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六 列传二百五十六

列传

元 【十】

○元十

耶律瑠格

耶律阿哈

耶律托噶

伊喇聂哷【迈努  元臣】

  王珣【荣祖】

舒穆噜额森

  舒穆噜明安

耶律瑠格

耶律阿哈

耶律托噶

伊喇聂哷

王珣

舒穆噜额森

舒穆噜明安

△耶律瑠格

耶律瑠格契丹人仕金为千户太祖起兵朔方金人疑辽遗民有他志瑠格不自安岁王申遁至隆安韩州纠壮士剽掠州发卒追捕瑠格

击走之因与伊德募兵众至十余万推瑠格为都元帅伊德副之威震辽东太祖命阿禅等行军至辽遇之问所从来瑠格且陈效顺之意乃率

所部会于金山白马白牛北望折矢以盟阿禅曰吾还奏当以征辽之责属尔金人遗和硕帅军六十万来攻瑠格瑠格度不能敌亟驰表闻帝

命阿禅专多欢阿噜达哈引千骑来援瑠格以侄安努为先锋横冲和硕军大败之以所俘辎重献帝召阿禅还以克特恪尔副瑠格屯其地癸

酉众推瑠格为王立妻约啰氏为妃以其属伊实布为郡王布色僧嘉努伊德李嘉努等为丞相元帅尚书图克勒珠巴克行元帅府事国号辽

【按续通鉴云改元元统传失载】 甲戌金遣青格诱以重禄使降不从青格度势不可反臣之金主怒复遣宣抚万努领军攻之瑠格逆战

金兵大溃万努奔东京安东同知阿琳惧遣使求附于是尽有辽东州郡遂都咸平号为中京乙亥瑠格破东京克特格尔娶万努之妻李僊娥

瑠格不直之有隙既而伊实布等劝瑠格称帝瑠格与其子实沙奉金币入觐帝大悦问旧何官对曰辽王 【按续通鉴云蒙古主以为元帅

令居广宁与此异】 帝命赐金虎符仍辽王征其户籍三千人为质遣蒙古三百人往取之瑠格使奇努等与俱行命诘克特格尔拘絷以来克

特格尔惧与伊实布等以众叛杀所遣三百人丙子奇努金山青格图克勒等推伊实布僭帝号于澄州国号辽改元天威以瑠格兄都哷为平

章方阅月其元帅青格叛归于金伊实布为其下所杀推其丞相奇努监国与其行元帅雅尔分兵民为左右翼屯开保关金将众嘉努引兵攻

败之瑠格引蒙古军数千适至得兄都哷并妻约啰氏遂追击雅尔军还渡辽河招抚懿州广宁徙居临潢府奇努走高丽为金山所杀金山自

称国王改元天德图克勒复杀金山而自立哈沙又杀之亦自立戊寅瑠格引蒙古契丹及东夏诸国军围哈沙高丽助兵四十万克之哈沙自

经死自乙亥岁辽东反复至己卯春瑠格复定之庚辰瑠格卒妻约啰氏入奏会帝征西域皇太弟承制以约啰氏权领其众丙戌帝还约啰氏

携次子善格特尔格永安及从子塔塔尔孙寿果努见帝于河西慰劳甚至约啰氏奏曰瑠格既没官民乏主其长子实沙扈从有年愿以次子

善格代之使归袭爵帝曰实沙积功为巴图尔不可遣当令善格袭其父爵约啰氏拜泣曰实沙者瑠格前妻所出嫡子也善格者婢子所出若

立之是私己而蔑天伦窃以为不可帝叹其贤给驿骑四十从征河西许以实沙袭爵而留善格塔塔尔寿果努于朝遣其季子永安从约啰氏

东归丁亥帝谓实沙曰朕以兄弟视尔父则尔犹吾子尔其与吾弟布拉噶台并辖军马为第三千户实沙受命己丑从太宗南征有功庚寅帝

命与萨里台东征收其父遗民移镇广宁府行广宁路都元帅府事自庚寅至丁酉连征高丽东夏万努国复户六十有奇戊戌实沙卒子寿果

努袭爵行广宁府路总管军民万户府事易名实喇征高丽有功辛亥睿宗命佐诸王伊克及扎拉台控制高丽己未卒长子古纳嗣中统元年

征河西三年征李璮破峄山以功皆受赏至元六年朝廷并广宁于东京去职是岁卒子特格实沙弟善格赐名蒙古岱命从亲王昆布哈已丑

从攻破天城堡凤翔府以功袭充巴图尔壬辰引兵三千会大军平金后伐宋拔光州枣阳由千户迁广宁尹至元元年卒子天佑袭广宁千户

改广宁县尹

△耶律阿哈

耶律阿哈辽故族也金桓州尹实巴尔之孙尚书奏事官图卜德勒之子也金季遣使王汗见太祖姿貌异常因言金国不治戎备亡可立

待帝喜曰汝肯臣我以何为信阿哈曰愿以子弟为质明年复出使与弟托噶俱往遂以为质直宿卫阿哈参预机谋常在左右岁壬戌王汗叛

盟谋袭太祖太祖与宗亲大臣同休戚者饮河水为盟阿哈兄弟预焉既败王汗金人讶其使久不还拘家属于瀛阿哈殊不介意攻战愈厉帝

妻以贵臣之女给户俾食其赋癸亥进攻西夏诸国累有功丙寅帝即位敕左帅萨巴略地汉南阿哈为先锋辛未破乌沙堡鏖战宣平大捷浍

河遂出居庸耀兵燕北癸西拔宣德德兴乘胜次北口萨巴攻下紫荆关阿哈奏曰兴创之始愿止杀掠以应天心帝嘉纳焉遂分兵略燕南山

东部郡还驻燕之近郊金主惧请和谕使送阿哈妻子来归师还出塞甲戌金人走汴阿哈以功拜太师行中书省事封托噶为太傅濮国公命

托噶从穆呼哩取中原阿哈从帝攻西域下布哈塔实千等城留监塔实千专任抚绥之责未几卒至元十年追封忠武公子三人长蒙古台次

穆苏格尔次聂尔科蒙古台在太祖时为御史大夫管领契丹汉军守中都招安水泊等处卒无子聂尔科在太祖时为右丞行省辽东万努叛

举家遇害穆苏格尔袭太祖监塔实干城久之请还内郡守中都路伊克达噜噶齐卒子遇格太祖时为奉御袭父中都之职戊午从攻蜀师次

钓鱼山卒于军妻伊喇氏以哀毁卒特赠贞静子七人里玛备宿卫为笔且齐仕至右卫亲军都指挥使至元二十五年戍哈达图有战功

△耶律托噶

耶律托噶契丹人世枯桓州太祖时率众来归后随太祖同饮班珠尔河水从伐金大破呼齐呼军又从穆呼哩收山东河北有功拜太傅

总领伊克诺延封濮国公统万户扎拉尔刘黑马史天泽伐金卒于西河州子珠格嗣仍统刘黑马等七万户与都元帅塔海干布同征四川卒

于军子保通嗣以疾不任事珠格弟迈珠嗣而以保通充随路新军总管迈珠言于宪宗曰欲略定西川当先定成都以为根本帝从之命率诸

军往成都攻嘉定未下而卒子和尔岱嗣总诸军立成都府卒于军以兄百嘉努嗣自珠格至百嘉努并袭太傅总领伊克诺延图们岱尔者百

嘉努之弟和尔岱之兄也常留中宿卫后百嘉努解兵柄为他官乃授成都管军万户代将其军至元十一年从呼敦攻嘉定修平康寨以守之

十二年从汪良臣 【按元史作从汪特格考特格传特格以宪宗九年死于钓鱼山之战其弟良臣于至元十一年进攻嘉定据此则为良臣

无疑今改正】 攻九顶山破之嘉定降从呼敦徇泸叙诸城围重庆守合江口又以舟师塞龙门濠遏其援兵十三年泸州叛从汪良臣攻之重

庆遣兵援泸击破之泸坚守不下夜率兵攻水城以进黎明先登克之复从布哈围重庆守将张珏搏战败之城下重庆降授夔路招讨使累迁

四川等处行尚书省右丞卒蒙古岱保通子也世祖时袭父职为随路新军总管统领山西两路新军从行省伊苏岱尔征蜀及思播建都诸蛮

夷有功升万户从攻罗必甸至云南诏以其众入缅迎云南王时诸蛮往往伏险要为备蒙古岱击破之凡十余战至缅境开金齿道奉王以还

迁副都元帅从诸王阿勒台征交趾至白鹤江与交趾伪昭文王战夺其战舰又从云南王攻罗必甸破之二十九年入觐成宗即位援乌撤乌

蒙等处宣慰使兼管军万户迁大理金齿等处宣慰使都元帅六年乌撤罗罗斯叛率师讨平之九年讨叛贼阿填诛之遥授云南诸路行中书

省左丞行大理金齿等处宣慰使都元帅卒于军至大四年追封濮国公谥威愍子和尼齐袭万户

△伊喇聂哷

伊喇聂哷契丹人也沈毅多谋略金以为参议留守等官皆辞不受闻太祖举兵诣军门献十策帝与语奇之拜名赛音笔且齐又因其生

霸州号为霸州元帅乙亥拜兵马都元帅佐太师穆呼哩取北京下高利兴松义锦等二十六城破五十四寨平利州贼刘四禄及锦州贼张致

兵势方炽且盗名号穆呼哩命聂哷与大将乌页尔等合兵讨之聂哷出奇兵掩击斩致 【按穆呼哩传云致将高益缚致出降伏诛与本传

异】 第功迁兵马都提控元帅继取辽东西广宁金复海葢等城兴州监州绰尔反复与乌页尔讨平之戊寅从攻东平辛巳从攻延安壬午从

围凤翔先登杀数十人臂中流矢裹创进攻丹延穆呼哩止之对曰创未至死敢自爱耶穆呼哩壮之与所乘白马明日介其马饰以朱缨简骁

卫七十人与金兵战穆呼哩乘高见其驰突万众中曰此霸州元师也诸军继进金兵败走丹延十余城皆降迁军民都达噜噶齐都提控元帅

兼兴胜府尹癸未从帝征河西取甘合辛蛇等州师还从攻益都下莱胶淄等三十二城戊子得疾归高州卒追封兴国公谥武毅子迈努

迈努

元臣

迈努

迈努蚤从父习战阵初入见太祖曰此儿甚肖乃父以为高州等处达噜噶齐兼征行万户庚寅命攻高丽花凉城监军张翼刘霸都殒于

敌迈努怒曰两将陷贼义不独生力战破之进攻关州州将金实默逆战擒之遂下龙宣云泰等十四城癸巳从诸王阿齐台征女真有功未几

召还兴州赵祚反土豪杨买驴等附之帝命从亲王察罕台讨之斩贼将董蛮等围买驴于险树寨迈努令健卒即寨北小径上大树以绳潜引

百人登寨直前买驴投崖死余党悉平 【按太宗纪癸已系太宗五年下文乙未则太宗七年也原文于此处误入太宗即位四字今删正】

乙未从征高丽入王京取其西京而还加征东大元帅复命出师高丽将行以疾卒追封兴国公谥显懿子元臣

元臣

元臣别名哈喇哈斯年十六入宿卫应对进止有度世祖谓丞相和尔果斯曰此勋臣子非凡器也以为集赛笔且袭千户将其父军从伐

宋攻淮西戍清口取瓜洲下通泰累有功至元十二年从丞相巴延平宋进中卫亲军总管十四年珠尔噶岱叛围应昌府时皇女鲁国公主在

围中元臣以所部军击之擒珠尔噶岱公主赐赉甚厚奏请留元臣镇应昌以安反侧居镇四载召还京师二十二年进同佥江淮行枢密院事

行院罢归高州帝亲征纳颜元臣率家僮五十人见行在所愿效前驱二十八年 【原传误作八年显系脱文今补正】 移佥湖广行枢密院

事谕降溪洞施容等州蛮獠三十年卒于官追封兴国公谥忠靖子迪湖广宣慰使都元帅

△王珣

王珣字君实本姓耶律氏世为辽大族金正隆末契丹斡罕叛祖成从母氏避难辽西更姓王氏遂为义州开义人父伯俊伯父伯亨无子

以珣为后河朔兵动豪强名拥众据地珣慨然曰世故如此大丈夫当自振拔否则为人所制乃召诸乡人谕以保亲族之计众从之推珣为长

招集遗民至十余万岁乙亥太师穆呼哩略地奚霅珣出迎承制以珣为元帅兼领义川二州事丙子张致僭号锦州阴结杨伯杰等来掠义州

珣出战伯杰引去会致兄子以千骑来冲珣选十八骑突其前复令左右掎角之其众溃走时兴中亦叛穆呼哩围之召珣以全军来会致觇其

虚夜袭之家人皆遇害及兴中平珣无所归穆呼哩留之兴中遣其子荣祖驰奏帝谕之曰俟逆赏平彼之族属城邑人民一以付汝父子世为

大官珣以穆呼哩兵复开义擒伯杰等杀之进攻锦州致部将高益缚致妻子及其党千余人以献穆呼哩悉以付珣珣但诛致家余皆释之始

还义州丁丑入朝加兵马都元帅镇辽东便宜行事兼义川等州节度使从穆呼哩略山东至满城令还镇以子荣祖代领其众甲申卒子四人

荣祖袭

王荣祖

王荣祖

荣祖字敬先珣卒袭崇义军节度使义州管内观察使从嗣国王博啰入朝帝闻其勇选力士三人迭与之搏皆应手而倒欲留署宿卫会

金平章政事葛布格行省于辽东咸平路宣抚使布什万努僭号于开元遂命荣祖还副萨里台进讨之拔益州宣城等十余城葛布格走死金

帅郭琛据石城复攻拔之方城未下时荣祖遣卒贾实穴其城城崩实被压众谓巳死弗顾也荣祖曰士忘身死国安忍弃去发石取之犹生一

军感激乐为效死有言义人怀反侧者萨里台将屠之荣祖驰驿奏辨事乃止己丑授北京等路征行万户伐高丽围其王京高丽王遣其兄怀

安公 【按高丽传云遣其弟怀安公王侹请和本传作其兄未知熟是】 奉表纳贡进讨万努擒之赵祁以兴州叛从诸王阿齐台平之祁党

犹剽掠景蓟间复从大将唐古特讨之将行荣祖请无戮无辜唐古特然之由是免死者众再从征高丽破十余城高丽遣子綧入质又从诸王

雅勒呼略地三韩降天龙诸堡皆禁暴掠民悦服之破五里山城请于主将全其民遂下瓮子城竹林寨苦苦数岛帝嘉其功官其子兴为千户

仍赏其部曲移镇高丽平坏荣祖乃募民屯戍辟地千里尽得诸岛屿城垒高丽遣其世子倎出降遂以倎入朝 【经世大典作中统元年事

】 中统元年迢荣祖诣阙进沿边招讨使兼北京等路征行万户还镇以病卒子十三人通泰兴遇逵廷璲皆着仕籍

△舒穆噜额森

舒穆噜额森 【穆呼哩传作萧额森按舒穆噜额森旧作石抹也先别卷又有石抹阿辛传其家世事迹大略相同显系重出今删彼存

此】 辽人也其先尝从萧后举族入突厥及后还而族留至辽为舒噜氏号称后族辽亡改氏为舒穆噜氏其祖格哷勒誓不食金禄率部落远

徙父推勒博奇尔亦不仕有子五人额森其仲子也年十岁从其父问宗国之所以亡即愤曰儿能复之及长勇力过人多智略金人闻其名征

为奚部长即让其兄实特讷曰兄姑受之为保宗族计遂匿居北野山闻太祖起朔方匹马来归首言东京为金开基之地荡其根本中原可传

檄而定太祖悦命从太师国王穆呼哩取东京穆呼哩令率千骑为先锋额森曰兵贵奇胜何以多为谍知金人新易东京留守将至额森从数

骑邀杀之怀其所受诰命至东京谓守者曰我新留守也入据府中问列兵于城何谓吏以边备对额森曰吾自朝廷来中外晏然奈何陈兵以

动摇人心即命撤之下令易置其将佐部伍三日穆呼哩至入东京不费一矢得地数千里定城邑三十二金人丧其根本之地始议迁河南岁

乙亥移师围北京城久不下及城破将屠之额森曰既降而屠之则未下者将死守天下何时定乎因以上闻赦之授御史大夫领北京达噜噶

齐时石天应据兴中府额森分兵降之寻奉命监张鲸等军征燕南未下州郡至平州鲸称疾不进额森执鲸送行在所帝责之鲸曰臣实病非

敢叛帝曰今呼汝弟致为质当汝汝鲸诺而宵遁额森追戮之致巳杀使者应其兄矣致既伏诛额森以御史大夫提控诸路元帅府事后从穆

呼哩攻蠡州北城先登中石死子四人曰扎拉曰锡锡曰博罗曰喀尔扎拉袭御史大夫戊寅从穆呼哩攻平阳太原诸郡下之遂攻益都久不

下及降众欲屠其城扎拉曰杀降不祥遂免己卯从南征败金将博索官努于河渡河再战尽杀之长驱破汴京入自仁和门收图籍而还癸巳

从国王塔斯攻金南京先登众军乘之而进遂克之辛丑太宗嘉其功授真定北京两路达噜噶齐癸卯卒于柳城子库噜默袭职中统三年从

征李璮中流矢卒子良辅袭至元十七年以功累升沿海副都元帅二十一年改沿海上副万户大德十一年告老子继祖袭万户锡锡之子都

哷攻樊城战死

△舒穆噜明安

舒穆噜明安桓州人岁壬申太祖破金抚州将南向金主命招讨赫舍哩纠坚 【续通鉴作完颜纠坚】 来援时明安在其麾下临阵策

马来降命领蒙古军抚定云中东西两路既而帝欲休兵于北明安谏曰金有一十七路今我所得惟云中东西两路而巳若置不问待彼并力

而来则难敌矣今以重兵临之传檄可定帝从之即命引兵南进所至民皆迎降尽有河北诸郡而还帝复命明安及僧格巴图将兵徇景蓟檀

顺诸州诸将欲屠之明安奏曰此辈当死今若生之则未附者皆闻风自至矣帝从之乙亥取通州金右副元帅富察齐锦迎降明安命复其职

置之麾下遂驻军于京南建春宫金御史中丞李英等领兵议军食以援中都帝遣右副元帅实沙迎战明安将五百骑继之遇于永清佯败金

兵来追回击大破之获李英得粮千余车遂招询永清不降拔而屠之金将完颜和卓监军阿星宗噶尔复以步兵万二千人援中都明安将三

千骑击之遇于涿州宣封寨获阿星宗噶尔和卓遁去尽得其辎重还屯建春宫攻万宁宫克之取富昌丰宜二关拔固安县将攻中都金相完

颜福兴饮药死城中官民开门请降明安悉令安业仍以粟振之众皆感悦明安早从军旅料敌制胜算无遗策尝与士卒同甘苦所得府库金

玉悉具其数上进未尝有纤毫私中都既下右太傅邵国公兼管蒙古汉军兵马都元帅丙子以疾卒于燕城子二人长轩达布袭职为燕京行

省次呼图克华燕京等处行尚书省事兼蒙古汉军兵马都元帅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六

猜你喜欢
  卷二百九十二·列传第五十一·脱脱
  卷四百七十三 列传二百六十·赵尔巽
  卷五十七·谷应泰
  东都事略卷二·王称
  第二十五回 抗北庭郑众折强威 赴西竺蔡愔求佛典·蔡东藩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五十一·佚名
  卷之一·佚名
  一五二 谕武英殿现办四库全书之活字版著名为武英殿聚珍版·佚名
  列传卷第三十四 高丽史一百二十一·郑麟趾
  卷七·司马贞
  史记索隐后序·司马迁
  卢杞传·欧阳修
  ●序·刚毅
  18.流亡公子重耳·林汉达
  同治七年十二月十四日·曾国藩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八·陈衍

    一、自来文人好标榜,诗人为多,明之诗人尤其多。以诗也者,易能难精,而门径多歧,又不能别黑白而定一尊,於是不求其实,惟务其名,树职志,立门户,是丹非素,入主出奴矣。明太祖时,吴则有“北郭十子”,为高启、杨基、张羽、徐贲

  • 附朱性夫补抄龚子敬遗诗·龚璛

    (元)龚璛 撰送李孔言上舍北游士也今安用何为志必行将无因技术亦可遂功名漫把□□厯还称国子生悠然燕市酒此日看升平次贡仲章虎丘韵逺客喜旧交相逢乗兴游轻帆不用楫出郭望林丘旭日时来暑春服何清修涉世儒生腐寻芳僧寺幽

  • 卷二百三十三·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三十三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安晚堂诗集郑清之林治中郑广文以诗来遣鲁酒报聘拙语辅行长公本喜饮半入野人腹南州春梦姿亦复开醉目行想晋流丽鼈饮更升木兴来索老兵谁谓酌可独我亦

  • 卷一百六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六十九李白秋日链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木落识岁秋瓶氷知天寒桂枝日已緑拂雪凌云端弱龄接光景矫翼攀鸿鸾投分三十载荣枯同所欢长吁望青云镊白坐相看秋顔入晓镜壮髪凋危冠穷与鲍生贾饥从

  • 卷一百五十八·列传第四十五·宋濂

        姚枢   姚枢,字公茂,柳城人,后迁洛阳。少力学,内翰宋九嘉识其有王佐略,杨惟中乃与之偕觐太宗。岁乙未,南伐,诏枢从惟中即军中求儒、道、释、医、卜者。会破枣阳,主将将尽坑之,枢力辨非诏书意,他日何以复命,乃蹙

  • 读礼通考卷三十八·徐乾学

    丧仪节一干学案君子之于礼终身焉而已古者妇人姙身则有胎教之礼将生子及月辰则有举子之礼子生三月则有命名之礼所以正人道之始也疾病外内皆埽疾者养者皆斋男子不死于妇人之手妇人不死于男子之手所以正人道之终也若夫知

  • 卷之一百六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第六卷 南 宋·缪荃孙

    东南东路 江南东路安抚使 马步军都总管 行宫留守 知建康府 领建康、宁国二府,徽、池、饶、信、太平五州,南康、广德二军。宇文粹中 建炎元年,四月庚辰,以军乱被囚。《志》;靖康元年五月,以资政殿学士知。李弥远

  • ·谕郊行商贾·丁曰健

    尔等远涉重洋,贸易营生,为身家谋养赡、为子孙计长久,持筹握算,自无不精于会计者。乃昌盛者少,而衰败者多。本司道莅台一年以来,随时察访,其故有三:一则存心以生理谋利为主,不觉流于刻薄,而稍有赢余,便为习俗所染、

  • ●宋人轶事汇编卷二·丁传靖

    英宗 仁宗晚年,京师染紫变其色加重,先染作青,徐以紫草加染,谓之油紫。后人指为英宗绍统之谶。云麓漫钞 东轩笔录略同 富弼见英宗,面奏曰:“方仁宗之世,宗属与陛下亲相等者尚多,必以陛下为子者,以陛下孝德彰闻也。今皇太后

  • 一切经音义卷第十八·唐慧琳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音并序  从第一尽第十。  旭照(上许狱反毛诗云旭日始旦也说文云旭明也日旦出貌从日九声)。  原隰(上危袁反下寻立反杜注左传云高平曰原下湿曰隰公羊传云下平曰隰说文阪下湿也从阜[顯-頁]

  • 光赞经卷第二·佚名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摩诃般若波罗蜜行空品第三之二贤者舍利弗白佛言:“菩萨摩诃萨行是般若波罗蜜,从何所退没而生于是?”佛语舍利弗:“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者,从他方佛国终而生于此。若兜术天上迁移生此

  • 大方广佛华严经吞海集卷中·道通

    河朔平原 道通述五兜率天宫会二十三升兜率天宫品。一徧一切经中。有百万亿庄严。皆是回向心广大所致也。建百万亿幢。悬百万亿幡。垂百万亿带。然百万亿香。布百万亿鬘。持百万亿扇。执百万亿拂。有百万亿三贤菩萨二

  • 吴中水利全书·张国维

    水利志。又名《吴中水利书》。明张国维撰。二十八卷。国维,字九一,号玉笥。浙江东阳人。天启进士。历官江南巡抚、工部右侍郎。福王时官至吏部尚书,事败投水死。是书首列东南水利总图、苏州府全境水利图、苏州府城内

  • 本命延生心经·佚名

    全称《太上玄灵斗姆大圣元君本命延》,老君述斗姆尊号及化生九皇神话,劝人大定存神、顶礼真形。撰人不详,约出於宋元。劝修练大丹者尊奉斗母元君。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

  • 保生要录·蒲虔贯

    宋·蒲虔贯撰。序谓“松有千岁之固,雪无一时之坚。若植松于腐壤,不期月而必蛀,藏雪于深山,虽累月而不消。违其性则坚者脆,顺其理则化者延。物性既尔,人岂殊然?”盖以“顺其自然”为全书主旨。书分养神气、调肢体、论衣服、

  • 东朝纪·王泌

    《东朝纪》,明代王泌撰写的笔记小说。主要讲述初,太子读书大本堂,选民间之俊秀及公卿之嫡子入堂中伴读,谓之“龙门秀才”。后以文华殿为太子进讲之所。 宋学士景濂教太子之功居多,因孙祚得罪,连坐应死。高后遣奏,请免其死,上

  • 达摩出身传灯传·佚名

    长篇小说。明“(逸士)朱开泰修选”。四卷六十四回。作者无考。此为佛教小说,旨在宣扬佛法。书叙达摩(528—536)乃南印度香至国之三王子,姓刹利帝,初名菩提多那。幼聪慧纯笃,有志沙门,师事般若多罗。多罗为更名达摩,全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