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六出 谪遇 (仙吕入双调齐微韵)

(生巾服从人行装随上)蜀道难,直道难,直道难于蜀道难,人情险莫扳。路漫漫,雪漫漫,枫叶臣心一样丹,奸谀骨已寒。俺杨椒山自谏马市上疏,圣上已有觉悟之意,被严嵩奸臣用计沮蔽。反说俺挠乱边机,把俺发了锦衣卫,一拶一夹,意欲害死。谁知圣上止降了原官,谪为狄道县典史。还是圣恩宽厚。今日起程前去,路费不足,跨一驴而行便了。

(执鞭行上介)你看好凤雪也!

【北新水令】

(生)中原雨雪叹无衣,送西风萧萧行李。丹心成泛梗,热血等寒灰。国事堪悲,揾不住孤臣泪。

(下)

【南步步娇】

(老旦、丑扮解子上)同云淡日苍天蔽,野旷人无倚,鸱鸮绕树啼。

(內作鸦鸣介)念老身夏桂洲妻子,充配全州。这等寒天大雪,你还怪叫怎的?鸱鸮呵,败国亡家,断送人憔悴。

(丑)老夫人赶上车子快行?还有五千余里路哩。风霜万里迷,暮年孤寡身狼狈。

(下)

【北折桂令】

(生上)望临洮边树迷离,说甚么投荒吊远,迁客凄其。叹梅福当年作尉,浮沉小吏,半隐栖迟。本待要净风霾澄清揽辔,又谁料遇冰霜倒折倾葵。天运难回,臣力孤危。到不如,击柝关门,负弩登陴。

(下)

【南江儿水】

(老旦、丑上)叹白发闺中寡,受黄封阁下妻。一朝祸到翻天地,孤魂何日丘园瘗?遗珠何处天涯寄,瘴海蛮烟无际。万死残生,望不见浮云白日。

(下)

【北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生从上)本待学汉朱云借剑威,也不让强项令鹰鹯力。本待学段秀实笏击贼,也不让狄梁公清君侧。

俺想那夏相国负屈而亡,曾御史含冤而死,这贼好不狠也。当之者宗族夷,犯之者头颅碎·奸回!真个有倒海移山计。还期!要图个燃脐射隼机。

(下)

【南侥侥令】

(老旦左旋介)六花风揽坠,双泪冻还啼。俺只见冰开桥圮波涛沸,且自唤浮槎渡野溪。

(坐介)桥行不的,且自坐一时。

【北收江南】

(生从右旋上)呀,漱寒沙,不断水流西。隔前村,天晚雪风吹。只得下驴来,唤船过去。

(作下驴介)江山薄暮雨凄凄,叫人看船来,见舟泊前溪,老渔披得钓蓑归。

(末摇船上)罢钓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列位请上船!

(且众争先上介)

(丑)我们是官差!

(众)我们也是官差!

(丑)那里的差?

(众)是上广西全州的钦犯夏老夫人·

(生)原来就是夏老夫人,晚生一时失瞻了!

(老旦、生见介)不知老夫人一路辛苦如此!前途还有门生故吏照管么?

(老旦)一路投人,俱推不在。

(哭介)还有半万之遥,老身几番要寻自尽,这解官又不容。

(生)老夫人放心!晚生是杨椒山,有同年张翀在广西,此人义气,可以相托,即写一封书带去。

(老旦)待老身拜谢!

【南园林好】

(老旦)遇歧路同难提携,登舟处天意何奇!多感得朱家仗义,书一纸,济艰危。

(生)家人取笔砚来!就此写书,老夫人亲自带去。

(写介)

(送书介)老夫人一路难行,晚上跨得一蹇,可乘此前去。这到临洮不远,我自徒步而往。

(老旦)多谢!大人请上,容老身叩谢。

(同拜介)

【北沽美酒带过太平令】

(生)这相逢似有期,望云山魄暗飞。同祸蒙冤孤与婺,任恓惶分涕。悲岸柳,赋江蓠,正风霁晚冬天气。

(众)望丹枫迁臣挥泪,染湘竹娥皇留碧。惊白鹭冲远起,溯清波同舟共济。俺呵,怜伊叹伊,生悲死悲,呀,唤不醒九天昏睡。

(下船介)

(生)江天雪后遇流人,

(老旦)歧路逢君洒泪频。

(合)唯有感君并积恨,万年千载不成尘。

(老旦上驴下)

(生步下)

【清江引】

(末摇船唱)芦花秋水清无底,坐看沙鸥戏。不争利与名,那管权和势!醉鼾鼾,高卧在船舱里。

(下)

《鸣凤记》有“遇夏”一出,乃作驿中相赠托书,事颇同。但词与关目俱欠生动,故以南北调畅之。

猜你喜欢
  张时甫·唐圭璋
  徐霖·唐圭璋
  编订说明·唐圭璋
  竹坡诗话·周紫芝
  第十一齣~第二十齣·邱瑞吾
  第一折·佚名
  哭庵词集·易顺鼎
  卷285 ·佚名
  七言巻二十·洪迈
  卷八·朱彝尊
  提要·李商隐
  卷八百三十三·佚名
  重刊诗林广记序·蔡正孙
  卷一·孙一元
  雍熈乐府卷之三·郭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出至第二十出·施惠

    第十一出士女随迁 【缑山月】(生上)守正处寒炉,勤苦诵诗书。盼春闱身进践荣途。奈双亲服制,前程未遂,敢仰天呼。(小旦上)乐道安贫巨儒,嗟怨是何如?但孜孜有志效鸿鹄,似藏珍韫匮,韬光隐讳,待价沽诸。哥哥万福。(生)妹子到来,妹

  • 甲集第十一·钱谦益

    陶学士安五十六首【送程子厚还新安(子厚精阴阳家,尝教授铅山阴阳学,调太平)】於穆苍灵运,元化无始终。垂象炳躔逡,积闰成岁功。茫茫万古余,坐致理则同。清台窥玉管,缇帷侯律筒。教筵分列郡,设官效儒宫。新

  • 参寥诗钞·吴之振

    僧道潜庐山杂兴古帝论匡山,南国之德镇。迩来得跻攀,此语始吾信。雄雄压九江,矗矗排万刃。青天落飞瀑,白日雷霆震。石镜俄忽开,孤光舞而运。异花无冬春,瑶草亦芳润。远公初渡江,道誉蔼东晋。刘雷赞高风,遁世各无闷。陈迹虎溪头

  • 卷一百二十·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一百二十目録杂题类题惠崇画【元马祖常】郭忠恕十幅【元邓文原】题画【元虞集】题山石猨鸟图【元杨载】时中兄示余画一轴画一老翁推独轮小车上载两巨瓮意其为警世之为因为赋诗【元杨载

  • 御选金诗卷七·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金诗卷七七言古诗二厐铸雪谷晓装图溪流咽咽山昬昬前山后山同一云天公谈笑玉雪喷散为花蕋白纷纷诗翁瘦马之何许忍冻吟诗太清古老奴寒缩私自语作奴莫比诗奴苦木僵石老鸟不飞山路益深诗益奇老奴忍笑怜翁

  • 卷一百七十三·列传第六十一·张廷玉

        杨洪 石亨 郭登 朱谦 孙镗 范广   杨洪,字宗道,六合人。祖政,明初以功为汉中百户。父璟,战死灵璧。洪嗣职,调开平。善骑射,遇敌辄身先突阵。初,从成祖北征,至斡难河,获人马而还。帝曰:“将才也。”令识其名,进

  • 绥冦纪略卷七·吴伟业

    国子监祭酒吴伟业撰开县败杨嗣昌常徳武陵人也与父鹤先后举进士天启中逆珰魏忠贤兵部尚书崔呈秀用事鹤以南贑巡抚放为民嗣昌为户部郎移病父子皆龃龉归楚人多称之烈皇帝立僇大憝大学士黄立极在内阁

  • 第四十三章 所谓“武汉事变”之因果·李宗仁

    一1929年发生的所谓“武汉事变”,事实上仅是蒋先生挟天子以令诸侯、志在消灭异己的许多战争之一而已。蒋先生企图用武力消灭异己,远在北伐刚完成时,似乎便已决定。1928年7月底,我自北平回到南京后不久,便在李济

  • 卷三十·冯复京

    钦定四库全书六家诗名物疏卷三十  明 冯复京 撰国风豳二七月篇下股说文髀也○释名云股固也爲强固也莎鸡尔雅云螒天鸡樊光曰小虫黑身赤头李巡曰一名酸鸡郭璞曰一名莎鸡一名樗鸡○陆疏云如蝗而斑色毛翅数重其翅正赤

  • 赋第二十六·荀况

    [题解]赋:铺叙朗诵,引申而为一种着意铺陈事物、“不歌而诵”(不配乐歌唱而朗诵)的文体名称。它像诗一样全篇押韵,所以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古诗的一个流别;但它的句式又不很像诗而像散文,没有固定的格式,所以它实

  • 卷十八·范家相

    钦定四库全书诗沈卷十八桞州府知府范家相撰周颂总论三颂之作有诗即有乐有乐即有用无一篇之虚设所以道扬功德歌咏休美幽以感鬼神明以播臣民使没世而人不能忘也然我将言天威之可畏臣工警百尔之敬公烈文以继序思皇为劝振

  • 卷十六·佚名

    △忿怒品第十五不怒而兴怒,不造而行恶。彼受其苦痛,今世亦后世。昔佛在拘奢弥瞿师园中。尔时彼村众多比丘好喜斗诤。恶眼相视共相毁辱。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止止比丘勿共斗诤。所以然者,比丘当知怨不息怨忍乃息怨。是如来正

  • 卷十四·佚名

    复次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得一坐法何等为十。一者一坐菩提场中。诸魔惊怖而永不动。二者证出世定而永不动。三者具出世慧而永不动。四者得出世智而永不动。五者证悟空性而永不动。六者如实觉了诸法而永不动。七者得

  • 所希望于星洲佛教徒者·太虚

    ──二十九年三月在星嘉坡中华佛教会欢迎会讲──余首次南来,系在民国十五年;二次系在民国十七年。首次在星讲学十余日,其中有三日、系在此间新成立纪念堂,后在佛教寺院说法。彼时甚欲赴南洋各地,嗣因患病不果行,遂尔返国。

  • 卷第八十·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八十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三十五世随录天寿谧融元禅师初在博山。参狗子话。有省入处。後谒林皐豫于夹山。一见便曰。久向和尚。

  • 血字的研究·柯南·道尔

    英国小说家柯南道尔的小说,是他所创造的福尔摩斯探案系列故事中的第一部。作品的叙述者华生医生在阿富汗受了伤,之后回到了英国。他托熟人为他找一个同伴合租一所公寓,那个合租人就是福尔摩斯。此人目光锐利,善于推理

  • 易纂言·吴澄

    易学著作。元吴澄撰。是一本音注、训释、考证《易经》的书。十二卷。本书体例是采用宋吕祖谦《古周易》本经文,每卦先列卦变主爻,每爻先列变爻,次列象占,十翼亦各分章安排。其训释各附句下;音注、考证于经附每卦之末,

  • 中山狼传·马中锡

    文言寓言小说。 明马中锡撰,存于明刊马中锡《东田文集》卷三。“中山狼”是一则民间流传已久的故事。明刻本《合刻三志》中的《中山狼传》署名唐人姚合,而明刻本《古今说海》、清翟灏《通俗编》、清钮锈《觚剩》,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