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百八十五

 

  卷485_1 【古意】鲍溶

  女萝寄青松,绿蔓花绵绵。三五定君婚,结发早移天。

  肃肃羔雁礼,泠泠琴瑟篇。恭承采蘩祀,敢效同车贤。

  皎日不留景,良辰如逝川。愁心忽移爱,花貌无归妍。

  翠袖皓珠粉,碧阶封绿钱。新人易如玉,废瑟难为弦。

  寄谢蕣华木,荣君香阁前。岂无摇落苦,贵与根蒂连。

  希君旧光景,照妾薄暮年。

  卷485_2 【萧史图歌】鲍溶

  霜绡数幅八月天,彩龙引凤堂堂然。小载萧仙穆公女,

  随仙上归玉京去。仙路迢遥烟几重,女衣清净云三素。

  胡髯毵珊云髻光,翠蕤皎洁琼华凉。露痕烟迹渍红貌,

  疑别秦宫初断肠。此天每在西北上,紫霄洞客晓烟望。

  卷485_3 【会仙歌】鲍溶

  轻轻濛濛,龙言凤语何从容,耳有响兮目无踪。杳杳默默,

  花张锦织,王母初自昆仑来,茅盈王方平在侧。

  青毛仙鸟衔锦符,谨上阿环起居王母书。始知仙事亦多故,

  一隔绛河千岁馀。详玉字,多喜气,瑶台明月来堕地。

  冠剑低昂蹈舞频,礼容尽若君臣事。愿言小仙艺,

  姓名许飞琼,洞阴玉磬敲天声。乐王母,一送玉杯长命酒。

  碧花醉,灵扬扬,笑赐二子长生方。二子未及伸拜谢,

  苍苍上兮皇皇下。

  卷485_4 【李夫人歌】鲍溶

  璿闺羽帐华烛陈,方士夜降夫人神。葳蕤半露芙蓉色,

  窈窕将期环珮身。丽如三五月,可望难亲近。

  嚬黛含犀竟不言,春思秋怨谁能问。欲求巧笑如生时,

  歌尘在空瑟衔丝。神来未及梦相见,帝比初亡心更悲。

  爱之欲其生又死,东流万代无回水。宫漏丁丁夜向晨,

  烟消雾散愁方士。

  卷485_5 【水殿采菱歌】鲍溶

  宫鸦叫赤光,潮声入宫宫影凉。火华啼露卷横塘,

  金堤四合宛柔扬。美人荷裙芙蓉妆,柔荑萦雾棹龙航。

  采莲一声歌态长,青丝结眼捕鸳鸯。

  卷485_6 【周先生画洞庭歌】鲍溶

  江南客,水为乡,舟为宅,能以笔锋知地脉。

  闲分楚水入丹青,不下此堂临洞庭。水文不浪烟不动,

  木末棱棱山碧重。帝子应哀窈窕云,客人似得婵娟梦。

  六月火光衣上生,斋心寂听潺湲声。林冰摇镜水拂簟,

  尽日独卧秋风清。因游洞庭不出户,疑君如有长生路。

  玉壶先生在何处?

  卷485_7 【霓裳羽衣歌】鲍溶

  玉烟生窗午轻凝,晨华左耀鲜相凌。人言天孙机上亲手迹,

  有时怨别无所惜。遂令武帝厌云韶,金针天丝缀飘飘。

  五声写出心中见,拊石喧金柏梁殿。此衣春日赐何人,

  秦女腰肢轻若燕。香风间旋众彩随,联联珍珠贯长丝。

  眼前意是三清客,星宿离离绕身白。鸾凤有声不见身,

  出宫入徵随伶人。神仙如月只可望,瑶华池头几惆怅。

  乔山一闭曲未终,鼎湖秋惊白头浪。

  卷485_8 【寓兴】鲍溶

  念来若望神,追往如话梦。梦神不无迹,谁使烦心用。

  鲁圣虚泣麟,楚狂浪歌凤。那言阮家子,更作穷途恸。

  卷485_9 【游山】鲍溶

  白道行深云,云高路弥细。时时天上客,遗路人间世。

  烟花最深处,井臼得空刺。天寒鹤巢林,石长泉脉闭。

  神化万灵集,心期一朝契。不见金板书,谁知阮家裔。

  终期太古人,问取松柏岁。

  卷485_10 【隋宫】鲍溶

  御街多行客,行客悲春风。楚老几代人,种田炀帝宫。

  零落池台势,高低禾黍中。

  卷485_11 【怀仙二首】鲍溶

  昆仑九层台,台上宫城峻。西母持地图,东来献虞舜。

  虞宫礼成后,回驾仙风顺。十二楼上人,笙歌沸天引。

  裴回扶桑路,白日生离恨。青鸟更不来,麻姑断书信。

  乃知东海水,清浅谁能问。

  阆峰绮阁几千丈,瑶水西流十二城。

  曾见周灵王太子,碧桃花下自吹笙。

  卷485_12 【怀远人】鲍溶

  远道在天际,客行如浮云。浮云不知归,似我长望君。

  秋至汉水高,南音何时闻。瑶草难远寄,西风气氤氲。

  常恐山岳游,不反鸾凤群。无厌坐迟人,风雨惊斯文。

  卷485_13 【怀尹真人】鲍溶

  万里叠嶂翠,一心浮云闲。羽人杏花发,倚树红琼颜。

  流水杳冥外,女萝阴荫间。却思人间世,多恐不可还。

  青鸟飞难远,春云晴不闲。但恐五灵车,山上复有山。

  卷485_14 【秋晚铜山道中宿隐者】鲍溶

  我乡山川遥,秋晚空景促。天明共云散,日落依鸟宿。

  主人逃名子,鹤发卧空谷。野言得真风,山貌宜古服。

  喜于无声地,暂傲羲皇俗。秋窗照疏萤,寒犬吠落木。

  朝隐留此处,一点天边宿。今忆见此时,添悲览止足。

  迟迟清夜昼,幽路出深竹。笑谢万户侯,余将耻干禄。

  卷485_15 【感怀】鲍溶

  宿心不觉远,事去劳追忆。旷古川上怀,东流几时息。

  门前青山路,眼见归不得。晓梦云月光,过秋兰蕙色。

  卷485_16 【经秦皇墓】鲍溶

  左岗青虬盘,右坂白虎踞。谁识此中陵,祖龙藏身处。

  别为一天地,下入三泉路。珠华翔青鸟,玉影耀白兔。

  山河一易姓,万事随人去。白昼盗开陵,玄冬火焚树。

  哀哉送死厚,乃为弃身具。死者不复知,回看汉文墓。

  卷485_17 【将归旧山留别孟郊】鲍溶

  择木无利刃,羡鱼无巧纶。如何不量力,自取中路贫。

  前者不厌耕,一日不离亲。今来千里外,我心不在身。

  悠悠慈母心,惟愿才如人。蚕桑能几许,衣服常著新。

  一饭吐尺丝,谁见此殷勤。别君归耕去,持火烧车轮。

  卷485_18 【留辞杜员外式方】鲍溶

  东风吹旅怀,乡梦无夜无。惭见君子堂,贫思上归途。

  海岳泛念深,涓尘复何须。婆娑不在本,屈曲无弦弧。

  恻恻奉离尊,承欢独向隅。时当凤来日,孰用鸡鸣夫。

  回首九仙门,皇家在玉壶。惭非海人别,泪下不成珠。

  卷485_19 【长城】鲍溶

  蒙公虏生人,北筑秦氏冤。祸兴萧墙内,万里防祸根。

  城成六国亡,宫阙启千门。生人半为土,何用空中原。

  奈何家天下,骨肉尚无恩。投沙拥海水,安得久不翻。

  乘高惨人魂,寒日易黄昏。枯骨贯朽铁,砂中如有言。

  万古骊山下,徒悲野火燔。

  卷485_20 【蔡平喜遇河阳马判官宽话别】鲍溶

  从事东军正四年,相逢且喜偃兵前。看寻狡兔翻三窟,

  见射妖星落九天。江上柳营回鼓角,河阳花府望神仙。

  秋风萧飒醉中别,白马嘶霜雁叫烟。

  卷485_21 【寄福州从事殷尧藩】鲍溶

  越岭寒轻物象殊,海城台阁似蓬壶。几回入市鲛绡女,

  终岁啼花山鹧鸪。雷令剑龙知去未,虎夷云鹤亦来无。

  就中静事冥宵话,何惜双轮访病夫。

  卷485_22 【壮士行】鲍溶

  西方太白高,壮士羞病死。心知报恩处,对酒歌易水。

  沙鸿嗥天末,横剑别妻子。苏武执节归,班超束书起。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

  卷485_23 【章华宫行】鲍溶

  烟渚南鸿呼晓群,章华宫娥怨行云。十二巫峰仰天绿,

  金车何处邀云宿。小腰婑堕三千人,宫衣水碧颜青春。

  岂无一人似神女,忍使黛蛾常不伸。黛蛾不伸犹自可,

  春朝诸处门常锁。

  卷485_24 【倚瑟行】鲍溶

  金舆传惊灞浐水,龙旗参天行殿巍。左文皇帝右慎姬,

  北面侍臣张释之。因高知处邯郸道,寿陵已见生秋草。

  万世何人不此归,一言出口堪生老。高歌倚瑟流清悲,

  徐乐哀生知为谁。臣惊欢叹不可放,愿赐一言释名妄。

  明珠为日红亭亭,水银为河玉为星。泉宫一闭秦国丧,

  牧童弄火骊山上。与世无情在速贫,弃尸于野由斯葬。

  生死茫茫不可知,视不一姓君莫悲。始皇有训二世哲,

  君独何人至于斯。灞陵一代无发毁,俭风本是张廷尉。

  卷485_25 【辞辇行】鲍溶

  汉家代久淳风薄,帝重微行极荒乐。青娥三千奉一人,

  班女不以色事君。朝停玉辇诏同载,三十六宫皆眄睐。

  不惊六马缓天仪,从容鸣环前致辞。君恩如海深难竭,

  妾命如丝轻易绝。愿陪阿母同小星,敢使太阳齐万物。

  周末幽王不可宗,妾闻上圣遗休风。五更三老侍白日,

  八十一女居深宫。愿将辇内有馀席,回赐忠臣妾恩泽。

  一时节义动贤君,千年名姓香氛氲,渐台水死何伤闻。

  卷485_26 【巢乌行】鲍溶

  乌生几子林萧条,雄乌求食雌守巢。夜愁风雨巢倾覆,

  常见一乌巢下宿。日长雏饥雄未回,雌乌下巢去哀哀。

  野田春尽少遗谷,寻食不得饥飞来。黄雀亦引数青雀,

  雀飞未远乌惊落。既分青雀啖尔雏,尔雏虽长心何如。

  将飞不飞犹未忍,古瑟写哀哀不尽。杀生养生复养生,

  呜呜啧啧何时平。

  卷485_27 【姑苏宫行】鲍溶

  姑苏宫,九层金台半虚空。雕楹璇题斗皎洁,

  中有妖姬似明月。西见洞庭秋镜开,水华百里盘宫来。

  越王采女能水戏,仙舟如龙旌曳翠。羽盖晴翻橘柚香,

  玉笙夜送芙蓉醉。归帆平静君无劳,还从下下上高高。

  卷485_28 【悲哉行】鲍溶

  促促晨复昏,死生同一源。贵年不惧老,贱老伤久存。

  朗朗哭前歌,绛旌引幽魂。来为千金子,去卧百草根。

  黄土塞生路,悲风送回辕。金鞍旧良马,四顾不入门。

  生结千岁念,荣华及百孙。黄金买性命,白刃酬一言。

  宁知北山下,松柏侵田园。

  卷485_29 【元日早朝行(一作鲍防诗)】鲍溶

  乾元发生春为宗,盛德在天斗建东。东方岁星大明宫,

  南山喜气摇晴空。望云五等舞万玉,献寿一声出千峰。

  文章垂彩礼乐正,太白下直旌旗红。旌旗不断春风前,

  直如朱绳非尔妍。

  卷485_30 【秋怀五首】鲍溶

  促促生有涯,营营意无限。无限意未申,有涯生已晚。

  恩荣不可恃,天道归寸管。老如影随人,时若车下坂。

  行者归期尽,居人心更远。凉风日萧条,亲戚长在眼。

  多忧知无奈,圣贤莫能免。客鸟投本枝,生生复深浅。

  秋晓客迢迢,月清风楚楚。草虫夜侵我,唧唧床下语。

  流年白日驰,微愿不我与。心如缫丝纶,展转多头绪。

  凭觞散烦襟,援瑟清夜拊。回感帝子心,空堂有烟雨。

  丝减悲不减,器新声更古。一弦有馀哀,何况二十五。

  九月夜如年,幽房劳别梦。不知别日远,夜夜犹相送。

  玉床暗虫响,锦席寒泪冻。明镜失旧人,空林误归凤。

  新年堪爱惜,锦字亦珍重。一念皎皎时,幽襟非所用。

  金气白日来,疏黄满河关。平居乏愉悦,况复身险艰。

  一忆故乡居,一望客人还。两心四海中,谁不伤朱颜。

  双燕不巢树,浮萍不出山。性命君由天,安得易其间。

  休悲砌虫苦,此日无人闲。

  龙荒变露色,燕雁南为客。游子声影中,涕零念离析。

  四时如车马,转此今与昔。往叹在空中,存事委幽迹。

  翩翩日敛照,朗朗月系夕。物生春不留,年壮老还迫。

  天机杳何为,长寿与松柏。

  卷485_31 【秋夜对月怀李正封】鲍溶

  援琴怅独立,高月对秋堂。美人远于月,徒望空景光。

  坐忆执手时,七弦起凄凉。平生知音少,君子安可忘。

  客意如梦寐,路岐遍四方。日远迷所之,满天心暗伤。

  主奉二鲤鱼,中含五文章。惜无千金答,愁思盈中肠。

  此夕临风叹,零露沾衣裳。

  卷485_32 【庐山石镜】鲍溶

  东岩采薇人,岩际朝见月。怪堕幽萝间,非时更澄彻。

  绿萝就玉兔,再与高鸟歇。清光照掌中,始悟石上发。

  谁传阴阳火,铸此天地物。深影藏半山,虚轮带凝雪。

  早回谢公赏,今遇樵夫说。白日乘彩霞,翩翩对容发。

  我图辨鬼魅,信美留烟阙。形神乍相逢,竟夕难取别。

  如其终身照,可化黄金骨。

  卷485_33 【与峨眉山道士期尽日不至】鲍溶

  倾景安再中,人生有何常。胡为少君别,风驭峨眉阳。

  结我千日期,青山故人堂。期尽师不至,望云空烧香。

  顾惭有限身,易老白日光。怀君屡惊叹,支体安能强。

  往闻清修箓,未究服食方。瑶田有灵芝,眼见不得尝。

  玉壶贮天地,岁月亦已长。若用壶中景,东溟又堪伤。

  寄言赤玉箫,夜夜吹清商。

  卷485_34 【述德上太原严尚书绶(一作王尚书,无绶字)】鲍溶

  帝命河岳神,降灵翼轩辕。天王委管籥,开闭秦北门。

  顶戴日月光,口宣雨露言。甲马不及汗,天骄自亡魂。

  清冢入内地,黄河穷本源。风云寝气象,鸟兽翔旗幡。

  军人歌无胡,长剑倚昆仑。终古鞭血地,到今耕稼繁。

  樵客天一畔,何由拜旌轩。愿请执御臣,为公动朱轓。

  岂令群荒外,尚有辜帝恩。愿陈田舍歌,暂息四座喧。

  条桑去附枝,薙草绝本根。可惜汉公主,哀哀嫁乌孙。

  卷485_35 【山中怀刘修】鲍溶

  松老秋意孤,夜凉吟风水。山人在远道,相忆中夜起。

  春光如不至,幽兰含香死。响象离鹤情,念来一相似。

  月斜掩扉卧,又在梦魂里。

  卷485_36 【塞下】鲍溶

  北风号蓟门,杀气日夜兴。咸阳三千里,驿马如饥鹰。

  行子久去乡,逢山不敢登。寒日惨大野,虏云若飞鹏。

  西北防秋军,麾幢宿层层。匈奴天未丧,战鼓长登登。

  汉卒马上老,繁缨空丝绳。诚知天所骄,欲罢又不能。

  卷485_37 【送僧南游】鲍溶

  且攀隋宫柳,莫忆江南春。师有怀乡志,未为无事人。

  卷485_38 【行路难】鲍溶

  玉堂向夕如无人,丝竹俨然宫商死。细人何言入君耳,

  尘生金樽酒如水。君今不念岁蹉跎,雁天明明凉露多。

  华灯清凝久照夜,彩僮窈窕虚垂萝。入宫见妒君不察,

  暮入此地生风波。此时不乐早休息,女颜易老君如何。

  卷485_39 【子规】鲍溶

  中林子规啼,云是古蜀帝。蜀帝胡为鸟,惊急如罪戾。

  一啼艳阳节,春色亦可替。再啼孟夏林,密叶堪委翳。

  三啼凉秋晓,百卉无生意。四啼玄冥冬,云物惨不霁。

  芸黄壮士发,沾洒妖姬袂。悲深寒乌雏,哀掩病鹤翅。

  胡为托幽命,庇质无完毳。戚戚含至冤,卑卑忌群势。

  吾闻凤凰长,羽族皆受制。盍分翡翠毛,使学鹦鹉慧。

  敌怨不在弦,一哀尚能继。那令不知休,泣血经世世。

  古风失中和,衰代因郑卫。三叹尚淫哀,向渴嘻流涕。

  如因异声感,乐与中肠契。至教一昏芜,生人遂危脆。

  古意叹通近,如上青天际。荼蓼久已甘,空劳堇葵惠。

  谁闻子规苦,思与正声计。

  卷485_40 【秋夜闻郑山人弹楚妃怨】鲍溶

  明月摇落夜,深堂清净弦。中间楚妃奏,十指哀婵娟。

  寥寥夜含风,荡荡意如泉。寂寞物无象,依稀语空烟。

  旅人多西望,客雁难南前。由来感神事,岂为无情传。

  容华能几时,不再来者年。此夕河汉上,双星含凄然。

  卷485_41 【忆旧游】鲍溶

  忆求无何乡,了在赤谷村。仙人居其中,将往问所存。

  日入濛汜宿,石烟抱山门。明月久不下,半峰照啼猿。

  堂上白鹤翁,神清心无烦。斋心侍席前,跪请长生恩。

  云昔崆峒老,何词受轩辕。从星使变化,任日张乾坤。

  若到旧乡里,宛如曾讨论。风移岩花气,珠贯金经言。

  凉夜惜易尽,青烟谢晨喧。自唯腥膻体,难久留其藩。

  几世身在梦,百年云无根。悠悠竟何事,愚智相忧冤。

  叹息几晚寤,蒙师招其魂。至今瑶华心,每想清水源。

  卷485_42 【白露】鲍溶

  清蝉暂休响,丰露还移色。金飙爽晨华,玉壶增夜刻。

  已低疏萤焰,稍减哀蝉力。迎社促燕心,助风劳雁翼。

  一悲纨扇情,再想清浅忆。高高拜月归,轧轧挑灯织。

  盈盈玉盘泪,何处无消息。

  卷485_43 【经隐叟】鲍溶

  行蹋门外泉,坐披床上云。谁将许由事,万古留与君。

  虚洞闭金锁,蠹简藏鸟文。萝景深的的,蕙风闲薰薰。

  余有世上心,此来未及群。殷勤讳名姓,莫遣樵客闻。

  卷485_44 【秋暮山中怀李端公益】鲍溶

  旧事与日远,秋花仍旧香。前年绣衣客,此节过此堂。

  侍臣不自高,笑脱绣衣裳。眠云有馀态,入鸟不乱行。

  我恐云岚色,损君鞍马光。君言此何言,且共覆前觞。

  古人重一笑,买日轻金装。日尽秉烛游,千年不能忘。

  君言此何言,明日皆异乡。明日非今日,山下道路长。

  一从山下来,天地再炎凉。此中会难得,梦君马玄黄。

  卷485_45 【苦哉远征人】鲍溶

  征人歌古曲,携手上河梁。李陵死别处,窅杳玄冥乡。

  忆昔从此路,连年征鬼方。久行迷汉历,三死毡衣裳。

  百战身且在,微功信难忘。远承云台议,非势孰敢当。

  落日吊李广,白首过河阳。闲弓失月影,劳剑无龙光。

  去日始束发,今来发成霜。虚名乃闲事,生见父母乡。

  掩抑大风歌,裴回少年场。诚哉古人言,鸟尽良弓藏。

  卷485_46 【悼豆卢策先辈】鲍溶

  丧车出东门,生时马无力。何处入黄泉,嵩高山西北。

  室人万里外,久望君官职。今与牵衣儿,翻号死消息。

  平生江海上,我不空相识。远客迷畏途,孤鸿伤一翼。

  行将鸡黍祭,已是乌鸢食。劝酒执御郎,行人有哀色。

  先悲三尺土,经岁哭不得。眼前双双流,故袂安可拭。

  一拜隔千里,生人意何极。唯有阳春曲,永播清玉德。

  卷485_47 【首夏】鲍溶

  昨日青春去,晚峰尚含妍。虽留有馀态,脉脉防忧煎。

  幽人惜时节,对此感流年。

  卷485_48 【寄天台准公】鲍溶

  赤城桥东见月夜,佛垄寺边行月僧。

  闲蹋莓苔绕琪树,海光清净对心灯。

  卷485_49 【送僧东游】鲍溶

  风流东晋后,外学入僧家。独唱郢中雪,还游天际霞。

  云村共香饭,水月喻秋花。景物添新致,前程讵可涯。

  卷485_50 【送僧之宣城】鲍溶

  昔从谢太守,宾客宛陵城。有日持斋戒,高僧识姓名。

  秋风送客去,安得尽忘情。

  卷485_51 【宣城北楼,昔从顺阳公会于此】鲍溶

  诗楼郡城北,窗牖敬亭山。几步尘埃隔,终朝世界闲。

  凭师看粉壁,名姓在其间。

  卷485_52 【东高峰(一作东峰亭)】鲍溶

  东亭最高峙,春树绕山腰。画里青鸾客,云中碧玉箫。

  秋风若西望,为我一长谣。

  卷485_53 【禅定寺经院】鲍溶

  莲华不朽寺,雕刻满山根。石汗知天雨,金泥落圣言。

  思量施金客,千古独消魂。

  卷485_54 【范真传侍御累有寄,因奉酬十首】鲍溶

  昨日新花红满眼,今朝美酒绿留人。

  更宜明月含芳露,凭杖萧郎夜赏春。

  白雪翦花朱蜡蒂,折花传笑惜春人。

  请君白日留明日,一醉春光莫厌频。

  云髻凤文细,对君歌少年。万金酬一顾,可惜十千钱。

  玉管倾杯乐,春园斗草情。野花无限意,处处逐人行。

  闻道中山酒,一杯千日醒。黄莺似传语,劝酒太叮咛。

  红袂歌声起,因君始得闻。黄昏小垂手,与我驻浮云。

  相劝醉年华,莫醒春日斜。春风宛陵道,万里晋阳花。

  碧绿草萦堤,红蓝花满溪。愿君常践蹋,莫使暗萋萋。

  萋萋巫峡云,楚客莫留恩。岁久晋阳道,谁能向太原。

  岁酒劝屠苏,楚声山鹧鸪。春风入君意,千日不须臾。

  

猜你喜欢
  ◆周山长棐(山长集)·顾嗣立
  第四回 卖发王家孝传龙氏·佚名
  第四十六回 一棹渡长江只为着渔香猎艳 千金买小妾空费了巧语花言·萧晶玉
  讽谕一 古调诗五言 凡六十四首·白居易
  卷十·仇兆鳌
  我们的小母亲·戴望舒
  四集卷九十三·乾隆
  卷六十五·陆游
  鲲溟诗集巻一·郭谏臣
  卷十·吴之振
  御选明诗卷四十四·康熙
  御选宋诗卷三十三·康熙
  补遗·佚名
  子渊诗集卷二·张仲深
  ●白香集卷下之二·沈行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一十三·彭定求

        卷813_1 【送吕郎中赴沧州】无可   出守沧州去,西风送旆旌。路遥经几郡,地尽到孤城。   拜庙千山绿,登楼遍海清。何人共东望,日向积涛生。   卷813_2 【书马如文石门居】无可   别业逸高情,暮泉喧客亭。

  • 夷白斋诗话 全文·顾元庆

      《古诗》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鱼腹中安得有书?古人以喻隐密也,鱼,沉潜之物,故云。   古乐府云:「金铜作莲花,莲子何其贵。攡门不安锁,无复相关意。石阙生口中,含悲不得语。」「石阙」,古

  • 第八出 贿荐·李渔

    (副净上)一般世事两般情,农喜天阴客喜晴。同是三年逢岁考,学官偏喜秀才惊。——下官汪仲襄,正要进京会试,不想宗师岁考牌到。我想教官望岁,与农夫望岁一般,怎肯丢了这看得见的好稻,去耕那未必熟的荒田!且等收了新生的

  • 一、上古至五代之戏剧·王国维

    歌舞之兴,其始于古之巫乎?巫之兴也,盖在上古之世。《楚语》:“古者民神不杂,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齐肃衷正。(中略)如此,则明神降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中略)及少皞之衰,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为巫史。&

  • 东观集原序·魏野

    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夫诗之作不与文偕大率情根于意言发乎情防而化之流为章句且绮靡者不以烟火为尚风雅者不以金石为多但务其陈古刺今去邪守正而巳非所谓者虽懐质文之宏辨负博胜之逸才故未能臻极于渊阈矣钜鹿魏野字仲

  • 词余丛话 卷二·杨恩寿

    原 文明曲《天宝遗事》,相传为汪太涵手笔。当时传播艺林。以余观之,不及洪昉思远甚。《窥浴》一出,洪作细腻风光,柔情如绘,汪则索然也。备录如左。持月旦评者,当不河汉斯言。汪作:【醉花阴】腻水流清涨新绿,洗尽胭凝粉聚。斗

  • 卷九十九·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九十九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龟山集【下】岳阳书事洞庭水落洲渚出叠翠疏峰逺烟没重楼百尺压高城画栋沉沉倚天阙湖光上下天水融中以日月分西东气凌云梦吞八九欲与溟渤争雌雄澄澜无风

  • 卷八百九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九十一杜牧【一首】八六子洞房深画屏灯照山色凝翠沈沈听夜雨冷滴芭蕉惊断红窗好梦龙烟细飘绣衾辞恩久归长信凤帐萧疎椒殿闲扃 辇路苔侵绣帘垂迟迟漏传丹禁蕣华偷悴翠鬟羞整愁坐望处金舆

  • 卷一百九十二·毕沅

      ◎元纪十 ∷起旃蒙协洽正月,尽强圉作噩六月,凡二年有奇。   ○成宗钦明广孝皇帝   讳特穆尔,世祖之孙,裕宗戩珍第三子也,母曰徽仁裕圣皇后鸿吉哩氏,至元二年九月庚子生。二十四年,诸王纳颜反,世祖自将讨平之。其后哈

  • 闽海纪要卷之上·夏琳

    乙酉、大清皇帝顺治二年(明隆武元年)夏、闰六月,明主(原文为立)唐王聿键称帝于福州。初,唐王统兵勤王,以擅离南阳,锢禁狱。及宏光立,赦出,而南都破;靖虏伯郑鸿逵遇于嘉兴,语合,遂奉以入闽,与其兄南安伯芝龙谋立之。闰六月十五日即位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四 校雠略·纪昀

    校雠略(臣)等谨案校雠之要在于正部分考原委部分者犹星垣之次舍也原委者犹山川之支脉也谈天者必明次舍度地者必寻支脉编 书者必循部分原委书各自为类因其类而类之此部分也于各自为类之中而复有异同焉有先后焉此原委也昔

  • 卷六·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六雍正元年四月上谕二十道初六日谕理藩院尔衙门人员来往蒙古地方者闻有不肖之徒肆行无礼勒索凌虐夫外藩之与天朝不但伊扎萨克王即台吉亦系宾客岂可令领催等卑贱之人肆其欺凌乎着尔衙

  • 杨文忠三録巻二·杨廷和

    明 杨廷和 撰题奏后録请崇圣学以隆圣治疏具官臣杨廷和等谨题为崇圣学以隆圣治事臣等闻人君之心惟在所养养之善则日进于髙明君心日进于髙明则治化可跻于太平矣尧舜三代之君所以养心者必先务学学必待讲而后明必资人而

  • 卷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夀盛典初集卷九典礼一【朝贺一】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初六日癸未礼臣以圣夀六旬正诞请於圣诞日陞殿受朝贺上从之三月初六日礼部尚书【臣】赫硕色等谨题为恭逢仁夀昌期吁请举行大典以迓神贶以慰舆情事钦惟我

  • 卷七十八学堂一·冯煦

    讲武堂陆军讲武堂为将校研究武事之所。凡新军各标营官长,须轮班分派驻堂讲学,以资练习。所有学科编制、经费、员额列表如左。讲武堂学术分科表研究所甲班缓设研究所乙班学科术科无学科术科基本战术基本战术各种添练教授

  • 提拔正直的干部·孔子

    【原文】 哀公①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②,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注释】 ①哀公:鲁国的国君,姓姬名蒋,鲁定公的儿子,在位27年(公元前494一466)。②举直错诸枉:举,提拔。直,正直,这里指正直的人。错,同“措”,放

  • 卷六十·佚名

    △入法界品第三十四之十七尔时善财。自见己身在诸佛所。见如是等诸奇特事。又闻楼观诸金铃中。出不思议微妙音声。所谓初发菩提心声。菩萨所行诸度愿声。恭敬供养不可思议诸佛音声。净佛刹声。佛法雲声。诸庄严具。亦

  • 卷一·佚名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刍众万二千人俱。尊者阿惹憍陈如。尊者摩诃目乾连。尊者舍利子,尊者摩诃迦叶。尊者思胜。尊者罗睺罗。尊者善容。尊者贤护。尊者贤吉祥。尊者月吉祥。尊者大势至。尊者满慈子。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