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附录

杨守斋作词五要

    作词之要有五:

    第一要择腔。腔不韵则勿作。如塞翁吟之衰飒,帝台春之不顺,隔浦莲之寄煞,斗百花之无味是也。

    第二要择律。律不应月,则不美。如十一月调须用正宫,元宵词必用仙吕官为宜也。

    第三要填词按谱。自古作词,能依句者已少,依谱用字者,百无一二。词若歌韵不协,奚取焉。或谓善歌者,融化其字,则无疵。殊不知详制转折,用或不当,即失律,正旁偏侧,凌犯他宫,非复本调矣。

    第四要随律押韵。如越调水龙吟、商调二郎神,皆合用平入声韵。古词俱押去声,所以转摺怪异,成不祥之音。昧律者反称赏之,是真可解颐而启齿也。

    第五要立新意。若用前人诗词意为之,则蹈袭无足奇者。须自作不经人道语,或翻前人意,便觉出奇。或只能炼字,诵才数过,便无精神,不可不知也。更须忌三重四同,始为具美。

猜你喜欢
  魏杞·唐圭璋
  韩世忠·唐圭璋
  丁仙现·唐圭璋
  答万季埜诗问全文·吴殳
  第三折·刘唐卿
  二集跋 蒋溥等·乾隆
  卷第八·陈与义
  七言巻二十一·洪迈
  古诗镜卷二十四·陆时雍
  卷四百九十八·曹学佺
  卷二十一·吴之振
  卷六十三·陈元龙
  卷一百八十九·陈廷敬
  卷十四·康熙
  淳熙稿卷十一·赵蕃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贺裳

      ○诗不论理  “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理原不足以碍诗之妙,如元次山《舂陵行》、孟东野《游子吟》、韩退之《拘幽操》、李公垂《悯农诗》,真是《六经》鼓吹。乐天与微之书曰:“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

  • 附民国元年辛亥稿·丘逢甲

    ·谒明孝陵(四首)郁郁钟山紫气腾,中华民族此重兴。江山一统都新定,大纛鸣笳谒孝陵。如君早解共和义,五百年来国尚存。万世从今真一系,炎黄华冑主中原。将军北伐逐胡雏,并告徐常地下知。破帽残衫遗老在,喜教重见汉威仪。

  • ●慶芝堂詩集卷十·戴亨

    瀋陽戴亨通乾撰 五言律詩二 ◆五言律詩二◆ 籠鳥 螢火 式微 古書 古劍 古琴 古鼎 古鏡 古碑 古寺 古樹 出籠鳥 小硯跌破命兒廷璋膠固詩以識之 賦得軒皇鼎 古書 寶劍 磨劍 雨後見月 留別盧公亮

  • 卷八十四·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八十四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题畵集刘叔赣神宗朝中书舍人华山隠者图六王昔崩荡秦帝按劔兴虎争四十年方隅为之平豪气竟未己用民如不胜因河既为池起洮复坚城嘉哉诸老翁携手西山行避世

  • 石屏集补钞·管庭芬

    石屏集补钞戴复古思家湖海三年客,妻孥四壁居。饥寒应不免,疾病又何如。日夜思归切,平生作计疏。愁来仍酒醒,不忍读家书。游九锁天柱峰头一振衣,云开岩路雨晴时。登临欲访神仙事,纪都无汉晋碑。拍手数声龙井跃,篝灯一览洞天奇

  • 卷十九·陈焯

    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十九兵部主事陈焯编周惇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其舅龙图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有疑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以为神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司理参军移桂阳令治绩尤着徙知南昌历合州判官时赵拚行部

  • 第十六回 南下鏖兵明藩覆国 西征奏凯清将蒙诬·蔡东藩

      却说江阴被陷,明遗臣已亡了一半,只有宜兴、太湖、吴江、徽州等处,尚有抗清的明臣。至是势孤力危,眼见得要保不住了。宜兴的瑞昌王盛沥,是由卢象观拥戴,象观谋潜袭南京,密约城内同党,作为内应;适洪承畴到江南,搜出奸细,设伏

  • 儒林宗派卷十一·万斯同

    鄞县万斯同撰宋林光朝【谦之外轩莆田文节】林氏学派卓先【进之莆田】魏几【天随福清】林阿盥【载徳福清】陈叔盥【福清】傅防【景初仙游】林用中【择之古田】林肃【恭之仙游】杨兴宗【似之兴化】林恂如【莆田】右林氏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首天章六·阿桂

    四川总督文绶奏开防闗米禁诗以志事【有序】金川逆王命问罪有师指惟是地要险征以五年矣储偫出民间遏籴不得已昨岁文绶奏持筹熟絜矩【叶】并欲禁杂粮防闗贩胥止【迩年征勦金川军储需米因从该督等之请暂禁川米出闗去冬文

  • 世家卷第六 高丽史六·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靖宗。靖宗弘孝安懿康献容惠大王讳亨字申照德宗母弟显宗九年七月戊寅生。 岐 明睿五岁封内史令平壤君德宗三年九月癸卯受顾命卽位于重

  • 张三丰传·张廷玉

    张三丰,名全一,一名君宝,号三丰,辽东懿州人,因不修边幅,又号张邋遢。其貌:身长、魁伟、鹤背、大耳、圆眼、须如戟。寒暑只穿一件道袍,一件蓑衣。一餐能吃米一斗,或数日一餐,甚至数月不食。有过目不忘之才。浪迹天涯,有人说他能一

  • 卷一百七十六之八·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七十六之八 朱批高其倬奏摺 雍正五年十一月十七日浙闽总督【臣】高其倬谨 奏为奏 闻事窃照十月内【臣】据南澳镇营报称有洋盗在云盖峙到

  • 礼四一·徐松

    亲临宗戚大臣丧【宋会要】亲临宗戚大臣丧,例诏太常寺择日驾幸临奠,皆以其家辞避不行:参知政事郑闻,淳熙元年拾月薨。皇叔祖少师、嗣濮王士輵,柒年拾月薨。皇兄少傅、永阳郡王居广,捌年柒月薨。同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谢廓

  • 春秋亿序·徐学谟

    说经者宜莫难于春秋匪说之难能明圣人之意之难也盖自秦人灭学之后六经之阙佚者十六七矣独春秋哉而春秋为甚汉儒喜以其意补经即于他经悖理乱真者不少苟以理绌之其诬可立辨也春秋事词也事词在千载之前有无疑似即有増损无

  • 焦氏易诂·尚秉和

    尚秉和撰。十一卷,附录一卷。民国二十三年(1934)刊本。作者尝以十余年之力著《焦氏易林注》十六卷,又辑其平日随注于《易林》简册上下四旁以参证诂训《易》义者,裒为是编。书名盖取以焦氏《易林》解诂《周易》之意。其书

  • 归藏·马国翰

    一卷。辑佚书,清马国翰辑。《归藏》为三《易》之一,又名《坤乾》,《周礼·春官·大宗伯》有记载。郑玄以为殷代之《易》。该《易》以重卦坤为首,乾次之,故名《坤乾》。又因坤象征地,万物莫不归而藏于其中,故名《归藏》。《礼

  • 拔济苦难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一名胜福往生净土经,唐玄奘译。佛在逝多林,不可说庄严菩萨请问救济苦众生法?佛为说不动如来、灭恶趣王如来,二咒。

  • 华严经义海百门·法藏

    中国佛教华严宗典籍。唐代僧人法藏(643~712)著。全书1卷,总分十门,每一门下又分十义,共成百义,系统解释华严宗的佛教教义,故称《华严经义海百门》。其十门为:第1缘生会寂门,第2实际敛迹门,第3智种普耀门,第4熔融任运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