尹柰光禄寺署丞给一子冠带

○丁未

○建紫皇殿成

○己酉四川酉阳兵应调赴浙直军门道出九江行劫杀人江西护送川兵镇抚曲礼阻之被杀事闻兵科给事中徐师曾请下军门廉治其首恶因参四川监佥事焦希程统兵游击曾克新兵部议覆诏夺希程克新俸三月余如师曾议

○庚戌改刑部主事孙允中为光禄寺寺丞

○五军都督府等官恭顺候吴继爵武定侯郭守乾怀宁侯孙秉尤新宁伯谭功承彭伯张熊安卿伯张铎襄城伯李应臣彰武伯杨儒成安伯郭应乾应承伯孙永爵各以考选军政自劾辞免府事诏留继爵等革应乾宋爵任闲住

○以管领班军参将都指挥同知王延鹤充提督京城内外巡捕参将

○辛亥

○旌浙江等处孝子孙堪节妇刘氏等三人烈妇等二人

○礼部尚书王用宾有疾遣中使赍赐牢樽蔬米至其第视之

○壬子遣刑部郎中王世祯袁光翰熊汝达陈谏奚世亮李庶李玳熊琦员外郎雷梦麟李春芳吴一儒季德甫张西铭大理寺右评事王宗惟查绛各处恤刑世贞北直隶光翰南直隶江南梦麟江北汝达浙江谏福建世亮广东庶广西玳山西琦云贵春芳江西一儒四川德甫湖广西铭山东宗性狭西绛河南

○癸丑狭西督抚官贾应春王梦弼请以花马池间田二万余顷拨新招军士耕种乃给月粮冬衣布花以资之户部覆即以种田所获粮石抵算月粮其冬衣布花令狭西布政司会计添补从之

○甲寅外马房草场大

○丙辰巡按直隶御史李凤毛言顷十九日虏突入白阳意在深入参将马芳率家丁董一金等设伏掩击斩贼先锋二人乃引去请优其赏诏兵部议赏格以闻

○革后府佥书彰武伯杨儒襄城伯李应臣任闲住以科道官论具贪虐不职也

○革钜鹿王府镇国中尉观羙观炱爵为庶人发凤阳高墙禁住坐为盗劫民财故也

○初湖广麻城人吴尚尧诈称中书伪为恭诚伯陶仲文文移请云南定边县取龙诞香进用至则于石峒悬崖间集夫役结梯而正从石乳隙中取物三条云是龙诞见有龙甲异物风雷变熊之状以故耸动大吏争相馈遗黔国公厚赂之事闻诏逮下镇抚司□□考讯论斩

○丁巳发太仓银七万六千两修筑居庸镇边墙垣

○发太仆寺马一千二百匹兑给延绥等处入卫诸军

○戊午原任总督狭西三边军务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杨守礼卒赐祭葬如例守礼山西蒲州人正德辛未进士历户部主事员外郎擢河南佥事坐事谪叙州通判累迁山东左布政使

○拜副都御史巡抚四川为参议张文奎所诬讦坐谪河南参政稍迁原官巡抚宁夏擢右都御史总督狭西三边军务寻至兵部尚书太子

○保以母忧去任至是卒守礼爽朗有大度才且敏达所至著有声绩其襟宇冲旷不屑为世俗态脱年见时事乖异忘情山水间以诗酒自娱乡人殊敬慕之

○庚申

○岁暮行大祫礼于 太庙命成国公朱希忠代

○以元旦节遣恭顺侯吴继爵玉田伯蒋荣彭城伯张熊清平伯吴家彦分祭 八陵都督佥事沉至祭 恭仁康定景皇帝都督佥事王朝用祭 孝洁皇后及

○哀冲

○庄敬二太子中官祭 恭让章皇后各陵坟

猜你喜欢
  卷二百四十八·列传第七·公主·脱脱
  第八十七回 杰阁图形名标麟史 锦车出使功让蛾眉·蔡东藩
  西南纪事卷十二·邵廷采
  帝王经世图谱卷十五·唐仲友
  卷一百十七·杨士奇
  卷之三百七十五·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七·佚名
  武皇帝实录卷之一·佚名
  ●瀋館錄卷六·佚名
  九七八 军机大臣奏列入全书存目之《问山集》字句谬妄请卽撤毁片·佚名
  杨锐传·梁启超
  卷三·佚名
  袁翻传·李延寿
  食货九·徐松
  六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六·王十朋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东坡诗集注>   钦定四库全书 东坡诗集注卷二十六 宋 王十朋 撰 泉石 虎跑泉【师川杭州图经性定禅师尝居大慈无水或有神人吉之曰明日当有水矣是夜二虎跑地作穴泉水涌出因号虎跑泉又

  • 卷二·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二目录天文类雪中枢密蔡谏议借示范寛雪景图【宋文彦博】观王氏雪图【宋王安石】依韵和子骏雪山图【宋文同】范寛雪中孤峰【宋文同】题寒光雪嶂图【宋陈造】题溪桥雪月图【宋陈造】题唐

  • 卷二十四·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唐诗卷二十四五言排律太宗皇帝正日临朝【四民月令正月一日七十二之初三百六旬之端是谓正日唐书礼乐志皇帝元正今至受羣臣朝贺】条风开献节【史记律书条风居东北主出万物条之言条治万物而出之故曰条

  • 在不知名的道旁·徐志摩

    (印度)什么无名的苦痛,悲悼的新鲜, 什么压迫,什么冤屈,什么烧烫 你体肤的伤,妇人,使你蒙着脸 在这昏夜,在这不知名的道旁, 任凭过往人停步,讶异的看你, 你只是不作声,黑绵绵的坐地? 还有蹲在你身旁悚动的一堆, 一双小黑眼闪荡着异样

  • 列传第七十一 二李·欧阳修

    李栖筠,字贞一,世为赵人。幼孤。有远度,庄重寡言,体貌轩特。喜书,多所能晓,为文章,劲迅有体要。不妄交游。族子华每称有王佐才,士多慕向。始,居汲共城山下,华固请举进士,俄擢高第。调冠氏主簿,太守李岘视若布衣交。迁安西封常清节

  • ●卷十三·邵博

      孔子与宾牟贾言《大武》,曰“声氵㸒及商”何也?对曰:“非《武》音也,有司失其传也。若非有司失其传,则武王之志荒矣。武王之志犹不贪商,而孟子曰文王望道而未之见,谓商之录未尽也,病其有贤臣也。文王贪商如此其甚,则事君之

  • 资治通鉴后编卷十六·徐乾学

    宋纪十六【起黓执徐十月尽阏逄敦牂六月凡一年有竒】太宗至仁应道神功圣徳睿烈大明广孝皇帝淳化四年冬十月庚申尚书左丞张齐贤出知定州齐贤自言母孙氏年八十五抱羸疾不愿离左右帝许之齐贤在相位时母入谒禁中帝叹其夀

  • 第二七四分单同治十年十月初四日一一七○二--三·佚名

    淡水分府周,饬对保头役,协同澚甲预备渡船、竹筏,伺候总镇驾临钦加府衔、即补直隶州正堂、署淡水分府周(注)为饬吊事。照得新任镇宪,不日按临,凡经过溪河渡船、竹筏,亟应预备伺候,合行饬吊。为此单,仰对保头

  • 一八 英文教员·邹韬奋

    我在纱布交易所做英文秘书大概不到半年,这一段时期是我在职业界里最烦闷的时候。穆先生待我很好,优礼有加,但是这个英文秘书的职务是有名无实,所以我在那几个月简直如坐针毯。我找到了职教社的新饭碗,便抛弃了这个旧饭碗。

  • 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卷九·佚名

    入祠職官遼海衛經歷張奇策,籍貫未詳;天啟元年,大兵破開原,奇策死之(見盛京通志)。遼東左衛經歷朱櫻,平魯人;天啟元年,大兵破遼陽,死節(見山西通志)。山海關千戶嚴大寬,永平人;崇禎元年,大兵南下,從總兵趙率教援遵化,戰死(見畿輔通志)。良

  • 卷十八·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或问卷十八宋 朱子 撰论语子路第十三【凡二十九章】或问先之劳之人为一説何以独取乎蘓氏曰身先之先其义明于左右师保之为先身劳之劳其事切于佚使劝相之为劳也故蘓氏云尔而张子亦不约而同焉吾是以

  • 汉藏教理融会谈·太虚

    一 发端 二 空有问题 甲 二谛上观察空有宗 1. 嘉祥四重天台七重贤首五重等 2. 瑜伽唯识的四重二谛 &nbs

  • 佛说广义法门经·佚名

    陈天竺三藏真谛译如是我闻。一时净命舍利弗。住舍卫国。祇陀树林。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是时净命舍利弗。语诸比丘。诸比丘言。大德舍利弗。舍利弗言。长老。我今为长老说法。初善中善后善。义善语善。纯一无杂。

  • 墨史·陆友

    三卷。元陆友撰。其著作除《墨史》外,还有《砚史》、《印史》,诗文集有《杞菊轩稿》,现均已亡佚。其作《题宋江三十六人画赞》七言古诗,可作研究《水浒传》故事演变的资料。今传世著作有《墨史》、《研北杂志》。《墨史》

  • 王祯农书·王祯

    中国元代的一部农书。作者王祯,元代山东东平人。曾先后出任旌德(今安徽旌德县)及永丰(今江西广丰县)县尹。元代原刻本情况今已不详,现在通行的是从明代《永乐大典》辑出的。排印本以《武英殿聚珍本》(1774)为最早,后

  • 濒湖脉学·李时珍

    中国古代脉学著作。李时珍撰于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明万历已来刊行数十次,多附于《本草纲目》之后。李时珍之父李言闻(字子郁,号月池)曾撰《四诊发明》8卷,未刊行。李时珍撷取此书中的脉学精华,又参考了55种与脉学相关

  • 太上赤文洞古经·佚名

    有动之动,出于不动;有为之为,出于无为。

  • 小尉迟将斗将认父归朝·佚名

    又名《小尉迟 将斗将将鞭认父》。简名《小尉迟》。杂剧剧本。 元明间无名氏作。四折,末本。剧写尉迟敬德 降唐时,子保林年仅三岁,留在北番,后被番将 刘季真收养,改名刘无敌。既长,武艺绝伦。刘 季真攻唐,命无敌为先锋,单搦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