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

  ◎黄淑窕

  黄姒洲为莘田先生爱女。莘田先生寿登八十,重宴鹿鸣,吾乡先辈以诗贺者,名篇甚伙。同时闺秀亦有作,姒洲一律为时传诵,实不愧为香草斋后人也。诗云:“人间一第比登天,谁识天仙又地仙。接席簪裾多后辈,称觞儿女也华颠。姓名千载标真诰,恩礼三朝宠大年。韵事如斯关掌故,讵徒家庆谱新编。”

  ◎黄淑畹

  纫佩为莘田先生次女,与姒洲同承庭训,于诗工力尤深。杭堇圃《榕城诗话》只录其《题杏花双燕图》二绝句,此外佳什尚多。如《春阴》云:“朱户半扃人语碎,粉廊回合鸟声多。”《残月》云:“坐久不知更漏尽,满天凉露湿轻纱。”《梅花》云:“风定月斜霜满地,西廊人定一声钟。”又云:“只恐笛声吹落去,不如移入胆瓶看。”《刺桐花》云:“最好斜阳云外透,绿阴墙角簇猩红。”皆清丽可喜。而《游鼓山》句云:“负郭曾田春水绿,隔江画舸夕阳红。”尤堪入画也。

  ◎游合珍

  游合珍为黄姒洲女,莘田先生之外孙女也,亦能诗。有《贺外祖重宴鹿鸣诗》云:“松筠标格鹤精神,白发簪花作瑞人。六十年来典型在,新嘉宾拜旧嘉宾。”

  ◎林琼玉

  林琼玉亦莘田先生外孙女,早寡,以节受旌。《闺秀正始集》云:“琼玉为女史黄纫佩女,绰有外氏家风。”《寄许德瑗表姊》云:“疏影楼头问起居,迩来诗思复何如。知君多为梅花瘦,我比梅花瘦有余。”与素心老人可称同调。

  ◎廖淑筹

  廖寿竹为林来斋先生女,出继廖氏,归礼部郎许雪村先生均,陈留令月溪子妇也。《闺秀正始集》称其随舅官陈留时,会官署灾,先拥护其小郎小姑,而后及其子。夫卒归里,困踬无以为生,乃写花竹以自适,课子孙读书。有“清时弦诵重,廉吏子孙贫”句,为世传诵。

  廖寿竹有《渡仙霞岭》句云:“地虚编竹补,山断借云连。”写景维肖。其贫甚,《遣儿子东游诗》云:“先人长物本来无,只抱遗经付阿奴。清白儿孙今至此,衰年看汝作饥驱。”“羞涩言词未易陈,二三君子是周亲。何妨悬磬频频说,汝父贫交有几人。”令人酸楚,不忍卒读。

  ◎林

  侯官林,字自芳,为天玉广文之妹,归谢廷诏。早寡,以节孝受旌。陈秋坪先生云:“孺人有诗数十章,五十年来未尝问世。今年近七旬,白发皤皤,身受旌典,嗣子善垂《始裒集》以示人,人亦始知谢家妇之能诗也。”今按所刻名《自芳偶存》,后附《哭夫文》一首,读之酸鼻。《病中答琳芳三妹》云:“舒绣窗前别,归来病已缠。几番分药饵,空复费金钱。莲子心同苦,梅花骨自坚。抱疴吾久耐,劝尔莫忧煎。”友爱之情,溢于楮墨。又《端阳感赋》云:“屈骚读罢读曹碑,吊古心怀往事悲。难得千秋成案在,忠臣孝女没同时。”亦见思致。

  ◎林蕙圃

  林蕙兰,侯官人,归黄明经汉章。余久闻黄明经之室人蕙圃能诗,明经只为余诵其《灯下怀母氏》一首云:“母生我廿年,我离母两月。可怜咫尺间,便如天壤阔。梦寐不能忘,嗟嗟及明发。遥知此时情,孤灯照白发。”盖亦深于天性者。惜未获读其全稿也。

  ◎郑徽柔

  郑徽柔,字静轩,建安人,固安令善述女,兖州守荔卿先生方坤之姊也。母黄氏昙,亦能诗,归陈日贯早寡,以贞寿得旌表,有《芸窗寒响集》。静轩与黄莘田先生为中表亲,故集中有《贺莘田表弟重宴鹿鸣诗》云:“手执异人斫桂之玉斧,足踏大海驾柱之鳌头。路傍观者互啧啧,是何惨绿年少真风流。中年作宰不称意,牛刀小试高人羞。拂衣归里且却扫,溪山诗酒此外更何求。以兹葆光养性享大寿,须眉如雪明双眸。朝廷有诏待国老,大袍都贮杖则鸠。与新郎君旅进退,重听鹿鸣之呦呦。”倜傥不凡,可以想见其才调矣!

  ◎郑翰莼

  郑翰莼,建安人,字秋羹。承其父新蘩令石幢先生(方城)及叔父荔乡先生之教,以通诗礼名家,归山阴令林培根先生其茂,以内政佐其循声。早寡,自课其二子,皆有令名称于世,即樾亭香海二先生也。所著《带草居诗集》、《画荻编》,尚未梓行。有《归舟次建安》二律云:“风木有余恨,音容都渺茫。绿痕缘旧壁(绿痕书屋为先君宴息处,手书扁额犹存),墨沈胜残香。遗照三年泪,虚廊五夜霜。凄凉今日返,不见出扶将。”“往事同棋局,吾生类聚萍。关山多阻隔,亲故半凋零。去棹波偏急,浇愁酒易醒。谁知别后意,哀雁落寒汀。”神韵苍凉,是玉台中别调。培根先生令山阴,不名一钱。去官后,家计萧条,但剩残书两簏而已,而太安人处之恬如。《墓春感怀》云:“几有残书堪课读,家无长物不知贫。”又《送春》绝句云:“残春委地恨无涯,狼藉谁怜旧绮霞。不忍看他零落尽,为伊细细护根芽。”如此襟期,林氏之兴,宜其未有艾矣。

  ◎郑镜蓉

  郑镜蓉,字玉台,建安人,荔乡先生之长女,归陈文思,为文安令衣德子妇。早寡以节终,得旌表。有《垂露斋集》、《泡影集》。荔乡先生一门群从,风雅蝉联,膝前九女,皆工吟咏。长即镜蓉,次云荫,字绿苔。三青苹,字花汀。四金銮,字殿仙。五长庚,阙其字。六咏谢,字凌波,又字林风。七玉贺,字春盎。八风调,字碧笙。九冰纨,字亦未详。九人中惟冰纨未嫁而殇,长庚诗无可考,余则人人有集。荔乡先生守兖州时,退食余闲,日有诗课,拈毫分韵,花萼唱酬,有《垂露斋联吟集》。自古至今,一家闺门中诗事之盛,无有及此者。近人撰《闺秀正始集》,但云先生四女能诗,所登又仅玉台花汀两人诗,殆未之详考耳。

  王渔洋《秋柳诗》,当时闺秀和者至数百家,惜无好事者为之编辑成书。吾乡郑玉台亦有和作云:“遗愁何处写诗魂,节序惊心白板门。斜日寒塘留故态,秋风凉露即啼痕。长条有意萦归舫,暮色无端黯别村。为惜当时眉样好,临风惆怅与谁论。”“蝉吟蛩怨到微霜,蘸影长堤水半塘。苦调惯依迁客笛,嫁衣久叠女儿箱。只今摇落人悲宋,犹忆萧寥赋学王(王粲有《构赋》,余丙寅岁途中亦作《衰柳诗》)。未必陈根多委露,春来依旧簇花坊。”“砧杵声中正授衣,良辰回首是还非。即看地垂条尽,尚拟漫天作絮飞。愁惹馆娃泪零落,梦回板渚思依稀。雁门迩日音书滞,试卜归期几载违。”“弱态何曾解乞怜,无缘泪眼滞寒烟。江淹赋就魂先黯,霍玉愁深病转绵。蝶瘦螀寒几知己,桂浓枫醉共芳年。堪嗟灞水分襟处,无限柔情古道边。”四首音节谐婉,含毫邈然。虽未见深警之思,在闺阁中,亦可称合作矣。

  ◎郑云荫

  郑云荫,字绿,荔乡先生次女,归严应矩,为常山令以治子妇,有《四时吟》。《和殿仙妹韵》云:“寒威消尽喜春晴,便逗暄和柳眼明。芳草含烟先旖旎,棠梨滴露乍凄清。画楼树密藏莺语,花坞香浓滞蝶情。九十光阴如过电,又闻社鼓一声声。梅子黄时天色晴,前溪露宿白沙明。千寻云气奇峰涌,一曲薰风溽暑清。曲沼浮香搴净植,方枰布子寄闲情。宵来乍觉凉生簟,细听芭蕉过雨声。爽气宵澄宿雨晴,芙蓉红映镜中明。雁来南国书犹杳,荀到东篱影亦清。湘女冰弦无限思,鄂君翠被若为情。银蟾万里同孤照,更奈寒砧一片声。陇上寻梅雪乍晴,霜侵寒月半楼明。频添兽炭迎冬暖,细听鲸钟入夜清。刺绣自堪消短晷,裹头雅欲寄诗情。飕飕风过窗纱紧,畏听庭前促织声。”

  ◎郑青苹

  郑青苹,字花汀,荔乡先生第三女,归国学生翁振纲,为举人基子妇。有《夏日诗》云:“学飞乳燕绕回廊,出水芙蓉冉冉香。曲院花凝晨露润,小窗人耐晚风凉。蝉声不隔千条柳,蛙吹时生半亩塘。隐几横斜书数卷,了将清课日初长。”余少时承有美明经(荔香先生子)以残书相示,曰“此尚是吾先君课女旧稿”也。中密圈小窗七字,评云蕴藉,今此纸不知落谁手矣。

  ◎郑金銮

  郑金銮,字殿仙,荔乡先生第四女,归诸生林守良,为选贡生含光子妇,有《西爽斋存稿》。《长江夜行》云:“万里秋逾远,霜浓鸟自惊。沙汀无限爽,短苇有余清。江色涵山色,钟声苍橹声。客情偏耿耿,渔火映窗明。”《蓬莱阁观海和韵》云:“高阁层峦上,沧溟那有垠。射工迎落日,飓母类奔云。缥缈来三岛,高寒到十分。登临余感慨,渔笛不堪闻。”《寒食忆里门诸姊》云:“春阴四野柳依依,天气余寒细雨稀。善病怕逢饧粥熟,索居喜见雁书飞(新接福州建宁信)。马摇金勒行歌答,人搭花球带醉归。景物不殊同气隔,芳时偏与赏心违。”藻丽气清,不愧家学。

  ◎郑咏谢

  郑咏谢,字菱波,又字林风,荔乡先生第六女,归孺士林天木,为岁贡生长洵子妇,余同年友泰顺令轩开之母也,以泰顺官赠孺人,有《簪花轩闺吟研耕诗存》。其兄芥舟邑侯天锦为之序云:“当余居东省时,吾妹方赋于归留膝下,触目无非乐境。凡所题咏,皆怡悦之音。比归榕城,妹婿端卿好客,恒觞我环碧轩中,酒中辄出妹诗相示,忽忽若昨日事。今重过其处,园林如故,风景顿殊,遂令和鸣雅奏之音,化为别鹄离鸾之曲矣。”

  孺人尝为当道福夫人延入官廨,课其女公子。有《纪事述怀》五古一首,朴实言情,能不懈而及于古,非风云月露之词可比也。诗云:“人生固有命,遇合亦靡常。忆予初生日,乃在邹鲁乡。阿父时作守,嬉戏趋黄堂。稍长肄女训,纫佩荃芷芳。绣余缀吟咏,优游翰墨场。封胡与遏末,弟妹随肩行。阿父博一粲,盐絮分颉颃。殷勤为择配,言侍君子旁。廿载事中馈,鸿案相与庄。岂期丁薄祜,鸾鹄不两翔。所天既沦没,惨毒摧心肠。下顾黄口儿,呱呱牵衣裳。抚孤圣之教,忍死称未亡。迩来十数年,旧庐日芜荒。拮据劳手口,十指营衣粮。差喜鞠育遂,有妇奉尝。其如家益落,栖栖常匆遑。如彼为失巢,而复谋稻粱。意外值知己,相招启东厢。夫人实天人,尺五近彼苍。世家信鼎贵,德裕尤温良。鹿车莅海国,六珈耀煌煌。冲怀习静懿,世俗邈莫量。掌上双明珠,窈窕鸣珩璜。居然女博士,执经待论商。愧吾非曹姑,古义聊与详。感君拂试意,期尽袜线长。彤史述贤媛,庶几慰所望。俯仰怀身世,中夜恒旁徨。长言写情绪,永念志不忘。”

  余同年泰顺令蓼怀早孤,弱冠即以诗名,实本母教也。尝示余《簪花轩闺吟研耕诗存》,有《郑芥舟伯兄归建安》云:“最怜初束发,风木痛难除。一别违庭训,谁能读父书。天乎偏我夺,壮也不人如。学古关心切,非君孰启予。且住为佳耳,胡然不肯留。江干数杯酒,落叶一天秋。远道迢迢去,西风渺渺愁。何时重把袂,缕叙离忧。”清空如话,一往而深,集中当以此为上乘。又《送子度侄归建安》句云:“下第情怀初中酒,送行风物易销魂。”又云:“孤棹白苹冲水鸟,秋风黄叶上滩舟。”亦情景兼到之语也。

  ◎郑玉贺

  郑玉贺,字春盎,荔乡先生第七女,归监生陈华堂,为堂邑令琦子妇。有《和芥舟伯兄晚兰韵》云:“花信今朝已後期,香称王者尚清奇。红芽漫忆千丛茂,粉蝶犹余两翅差(苏子由诗‘仰羡飞鸿两翅差’)。词客鼓琴称独绝,骚人结佩正相宜。看君谱就金兰契,桃李何尝异昔时。”自注云:“时伯兄门下士,和此题者以百计。”

  ◎郑风调

  郑风调,字碧笙,荔乡先生第八女,归陈廷俊,为国学生高春子妇。有《和伯兄晚兰韵》云:“剩有古瓶相澹对,最宜短鬓与参差。”风调自好。

  ◎郑冰纨

  郑冰纨,荔乡先生第九女,许字林天桓,早殇。十许岁《咏桃花》句云:“施粉施朱纷作态,乍晴乍雨为谁开。”先生为之不乐,果不克长成。

  ◎林芳蕤

  林芳蕤,侯官人,郑翰莼女,江津令樾亭先生乔荫编修香海先生澍蕃之姊,归李开楚,刑部主事彦彬山东都转彦章之祖母也。有《小西湖泛舟诗》云:“仙仙门外波如镜,十里芙蓉花相映。凤飞长在水晶宫,转瞬繁华非旧姓。回船一绕水中山,恍如镜里看青鬟。游人那记乐游曲,扣舷自和渔歌闲。澄澜阁下梅花发,宛在堂中吟社歇。春水春风不可留,大梦山头上初月。”笔有远致,句有余妍,可入《西湖诗话》。又《送鸿瑞鸿诗鸿萼三儿公车北上诗》云:“年来衰病叹支离,捧檄何时遂所期。万里燕关魂梦里,鱼书珍重莫教迟。”“庭闱欢聚知何日,南北分歧怅远天。一别洪桥风雪冷,故园徒此□□悬。”后鸿瑞鸿萼皆作宰江南,惟鸿诗先卒。鸿瑞即兰屏兰卿之父也。

  ◎林淑卿

  林淑卿,侯官人,香海先生澍蕃之女,归郭莲渚北部仁园,早卒。有《红余仅存草》一本,乃莲渚从废簏故纸中检存者。淑卿祖母郑太宜人,为荔卿先生侄女,石幢先生女,本工词翰。淑卿得其门风,遂好吟咏,所着《红余小草》今多散失。有《拟塞上曲》云:“塞上胡烟不知里,朔风扬沙迎面起。百万貔貅出汉关,手执乌号腰带矢。将军一令重如山,战士蝼躯敢惜死。最是苍凉日落时,胡笳四起客心悲。鬼火星星血凝碧,残蒿败棘嗥狐狸。忆昔军书下军府,从征猛士如虎。大旗危立黑云屯,石头城上惊鼙鼓。妻孥亲走送寒衣,欲诉离情语凄楚。汉家悬金购首急,骨肉婚姻顾不得。万户封侯且莫论,但愿玉关许生入。何日龙城远奏功,捷音万里飞春风。椎牛饮炙共慰劳,家家重庆太平同。”拟古便能近古,非描脂画粉者所能猝办。

  ◎何氏

  何氏,福州人,归李峻南。有《斋中口占》一律云:“轻风飒飒拂衣频,隔院蛩声听未真。薄醉只缘花劝酒,迟眠却似月留人。研池绿印窗前竹,烛影红摇镜里身。流水浮云忙底事,闲消月夕共芳晨。”三四语为时所传诵。

  ◎陈于凤

  陈于凤,字丹彩,连江人,陈昌明女,归闽县林宏仁,早卒。有《兰窗自怡草》,板毁于火,仅存《别山中小楼》。诗云:“十年坐卧此山楼,明月清风任去留。黄卷能消终日闷,青灯易动古人愁。也曾抚轸调山鸟,几度停梭看女牛。一自饯春人去后,柴门空锁旧林邱。”

  ◎黄淑庭

  黄淑庭,晋江人,侍御黄岳牧女,归涿州牧吴世臣,香山令光祖之母也。光祖之父提督公郡,曾为香山副将,曾携眷属之任。及光祖令香山,额署之西斋曰《再至堂》,淑庭喜而赋诗云:“累世簪缨赉典优,香山名邑喜重游。当年功奏红苗格(提督公以剿红苗功升副将),此日诚从赤子求。四海衣冠荣有自,万家性命虑须周。丁宁儿辈无他语,清白无贻祖父羞。”虽古名母之慈训,无以加此。

  ◎吴素馨

  吴素馨,浦城人,吴世臣女,许字某氏,未嫁而寡,守节于母家。黄氏有《和慈亲题再至堂诗》云:“七星峰下到何曾,远侍萱庭喜气凝。最是部民歌父母,又闻舆颂忆高曾。”余曾录入《南浦诗话》,朱秉鉴又据入《枯浦诗抄》。

  ◎许德馨

  许德馨,闽县人,江宁布政使松佶孙女,归四川秦为品运司。有《新燕诗》云:“飞来不识旧帘栊,玉剪初开试晚风。正是营巢春社后,梨花庭院雨。”亦可入画。

  ◎许蘅

  福州许若洲归吴门李春亨,早卒,有《绣馀遗稿》二卷,附《诗余》二卷。徐赖云(云路)为之序,集中语多新颖。如《看月》云:“耐凉常废寝,欲缺每关情。”《落叶》云:“打窗醒梦蝶,堆砌护寒虫。”《秋圆》云:“总使秋圆好,看来亦可怜。草枯依病蝶,树脱恋残蝉。”《秋寺》云:“菊色澹禅思,虫声参梵音。无情唯古佛,能耐寂寥心。”《秋海棠》云:“一丛小院深深闭,几处无人澹澹妆。”《残梅》云:“高士病余寒至此,美人老去韵犹存。”《杏花春雨词》云:“绝似美人新送别,乱抛红泪立风前。《秋怀》云:“不怕秋声听不惯,只愁无地种芭蕉。”

  ◎李若琛

  李若琛,归连江王天位,有《蝶案香尘集》,清词丽句,足与左芬侍史素心老人后先辉映。余最赏其《答戚友贺男士秀游庠诗》云:“自愧荆钗拙女红,漫承奖饰媲高风。敢期虎气腾终上,却信熊丸望未空。启蛰争言龙角耸,将雏有待凤毛。何当再作竿头进,少慰寒机十载衷。”

  《连江县志》云:李若琛知诗,事姑孝,有“家贫无计可承欢”之句。姑病慕羊羹,丐于邻得羊腥少许,撤草荐熟之。姑发丛虱不可除,则傅芗膏于己发,以引之,病者霍然。夫习举业,而嗜博不专,常作诗以讽之。

  ◎姜氏

  姜氏,其先浙人,从居福州,归副举人何秀严,岐海广文之母也。有《纫兰闺杂咏》,附见《秀严孺慕轩诗集》中。《晓起》云:“漏尽春眠足,惊闻鸟雀喧。兰闺争早起,记取弋凫言。”《理鬓》云:“理鬓添膏沐,簪花贴浅红。儿夫游不远,无事叹飞蓬。”《拂镜》云:“拂镜知颜瘦,厌将脂粉华。双鬟强解事,每日进鲜花。”《登楼》云:“明媚晴光好,春风独上楼。何因娇少妇,柳色忽牵愁。”眼前景写来,亦足以觇德性。

  ◎力氏

  侯官力氏,字玉娟,儒士严溥室,林敬庐先生之表亲也。先生《介石堂文钞》中有《严母力孺人墓志》,称力孺人言谈举止,无一不中节。间为小诗,亦多可观。今只存《鞔烈妇叶应》一绝云:“虽然含笑入泉台,知是伤心百念灰。临诀未曾留一语,断肠尽付杜鹃哀。”

  ◎萨莲如

  莲如萨氏,雁门天锡之裔,农部龙光之第十女也,归孝廉林星海。林固知诗,莲如与之唱和,多雅音。自题其居曰“挽鹿”,有《挽鹿山庄诗草》一本。《过黑龙江遇风》云:“鹧鸪声里雨和烟,极目苍茫水接天。到此欲归归不得,扁舟兀坐日如年。”《落花寄外》云:“江南有客梦初醒,烟雨悔远征。日暮前山余碎绿,可怜费尽鹧鸪声。”《观唐人<秋狩图>》云:“辽海暗愁尘,原头万幕陈。雕戈迎月小,寒剑拂霜新。苍隼扶云下,穷猿失木。秋郊余兽尽,莫更再围春。”皆有唐人格调。莲如尝受业于姚履堂邑侯。履堂殉节,莲如有诗哭之云:“吾师素志本横行,穷海何年此恨平。倘使孤军出蓬岛,岂忧强寇入重城(师宰定海闻寇将入,请于镇戎某以兵卫。某逡巡不战亡去,师募盐哨数百余人,拒南门终日。城陷,遂以身殉)。仓皇拒敌嗟何及,慷慨捐躯志已成。一片丹心常照日,九原含笑尚谈兵(余尝梦师坐拥六韬,阴符诸书,含笑以示)。阐扬忠荩,字字沉着,履堂真可含笑九原矣。

  ◎廖氏

  廖氏,福州人,进士廖玉麟女,归连江余枢元,早寡。枢元应试罢归,有诗勉之云:“半亩生涯在,锄阴复课晴。春风当再至,端不负深耕。”枢元卒,以身殉。

猜你喜欢
  卷九十八·彭定求
  李从周·唐圭璋
  张扩·唐圭璋
  蠲戏斋诗话(四)·马一浮
  第二十七出 惊焰·李渔
  第二十三出 避兵·李渔
  伊川击壤集卷之十三·邵雍
  第二场·老舍
  蜀道难原文·李白
  四集卷五十五·乾隆
  第四出 吞舟鱼腹·丁耀亢
  巻一·邵浩
  南海集钞·吴之振
  卷五十三·吴之振
  御选明诗卷一百十四·康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齣·沈采

    第二十一齣 免死【胜葫芦】〔外上〕奉命监曹施法令。权在手任吾行。但愿赤心报国干戈定。惟愿山河一统汉家兴。大德不忘有恩之士。刚刀不斩无罪之人。自家汉王麾下监斩官滕公是也。久闻淮阴韩信。但知其名。不见其人

  • 卷四十八·吴之振

    <集部,总集类,宋诗钞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四十八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张元干芦川归来集钞张元干字仲宗永福人太学上舍历官至大监所与游皆伟人贤士尝裒其亡友唐慤生诗帖褾轴璀粲如谀达人贵公得气时人嘉其朋友之义又於

  • 洪王茶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洪王茶(生卒年不详)字叔玙,自号空同词客,理宗时人。有《空同词》一卷。《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一○录其词十六首。 ●菩萨蛮·宿水口 洪王茶 断虹远饮横江水,万山紫翠斜阳里。 系马短亭西,丹枫明酒旗。 浮生常客路

  • 列传第九十九·刘昫

    ○于休烈 子肃 肃子敖 敖子琮 令狐峘 归崇敬 子登 登子融奚陟 张荐 子又新 希复 希复子读 蒋乂 子系 伸 柳登 弟冕子璟沈传师 子询 于休烈,河南人也。高祖志宁,贞观中任左仆射,为十八学士。父默成,沛县令,早卒

  • 第七十二回 髯将军败敌扬威 愚参谋监军遇害·蔡东藩

      却说岳飞奏请进取中原,诏饬从缓。飞乃召王贵等引还鄂州。张浚闻高宗未从飞奏,心甚怏怏,遂自淮上入觐,面请驾幸建康,奖励三军,力图恢复。高宗意尚迟疑,会闻刘豫复欲南寇,浚申请益力。赵鼎亦劝高宗,进幸平江。高宗与张、赵

  • 卷之二百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 金石略四·纪昀

    金石略 【四 今无】 (臣)等谨案金石之文大半在深山邃谷之中梵宇幽宫之侧旁风上雨最易销沈砺角磨沙颇难护惜是以厯年既久亡佚遂多或名 存地志而搜剔则久废榛芜或文在著录而毡搨则末由踪迹使概从芟削既不足昭往迹之可珍

  • 卷二·吕中

    钦定四库全书宋大事记讲义卷二宋 吕中 撰太祖皇帝建隆四年干德六年开宝九年即帝位建隆元年春正月甲辰,上受周禅即皇帝位。先是,契丹、北汉连兵犯边,周帝命上领诸将御之。士卒服其恩威,军校苖训号知天文,见日下复有一日,黒光

  • 卷二十三·佚名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二十三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楚令尹表楚自桓公六年武王侵随始见左传其时鬭伯比当国主谋议不着官称十一年莫敖屈瑕盟贰轸败郧师于蒲骚时则莫敖为尊官亦未有令尹之号至庄

  • 三国史记卷第六。·金富轼

    输忠定难靖国赞化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门下侍中判尙书吏礼部事集贤殿太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致仕臣[金富轼]奉宣撰。六卷新罗本纪六零零零零新罗本纪第六。[文武王]上。六卷新罗本纪六文武王元年○[文武

  • 马重绩传·薛居正

    马重绩,字洞微,年轻时学习了天文、历法、占卜等知识,明白了太一、五纪,八象、三统正历,住在太原。在晋朝任官时,担任太子右赞善大夫,后又迁任司天监。天福三年(938),马重绩上书说“:历法天象,是称帝的人用来调正统一节气的大事,

  • 道同传·张廷玉

    道同,河间人。其祖先为蒙古族。道同对母亲十分孝顺。洪武年初,被推荐授为太常司赞礼郎,出任番禺知县。番禺从前以骚扰严重著称,而军卫尤其横暴,多次鞭打、侮辱县里的佐吏,以前的县令全都不堪忍受。道同执法严格,对一切不合理

  • 卷八下·沈枢

    <史部,史钞类,通监总类> 钦定四库全书 通监总类卷八下     宋 沈枢 撰儒将门 晋杜预身不跨马而善用兵 世祖太康元年杜预身不跨马射不穿札而用兵制胜诸将莫及 陆机与惠帝战大败 太安二年河间王顒起兵讨长沙王

  • 卷十一·朱鹤龄

    <经部,诗类,诗经通义>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通义卷十一     吴江朱鹤龄撰 周颂 苏传周颂皆有所施于礼乐盖因礼而作颂非如风雅有徒作而不用者也周颂篇第之先後则不可究矣朱子曰周颂三十一篇多周公所定韵多不叶未详

  • 立教第一·朱熹

    子思子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敎。则天明,遵圣法,述此篇,俾为师者知所以敎,而弟子知所以学。列女传曰,古者妇人妊子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邪色,耳不听淫声。夜则令瞽诵诗,道正事。瞽

  • 燕义·姚际恒

    此燕义文,似释燕礼,然亦有不同处。其首节误入周礼之文,宜删之,说各详文下。(卷一○○,页一)古者周天子之官,有庶子官。庶子官职诸侯、卿、大夫、士之庶子之卒,掌其戒令,与其教治,别其等,正其位。国有大事,则率国子而致于大子,唯所

  • 后山集·陈师道

    二十四卷。宋陈师道(1053—1101)撰。陈师道,北宋诗人。字履常、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官至秘书省正字。此集为门人彭城魏衍所编。《四库全书》本为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此本为明马暾所传,松江赵鸿

  • 佛说宝网经·佚名

    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依宝网童子之请问,说六方佛之功德。佛游猕猴江边,与六万比丘,三十亿菩萨,九十亿诸天,九十九亿龙王,及阿须伦王民众俱。维耶离城宝网童子,年始八岁,梦兜率天人颂叹佛德,启白父母,见佛设供,请问法要。佛为称说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