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百五十二

 

  卷652_1 【赠天台叶尊师】方干

  莫见平明离少室,须知薄暮入天台。常时爱缩山川去,

  有夜自携星月来。灵药不知何代得,古松应是长年栽。

  先生暗笑看棋者,半局棋边白发催。

  卷652_2 【寄台州孙从事百篇(登第初授华亭尉)】方干

  圣世科名酬志业,仙州秀色助神机。梅真入仕提雄笔,

  阮瑀从军著彩衣。昼寝不知山雪积,春游应趁夜潮归。

  相思莫讶音书晚,鸟去犹须叠日飞。

  卷652_3 【送睦州侯郎中赴阙】方干

  昔著政声闻国外,今留儒术化江东。青云旧路归仙掖,

  白凤新词入圣聪。弦管未知银烛晓,旌旗已侍锦帆风。

  郡人难议酬恩德,遍在三年礼遇中。

  卷652_4 【朱秀才庭际蔷薇】方干

  绣难相似画难真,明媚鲜妍绝比伦。露压盘条方到地,

  风吹艳色欲烧春。断霞转影侵西壁,浓麝分香入四邻。

  看取后时归故里,庭花应让锦衣新。

  卷652_5 【登龙瑞观北岩】方干

  纵目下看浮世事,方知峭崿与天通。湖边风力归帆上,

  岭顶云根在雪中。促韵寒钟催落照,斜行白鸟入遥空。

  前人去后后人至,今古异时登眺同。

  卷652_6 【送婺州许录事】方干

  之官便是还乡路,白日堂堂著锦衣。八咏遗风资逸兴,

  二溪寒色助清威。曙星没尽提纲去,暝角吹残锁印归。

  笑我中年更愚僻,醉醒多在钓渔矶。

  卷652_7 【题龙泉寺绝顶】方干

  未明先见海底日,良久远鸡方报晨。古树含风长带雨,

  寒岩四月始知春。中天气爽星河近,下界时丰雷雨匀。

  前后登临思无尽,年年改换去来人。

  卷652_8 【赠上虞胡少府百篇】方干

  求仙不在炼金丹,轻举由来别有门。日晷未移三十刻,

  风骚已及四千言。宏才尚遣居卑位,公道何曾雪至冤。

  敛板尘中无恨色,应缘利禄副晨昏。

  卷652_9 【上郑员外】方干

  为郡至公兼至察,古今能有几多人。忧民一似清吟苦,

  守节还如未达贫。利刃从前堪切玉,澄潭到底不容尘。

  潜夫岂合干旌旆,甘棹渔舟下钓纶。

  卷652_10 【桐庐江阁】方干

  风烟百变无定态,缅想画人虚损心。卷箔槛前沙鸟散,

  垂钩床下锦鳞沈。白云野寺凌晨磬,红树孤村遥夜砧。

  此地四时抛不得,非唯盛暑事开襟。

  卷652_11 【题澄圣塔院上方】方干

  地灵直是饶风雨,杉桧老于云雨间。只讶窗中常见海,

  方知砌下更多山。远泉势曲犹须引,野果枝低可要攀。

  若把重门谕玄寂,何妨善闭却无关。

  卷652_12 【僧院小泉井】方干

  亦恐浅深同禹穴,兼云制度象污樽。窥寻未见泉来路,

  缅想应穿石裂痕。片段似冰犹可把,澄清如镜不曾昏。

  欲知到底无尘染,堪与吾师比性源。

  卷652_13 【过姚监故居(一作经陆补阙故居)】方干

  不敢要君徵亦起,致君全得似唐虞。谠言昨叹离天听,

  新冢今闻入县图。琴锁坏窗风自触,鹤归乔木月难呼。

  学书弟子何人在,检点犹逢谏草无。

  卷652_14 【陪李郎中夜宴】方干

  间世星郎夜宴时,丁丁寒漏滴声稀。琵琶弦促千般语,

  鹦鹉杯深四散飞。遍请玉容歌白雪,高烧红蜡照朱衣。

  人间有此荣华事,争遣渔翁恋钓矶。

  卷652_15 【狂寇后上刘尚书】方干

  孙武倾心与万夫,削平妖孽在斯须。才施偃月行军令,

  便见台星逼座隅。独柱支天寰海正,雄名盖世古今无。

  圣君争不酬功业,仗下高悬破贼图。

  卷652_16 【尚书新创敌楼二首】方干

  下马政成无一事,应须胜地过朝昏。笙歌引出桃花洞,

  罗绣拥来金谷园。十里水云吞半郭,九秋山月入千门。

  常闻大厦堪栖息,燕雀心知不敢言。

  异境永为欢乐地,歌钟夜夜复年年。平明旭日生床底,

  薄暮残霞落酒边。虽向槛前窥下界,不知窗里是中天。

  直须分付丹青手,画出旌幢绕谪仙。

  卷652_17 【赠李郢端公】方干

  非唯孤峭与世绝,吟处斯须能变通。物外搜罗归大雅,

  毫端剪削有馀功。山川正气侵灵府,雪月清辉引思风。

  别得人间上升术,丹霄路在五言中。

  卷652_18 【送孙百篇游天台】方干

  东南云路落斜行,入树穿村见赤城。远近常时皆药气,

  高低无处不泉声。映岩日向床头没,湿烛云从柱底生。

  更有仙花与灵鸟,恐君多半未知名。

  卷652_19 【陆山人画水】方干

  毫末用功成一水,水源山脉固难寻。逡巡便可见波浪,

  咫尺不能知浅深。但有片云生海口,终无明月在潭心。

  我来拟学磻溪叟,白首钓璜非陆沈。

  卷652_20 【郭中山居】方干

  莫见一瓢离树上,犹须四壁在林间。沈吟不寐先闻角,

  屈曲登高自有山。溅石迸泉听未足,亚窗红果卧堪攀。

  公卿若便遗名姓,却与禽鱼作往还。

  卷652_21 【雪中寄李知诲判官】方干

  聚散联翩急复迟,解将华发两相欺。虽云竹重先藏路,

  却讶巢倾不损枝。入户便从风起后,照窗翻似月明时。

  此时门巷无行迹,尘满尊罍谁得知。

  卷652_22 【途中言事寄居远上人】方干

  举目时时似故园,乡心自动向谁言。白云晓湿寒山寺,

  红叶夜飞明月村。震泽风帆归橘岸,钱塘水府抵城根。

  羡师了达无牵束,竹径生苔掩竹门。

  卷652_23 【雪中寄薛郎中】方干

  野禽未觉巢枝仄,稚子先忧径竹摧。半夜忽明非月午,

  前庭旋释被春催。碎花若入樽中去,清气应归笔底来。

  深拥红炉听仙乐,忍教愁坐画寒灰。

  卷652_24 【题盛令新亭】方干

  举目岂知新智慧,存思便是小天台。偶尝嘉果求枝去,

  因问名花寄种来。春物诱才归健笔,夜歌牵醉入丛杯。

  此中难遇逍遥事,计日应为印绶催。

  卷652_25 【赠郑仁规】方干

  一石雄才独占难,应分二斗借人寰。澄心不出风骚外,

  落笔全归教化间。莲幕未来须更聘,桂枝才去即先攀。

  可怜丽句能飞动,荀宋精灵亦厚颜。

  卷652_26 【送缙陵王少府赴举】方干

  相看不忍尽离觞,五两牵风速去樯。远驿新砧应弄月,

  初程残角未吹霜。越山直下分吴苑,淮水横流入楚乡。

  珍重郄家好兄弟,明年禄位在何方。

  卷652_27 【路入剡中作】方干

  截湾冲濑片帆通,高枕微吟到剡中。掠草并飞怜燕子,

  停桡独饮学渔翁。波涛漫撼长潭月,杨柳斜牵一岸风。

  便拟乘槎应去得,仙源直恐接星东。

  卷652_28 【东山瀑布】方干

  遥夜看来疑月照,平明失去被云迷。挂岩远势穿松岛,

  击石残声注稻畦。素色喷成三伏雪,馀波流作万年溪。

  不缘真宰能开决,应向前山杂淤泥。

  卷652_29 【水墨松石】方干

  三世精能举世无,笔端狼藉见功夫。添来势逸阴崖黑,

  泼处痕轻灌木枯。垂地寒云吞大漠,过江春雨入全吴。

  兰堂坐久心弥惑,不道山川是画图。

  卷652_30 【献浙东王大夫二首】方干

  出镇当时移越俗,致君何日不尧年。到来唯饮长溪水,

  归去应将一个钱。吟处美人擎笔砚,行时飞鸟避旌旃。

  四方皆是分忧寄,独有东南戴二天。

  王臣夷夏仰清名,领镇犹为失意行。已见玉璜曾上钓,

  何愁金鼎不和羹。誉将星月同时朽,身应山河满数生。

  泥滓云霄至悬阔,渔翁不合见公卿。

  卷652_31 【越州使院竹】方干

  莫见凌风飘粉箨,须知碍石作盘根。细看枝上蝉吟处,

  犹是笋时虫蚀痕。月送绿阴斜上砌,露凝寒色湿遮门。

  列仙终日逍遥地,鸟雀潜来不敢喧。

  卷652_32 【题赠李校书】方干

  名场失手一年年,月桂尝闻到手边。谁道高情偏似鹤,

  自云长啸不如蝉。众花交艳多成实,深井通潮半杂泉。

  却是偶然行未到,元来有路上寥天。

  卷652_33 【送王侍郎浙东入朝】方干

  自将苦节酬清秩,肯要庞眉一个钱。恩爱已苏句践国,

  程途却上大罗天。鱼池菊岛还公署,沙鹤松栽入画船。

  密奏无非经济术,从容几刻在炉烟。

  卷652_34 【赠黄处士】方干

  闭户先生无是非,竹湾松树藕苗衣。愁吟密雪思难尽,

  醉倒残花扶不归。若出薜萝迎鹤简,应抛舴艋别渔矶。

  到头苦节终何益,空改文星作少微。

  卷652_35 【献王大夫二首】方干

  都缘声价振皇州,高卧中条不自由。早副急征来凤沼,

  常陪内宴醉龙楼。锵金五字能援笔,钓玉三年信直钩。

  必恐借留终不遂,越人相顾已先愁。

  功成犹自更行春,塞路旌旗十里尘。只用篇章为教化,

  不知夷夏望陶钧。金章照耀浮光动,玉面生狞细步匀。

  历任圣朝清峻地,至今依是少年身。

  卷652_36 【赠五牙山人洗修白】方干

  变通唯在片时间,此事全由一粒丹。若取寿长延至易,

  如嫌地远缩何难。先生阔别能轻举,弟子才来学不餐。

  箧里生尘是闲药,外沾犹可救衰残。

  卷652_37 【处州献卢员外】方干

  才下轺车即岁丰,方知盛德与天通。清声渐出寰瀛外,

  喜气全归教化中。落地遗金终日在,经年滞狱当时空。

  直缘后学无功业,不虑文翁不至公。

  卷652_38 【石门瀑布】方干

  奔倾漱石亦喷苔,此是便随元化来。长片挂岩轻似练,

  远声离洞咽于雷。气含松桂千枝润,势画云霞一道开。

  直是银河分派落,兼闻碎滴溅天台。

  卷652_39 【题仙岩瀑布呈陈明府】方干

  方知激蹙与喷飞,直恐古今同一时。远壑流来多石脉,

  寒空扑碎作凌澌。谢公岩上冲云去,织女星边落地迟。

  聚向山前更谁测,深沉见底是澄漪。

  卷652_40 【赠山阴崔明府】方干

  用心何况两衙间,退食孜孜亦不闲。压酒晒书犹检点,

  修琴取药似交关。笙歌入夜舟中月,花木知春县里山。

  平叔正堪汤饼试,风流不合问年颜。

  卷652_41 【山井】方干

  滟滟湿光凌竹树,寥寥清气袭衣襟。不知测穴通潮信,

  却讶轻涟动镜心。夜久即疑星影过,早来犹见石痕深。

  辘轳用智终何益,抱瓮遗名亦至今。

  卷652_42 【偶作】方干

  直为篇章非动众,遂令轩盖不经过。未妨溪上泛渔艇,

  又为门前张雀罗。夜学事须凭雪照,朝厨争奈绝烟何。

  若于岩洞求伦类,今古疏愚似我多。

  卷652_43 【贼退后赠刘将军】方干

  非唯吴起与穰苴,今古推排尽不如。白马知无髀上肉,

  黄巾泣向箭头书。二年战地成桑茗,千里荒榛作比闾。

  功业更多身转贵,伫看幢节引戎车。

  卷652_44 【感时三首】方干

  不觉年华似箭流,朝看春色暮逢秋。正嗟新冢垂青草,

  便见故交梳白头。虽道了然皆是梦,应还达者即无愁。

  破除生死须齐物,谁向穹苍问事由。

  日乌往返无休息,朝出扶桑暮却回。夜雨旋驱残热去,

  江风吹送早寒来。才怜饮处飞花片,又见书边聚雪堆。

  莫恃少年欺白首,须臾还被老相催。

  世途扰扰复憧憧,真恐华夷事亦同。岁月自消寒暑内,

  荣枯尽在是非中。今朝犹作青襟子,明日还成白首翁。

  堪笑愚夫足纷竞,不知流水去无穷。

  卷652_45 【牡丹】方干

  不逢盛暑不冲寒,种子成丛用法难。醉眼若为抛去得,

  狂心更拟折来看。凌霜烈火吹无艳,裛露阴霞晒不干。

  莫道娇红怕风雨,经时犹自未凋残。

  卷652_46 【赠进士章碣】方干

  织锦虽云用旧机,抽梭起样更新奇。何如且破望中叶,

  未可便攀低处枝。藉地落花春半后,打窗斜雪夜深时。

  此时才子吟应苦,吟苦鬼神知不知。

  卷652_47 【与桐庐郑明府】方干

  字人心苦达神明,何止重门夜不扃。莫道耕田全种秫,

  兼闻退食亦逢星。映林顾兔停琴望,隔水寒猿驻笔听。

  却恐南山尽无石,南山有石合为铭。

  卷652_48 【谢王大夫奏表】方干

  非唯言下变荣衰,大海可倾山可移。如剖夜光归暗室,

  似驱春气入寒枝。死灰到底翻腾焰,朽骨随头却长肥。

  便杀微躬复何益,生成恩重报无期。

  卷652_49 【送道人归旧岩】方干

  旧岩终副却归期,岩下有人应识师。目睹婴孩成老叟,

  手栽松柏有枯枝。前山低校无多地,东海浅于初去时。

  若把古今相比类,姓丁仙鹤亦如斯。

  卷652_50 【送钱特卿赴职天台】方干

  路入仙溪气象清,垂鞭树石罅中行。雾昏不见西陵岸,

  风急先闻瀑布声。山下县寮张乐送,海边津吏棹舟迎。

  诗家弟子无多少,唯只于余别有情。

  卷652_51 【题新竹】方干

  青苔劚破植贞坚,细碧竿排郁眼鲜。小凤凰声吹嫩叶,

  短蛟龙尾袅轻烟。节环腻色端匀粉,根拔秋光暗长鞭。

  怪得入门肌骨冷,缀风黏月满庭前。

  卷652_52 【哭王大夫】方干

  俗人皆嫉谢临川,果中常情□□□。为政旧规方利国,

  降生直性已归天。岘亭惋咽知无极,渭曲馨香莫计年。

  从此心丧应毕世,忍看坟草读残篇。

  卷652_53 【赠乾素上人】方干

  苦用贞心传弟子,即应低眼看公卿。水中明月无踪迹,

  风里浮云可计程。庭际孤松随鹤立,窗间清磬学蝉鸣。

  料师多劫长如此,岂算前生与后生。

  卷652_54 【题应天寺上方兼呈谦上人】方干

  中天坐卧见人寰,峭石垂藤不易攀。晴卷风雷归故壑,

  夜和猿鸟锁寒山。势横绿野苍茫外,影落平湖潋滟间。

  师在西岩最高处,路寻之字见禅关。

  卷652_55 【题法华寺绝顶禅家壁】方干

  苍翠岧峣逼窅冥,下方雷雨上方晴。飞流便向砌边挂,

  片月影从窗外行。驯鹿不知谁结侣,野禽都是自呼名。

  只应禅者无来去,坐看千山白发生。

  卷652_56 【春日】方干

  春去春来似有期,日高添睡是归时。虽将细雨催芦笋,

  却用东风染柳丝。重雾已应吞海色,轻霜犹自剉花枝。

  此时野客因花醉,醉卧花间应不知。

  卷652_57 【上越州杨严中丞】方干

  连枝棣萼世无双,未秉鸿钧拥大邦。折桂早闻推独步,

  分忧暂辍过重江。晴寻凤沼云中树,思绕稽山枕上窗。

  试把十年辛苦志,问津求拜碧油幢。

  卷652_58 【月】方干

  桂轮秋半出东方,巢鹊惊飞夜未央。海上风云摇皓影,

  空中露气湿流光。斜临户牖通宵烛,回照阶墀到晓霜。

  庾亮恃才高更逸,方闻墨翰已成章。

  卷652_59 【早春】方干

  运行元化不参差,四极中华共一时。正气才随灰律变,

  残寒便被柳条欺。冰融大泽朝阳觉,草绿陈根夜雨知。

  不信风光疾于箭,年来年去变霜髭。

  卷652_60 【对花】方干

  清晓入花如步障,恋花行步步迟迟。含风欲绽中心朵,

  似火应烧外面枝。野客须拚终日醉,流莺自有隔年期。

  使君坐处笙歌合,便是列仙身不知。

  卷652_61 【除夜】方干

  玉漏斯须即达晨,四时吹转任风轮。寒灯短烬方烧腊,

  画角残声已报春。明日便为经岁客,昨朝犹是少年人。

  新正定数随年减,浮世惟应百遍新。

  卷652_62 【题松江驿】方干

  便向中流出太阳,兼疑大岸逼浮桑。门前白道通丹阙,

  浪里青山占几乡。帆势落斜依浦溆,钟声断续在沧茫。

  古今悉不知天意,偏把云霞媚一方。

  卷652_63 【思桐庐旧居便送鉴上人】方干

  莫道东南路不赊,思归一步是天涯。林中夜半双台月,

  洲上春深九里花。绿树绕村含细雨,寒潮背郭卷平沙。

  闻师却到乡中去,为我殷勤谢酒家。

  卷652_64 【送僧归日本】方干

  四极虽云共二仪,晦明前后即难知。西方尚在星辰下,

  东域已过寅卯时。大海浪中分国界,扶桑树底是天涯。

  满帆若有归风便,到岸犹须隔岁期。

  卷652_65 【宁国寺(新城县)】方干

  深僻孤高无四邻,白云明月自相亲。海中日出山先晓,

  世上寒轻谷未春。窗逼野溪闻唳鹤,林通村径见樵人。

  此时惟有雷居士,不厌篮舆去住频。

  

猜你喜欢
  第二十九出 圣别·梁辰鱼
  第一折·王仲文
  李泂·隋树森
  ●卷六·葛立方
  张惠言论词·张惠言
  死水·闻一多
  卷六·沈德潜
  乾坤清气卷三·偶桓
  美与爱·闻一多
  巻十二·李蓘
  卷二百六十九·陈廷敬
  御选宋诗卷二十五·康熙
  山谷内集诗注卷十七·黄庭坚
  双溪集巻五·杭淮
  第二十出 祝告嫦娥·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六出 二妻思望·王世贞

    【念奴娇】〔旦上〕野棠花落。渐残红飘尽。暮春时节。上苑才郞频入梦。一枕银屛寒怯。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楼空人去。旧时飞燕能说。〔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绿鬓不归魂梦冷

  • 卷166 ·佚名

    李石 芝草 边上秋风生,众芳感萧瑟。 何由九地底,一气回暖脉。 官居类僧坊,忽有芝草坼。 骈跗间红紫,合盖晕黄白。 秋菌苦争气,渠自凡眼窄。 此理岂人为,信我匪天厄。 年余窍边廪,菜饱固不择

  • 精华録巻十·王士祯

    刑部尚书王士祯撰今体诗贑州别丁雁水佥事与君暂相见挥手古防州孤棹山俱逺双江水乱流急滩穿诘曲深竹呌钩辀离别兼羁旅中宵感白头新淦道中怀门人林公韫兼寄丁雁水七载相思木兰道那知相见郁孤台江湖澒洞扁舟逺宾主东南一

  • 卷四十八·吴之振

    <集部,总集类,宋诗钞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四十八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张元干芦川归来集钞张元干字仲宗永福人太学上舍历官至大监所与游皆伟人贤士尝裒其亡友唐慤生诗帖褾轴璀粲如谀达人贵公得气时人嘉其朋友之义又於

  • 卷六十·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六十目録仕女类观李凑所画美人障子【唐刘长卿】传画美人戏成【宋李纲】得孙仲方画美人一轴【宋梅尧臣】周昉画美人歌【宋苏辙】题伯时所画宫女【宋韩驹二首】郭显道美人图【元李俊民】

  •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日下看花记》·张次溪

    (清)小铁笛道人 着●目录《日下看花记》自序《日下看花记》题词《日下看花记》卷一 首録八人庆瑞 羣玉山樵赠句桂林桂林龙官二林彩林福寿百福《日下看花记》卷二 首録九人翠林 早甘兰洁之人赠句桂林金官翠官又名宁

  • 志第二十九 食货下·刘昫

    武德八年十二月,水部郎中姜行本请于陇州开五节堰,引水通运,许之。永徽元年,薛大鼎为沧州刺史 ,界内有无棣河,隋末填废。大鼎奏开之,引鱼盐于海。百姓歌之曰:“新河得通舟楫利,直达沧海鱼盐至。昔日徒行今骋驷,美哉薛公德滂被!”

  • 大事记续编卷三十八·王祎

    【宋太宗明皇帝泰始三年 魏显祖献文皇帝皇兴元年】春正月癸巳魏都督诸军尉元大破张永等于吕梁东遂取淮北及豫州淮西之地【以魏纪及吕祖谦标目修】解题曰按通鉴考异索虏传曰永攸之败退虏攻青兾二州执文秀道固又下书曰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九十九·佚名

    天顺三年春正月甲申朔 上诣 奉先殿 圣烈慈寿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礼群臣复诣 东宫行庆贺礼○圣烈慈寿皇太后 皇后免命妇朝贺○乙酉文武群臣朝亲王于奉天门东廊○夜三鼓北方有星大如盏色

  • 前集卷五·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前集卷五 宋 朱子 纂集 王曾 沂国文正公 字孝先青城人由乡贡试礼部御前皆第一相仁宗 公青州发解南省廷试皆为首冠中山刘子仪为翰林学士戏语之曰状元试三塲一生吃着不尽公正色答曰曾平生

  • 读中庸法·胡广

    读中庸法朱子曰中庸一篇某妄以己意分其章句是书岂可以章句求哉然学者之于经未有不得于辞而能通其意者【南轩张氏曰中庸一书圣学之渊源也体用隐显成己成物备矣虽然学者欲从事乎此必知所从入而后可以驯致焉其所从入奈

  • 卷一百三十五·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三十五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礼记注疏第二十三存旧礼记正义卷第三十二【宋板】礼器是故至鬼神飨德【礼器】考异足利本经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矣作也 古本注至于食之弗肥下有也字弗作而

  •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十五·自融

    博山来禅师无异禅师者。名元来。庐州舒城人也。姓沙氏。胎乳绝荤。耳目不涉尘垢。年十六。游石头城听法华。自信佛法。不从人得。乃礼五台静庵沙门。著垢衣。五年精核教观。振锡南还。上峨峰。谒无明经公。自负人无我

  • 注大乘入楞伽经 第五卷·佚名

    注大乘入楞伽经 第五卷复次句身者如足迹(至)此名句文身相汝应修学 世间诸法不出五阴。此又约五阴以明名句文身也。句身如足迹者。谓如世人失象马者。寻迹以得之。故昧实相者亦因言而悟。是名句身。色阴相显故

  • 第三十三則 陳尚書看資福·胡兰成

    第三十三則陳尚書看資福舉:陳操尚書看資福院智遠禪師,資福見來,便畫一圓相。操云:弟子恁麼來,早是不著便,何況更畫一圓相。福便掩卻方丈門。(雪竇禪師云:陳操只具一隻眼。)和尚愛畫圓相,是畫一圓圈,大概是飯碗這麼大,或用墨筆畫在

  • 卷第二(弥沙塞)·佚名

    五分律卷第二(弥沙塞)宋罽宾三藏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译第一分初第三事佛在毗舍离。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修不净观得大果利。时诸比丘即皆修习。深入厌恶耻愧此身。譬如少年好喜净洁澡浴涂身著新净衣。忽以三尸婴加其颈。脓

  • 第二十五章 睹多伽摩尼之胜利·佚名

    由此,睹多伽摩尼王徴募人民,附舍利于枪[尖],率战车、军兵、马车,(一)赴提沙大精舍礼拜僧团。言:&ldquo;为我教之光辉,愿赴河之彼方。(二)与我等共行可尊敬诸比丘,与我等,能见此诸比丘乃我等之吉瑞,又为守护者。&rdquo;(三)谓为赎罪僧团

  • 崔公入药镜注解·王道渊

    元末明初王道渊 (玠) 注。唐末五代人崔希范于五代撰《入药镜》,教人采先天气,运后天气,烹炼精气神,修炼内丹。王道渊逐句详释,劝人行火退符之间,务在存诚。末尾更附《挂金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