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五出 办贼

〖破阵子〗(小生三髯、冠带,引众上)志在长林丰草,身在皂盖华轩。自叹衣冠同桎梏,枉向愁中老岁年,何时担卸肩?

海上孤臣叹泬廖,年华未迈鬓先凋。雄心不遂身难隐,朝市山林两见嘲。

下官慕容介,字石公,西川人也。由进士出身,历官史职谏垣,外补漳南兵宪之职。有才不屈,无欲能刚。半世迂儒,屡犯士林之忌;十年傲吏,频生宦海之波。贵澹泊而贱浮华,无奈造物不仁,夺所贵而予所贱;苦应酬而甘寂寞,不幸生辰欠好,多所苦而少所甘。屡疏乞骸,未蒙允放。今日从野外练兵而回,不免退食衙斋,与夫人小饮一会,有何不可。

(对众介)各役回避。叫院子,请夫人出来。

〖前腔〗(老旦引净上)凤诰荣身滋惧,鹿门矢意同坚。自信此时招隐志,更比当时劝驾虔,何时叠枕眠?

(见介)相公,你往野外练兵,未免劳心费力。不知自你任事以来,军威将力强弱何如?求你细说一番。叫梅香,备酒伺候。

(净)备下了。(送酒介)

(小生)夫人请坐,听下官道来。

〖玉芙蓉〗军威颇胜前,羸弱都强健。更严遵纪律,熟说机权。(老旦)这等说来,兵势比前强盛了。那山间的盗贼,近来不见窃发,想是解散了么?(生摇头介)他藏机不发心非善,塞水须防窦忽穿。防奇变,预图谋万全;笑庸臣、每到临危藏拙把躯捐。

(老旦)相公,你仕途的甘苦都已尽尝,宦海的风波甚是难测。既有高尚之心,何不早些决策,只管因仍苟且。试想到那吏议挂身、弹章塞口的时节,还能勾飘然而去么?

〖前腔〗休输一着先,及早图长便。念风波似海,少底无边。一丝既少扶危纤,万橹偏多下石船。休萦恋,恋些儿俸钱;也须知、俸钱多处惹蝇膻!

(小生)贤哉夫人!你这些话,都是下官知道的。只是屡次乞身,怎奈朝廷不许。前日又去哀求抚按,蒙他题了病疏,或者侥幸得允,也未可知。只是一件,这些山贼未除,终是地方的隐患。有下官在此,还肯替朝廷做些事业,终日练兵讲武,措饷整戈。虽不曾建得军功,也还使他知我有备。只怕下官去后,那些地方官儿只说烽烟不起,桴鼓不鸣,就是太平气象。殊不知不乱之乱才是大乱。一旦有起事来,只怕山川社稷祈祷不灵,没有措手的去处,这地方才是苦也!倒不如趁下官在此,等山间的盗贼举动一举动,待我把生平谋略展布一番,替地方除了大害,然后挂冠而去,才叫得身世两全。怎奈那些幺魔小蠢不肯窃发,叫我也没奈何!

〖前腔〗焚香默告天,早遂愚臣愿。怕潜身去国,留下余愆。只道我是秀才虑试忙抛卷,酒力难胜巧避筵。教我何词辩?要身名共全,只除非、先除国难后归田。

(内击鼓介)

(外上)禀老爷:外面有人击鼓,说有紧急塘报要传。

(小生)取进来。

(外下,取报上)

(小生看介)呀!正要立功,不想就有警报,山间的盗贼要想出来了。叫院子,取一枝令箭,传与中军,叫他点齐人马,备办行粮,候本道即时调发。

(外应下)

(小生)夫人,我生平的谋略,如今要展布出来了。

(老旦)请问相公,当用甚么计策?

(小生)下官画有二计久矣,藏在胸中。用了第一计,可以出奇制胜,杀死一半贼兵,使他抱头鼠窜,不致涂炭生灵。用了第二计,可以焚巢捣穴,削草除根,不留一个余贼。

(老旦)这等,是那二计?请相公说来,待奴家也参些末议。

(小生)行兵大事,岂可谋之妇人。况且机密重情,虽是妻子面前,也泄漏不得。你不必问他罢了。

(老旦)也说得是。这等,别样事不敢多口,只是行兵之事,最忌杀戮。奉劝相公,只用前计保全地方,护持生命,积些阴德罢了。那焚巢捣穴之事,不但自家冒险,损伤的性命也多,不若留些余地罢!

〖前腔〗劝你把屯田当福田,力战输心战。记行军要语,降志为先。那些将领呵,但知道携来首级增功券,全不想失去头颅也费本钱。全靠你行方便,把人心合天;念从来、好生两字岂徒然!

行兵事事有先筹,慷慨临戎自不忧。

非是热中求媚主,缨冠只为挂冠谋。

猜你喜欢
  张埴·唐圭璋
  施乘之·唐圭璋
  宋自逊·唐圭璋
  韩彦古·唐圭璋
  卷三十·阮阅
  ◎卷上·瞿佑
  ◆耶律中书令楚材(湛然居士集)·顾嗣立
  第十八出 夜怨·洪昇
  第十六出 觅鸾·叶宪祖
  武林隐·隋树森
  二集卷九十·乾隆
  卷二百三十六·陈廷敬
  卷一百九十二·陈廷敬
  一块晦色的路碑·徐志摩
  司马光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煮石山农王冕(竹斋集)·顾嗣立

    冕字符章,诸暨田家子也。父命牧牛,冕放牛陇上,潜入塾听村童诵书。暮亡其牛,父怒挞之。他日依僧寺,夜坐佛膝,映长明灯读书,安阳韩性异而教之,遂通《春秋》。尝一试进士举不第,即焚所为文,读古兵法,着高檐帽,衣绿蓑衣,蹑长齿屐,击木剑

  • 弁言·聂树楷

    早岁泛览诸名家词,间有模拟,以音律难谐,漫不留稿。近读辛刘长短句,觉词之为道,状难状之景、绘难绘之情,实可以济诗之穷而极其变。且既不付之管弦,即稍舛音律,抑有何害。胆遂一壮,涉笔渐多,略检存之,藉志一时意兴,非敢附专家之尘影

  • 卷五十八 志三十三·赵尔巽

      ◎地理五   △江苏   江苏:禹贡扬及徐、豫三州之域。明为南京。清顺治二年改江南省,设布政使司,置两江总督辖江南、江西,驻江宁。又设淮扬总督,寻裁。及江宁巡抚。治苏州。又设凤庐安徽巡抚,寻裁。十八年,分府九:安庆

  • 提要·李焘

        《续资治通鉴长编》五百二十卷,宋李焘撰。焘有《说文解字五音韵谱》,已著录。焘博极群书,尤究心掌故。以当时学士大夫各信所传,不考诸实录正史,家自为说。因踵司马光《通鉴》之例,备采一祖八宗事迹,荟稡讨论,作为此书

  • 卷十八·六朝(前赵、后赵、前凉、秦、燕、后凉、北凉)·蒋一葵

    【陈安】 〔成纪人。少慷慨,读书见许褚慕之,乃自字虎侯。〕 晋怀愍间,刘曜围陈安于陇城。安败,南走陕中,曜使将军平先率劲骑追之。安与壮士十余骑于陕中格战,安左手奋七尺大刀,右手执丈八蛇矛,近交则刀

  • 卷之一百九十一·佚名

    成化十五年六月丙戌朔日生背气青赤色鲜明○丁亥升刑部郎中张文广西按察司佥事罗明山西佥事石玉俱按察司副使文浙江明玉本司○宥分守凉州副总兵都督同知赵英罪先是英部下指挥李谦将赴京奏其违法事英执谦收其奏<锍-

  • 第三五七禀道光二十三年一月十六日一二二○三--一九·佚名

    头役禀复:古阿才不肯承充总理,据庄正王丙秀称:古开盛堪充台下三皂头役蔡然叩首叩禀,为遵饬协举,禀请电夺事。缘蒙钧单谕称:「吞霄总理刘振德办事不前,已将戳记吊销。查有该处监生古阿才,为人诚实,堪充该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六 列传二百五十六·纪昀

    列传元 【十】○元十耶律瑠格耶律阿哈耶律托噶伊喇聂哷【迈努 元臣】 王珣【荣祖】舒穆噜额森 舒穆噜明安耶律瑠格耶律阿哈耶律托噶伊喇聂哷王珣舒穆噜额森舒穆噜明安△耶律瑠格耶律瑠格契丹人仕金为千户太祖起兵

  • 卷二百八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八十六世职表九镶白旗满洲世职上【一等轻车都尉 二等轻车都尉 三等轻车都尉】一等轻车都尉<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八十六><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

  • 小雅·鹿鸣之什·佚名

    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

  • 颠倒·方以智

    少学阴阳家诀曰:“阴阳阳阴,颠倒倒颠,体用用体,是地皆天。”圣人从无名中而天之、地之、阴之、阳之,又从而善之、恶之。人执其名既久,则以恶为嫌。嫌名者,未可与言阴阳。未可与言阴阳,则未可与言权。权者,无可无不可之至衡也。

  • 卷十三·吕祖谦

    <经部,书类,增修东莱书说钦定四库全书増修东莱书説卷十三   宋 时澜 撰说命下第十四     商书王曰来汝说台小子旧学于甘盘既乃遯于荒野入宅于河自河徂亳暨厥终罔显尔惟训于朕志此篇傅说告高宗以圣学之工夫

  • 卷十五·赞宁

    ◎明律篇第四之二(正传十九人附见三人)○唐余杭宜丰寺灵一传释灵一,姓吴氏,广陵人也。神清气和,方寸地虚,与大和元精合其纯粹。年肇九岁,僻嫌朽宅,决入梵园,堕息慈之伦,禀出家之制。暨乎始冠,受其具足,学习无倦,律仪是修。示见谈笑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十三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十三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杂揵度人品第三上一人此生十二支缘。几在过去几在未来几在现在。如是章及解章义。此中应广说优波提舍。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为止

  • 黔南会灯录卷第五·善一如纯

    习安天龙 如纯 辑贵阳西山宗风定禅师思南任氏子。二十三岁。在都匀观音寺。礼峰池祝发。矢志遍参。至楚亲沩山养拙和尚。机缘未契。径往江浙。上天童参密祖。在行寮数年亦不契。因病归里。寓南望山住静。有嵩目法兄

  • 观音慈林集卷上·弘赞

    粤东鼎湖山沙门释 弘赞在犙 编上篇 诸经观音普门品玄义(天台智者大师作)夫法界圆融。像无所像。真如清净。化无所化。虽像无所像。无所而不像。化无所化。无所而不化。故无在无不在。化应九道之身。处有不永。寂入

  • 第十章 般多伽婆耶之即位·佚名

    由于温摩达奢陀之指图,婢女伴童儿,投入笼中,往多瓦罗曼达罗伽村而去,(一)然王子等往顿巴鲁窟赴猎而见婢女,问曰:&ldquo;汝往何处去,彼何物耶?&rdquo;(二)婢女回答:&ldquo;妾赴多瓦罗曼达罗伽村,[此]为妾女之糖果。&rdquo;王子等令彼女

  • 孟子译注·孟子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汉书·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