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六出 点差

〖步蟾宫〗(生、小生冠带,引众上)(生)青袍甫脱旋衣绣,深感荷皇恩高厚。(小生)盼洞房难似步瀛洲,两幅孤衾如旧。

(生)柳叶今年别是肥,私春先染柳郎衣。

(小生)起家便授埋轮职,惭愧张纲势力微。

(生)下官新科进士,官拜侍御史柳毅是也。

(小生)下官新科进士,官拜侍御史张羽是也。

(生)我两人来京赴试,侥幸俱中高魁;又喜新奉圣恩,将二甲前十名俱授兰台之职。(叹介)我们虽然官拜御史,为朝廷视察之臣,只是如今李义府擅权,事多掣肘,如之奈何?

(小生)我和你新进书生,风釆不可轻露,且蓄精锐以待有为。只是一件,从来绣衣出入,皆是台长所司。如今李义府掌选,忽破祖宗常格,蹈袭亡隋陋规,御史出巡,要由吏部点差。你说这桩事亵体不亵体?

(生)他不是要总揽机权,还是要广收货利。我们没有甚么去贿赂他,今日点差,只怕也没有甚么好差,点着我们两个。

(众禀介)禀老爷:吏部开门,请去伺候。

(生、小生)漫劳乌府台前客,屈作铨曹部下人。(同下)

(内鼓吹,副净扮尚书,外、丑扮选司,冠带引众上)

〖前腔〗(副净)朝纲独擅尊无右,撇不下铨衡利薮。把人间奇货一齐收,那管万年遗臭!

下官左仆射兼摄吏部尚书李义府是也。威权震主,势焰熏人。笑处藏刀,毒性有如蜂虿;柔能害物,别名呼作猫儿。正是牛马一听人呼,富贵终还我享。下官由吏部尚书入相已经数载。我想宰相倒是个虚名,不如吏部反有些实际。我如今用个名实兼收之法,虽为仆射,仍掌铨衡,那海内的钱财,不怕不尽归于我。今岁乃大比之年,是我教朝廷破格,将二甲前十名除授御史,这分明是个半送半卖之法。怎奈这些新进小子不达世务,一些礼物也不来馈送。今日该点他们出巡,难道又不来料理不成?叫选司官!

(外、丑)在。

(副净)这些新御史,可有几个来谋差的么?

(外、丑)一个也没有。

(副净)这等可恶!难道御史白送了你,差使又白送你不成?我若不点,外面的人要说我需索。如今将头上一名,把个没账的差打发他出去,其余只说没有缺出,待下次点,刁顿他刁顿便了。分付开门。

(副净登高座,外、丑下立两旁,开门介)

(生、小生上,候介)

(外)二甲第一名柳毅。

(生前揖,副净起受介)

(丑向高处摸签,副净暗拣一签付丑,丑念介)巡视泾河、黄河等处地方,督理河工监察侍御史。

(生揖介)

(副净)这个差,限你半年复命。听我道来:

〖梁州新郎〗

〖梁州序〗瓜期星赴,河工忙奏,休自玩延贻咎。去时初夏,归来须及深秋。那河边水价,网畔渔租,处处堪归袖。直把地皮卷到海边头,满载回来对半抽。

〖贺新郎〗(生)显职拜,隆恩受,念臣心似水难容垢,敢污却,衣边绣?

(外)二甲第二名张羽。

(小生前揖介)

(副净藏签介)

(丑抽,无签介)签完了。

(副净)没有差出,下次点罢。

〖前腔〗洛阳三月,花开如绣,偏到伊来红瘦。东君应怪,王孙白手来游。(小生)禀告老大人:既没有差,念下官还不曾婚娶,告假数月,再来听差何如?(副净)这等,准你六个月假。再来相见,约在靴州,美缺还伊有。若要我这天官赐福快如流,忙把神前醮事修。(小生)羞躁进,甘株守,怕无端媚灶逢天咎。未得贵,反遗臭!

(生、小生揖别,出介)

(副净)封门。

(众封门介)

(副净)卖卦先生拆拆单,无钱卦也欠平安。欲占吏部门前卦,一担钱财一担官。(众随下)

(小生)我们回寓去罢。

(共行介)

〖节节高〗(小生)无差归去休,莫淹留,身闲正好求婚媾。(生)微官逗,苦事遛,良缘谬。蜃楼若是河中有,我便把九河疏遍也甘驰骤!(合)薄宦浮名易取偿,温香软玉难消受。

(到介)

(小生叹介)今日只因没有贿赂,你点了这个苦差,我连差也没有,不出我两人所料。这也罢了!只是我和你金榜虽登,洞房未偶,终是未了心事。小弟如今告假还乡,不但自己择配,也要替年兄觅个佳偶,践了昔日之言,方遂所愿。

(生)年兄,照你这等说起来,蜃楼之事竟丢了不成?

(小生)去年八月十五,海边的苦也受得勾了,不见一毫影响,还要说甚么蜃楼!

(生叹介)年兄,你不曾相见的,还丟得开;小弟见过的,怎么撇得下?如今就选尽世间女子,那有那样的姿态?

〖前腔〗情肠怎便丢?且迟留,飞琼不是人间有。(小生)神仙风度,自与凡间脂粉不同。只是求之不得,徒费精神耳。神难遘,愿怎酬,眉空皱。去年便想偕仙偶,至今仙气何曾嗅?(合前)

(生)这等,年兄几时起身回去?

(小生)明日遂行。

(生)小弟领了敕印,也便起马,少不得顺路从故乡一过,约在家中相会便了。

〖尾声〗相如不得文君偶,便拥篲还乡也颜厚,只当是昔日题桥志末酬。

(小生)明朝去路不同方,君往泾河我故乡。

(生)不近人情嘲大禹,过门一入有何妨?

猜你喜欢
  李曾伯·唐圭璋
  卷四十六·董康
  第二折·佚名
  第四折·王实甫
  卷一百十一·徐世昌
  卷448 ·佚名
  御制题郭知达集九家注杜诗·郭知达
  卷二百六十七·陈思
  卷二百二·陈思
  横浦集补钞·管庭芬
  岳州西城·张说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撷华小録》·张次溪
  韦承庆诗鉴赏·佚名
  虚舟集巻一·王偁
  雁门集卷一·萨都剌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詹玉·唐圭璋

      玉字可大,号天游,古郢(今湖北省)人。   霓裳中序第一   至元间,监醮长春宫,偶见羽士丈室古镜,   状似秋叶,背有金刻宣和玉宝四字,有感因赋   一规古蟾魄。瞥过宣和几春色。知那个、柳松花怯。曾磋玉团香,涂云抹月。

  • 御选宋诗卷二十四·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二十四五言古诗十五文天祥题周山甫锦绣段客从西北来遗我锦绣段上有双鳯凰文彩何灿灿置之箧笥中岁月亦已晏天孙顾七襄雷电下河汉鳯凰忽飞去遽然失把翫贫家机杼寒秋虫助予叹题梅尉诗轴乃翁圣俞君

  • 卷一百六十一·列传第四十八·宋濂

        杨大渊   杨大渊,天水人也。与兄大全、弟大楫,皆仕宋。大渊总兵守阆州。岁戊午,宪宗兵至阆州之大获城,遣宋降臣王仲入招大渊,大渊杀之。宪宗怒,督诸军力攻,大渊惧,遂以城降。宪宗命诛之,汪田哥谏止,乃免。命以

  • 卷五十二·志第十九·柯劭忞

      ○河渠一   △河防 至正河防记   至元十七年,世祖以学士都实为诏讨使,佩虎符,寻河源于万里之外。都实既受命,道河州,至州东六十里之宁河驿。驿西南有山,曰杀马关,行一日至巅。西上愈高,四阅月始抵河源。是冬,还报,并

  • 1913──中華民國二年癸丑·郭廷以

      1﹐1(一一,二四)袁世凱派朱啟鈐向清帝溥儀賀年。   1﹐3(一一,二六)日本駐英大使,新任外務大臣加藤高明與英外相葛雷晤談(1﹐10再度相晤,商關東州租借地及南滿、安奉鐵路延期事)。   1﹐5(一一,二八)  (1)駐煙臺之關外軍因不肯遣散,譁變,縱火

  • 大明宪宗纯皇帝宝训卷之二·刘吉

    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臣吕 本谨校 南京礼部祠祭清吏司郎中臣陈治本 南京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臣朱 锦 南京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臣吕胤昌谨阅<宀十见>宥○成化三年七月甲子赤斤蒙古卫指挥

  • 卷之五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三百四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一 宗室传十一·纪昀

    宗室传辽 【一】○辽一肃祖诸子懿祖诸子元祖诸子德祖诸子△肃祖诸子肃祖四子长学顺次懿祖次哈喇次辖哩皆昭烈皇后生 【案原史太祖以上诸子不为立传今依皇祖表增辑冠以标题以着二院三 父房之始其子孙散见于列传者酌为

  • 一一零、孟子至宋过薛过邹考·钱穆

    《公孙丑下》:“陈臻问曰:前日于齐,王馈兼金一百而不受,于宋,餽七十镒而受,于薛,餽五十镒而受。”崔述《孟子事实录》云:“齐称前日,而宋、薛称今日,则是至宋、薛在至齐后也。然则孟子去齐之后,先至宋、薛,然后至

  • 第二章 4·辜鸿铭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辜讲孔子说:“十五岁时,我决心全心全意严谨治学;三十岁时,我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和判断标准;四十岁时,我已经没有任何疑问;五十岁时,

  • 春秋传卷二十三·胡安国

    宋 胡安国 撰襄公下【乙灵王二卯十六年】二十有七年【晋平十二齐景二衞献三十一蔡景四十六郑简二十曹武九陈哀二十三杞文四宋平三十秦景三十一楚康十四吴余祭二】春齐侯使庆封来聘音注【景公即位通嗣君也】夏叔孙豹

  • 阿罗汉具德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诏译尔时世尊,在舍卫国给孤独精舍之内。敷座而坐。有诸刍及天龙八部人非人等围绕世尊,默然合掌听佛所说尔时世尊告诸刍。我今称赞诸大声闻。能於佛法清净修持。而於自果皆

  • 卷第二十一·佚名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二十一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业品第五之四如是已说得律仪等。舍律仪等今次当说。且云何舍别解脱律仪。颂曰。舍别解调伏  由故舍命终及二形俱生  断善根夜尽有说由犯重  余说由

  • 般若灯论释 第二卷·清辨

    般若灯论释 第二卷偈本龙树菩萨 释论分别明菩萨大唐中印度三藏波罗颇蜜多罗译观缘品之二复次余僧佉言。若诸果功能缘中空故。缘不生果。如是义者。成我所成。何以故。汝谓果体不起。是则名常。汝先立义。则为

  • 佛说苾刍迦尸迦十法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 诏译如来应正等觉。在舍卫国。与诸苾刍众俱。是时如来广为时会人天及彼未来而说师范。尔时如来告苾刍众言。苾刍当具足十种法得度人出家受戒。为苾刍得一生不依止住

  • 南华真经循本·罗勉道

    南华真经循本。明期罗勉道撰。三十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勉道将《刻意》、《缮性》、《让王》、《盗跖》、《说剑》和《渔父》六篇刊为“黜伪”。其注结合先秦名物故训典制,融通本义。

  • 论语集注·朱熹

    南宋朱熹撰。十卷。此书大略本程氏学,通取注疏古今诸儒之说,间断以己见。其编著历四十多年。早在当朱熹年三十四岁时,就编成《论语要义》,其本不传。至四十三岁,复取二程、张载及范祖禹、吕希哲、吕大临、谢良佐、游酢、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