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百九十一

洪武二十一年六月癸卯朔水西宣慰使霭晖贵州宣慰使宋斌等遣使来贡马赐钞有差

○晡暴风雷震洪武门兽吻

○甲辰信国公汤和还乡赐敕谕之曰天地之意将康兆民间生英材潜居草野当前代之运季命朕肇兴尔和天遣置诸左右智勇过人曩者偃天下之兵由尔冒冰霜而立伍突炎暑以行师饥不期食渴不时饮受危于两阵未决之时获生于合变须臾之间若此之勤苦忧劳非一岁月而成功者也乃三十余年矣今天下大安尔亦年迈命归乡里营府以居今告府完挈家以往呜呼三十年于兹视以寻常今忽言归陡然欷歔不能自已由同患难于有年致若是之伤也且尔昔者之勋已著彤庭往日之劳今为民福矣呜呼功成名遂尔我同心丈夫至此垂名不朽矣今特赐白金四十锭黄金六锭钞三千锭彩叚四十表里尔其领之敕和夫人胡氏曰妇之道专内政而无妒勤劳启家夫妇同心若此古有之今之人少见惟朕臣汤和与尔夫人同朕乡里当天下大乱之时人各挈家避难度依豪雄所在如之独尔信国夫人秉内政以助和启家信国立勋业于大廷今也功成名遂携长幼而归故乡呜呼昔尔夫妇墨发而来今归故乡皆苍颜皓首夫人淑德命妇如之鲜矣特赐助和之功启家之劳白金二十锭黄金四锭钞五百锭彩叚三十表里夫人领之先是和以春秋高思归故乡尝进对  上前从容乞骸骨时公侯皆在京师见和之请亦次第以为言  上嘉之各赐钞万锭俾建第于凤阳且谓和曰日本小民屡扰濒海之民卿虽老强为朕一行视其要害地筑城增兵以固守备和奉旨即行自闽越并海之地筑数十城而归至是新第成和率妻子陛辞故有是赐

○故元降将完者帖木儿等七人进马赐钞五百锭

○乙巳西平侯沐英上云南前卫指挥张因功状因言便宜事先是  上遣舍人潘旺谕西平侯沐英曰近命普定侯陈桓领步骑二十余万为尔声援如欲增兵当遣后继桓未及至英恐后时失机乃令其子春先往赤水河观军实而遣人来奏曰百夷负固恃险亦由云南内地之人互相扇诱今欲大举歼灭之若于数十万兵中精选十万往取景东及远干威远等地贼闻之必率众来援因逆击之其势必克但巢穴未倾须用再举今东川越州罗雄把哲诸夷悍騺未服必须并力剿捕一以资给粮饷一以警慑余众使贼闻之奸计自沮仍于宽衍之地为来岁屯田之计内地既定续议大举可也东川一部稍为强盛今罪状已露尚恃奸勇必用进兵庶可宣扬威德  上然之仍命赏张因之功

○丁未迁刑部尚书唐铎为兵部尚书

○赐鞑靼诸王阿鲁秃等二十一人白金四百二十两

○戊申皇第二十五子木彝生丽妃葛氏出也

○癸丑命中军都督府发河南祥符等十四卫步骑军万五千人往征云南

○甲寅皇第二十八孙肇煇生鲁王世子也

○己未给赐来降鞑靼酋长住古等六十五人钞各三十五锭

○庚申赐新授指挥鞑靼王子曲里帖木儿等一十八人白金一百两钞一百锭

○夜太阴入羽林军

○辛酉安庆侯仇成有疾  上闻之遣人赐内酝以书劳之曰自朕创业以有九有惟卿中外勤劳未尝畏惮迩年以来海宇虽已宁谧而遐远小夷尚有弗庭者以故累卿久镇边陲东西攻守恒无宁岁近喜氛祲廓清朕将偃戢六师修文德以妥黔黎卿虽高年亦得华居羙食共乐昇平忽闻感疾实疚朕怀是用遣人存问呜呼当四方征讨之时挺戈万里栉风沐雨何暇自恤疾之所生良由是也然今者泽被生民功施社稷岂不酬大丈夫之志愿哉尔尚慎药石节嗜欲永臻眉寿副朕至怀

○壬戌赐来降鞑靼指挥失里把秃儿白金一百两钞一百锭○大白犯右执法有星大如鸡子其色赤尾迹有光起自垒壁阵西南行至游气中没

○甲子  上谕户部右侍郎杨靖等曰曩者山东青州诸郡岁侵有司坐视民饥不即以闻及朕遣使赈济漕运稍迟尚有饥死者盖素无蓄积以备不虞故也今岁山东夏麦甚豊秋稼亦茂尔户部可运钞二百万贯往各府州县预备粮储如一县则于境内定为四所于居民丛集之处置仓榜示民家有余粟愿易钞者许运赴仓交纳依时价偿其直官储粟而扄鐍之就令富民守视若遇凶岁则开仓赈给庶几民无饥饿之患也

○西平侯沐英奏东川诸蛮据乌山路劫寨而叛其地重关复岭崖壁峭险上下三百余里人迹阻绝请讨之  上乃命頴国公傅友德仍为征南将军英为左副将军普定侯陈桓为右副将军景川侯曹震为左参将靖宁侯叶昇为右参将统领马步军往讨之

○给赐福州等卫军士十九万九千二百余人钞五锭

○丙寅有星大如鸡子青白色有光起自北斗魁至第三星旁没后有一小星随之

○己巳徵隐士谢天启以为山西布政使司右参议

○辛未遣神乐观道士角□羊性初往祭云南各府州县山川

○寿春公主薨赐明器仪仗以葬

○壬申给赐福建福兴等卫军士十五万八千七百余人布二十一万三千五百疋绵花五万八千五百斤钞各有差

○是月  上闻世袭武臣有苛刻不恤军士者特敕谕之曰尔今居位食禄者岂尔之能哉皆由尔祖父能抚恤军士流庆于尔也朕观国初诸老成将官初起兵时收抚士卒或一二十人或一百人二百人至四五百人必以恩抚之亲如兄弟爱如骨肉故攻战之际诸士卒争先效力奋身不顾以此所向克捷人皆称其善战而不知由其善抚士卒故能如此甚至疾患扶持服劳奔走一如子弟之于父兄无不尽心至论功定赏大者为公侯小者为千百户若以一人之身无士卒之助能敌几何人哉今尔等承袭祖父之职罔思富贵由士卒而来或苦虐之使强者致讼弱者怀怨众心不辅遇攻战则先退遇患难则弃走上以败国事下以丧身家此何异农夫种田拔其嘉苗致饿以死也夫为人之长而虐其下不仁败国之事不忠亡先人之业不孝尔等何不思之其贤父母兄弟妻子及乡党朋友知事者亦各以朕言互相劝戒守法度恤军士则永享太平安乐之福矣○颁赐军士护身敕  上念军士艰苦为将领者不知爱恤多致怨咨乃述始终之际艰难之故与夫抚绥爱餋之道通上下之志达彼此之情直说其辞为护身之敕颁示军士永为遵守于是军士莫不感悦

猜你喜欢
  卷四百十七 列传二百四·赵尔巽
  卷四·李心传
  第四十六回 情脉脉洪姨进甘言 语詹詹徐相陈苦口·蔡东藩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七十八·乾隆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七十·佚名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五·佚名
  卷之四百五十四·佚名
  ◎辜鸿铭之愤慨·李定夷
  卷十七·萧常
  卷七十八·傅恒
  绎史卷三·马骕
   第三章 童年與青年·林语堂
  范承吉传·脱脱
  卷七十·杨士奇
  附卷之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九·唐圭璋

    【王沂:词作7首】○清平乐春去宿酲初醒。袅袅吟鞭影。蜀道秦川行路永。罗袖残香消尽。清明寒食匆匆。能消几日东风。蝴蝶不知春去,画桥贪趁流红。○菩萨蛮题李溉之词卷大明湖上秋容暮。风烟杖屦时来去

  • 五集卷三十六·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三十六古今体六十一首【戊申二】上元後一日叠去岁小宴廷臣诗韵保障由来胜茧丝任人偾事愧难怡【台湾地土丰饶福建漳泉广东惠潮等郡民人错处其间各分党与往往以私怨

  • 第三十四出 走到花园·佚名

    【四边静】走到花园心都碎。(生)娘仔着切做乜?(旦)也曾共君园内相随,共君相惜,心夭未饱醉。(生)娘仔强企行上几步。(旦)随趁君走,心头即开。三哥,我譬论你听。(生)譬论乜人?(旦)当初好烈女,★(???廾)死身为谁?舍身到只处,准做

  • 卷十二·舒赫德

    戊子上命大学士九卿科道覆鞫逆犯王经隆等于刑部同日杨景素奏言十月十五日接奉谕防查办被贼扰累良民加恩分别抚绥仰见我皇上念切民瘼拯困安良之至意【臣】遵防即饬临清州知州速查新城旧城民欠各年新旧钱粮银谷各数据实

  • ●卷四·王恽

    《谷梁子》曰:&ldquo;独阴不生,独阳不生,独天不生。阴也、阳也、天也,三者全然后生。&rdquo; 天极为南北极,天之枢纽常不动处,譬则车之轴也。《河图》言:&ldquo;昆仑者地之中也,下有八柱,互相牵制,名山大川,孔穴相通。&rdquo;《

  • 孔·李延寿

    孔皀字德璋,会稽山陰人。祖父孔道隆,位居侍中。父亲孔灵产,泰始年间(465~471),任晋安太守,有隐遁之志。在禹井山建立了一座馆舍,侍奉道规非常精心。吉日在安静的屋子里朝四个方向朝拜,泪流不止。一次东出路过钱塘城北面,便在舟

  • 卷十·黄佐

    钦定四库全书翰林记卷十       明 黄佐 撰大本堂授经国初置大本堂取古今图书充其中召四方名儒教皇太子亲王用学士宋濓待制兼编修王禕修撰王僎耆儒陶凯辈分番夜直选才俊之士充伴读所授经书上亲督之尝命禕采故

  • 卷六·顺治

    大清太宗应天兴国徳彰武寛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圣训卷六恤降天聪四年庚午二月壬申上谕贝勒诸臣曰明之土地人民天已与我是其民即我民也以我之人民而我顾加以侵暴则已服之国将非我有他国人民亦无复有来归

  • 杨荫杭·周诒春

    杨荫杭 字补塘。年三十九岁。生于江苏无锡县。初毕业日本早稻田大学。光緖三十四年。游美。入本薛文尼大学。宣统元年。得法学硕士学位。宣统二年回国。任京师高等检察厅厅长。现时住址。北京顺治门内东斜街二十五号

  • 中庸集说啓蒙卷上·景星

    此书五大节首章总说二章至十一章说中庸十二章至二十章说费隐小大二十一章至三十二章说天道人道卒章又总说此为明道之书一道字贯始终知仁勇为工夫中庸大学皆成片文字首尾备具然规模却不同大学是言学中庸是言道大学纲目

  • 原序·黄仲炎

    春秋通说原序春秋者圣人教戒天下之书非褒贬之书也何谓教所书之法是也何谓戒所书之事是也法圣人所定也故谓之教事衰乱之迹也为戒而已矣彼三传者不知其纪事皆以为戒也而曰有褒贬焉凡春秋书人书名或去氏或去族者贬恶也其

  • 谷梁折诸卷四·张尚瑗

    钦定四库全书谷梁折诸卷四  兴国县知县张尚瑗 撰文公礼有受命无来锡命则堂曰春秋锡命有以始立而锡命者有以有功而锡命者有以加服而锡命者始得国而锡命晋武公也有功而加锡晋文公也已死而追锡命鲁桓公也锡之命使之讨

  • 卷四十四·王道焜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杜林合注卷四十四 明 王道焜赵如源 同编定公一【公名宋襄公之子昭公之弟諡法安民大虑曰定】周【敬王十一年】郑【献公五年○鲁定公九年献公卒子声公胜立】齐【景公三十九年】宋【景公八年】晋【定

  •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1)·戴圣

    ——选择师长必须慎重 【原文】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②,而知其美恶(3),然后能博喻(4)。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3)。”

  • 朋友与信·梁漱溟

    朋友相信到什么程度,关系的深浅便到什么程度。不做朋友则已,做了朋友,就得彼此负责。交情到什么程度,就负责到什么程度。朋友不终,是很大的憾事;如同父子之间、兄弟之间、夫妇之间处不好是一样的缺憾。交朋友时,要从彼此心性

  • 卷第四十八·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四十八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入王宫门学处第八十二之五时诸商人闻是语已。咸皆大怖无计所出。至十五日褒洒陀时。皆向城北诣天马所。时彼天马从大海出。于海岸边食自然香稻。是时有一无智商人

  • 续儿女英雄传·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侠义公案小说。四卷三十二回。不题撰人。据序署名作者当为无名氏,其真实姓名与生平不详。成书于清光绪年间。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北京宏文书局石印本;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文贤阁石印本;

  • 回文类聚·桑世昌

    诗总集。四卷,补遗一卷。宋桑世昌辑。世昌字泽卿,号莫庵,高邮(今属江苏)人,陆游甥。《渭南文集》卷三三《陆孺人墓志铭》赞世昌“从诸公问学,不以贫夺其志”。世昌有诗集,《龙川文集》卷十四有序,已佚。有《兰亭考》,今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