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岛噫诗三

同安卢若腾闲之着

五言律

门人林寿侯、升甫昆仲招游大岩云塔院有赋

次韵答骆亦至

蔡生过我即别

次韵答庄友

赠鹭门林烈宇,次徐闇公韵

鲁王将入粤,赐诗留别;次韵奉和

浯中佳泉,蟹眼、将军与华严而三耳;华严地僻名隐,偶过沦茗,赋以表之

旧马过门

秋日庚子答时人

夜寒

将士妻妾泛海,遇风不任眩呕,自溺死者数人;作此哀之

戏效迭字体(其四)

留云洞,次前人刻石韵

门人林寿侯、升甫昆仲招游大岩云塔院有赋

偶移游客屐,来过野僧寮;山是旧清净,地多新赋徭。战风千树叶,催雨五更潮;无限感时绪,暂将杯酒浇。

次韵答骆亦至

茅斋来胜友,如挹古人风;苦节死生外,孤踪儒、释中。无诗不爱国,有策足平戎;知尔怀悲愤,逃空未得空。

蔡生过我即别

契阔十年许,跫然到我旁;话心犹未了,游兴一何忙。赠卷留冰雪,驱车去草堂;那堪遥订约,隔岁望来航。

次韵答庄友

相逢大乱际,顿觉话言新;悲甚古兴废,耻随人笑嚬。诗文穷愈富,气谊离偏亲;未许渔樵辈,伴君去避秦。

赠鹭门林烈宇,次徐闇公韵

虎溪曾眺望,旱识此翁贤;勒石岩栖迹,悬壶市隐年。奇方能却老,好句或堪传。茗碗静相对,烦襟一洒然。

其二

际兹衰且乱,爱尔隐而贤;藜杖收佳句,棠巢饮小年。君公形影近,韩伯姓名传;但得栖真意,市廛亦旷然。

鲁王将入粤,赐诗留别;次韵奉和

耻作池中物,春风护去樯;身原关治乱,迹不碍行藏。碧水连云驶,丹心向日将;翠华今渐近,攀附即飞翔。

浯中佳泉,蟹眼、将军与华严而三耳;华严地僻名隐,偶过沦茗,赋以表之

石罅流涓涓,幽香自可怜;未经尝七碗,几失第三泉。迹古僧铭在,源深海眼传;冷然逢夙契,欲去更流连。

旧马过门

别去经春夏,偶然过我门;望中生急步,立久转悲喧。不怨贫相失,长怀旧有恩;人情多愧尔,惆怅更何言!

秋日庚子答时人

四序虽流转,旷观理自同;金行露欲白,火德日犹红。蛩韵喧阶下,荧光闪草中;惟应松与柏,不肯畏秋风。

夜寒

霜月太凄清,不闻风叶声;愁多追浅梦,影瘦照寒檠。青史信疑案,碧翁颠倒情;驳翻殊未解,啁哳桀鸡鸣。

将士妻妾泛海,遇风不任眩呕,自溺死者数人;作此哀之

少妇登舟去,风涛不可支;眩眸逢蝄蜽,艳质嫁蛟螭。尽室为迁客,招魂复望谁;化成精卫鸟,填海有余悲。

戏效迭字体(其四)

隐隐藏春坞,明明映水霞;一声声语鸟,万朵朵飞花。酒茗朝朝馆,笙歌夜夜衙;谁知愁怨筑,户户又家家。

留云洞,次前人刻石韵

云是何方物,任人说去留;灵踪波共渺,静意石相犹。世事棼难定,劳生老未休;偶来空洞坐,寥廓得真游。  

猜你喜欢
  卷九十四·彭定求
  谢明远·唐圭璋
  卷四十六·阮阅
  蠲戏斋诗话(五)·马一浮
  第七出 入班·李渔
  第四折·郑廷玉
  卷十六·陈耀文
  ●易安诗全集·王仲闻
  四集卷八十六·乾隆
  卷一百九十八·曹学佺
  卷六十八·吴之振
  卷三百三十七·陈廷敬
  卷八百十二·佚名
  卷七·杨载
  第五十出 小七递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承旨孟俯(松雪斋集)·顾嗣立

    孟俯,字子昂,宋秦王德芳之后。五世祖秀王子偁实生孝宗。赐第于湖州,故孟俯为湖州人。年十四,以父荫补官。宋亡家居,益自力于学,侍御史程巨夫奉诏搜访遗逸,以孟俯入见。神彩焕发,如神仙中人,世祖顾之喜,欲大用之。议者不可,授兵部

  • 红 烛·闻一多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红烛啊!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一误再误;矛盾!冲突!红烛啊!不误,不误!原是要“烧”出你的

  • 第七十三回 撤藩封伪主被絷 拒和议忠谏留名·蔡东藩

      却说张浚因郦琼叛逆,引咎自劾,力求去职。高宗问道:“卿去后,秦桧可否继任?”浚答道:“臣前日尝以桧为才,近与共事,方知桧实暗昧。”高宗道:“既如此,不若再任赵鼎。”浚叩首道:“陛下明鉴,可谓得人。”及浚退朝,即下诏命赵鼎

  • 卷一百四十·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四十雍正十二年二月上谕七道初二日大学士兼管兵部尚书事鄂尔泰参奏兵部堂司各官蒙混造册冒销驿站钱粮奉上谕山东驿站奏销各项杂用银两弊端百出从前兵部堂官何以不行查察此等情弊

  • 许肇南·周诒春

    许肇南 字肇南。年三十一岁。生于四川绵竹县。贵州籍。永久住址。贵州贵阳。已婚。女一。初学于四川高等学堂。及日本宏文学院。光緖三十四年。自费游美。入伊里诺爱大学。习机器工程。宣统二年。得官费。入威斯康心

  • 卷十三 旅獒第七·孔颖达

    西旅献獒,西戎远国贡大犬。○獒,五羔反。马云:“作豪,酋豪也。”太保作《旅獒》。召公陈戒。○召,时照反,后“召公”皆仿此。旅獒因獒而陈道义。[疏]“西旅”至“旅獒”○正义曰:西方之戎有国名“旅”者,遣献其大犬,其名曰“獒

  • 卷二十八·冯复京

    钦定四库全书六家诗名物疏卷二十八 明 冯复京 撰国风桧桧朱传云桧国名高辛氏火正祝融之虚在禹贡豫州外方之北荥波之南居溱洧之间其君妘姓祝融之后周衰爲郑桓公所灭而迁国焉○郑语云妘姓郐注陆终第四子求言爲妘姓封

  • 书蔡氏传旁通卷一上·陈师凯

    元 陈师凯 撰序文文字也书书籍也说文序云依象形故谓之文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着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盖制字之初以象形为本如日月虫鱼之属次则指事如上下字次则谐声如江河字次则防意如武信字次则转

  • 叹定光佛品第二十四·佚名

    宿世殖百福,千岩峻无极。智慧之川谷,甚深难可测。众口言辞风,不能令倾动。坐定如太山,然无能转移。犹如青黑雲,晃昱震电光。杂宝众花盖,在上空中旋。时阿难见此,未曾为瑞应。怀踊跃喜心,长跪白佛言:种种天花,甚微妙好,如有心意。

  • 金刚顶瑜伽他化自在天理趣会普贤修行念诵仪轨·佚名

        唐特进试鸿胪卿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  我以净三业  为利诸众生  令得三身故  归命礼三宝  金刚身语意  遍满生死中  秘密金刚界  大悲依护者  雄猛阿閦鞞  最胜宝生尊  大悲阿弥

  • 汉武洞冥记·郭宪

    志怪小说集。简称《洞冥记》。东汉郭宪撰。疑是六朝人伪托,一说梁元帝萧绎作。4卷。《隋书·经籍志》杂传类著录为《汉武洞冥记》1卷,题郭氏撰。《旧唐书·经籍志》著录为郭宪《洞冥记》4卷。《新唐书·艺文志》道家

  • 反啼笑因缘·徐哲身

    作者对于张恨水先生的文学,素来是佩服的。对于他那《啼笑因缘》,尤其是推崇的。既然佩服而又推崇的了,何以又敢做这《反啼笑因缘》呢?内中确有几层道理,应该在此声明一下:第一层是,无论那种小说,多少总有一点哲理,哲理是愈探讨

  • 张公艺九世同居·佚名

    简名《九世同居》。杂 剧剧本。元无名氏作。四折,末本。史载张公 艺九世同居,唐高宗封泰山,曾亲临其宅,问睦 族之道,公艺书“忍”字百余以进。剧据此而增 饰。写寿张县张公艺一家自北齐至隋唐,九世 同居。张使二子、三子赴

  • 嘉靖东南平倭通录·徐学聚

    明徐学聚撰。一卷。系作者辑录《国朝典汇》中之日本一篇。《八千卷楼书目》无“东南”二字,且不著撰人名氏,疑明末已节录单行。内容记述明嘉靖年间东南沿海地区(主要指福建、浙江、广东等地),遭受倭寇之乱,以及各族人民

  • 国语注译·左丘明

    《国语》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撰的一部国别体著作。他的编纂方法是以国分类,以语为主,故名“国语”。至唐,始有人疑问,或谓之西汉刘向校书所辑,或谓多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陆续编成,近代包括康有为在内的多位学者怀疑是战国

  • 经学理窟·张载

    北宋思想家张载所撰阐释儒家经典的著作。由门人纂集而成。晁公武 《郡斋读书志》谓一卷,清嘉靖本作五卷,凡十二篇。对儒家所提倡的思想、制度、礼俗均有阐释。《周礼篇》针对宋代社会之弊,提出关于实行“井田” 、“

  • 大乘方广曼殊室利菩萨华严本教阎曼德迦忿怒王真言大威德仪轨品·佚名

    大乘方广曼殊室利菩萨华严本教阎曼德迦忿怒王真言大威德仪轨品。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金刚手菩萨,赞说忿怒王真言。

  • 大圣文殊师利菩萨赞佛法身礼·佚名

    亦称《大圣文殊师利菩萨赞佛法身经》,简称《文殊赞法身礼》、《文殊法身礼》。密教经典。唐不空译。一卷。说文殊赞佛四十一礼。前附不空经序(奉进表),题注“此礼出《大乘一切境界智光明庄严经》”。见载于中国历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