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 比丘相应

[一]第一 拘离多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大目犍连对诸比丘曰:“友,诸比丘!”

彼等诸比丘对尊者大目犍连答曰:“友!”

尊者大目犍连作是言曰:“友!于此我退至闲静处,宴坐时,心生如是之思念:‘所谓圣默然,圣默然。圣默然者,何耶?’

友,我生此念:‘于此比丘,静觉与观,内心寂静,心专住于一境,由无觉无观之定,生喜乐之第二禅,入而安住,此谓之圣默然。’

友,我静觉与观,内心寂静,心专注于一境,由无觉无观之定,生喜乐之第二禅,而安住。友!我住此等之住时,显现与觉俱生之想思惟。

友,尔时,世尊以神通近我,作如是言曰:‘目犍连!目犍连!婆罗门!慎勿放逸。于圣默然心应树立。于圣默然应一心。于圣默然心应专住。’

友,其后我于寂静觉与观,内心寂静,心专注于一境,入住于无觉无观之定,生喜与乐之第二禅。友!若予正说,则弟子乃依师之所护念,得大神通。此我正说弟子由师所护念,得大神通。”

[二]第二 优波低沙

缘,舍卫城……

尔时,尊者舍利弗言诸比丘曰:“友!诸比丘。”

彼等诸比丘对尊者舍利弗答曰:“友!”

舍利弗作如是言曰:“友!我退至闲静处,宴坐时,心生此念:‘此世间,由于变易、变化之状态,对我生愁、悲、苦、忧、恼者、是何耶?’

友,我生此念:‘世间由于变易、变化之状态,对我生愁、悲、苦、忧、恼者,了无何物。’”

如是云耶?尊者阿难对舍利弗作如是言曰:“友,舍利弗!依师之变易、变化之状态,不生愁、悲、苦、忧、恼耶?”

“友,阿难!依师之变易、变化之状态,不生愁、悲、苦、忧、恼。伟大而实有大神通、大威力之师,亦思惟其示殁。若世尊永与我等俱住,其乃为多人之利益,为多人之幸福,为世间之哀怜、利益,为人天之利益、幸福。”

“实于长夜,尊者舍利弗对我、我之所念,善除慢使。

然则尊者舍利弗,依师之变异、变化之状态,已不生愁、悲、苦、忧恼矣。”

[三]第三 瓮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舍利弗及尊者大目犍连,住于王舍城竹林粟鼠养饵所之一房。

时,尊者舍利弗,暮时由宴坐起,来诣尊者大目犍连之处。诣已,与尊者大目犍连相互致问,交谈问讯可记忆之语,而坐于一面。

坐于一面之尊者舍利弗,对尊者大目犍连作是言曰:“友,大目犍连!汝诸根寂静,颜色清净悦豫。今日大目犍连乃依寂静住而住者。”

“友!我今乃日依粗住而住,且对我已有法语。”

“尊者大目犍连,与谁共法语耶?”

“友!我与世尊共法语。”

“友!世尊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是为遥远。尊者大目犍连以神通至世尊之处耶?又或世尊以神通至尊者大目犍连之处耶?如何?”

“友,非我以神通至世尊之处,亦非世尊以神通至我之处。世尊亦得如我之清净天眼、天耳界。我亦得如世尊之清净天眼、天耳界。”

“尊者大目犍连,与世尊作如何之法语耶?”

“友,我于此处对世尊作如是言曰:‘大德!所谓勤精进、勤精进,云何名之为勤精进耶?’

一〇

友!如是白已,世尊对我作如是言曰:‘目犍连!此处有比丘住勤精进,实则皮肤与腱与骨萎缩,身体之肉与血枯萎,依人之精力,人之精进,人之努力,可达者如不能达,则不起于精进之座,目犍连!如是为勤精进。’

一一

友!我与世尊作如是之法语。

一二

友!譬如于雪山王之侧置小石块,悉予依附,如为所属。我等依附于大目犍连,属于大目犍连。尊者大目犍连有大神通、大势力,如有所欲于一劫之间而住。

一三

友!譬如于大盐瓮中,少量之盐块,悉予依附,如为所属。我等依附尊者舍利弗,为其所属。”

一四

尊者舍利弗依世尊,为种种方便而被称赞叹,赞叹,所叹誉者。

 慧如舍利弗

 依戒依寂静

 到彼岸比丘

 其中最上者

一五

如是大龙象,互为善说善语,欢喜契合。

[四]第四 年少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一年少比丘,食后收拾铁钵,入房无所事,默然无力,作诸比丘之衣时,不为助力。

尔时,众多比丘,来诣世尊之处。诣已,礼敬世尊,坐于一面。

坐于一面之彼诸比丘白世尊言:“大德!此处一年少比丘,食后收拾铁钵,入房无所事,默然无力,作诸比丘之衣时,不为助力。”

尔时,世尊言彼比丘曰:“比丘,汝来!以我之语,告彼比丘:‘友!师唤汝。’”

“大德!唯然。”彼比丘奉答世尊,则走近彼比丘。近已,对彼比丘作如是告曰:“友!师唤汝。”

“友,唯然!”彼比丘回答此比丘后,来诣世尊座前,诣已,礼敬世尊,坐于一面。

世尊对坐于一面之彼比丘,作如是言曰:“比丘!汝食后收拾铁钵,入房无所事,默然无力,对诸比丘作衣,亦不为助力,为真实耶?”

“大德!我亦自作应作之事。”

尔时,世尊以心知彼比丘心之所念,对诸比丘曰:“诸比丘!汝等勿恼此比丘。诸比丘!汝等勿恼此比丘。诸比丘!彼比丘得四禅之增上心,对现法乐住,随心所欲,无困难事,无烦恼。而且因此,有良家之子等,正由家出家为而无家,对究竟无上梵行,于现法中自知,为入实证住者。”

一〇

世尊,如是说,善逝如是说已,师更言曰:

 精进非弛怠

 非少勇猛者

 应到于涅槃

 解脱一切苦

 此少年比丘

 此乃最上人

 以车胜魔军

 住为最后身

[五]第五 善生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尊者善生近趣世尊座前。

世尊见尊者善生由远方而来。见已,对诸比丘宣曰:

“诸比丘!实则此良家之子,于二者为端严。彼端丽可观,具柔和之姿,具足最胜端丽之容色。因此,良家之子正由家出家而为无家,对无上究竟之梵行,于现法自知,入住实证。”

世尊说此……师更言曰:

 比丘实端严

 具端正之心

 离结且离轭

 离缚无执着

 以车胜魔军

 住为最后身

[六]第六 拔提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尊者侏儒拔提趣近至世尊座前。

世尊见尊者侏儒由远方来。见已,对诸比丘曰:

诸比丘!汝等见此丑陋、难看、矮小、为诸比丘轻侮之比丘前来耶?“大德!唯然。”

“诸比丘!此比丘有大神通、大势力。此比丘,对前所未得达者,彼已得达,乃得之不易。为此目的,彼良家之子正由家出家而为无家,究竟无上梵行,于现法住于自知,入住于实证。”

世尊宣此……师更言曰:

(一)鹅白鹭孔雀

 大象与班鹿

 悉皆畏狮子

 身无相等者

(二)如是于人中

 年少有智慧

 是于彼为大

 非如大愚身

[七]第七 毗舍佉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毗舍离之大林重阁讲堂。

尔时,槃阇梨之子尊者毗舍佉,亦于讲堂对诸比丘妙语,微妙而不枯。使知义,以适切、无执着之法语予教示、鼓励,使令愉悦。

尔时,世尊暮时,自宴坐起,近至讲堂。至已,就坐于所设之座。

就座之世尊对诸比丘曰:“诸比丘!于讲堂对诸比丘出妙语,微妙不枯,使知义,以适切、无执着之法语教示、鼓励、使愉悦之者,是谁耶?”

“大德!槃阇梨之子尊者毗舍佉,于讲堂对诸比丘出妙语,微妙不枯,使知义、以适切、无执着之法语教示、鼓励,使愉悦。”

尔时,世尊对槃阇梨之子尊者毗舍佉曰:“善哉,善哉!毗舍佉!善哉,毗舍佉!汝对诸比丘,以妙语……法语,教示、鼓励,使令愉悦。”

世尊说此已,善逝仰此,师更言曰:

(一)谁无所说事

 贤愚人杂知

 彼之说法时

 知说不死道

(二)说法增光辉

 树立圣者幢

 善说诸圣幢

 法乃圣者幢

[八]第八 难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世尊夷母之子尊者难陀,消光泽、以捣衣饰身、染眼端、执美钵来诣世尊之处。诣已,礼敬世尊而坐于一面。世尊对坐于一面之尊者难陀,作如是言曰:

“难陀!汝消光泽,以柔软之捣衣饰身、染眼端、执美钵、与良家之子,由信出家为无家者不适。难陀!汝如是,住阿兰若,行乞食,着粪扫衣,不望住欲,乃与良家子,由信出家而为无家者是相适者。”

世尊说此……师更言曰:

 何日见难陀

 粪扫衣住林

 支身依遗穗

 希见无欲事

时,尊者难陀,日后为住阿兰若者,行乞食者,着粪扫衣者,于欲无希求者。

[九]第九 低沙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世尊叔父之子低沙,来诣世尊之处,诣已,礼敬世尊,悲哀而沉默、落泪,坐于一面。

尔时,世尊对尊者低沙曰:

“低沙!汝何故悲哀、沉默、落泪坐于一面耶?”

“大德!时诸比丘对我以所有之语嘲笑、毁谤。”

“低沙!汝非如是,然汝对其语不能忍者。

低沙!汝非如是,如对其语不能忍,则良家之子由信出家为无家,于汝不适也。汝对其语忍之,则此良家之子由信出家为无家,于汝适宜者。”

世尊说此,善逝仰此,师更如言曰:

 何故忿无忿

 低沙以无忿

 汝等是最胜

 降伏忿慢悭

 低沙住梵行

[一〇]第十 名为长老

尔时,世尊住王舍城竹林粟鼠养饵所。

尔时有一比丘名为长老,是独住者,赞叹独住者。彼独入村乞食,独去、独坐于闲静处,独行经行。

时众多比丘,来诣世尊之前,诣已,礼敬世尊,坐于一面。

坐于一面之彼诸比丘白世尊言:“大德!此处有一长老之比丘,是独住者,赞叹独住。”

尔时世尊言一比丘曰:“比丘!汝来,以我语告长老比丘:‘友长老!师唤汝’。”

“大德!唯然。”彼比丘奉答世尊,近至彼尊者长老之处。

至已,对尊者长老作如是言:“友,长老!师唤汝。”

“友,唯然。”尊者长老答彼比丘,来诣世尊之处。

诣已,礼敬世尊,坐于一面。

世尊对坐于一面之尊者长老,作如是言曰:“长老!汝为独住者,赞叹独住者、为真实耶?”

“大德!唯然。”

“长老!如何汝为独住者,以赞叹独住者耶?”

一〇

“大德!于此处我独为乞食入村,独去、独坐闲静处,独行经行。大德!我为如是之独住者,是赞叹独住者。”

一一

“长老!此独住,非我所云之独住。长老!依详说之有胜妙之独住,宜谛听,善思惟,我当为说。”

“大德!敬听。”……

一二

“长老!依详说之胜妙之独住者,何耶?长老!于此处,能舍过去,不希未来,于现在,对自身之所得,欲贪全亡也。长老!依如是之详说,为胜妙之独住也。”

一三

世尊说此已,善逝仰此,师言更曰:

 一切之胜者

 一切之智者

 乃至善智者

 不染一切法

 舍爱尽解脱

 此谓独住者

[一一]第十一 劫宾那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尊者大劫宾那近至世尊之处。

世尊,见尊者大劫宾那由远方而来。

见已,对诸比丘曰:“诸比丘!汝等见白晰、高鼻之彼比丘耶?”

“大德!唯然。”

“诸比丘!彼比丘有大神通、大势力。彼比丘,对达至前所未达者,而得之不易。因此,彼良家之子正由家出家为无家,究竟无上梵行,于现法住自知,实证。”

世尊说此,善逝仰此,师更言曰:

(一)刹利重家系

 人中为最胜

 明行具足者

 人天彼殊胜

(二)日于昼光辉

 月于夜光辉

 刹利甲胄辉

 婆罗门禅辉

 一切昼与夜

 佛陀有光辉

[一二]第十二 僚友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与尊者大劫宾那共住之僚友两比丘,近至世尊之处。

世尊见彼等之比丘自远方来。

见已,告诸比丘曰:“诸比丘!汝等见劫宾那共住之僚友二比丘,近前来耶?”

“大德!唯然。”

“彼等二比丘有大神通、大势力。彼等比丘到达前所未到达者,实乃得之不易。因此良家之子等,正由家出家而为无家,究竟无上梵行,于现法住自知、是实证。”

世尊说此已,善逝仰此,师更言曰:

(一)此等之比丘

 永交为伴侣

 正法彼等交

 佛陀所说法

(二)圣者宣说法

 劫宾那调顺

 以车胜魔军

 彼住最后身

此颂曰:

 始自拘离多 及优婆低沙

 所谓此忿者 少年与善生

 拔提毗舍佉 难陀及低沙

 长老劫宾那 僚友为十二

此颂曰:

 因缘现观界

 依无始迦叶

 供养罗睺罗

 相譬如比丘

 此为第二品

猜你喜欢
  佛说十地经卷第六·佚名
  杨岐会禅师·惠洪
  大乘集菩萨学论 第二十卷·佚名
  卷一百六十四·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第三·佚名
  序品第一·佚名
  大乘中觀釋論卷第三·欧阳竟无
  增壹阿含经卷第十六·佚名
  当速组佛教正信会为在家众之统一团体 (注一)·太虚
  人心所缘有为现行境之本质与影像关系·太虚
  卷三·佚名
  卷第一·佚名
  卷第二十五·佚名
  卷三 烟霞词客·李叔同
  佛说摩利支天菩萨陀罗尼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韩元吉·唐圭璋

      元吉字无咎,号南涧,许昌人。重和元年(1118)生。韩维四世孙,吕祖谦外舅。官至吏部尚书。淳熙十四年(1187)卒,年七十。有焦尾集词一卷。今佚。   点绛唇   十月桃花   木落霜浓,探春只道梅花未。嫩红相倚。灼灼新妆腻

  • 歴代诗话卷七十四·吴景旭

      癸集上之下  玉箫  宁藩臞仙作宫词云忽闻天外玉箫声花下聼来独自行三十六宫秋一色不知何处月偏明  呉旦生曰永乐中贤妃权氏乃髙丽国王李芳逺所进维时髙丽例贡羙女故顺妃任氏昭仪李氏婕妤吕氏羙人崔氏皆髙丽

  • ◆遯庵先生段克己(二妙集)·顾嗣立

    克己,字复之,河东人,世居绛之稷山。幼时与弟成己并以才名,礼部尚书赵秉文识之,目之曰「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里。金末以进士贡。北渡后,与成己避地龙门山中,余廿年而卒,人称为遯庵先生。泰定间,孙吏部侍郎辅合克己、成己

  • 第三十四出 冥途·姚茂良

    【山坡羊】〔净占鬼上〕黑沉沉暝途迢递。冷飕飕阴风括地。性烈烈没面目的夜叉。恶狠狠催促登程去。心暗思。身居相位日。熏天势业成何济。今朝做囚魂无所依。〔合〕夫妻。苦哀哀受禁持。夫妻。苦哀哀受禁持。〔鬼〕

  • 古诗镜卷十八·陆时雍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镜卷十八 明 陆时雍 编 梁第二 简文帝【讳纲字世缵武帝第三子也六岁能属文读书十行俱下辞藻艶发雅好赋诗然文伤轻靡时号宫体初封晋安王云麾将军丹阳尹历兖荆南徐雍益五州刺史昭明太子薨立为皇太

  • ◎防左镇·陈贞慧

      弘光监国亡几,凤督马士英入趣即真,阁臣姜曰广曰:“盍徐之,示不忍忘先帝也。且吾甚忧上游左镇拥重兵劝进,而不首之,祸必始此矣。”士英曰:“何谓也?”曰广曰:“立君大功也,事出吾辈,彼未韦跗注者,

  • 第十回 摆体面连朝奉差委 剃眉毛拼命来哄堂·陈蝶仙

    却说那日雪岩在荟锦堂赏雪宴后,连日无话。那甥王爷奉了舍米的差委,便在云栖山门外立下一厂,着香官监视。又于本府左近设立了一厂,命蔡蓉庄和冯凝监视。又向湖墅设一厂,命魏实甫监视。又江干设一厂,命程 监视。 自己却得了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七十二·佚名

    废帝邸戾王附录第九十景泰七年十一月丁卯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钦天监进明年大统历 帝御 奉天殿受之给亲王及文武百官颁行天下○参赞延绥军务大理寺少卿曹琏言旧制凡朝廷颁降诏敕各衙门通行迎接于大衙门开读以次衙门誊

  • 卷之二百八十八·佚名

    光绪十六年。庚寅。八月。戊戌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安。至丁卯皆如之。记注  ○护理甘肃新疆巡抚魏光焘奏、添设霍尔果斯驿站夫马。下部知之。摺包  ○己亥。刑部奏、本年停止勾

  • 第三八七佥禀同治九年十月初四日一二二一一--二·佚名

    绅衿、乡耆等禀举族长陈宗器具佥禀竹南二保后垄街生员陈绍熙、乡耆〔陈〕仕乖、职员陈清〔凉〕、〔童生陈大宾〕、〔铺户成金号〕等,为佥举认充,恳给谕戳,以专责成事。切独力固所〔难支〕,〔众〕□□

  • 第一四四移光绪十四年四月四日一一三二三—一·佚名

    北路右营副总府翁,移送站兵吴瑞启遗失公文事件,移请新竹县提究移文 钤记 北路右营钤记(印文不清)光绪十四年四月日到特授福建台湾北路右营副总府翁为移送讯办事。本年四月初四日,据城汛把总郑飞熊禀称

  • 一七三 打油诗·周作人

    “二十三年一月十三日偶作牛山体”,这是我那时所做的打油诗的题目,我说牛山体乃是指志明和尚的《牛山四十屁》,因为他做的是七言绝句,与寒山的五古不同,所以这样说了。这是七言律诗,实在又与牛山原作不一样,姑且当作打油诗的

  • 南诏传·欧阳修

    (上)南诏,又名鹤拓、龙尾、苴咩、阳剑。原是哀牢夷的后代、乌蛮的支派。夷语称王为“诏”。其先祖有六大帅,自称“六诏”,名叫蒙..诏、越析诏、浪穹诏、..目炎诏、施浪诏、蒙舍诏。各诏兵力相等,各有君长,但无统帅。三国时

  • 经济文衡后集卷十八·佚名

    宋 滕珙 撰书类论禹贡九江之説答程泰之此书谓诸説惟晁氏为可信而有未尽昨闻禹贡之书已有奏篇近得温陵印本披图按説如指诸掌此书之传为有益于后学者但顷在南康两年其地宜在彭蠡九江东陵敷浅原之间而考其山川形势之实

  • 卷九·赜藏主

      ○石门山慈照禅师凤岩集师开堂拈香云:“西天二十八祖。唐土六祖。过去圣人。尽得传衣付法。至唐代六祖之后。得道者如稻麻竹苇。不传其衣只传其法。皆以香为信。今日一瓣香。为什么人通信。某甲虽不言。大众已委悉

  • 西方合论 第十卷·袁宏道

    西方合论 第十卷第十释异门夫西方大旨。经中自明。净土要门。诸论具释。如天亲。智者海东越溪等。皆抉发幽微。举扬宗趣。近则云栖和尚。所著小本疏钞。条分类析。精宏渊博。真照夜途之长炬。截苦海之轻舟。诸

  • 华严略疏卷第三·佚名

    十地品初记此品来意有三。一逐答上问。二对果之因。三众行相资。如大涅槃经三十六。云何下一一具答。乃至一部之大宗。此品亦如是。自前及下。皆一一次第而答。亦是一部之本也。如上四十二大问。问因果行教文自次第。

  • 解卷论·陈那

        陈那菩萨造     陈西印度三藏真谛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