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八出 密约

【鹊桥仙】〔旦上〕香肌玉体,恹恹愁损,怕见红飘成阵。缕金衣上渍啼痕,盼不得天涯人近。临别殷勤诗语长,云云去后早回乡。小楼记取梅花约,目断江山几夕阳。自那日申生匆匆别去,经今月余,杳无音耗,好牵系人也。

【桂枝香】多愁多闷,翠裙宽褪。碧桃边未遂良缘,海棠下重添新恨。枉劳人意儿,枉劳人意儿。暗中思忖,谁亻秋谁问?可怜春,三分好景飘零尽,数朵飞花断送人。我想申生啊,

【前腔】千般丰韵,石般情分。今做了流水飞花,谁肯向天涯传讯?枉相思几时,枉相思几时。刚捱春尽,又嗟秋近。暗伤神,可怜眼底天台路,化做巫山万里云。〔贴上〕闻命来香阁,传言向琐窗。申家哥哥到了,奶奶请姐姐相见哩。〔旦〕果然来了,你休说谎。〔贴〕不谎,姐姐去见就是。〔背介〕小姐听说一声申家哥哥到了,喜逐颜开。正是:欲识心中意,全看脸上容。〔同下〕〔坐上〕

【女冠子】白云溪口重相问,向水上觅红尘。病残人,更值凄凉运,怎消的春前恨。一春愁病苦难禁,只为愁多病愈深。夙约空余今日恨,新欢不遂去时心。小生托言求医到此,虽蒙舅妗十分怜念,奈与小姐自到时一见之后,无缘更得相会。孤眠斗帐,好可怜人也。

【大圣乐】看一床弦索生尘,翠衾寒,压绣茵。六朝金粉销磨尽,谁与我,共温存。刘郎重到花前讯,眄断当年花下人。叹天涯眼底,枉将人悴损,眠睡不稳。

【前腔】冷清清四壁苔痕,静惨惨,镇掩门。庭花落尽愁无尽,空目断,楚天云。想隔墙人远天涯近,斗帐香销杜宇魂。枉奔驰病损,更行眠立盹,受尽了五行愁运。房中寂寂,愈觉无聊。且捱向外庑,伫望一回,或小姐出来也未可知。〔旦上〕听的申生病体未痊,连日无便,不得往看他。如今瞒过丫鬟们,悄地瞧他去。〔生见,惊介〕我到此几日,姐姐不一来看我,敢你心上也不记的我了。〔旦〕连日无便,不及来看你。你道我忘了啊,则头上的可知道哩。

【驻马听】薄幸刘晨,间别天台隔世尘。我为你慵临宝镜,羞整花钿,倦理香云。小窗人静几黄昏,挑烬坐看残灯。憔悴因君,玉容减却梨花粉。〔生〕我自那日去后啊,

【前腔】感梦劳魂,一日相思十二辰。似黄姑织女,两地分开,阻隔音尘。啼痕点处翠绡新,不疼不痛多愁闷。为尔伤辛,银河路杳无由问。〔旦〕你庞儿果自恁般消减了,须解开愁怀方好。

【前腔】休为伤春,瘦样伶仃憔悴人。〔生〕我愁怀怎生解得?叹阳台路阻,旧恨新愁,欲去无门。〔旦〕兄何不觅一太医诊视?〔生〕太医怎生治得!只除姐姐可以救我。〔旦〕我不会下药,何以救你?〔生〕姐姐岂忘临别之言乎?当初许我结姻亲,曾将剪发表真情。今日等闲便忘却,花稀叶绿改深盟。〔旦泣介〕临别之言,妾何忍忘?千缕青丝一缕心,与君啼别泪沾襟。暮暮朝朝思未了,海棠花发到如今。〔生〕既如此,何坐视我死而不救乎?〔旦〕日间人众,无可为计。今夜兄可逾窗到妾寝室,妾与君谋之。等的那晚妆楼外月儿昏,和你双双细数春前恨。〔生〕前蒙见约,忽为暴雨所阻。今日待到更阑,又恐他变啊。〔牵旦衣介〕不如趁此良辰,且向小窗探取梅花信。〔旦推介〕此广庭也,十目所视,休得如此。〔贴、丑冲上〕〔生、旦惊下〕〔贴〕湘娥姐你见么,俺姐姐和申生在此私语,见我们来时,蓦地惊散了。〔丑〕正是,小姐一向害的是木边之目,心上之田,如今做的提灯就火了。〔贴〕怎么说?〔丑笑介〕着手了。

【剔银灯】一个是风魔俊儒,一个是怀春倩女,蓦见他香鬟并偎在花前语,出落得双眉偷聚。他两个做夫妻,倒好是一对儿。踌蹰,看青鸾并舞,畅好是春风画图。〔贴〕俺姐姐常时则是口硬。

【前腔】他向人前刚则有三分冷语,无人处早露出十分情绪。分明是迎风待月浦东户,两下间偷吟诗句。支吾,藏根露蕊,做不的个好人家女模。〔丑〕我和你悄悄打听,看后来怎么,促他个鹅儿。

〔贴〕密语向栏杆,〔丑〕包藏九里山。

〔贴〕欲知花下信,〔丑〕好向冷中看。

猜你喜欢
  晁公武·唐圭璋
  卷十七·陈廷敬
  第十六出 点差·李渔
  第四折·佚名
  卷254 ·佚名
  兰臯集卷二·吴锡畴
  卷四百八十五·陈廷敬
  卷四百六十六·陈廷敬
  卷五十五·陈廷敬
  卷七百五十二·佚名
  卷八十九·佚名
  卷四·佚名
  卷二十一·徐倬
  御选明诗卷二十三·康熙
  御选宋诗卷三十八·康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六十七·彭定求

        卷867_1 【浑家门客联句】   自与浑家邻,馨香遂满身。无心好清静,人用去灰尘。--麻大   终朝每去依烟火,春至还归养子孙。--和且耶   曾向苻王笔端坐,尔来求食浑家门。--和且耶   卷867_2 【长须国驸马

  • ●卷四·葛立方

    唐卢纶与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晓(《历代诗话》本作“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李端皆能诗齐名,号“大历十才子”。宪宗尤爱纶文,至诏张仲素访其遗藁,故纶集中往往有赠诸人诗,所谓“

  • 岛噫诗三·卢若腾

    同安卢若腾闲之着五言律门人林寿侯、升甫昆仲招游大岩云塔院有赋次韵答骆亦至蔡生过我即别次韵答庄友赠鹭门林烈宇,次徐闇公韵鲁王将入粤,赐诗留别;次韵奉和浯中佳泉,蟹眼、将军与华严而三耳;华严地僻名隐,偶过沦茗,赋以表之

  • 东夷列传第七十五·范晔

    夫余 挹娄 高句骊 东沃沮 濊 三韩 倭《王制》云:「东方曰夷。」夷者,柢也,言仁而好生,万物柢地而出。故天性柔顺,易以道御,至有君子、不死之国焉。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

  • 论赞第九·浦起龙

    《春秋左氏传》每有发论,假君子以称之。二传云公羊子、谷梁子,《史记》云太史公。既而班固曰赞,荀悦曰论,《东观》曰序,谢承曰诠,陈寿曰评,王隐曰议,何法盛曰述,扬雄曰撰,刘曰奏,袁宏、裴子野自显姓名,皇甫谧、葛洪列其所号。史官

  • 卷十七·李斗

    ◎工段营造录造屋者先平地盘,平地盘又先于画屋样,尺幅中画出阔狭、浅深、高低尺寸,搭签注明,谓之“图说”。又以纸裱使厚,按式做纸屋样,令工匠依格放线,谓之“烫样”。工匠守成法,中立一方表,下作十字,拱头

  • 卷之一百六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七百二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一○三一 军机大臣为速行办稿妥议历代帝王祀典事致大学士等函·佚名

    一○三一 军机大臣为速行办稿妥议历代帝王祀典事致大学士等函乾隆四十九年七月初七日现奉谕旨:历代帝王庙祀典,应行增祀之处,着大学士、九卿详议具奏。钦此。又弟等面奉谕旨,明年春祭,亲诣行礼。所有议准后一应神牌位号典

  • 卷四十七·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巻四十七乾隆七年十二月戊子敕谕准噶尔台吉噶尔丹防零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尔遣吹纳木喀等请安进贡尽知尔属下人谎言妄行之事声明认罪恭顺奏请朕深嘉予尔称前次奏章并非抗激因本处言语不同

  • 卷一百二十七·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二十七明 杨士奇等 撰礼乐【统言乐】周景王二十三年王将铸无射而为之大林单穆公曰不可作重币以絶民资又铸大钟以鲜其继若积聚既丧人鲜其继

  • 17.愚蠢的宋襄公·林汉达

    宋襄公见齐国发生内乱,就通知各国诸侯,请他们共同护送公子昭到齐国去接替君位。但是宋襄公的号召力不大,多数诸侯把宋国的通知搁在一边,只有三个小国带了点人马前来。宋襄公率领四国的兵马打到齐国去。齐国一批大臣一见四

  • 胡宪生·周诒春

    胡宪生 字宪生。年二十七岁。生于江苏无锡。父雨人。本籍住址。江苏无锡堰桥。未婚。初学于东吴大学。南洋公学。及京师译学馆。宣统二年。以官费游美。入康奈尔大学。习森林科。民国三年。得学士学位。民国五年。得

  • 卷上·罗隐

      贵贱第一  夫一气所化,阳尊而阴卑;三才肇分,天高而地下。龟龙为鳞介之长,麟凤处羽毛之宗。金玉乃土石之标,芝松则卉木之秀。此乃贵贱之理、著之于自然也。龟龙有神灵之别,麟凤有仁爱之异,金玉有鉴润之奇,芝松有贞秀之姿

  • 五经蠡测卷四·蒋悌生

    明 蒋悌生 撰毛诗大雅世之不显厥犹翼翼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周家王业之隆皆由功臣善谋宣力之所致世臣与国同休或世官或世禄其声名烜赫照耀当世夫岂偶然皆由其尽心致勤是以有传世之显乃

  • 虽有嘉肴①·戴圣

    ——实践出真知 【原文】 虽有嘉肴(2),弗食,不知其旨也(3)。虽有至道(4),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6)其此之谓乎! 【注释】 ①本节选自《学礼》。②肴:带骨头的肉。(3)旨:甘美的

  • 内府秘传经验女科·龚廷贤

    《内府秘传经验女科》由江西省历史上十大名医之一龚廷贤著。《内府秘传经验女科》龚廷贤,一作应贤,字子才,号云林,江西省历史上十大名医之一。 本述内容主要阐述调经和提高受孕几率经验方等等内容。

  • 大乘四法经·佚名

    又名《四法经》。印度大乘佛教经典。译者不详,疑为法成。一卷。佛在祇园,文殊师利菩萨以宝盖供佛,明菩萨供养无有厌足,及说种种四法。一不舍菩提心,二不舍善知识,三不舍堪忍爱乐,四不舍阿练若。又说三十五住菩提法。应离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