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征求华文佛学分科研究编辑启

佛书之结集,初为梵文、裴立文等。而梵文既残缺不全,则今世研究佛学之依据,要唯锡兰之裴立文者,中国、日本等之华文者,西藏之藏文者而已。经典之考证,虽以裴立文者为最可贵,然仅保存小乘三藏;藏文之所译,质直或过于华文,而其译本或互为有无,若华文之成唯识论等即非藏文所有,虽不能谓华文佛籍之价值高出于藏文,然亦可相为伯仲。近中国人之作佛学研究者,有好为骛外之习,见西人仅从事裴立文、藏文、梵文之研究也,轻视华文所传,殆将谓佛学必须从裴、藏、梵文以研究者,吾窃以为不然。

盖华文之佛藏,乃为汉季至宋初七八百年间,华、梵以及诸土古德传译之精英所萃。偏缺之裴、梵原典,与异译之藏文,虽可资参证,亦应出于十分慎重之态度;而且必对于华文大藏,已周览无余而精研有获者,始能有此资格。若身为华人,于华文佛书初未窥阅,或仅涉猎一二,辄摭西人或日本人牙慧,轻议华译,则殊为不伦!故今有矫正此种风气,提倡博究精研华译佛藏之需要。

中国之古书,大抵皆同希腊古哲学家之著述,包有各种科学或科学材料,而未尝分门别类以组成各科之科学。然最富有各科科学与各家哲学之精蕴者,莫过于佛藏。但在西洋近代,则论理学、数学、物理学、化学,以及生理学、心理学、生物学、社会学等,皆已离哲学而成独立科学;哲学之保留者,仅为玄学之部、认识论之部、与价值论之部,故以今世学者之眼光而观察佛学书等,终嫌囫囵而缺乏明晰之条理。致不能将佛学分流入各科科学,以多开方便法门;亦不能吸收各科科学之新材料,以充实佛学内容。论云:“菩萨于佛法,当于何求?当于五明处求”。明者何?明确知识之谓也,科学之谓也。除内明为佛学之哲学而外,因明、工巧明等,要皆为理论科学、实用科学之科学也。今欲将佛学普遍注入现代思想中,更咀嚼现代思想界中各科学之成果以消化为佛学,使得成现代思想中之活佛学,盖非复解释古佛学书,或作为概括之论所能奏功。必也依大藏佛典为原料,从各种科学之立场,分门别类以为采集之研究,更凭其研究之所得而组成各科科学,乃可提供现代思想界中各科学学者之参考。又使研究各科科学者,皆得分途进入于佛学,于是乎佛学乃成科学之哲学,佛教乃得成科学之宗教,以之综合现代之思想而建立现代人类之新信仰。

然兹事体大思精,必须由多数学者,于各科科学有专门研究,及同时于佛学有精博研究者,分途以从事方可。乃公布其所拟各学科及研究编辑之方法,请国中各科学专门学者,向佛藏分别以研究编辑;若夫出版之事,则佛学书局当任其责焉!

一、学科

  甲种        │乙种      佛学与数学   │  中国佛学      佛学与理化学  │    禅宗、天台学、贤首学及其他      佛学与生物学  │  佛教通史      佛学与心理学  │  佛教圣典      佛学与论理学  │    经要、律要、论要、杂要、备于一      佛学与伦理学  │    册,例如耶教圣经      佛学与社会学  │   佛学与中国文学       佛学与教育学  │   佛学与中国文化思想史       佛学与经济学  │   佛学与妇女问题       佛学与政治学  │   佛学与美术等       佛学与法律学       佛学与宗教学      佛学与哲学

二、方法

认定一二种学科专注以为研究,博览全部佛书,搜集以求材料,整理所获成绩,编辑以成学说。民国十九年四月释太虚拟(见海刊十一卷五期)

 


猜你喜欢
  普贤菩萨行愿赞·佚名
  入大乘论卷上(本无阙第一品名目)·佚名
  卷第八·佚名
  阅大学贯释·太虚
  卷第十三·寒松智操
  八关斋经正文·佚名
  辟支佛因缘论卷下·佚名
  广释菩提心论卷第四·佚名
  卷第十五·佚名
  卷第五十七·德清
  梵网经菩萨戒本疏第一·法藏
   第五十六則 欽山一鏃破三關·胡兰成
  弘戒法仪序·法藏
  四分律卷第二十七(二分之六明尼戒法)·佚名
  济宗颂语(附)·法藏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郭仲循·唐圭璋

      玉楼春   靓妆才学春无价。   腮粉额黄宫样画。   妖娆闲倚曲阑边,   孤净不胜微月下。   牵情群蕊临风亚。   惜恐苍苔和雨借。   何如相傍玉楼人,   芳酒绣筵红烛夜。

  • 卷三·杨基

    钦定四库全书眉庵集卷三明 杨基 撰七言古体梦题云山图梦中有人以云山图索诗因题四韵觉後惟记其首二句为足成之前山嵯峨後山耸大如盘龙小飞凤千岩万壑春雨晴浮云载山山欲动平生爱向云山居漂泊尚作云山梦明朝拂袖归故

  • 卷四百三十六 列传二百二十三·赵尔巽

      沈桂芬 李鸿藻 翁同龢 孙毓汶   沈桂芬,字经笙,顺天宛平人,本籍江苏吴江。道光二十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咸丰二年,大考一等,擢庶子。累迁内阁学士。先后典浙江、广东乡试,督陕甘学政,充会试副总裁。八年,丁父忧。服

  • 史记集解卷十九·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十九恵景间侯者年表第七太史公读列封至便侯曰有以也夫长沙王者着令甲称其忠焉【邓展曰汉约非刘氏不王如芮王故着令使特王或曰以芮至忠故着令也瓉曰汉以芮忠故特王之以非制故特着令】昔髙祖定天下功臣

  • 卷三十 艺文志 第十·班固

    (根据刘向的《别录》、刘歆的《七略》写成)【原文】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故《春秋》分为五,《诗》分为四,《易》有数家之传。战国从衡,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殽乱。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以愚黔首。汉兴,改秦之败

  • 李冲传·魏收

    李冲,字思顺,陇西人,敦煌公李宝的小儿子。少小便成孤儿,被长兄荥陽太守李承所抚养教育。李承常说:“这孩子器量非同常人,正是我李门的希望之星。”李冲深沉儒雅,心胸宽广,跟随长兄到其任所。当时牧守的子弟大多侵犯百姓,动不动

  • 赵芬传·魏徵

    赵芬字士茂,天水西人。 父亲赵演,北周的秦州刺史。 赵芬少有辩才,很读了一些经史方面的书。 北周太祖任他为相府铠曹参军,历任记室,累次升迁到熊州刺史。 他招纳投降的,安抚归顺的,得到了二千户人口。 加授他开府仪同三司。

  • 周兴传·刘昫

    周兴,雍州长安人。青年时期因通晓熟悉刑法和各种律令,为尚书省都事。后升任司刑少卿、秋官侍郎。从垂拱年间以来,屡次受命主管皇帝特命监禁犯人的牢狱,被他陷害的有数千人。天授元年(690)九月武后称帝的大周革命中,授官尚

  • 孟子字義疏證卷下·戴震

      才三條  才者,人與百物各如其性以為形質,而知能遂區以別焉,盂子所謂「天之降才」是也。氣化生人生物,據其限於所分而言謂之命,據其為人物之本始而言謂之性,據其體質而言謂之才。由成性各殊,故才質亦殊。才質者,性之所呈

  • 卷之二·罗汝芳

    问:“颜子‘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不知夫子省见他甚么来?”曰:“此段去处到(‘到’原字如此,通‘倒’——标点者注)须吾人用心体会,不容浅浅看过。若浅浅看

  • 礼记要义卷第八·魏了翁

    文王世子一文王一饭亦一饭文王一饭亦一饭文王再饭亦再饭旬有二日乃闲注云欲知气力箴药所胜间犹瘳也二日三朝皆言朝内则云命士以上昧爽而朝日入而夕者朝礼具夕礼简故言夕今三皆曰朝者以其礼同故通言朝凡常世子朝父母每

  • 刺权第九·桓宽

    【题解】刺,讥刺的意思。权,权贵。本篇文学对权贵进行指责,而大夫则加以辩护。大夫曰:今夫越之具区(1),楚之云梦(2),宋之钜野(3),齐之孟诸(4),有国之富而霸王之资也。人君统而守之则强,不禁则亡。齐以其肠胃予人(5),家强而不制,枝大而折干,

  • 佛入涅槃密迹金刚力士哀恋经全文·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牟尼世尊在拘尸那城娑罗林间。北首而卧。初入涅槃时。密迹金刚力士。见佛灭度悲懊恼。作如是言:世尊成就最胜无上十力。云何於今乃为羸弊无常气势微劣之所摧败。如舍我入于寂灭。我从今日无归无依无覆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要·智旭

    此直指吾人现前一念介尔之心。即是三般若也。夫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但以生法太广。佛法太高。初心之人惟观心为易。是故大部六百余卷。既约佛法及众生法。广明般若。今但直约心法显示般若。然大部虽广明佛法及众生法。

  • 注维摩诘经卷第一·僧肇

    维摩诘不思议经者。盖是穷微尽化。绝妙之称也。其旨渊玄。非言象所测。道越三空。非二乘所议。超群数之表。绝有心之境。眇莽无为而无不为。罔知所以然而能然者不思议也。何则夫圣智无知而万品俱照。法身无象而殊形并

  • 卷第六十一·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六十一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一行纳息第二之六问为烦恼现在前故退。为退已烦恼现在前。设尔何失。二俱有过。所以者何。若烦恼现在前故退者。品类足说当云何通。如说

  • 我,机器人·阿西莫夫

    《我,机器人》(I, Robot),是美国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出版于1950年的科幻小说短篇集,收录9篇短篇小说。大多原载于1940年到1950年间的美国《超级科幻小说》杂志和《惊奇科幻小说》杂志。书中的短篇故事各自独立,却拥有共同

  • 搜神记·干宝

    志怪小说集。东晋干宝撰。二十卷。原书已佚。今本系后人据《法苑珠林》、《太平御览》等书辑录而成。大小故事凡四百五十四条。多记神灵怪异之事,意在“发明神道之不诬”。但亦保存有不少优秀神话故事及民间传说。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