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黄滔诗鉴赏

生平简介

黄滔,字文江,莆田(今福建莆田县)人。乾宁二年(895)登进士第。光化中(898—901),任四门博士,迁监察御史里行。五代时,为闽王王审知召为推官,对审言多所匡正,有政绩。

工诗能文,擅长哀辞。其诗多寄赠送别、感伤身世之作,但也有少量诗篇对唐末战乱有所反映。诗风平淡晓畅,“ 若与人对语,和气郁郁,有贞元、长庆 风概”。著有《黄御史集》。

书 事

黄滔

望岁心空切,

耕夫尽把弓。

千家数人在,

一税十年空。

没阵风沙黑,

烧城水陆红。

飞章奏西蜀,

明诏与殊功。

黄滔诗鉴赏

这首诗的题旨可能与唐末西蜀的军阀混战有关。

西蜀是唐末军阀争夺异常激烈的地方。据载,光启元年(887)当时的利州刺史王建攻入阆州 ,驱逐刺史 杨茂实;接着联合顾彦朗攻打西川节度使陈敬瑄。文德元年(888),唐王朝又以不顺服朝命为借口,派韦昭度领兵征讨陈敬瑄和田令孜,野心勃勃的王建乘机参与其事,扩大势力。他们围困成都达三年之久,弄得“成都城中乏食 ,弃儿满路”,“饿殍狼藉”。大 顺二年(891)陈敬瑄投降 ,王建夺得成都,唐王朝 只好承认他为检校司徒 、成都尹、剑南节度使。《书 事》所谴责的,可能涉及这一史实。

这首诗的显著艺术特点是成功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显示出强烈的讽刺意味。诗的前六句主要写——农民的愿望是热切地盼望丰收,但统治者却强迫他们弃农桑而“尽把弓”;频繁的战争使得人口锐减,千户之中仅有几个人勉强地生存着,而且他们还要负担沉重的赋税。那年月的赋税高得惊人,一年的赋税往往就能刮去十年的收成。残酷的战争连年不断,直打得风沙四起,日月无光,军阀们屠城放火,烈焰飞腾,映得河水和陆地一片血红——这样的描摹,入木三分地表现出了统治者之间的混战给城乡人民所带来的严重灾难,揭示出其反人民的不义性。而诗的最后两句则又从人民的对立面着笔,写这些战争的发动者不仅不为自己的罪行感到耻辱,相反,他们还要厚颜无耻地往朝廷飞送奏章,谎奏西蜀的“战绩”,骗取皇帝的“明诏”,受到“殊功”的奖赏。这样,一方面是生产凋零,生灵涂炭,一方面则是邀功受赏,这是多么鲜明强烈的对比!正是从这种对比中,我们才更加清楚地看到了诗人对那建立在血泊之上的“殊功”的否定和讥刺之情。同时,也可以从对比中感受到皇帝的昏庸腐朽,赏惩不明。

这首诗在语言技巧方面也颇具特色。诗歌语言精炼质朴,对仗工整。三、四两句主要在数词对仗上显示出诗人的才思之妙,而五、六句则在动词、名词的对仗上显示出其调词遣语的非凡艺术功底。

猜你喜欢
  卷六百三十二·彭定求
  卷四百三十一·彭定求
  ●挂枝儿·谑部九·冯梦龙
  第四十一出 显圣·梁辰鱼
  第十一出 闻乐·洪昇
  第一折·关汉卿
  贺寿诗(五言古风)·徐志摩
  巻五·刘履
  卷三十五·乾隆
  卷二十四·乾隆
  卷四百四十三·陈廷敬
  卷八百七十五·佚名
  卷七百三十六·佚名
  卷四百九十一·佚名
  御选明诗卷四十一·康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作者简介·梁章钜

    清代楹联大师梁章钜(1775-1849年),字臣林,号退庵,祖籍长乐,后迁居福州。清嘉庆年间进士,官至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是一位政绩突出、深受百姓拥戴的官员。他是林则徐的好友、坚定的抗英禁烟派人物。他在广西巡抚任上,曾奏请

  • 第一百五十一回 下辣手车站劫印 讲价钱国会争风·蔡东藩

      却说曹锟自吴佩孚击败奉军,拥黎复位,事实上差不多已成为太上总统,北方和长江一带的武人,除少数属于他系外,几乎尽归部下;中央政令,只要他说一句,政府就不敢不办。一个人到了这般地位,总可志得意满了。无奈曹三的欲望无穷,

  • 读礼通考卷六十五·徐乾学

    丧仪节二十八诔周礼春官太祝作六辞以通上下亲疏逺近六曰诔【注诔谓积累生时德行以锡之命主为其辞此有文雅辞令难为者故太祝主之】太史遣之日读诔【注遣谓祖庙之庭大奠将行时也人之道终于此累其行而读之太师又帅瞽廞之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十一·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二十九景泰二年十二月乙丑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 帝省郊祀牲○命中都留守司及凤阳府每岁专委堂上官一员巡视 皇陵树林治盗伐者罪从副留守徐景璜奏也○丙寅○免陕西甘州左等六卫屯粮四千一百一十余石以达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九·佚名

    正德七年六月癸卯朔升原任翰林院编修孙清为山西按察司副使提调学校清不修行捡坐事落职至是以金□赞剌起用物论大不然之吏部尚书杨一清对人輙自角□羊曰此人若不收用何事不为或谓为清之地者伶人臧贤也○贼方四余党四千

  • 九三○ 谕内阁将《御批通鉴纲目续编》议论诋毁处交皇子等删润黏签进呈·佚名

    九三○ 谕内阁将《御批通鉴纲目续编》议论诋毁处交皇子等删润黏签进呈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初七日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初七日内阁奉上谕:朕披阅《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条,于辽、金、元三朝时事多有议

  • 一一六 山东巡抚徐绩等奏续得遗书并进呈书目折·佚名

    一一六 山东巡抚徐绩等奏续得遗书并进呈书目折乾隆三十八年九月二十八日山东巡抚臣徐绩、山东学政臣李中简跪奏,为奏闻事。恭照钦奉谕旨,勅令访求历代遗书及国朝儒林撰述,无论刊本抄本,汇收备录,开具目录奏明。钦此。钦遵

  • 四十五、苏沪往来·包天笑

      自从东来书庄开设,他们举我为经理以后,我常常到上海去,因为许多日本的图书,不必从苏州向日本邮寄,上海虹口,已有日本书店,我们可以自去选择。我认识了两家,要什么图书,可以托他们到东京去定,邮寄也很方便。还有日本出品的文

  • 李文忠传·张廷玉

    李文忠,字思本,小名保儿,盱眙人,太祖姐姐之子。十二岁时便死去母亲,父亲李贞带着他辗转乱军之中,多次濒临死亡。二年之后才在滁阳谒见太祖。太祖见到李保儿,十分喜爱,便将他收为养子,跟随己姓。李文忠读书聪颖、敏悟,所学东西就

  • 第六章 3·辜鸿铭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济富。”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辜讲有一次,当孔

  • 五辅第十·管仲

    古之圣王,所以取明名广誉、厚功大业,显于天下,不忘于后世,非得人者,未之尝闻。暴王之所以失国家,危社稷,覆宗庙,灭于天下,非失人者,未之尝闻。今有土之君,皆处欲安,动欲威,战欲胜,守欲固,大者欲王天下,小者欲霸诸侯,而

  • 卷七十九·道世

    △邪见部第十三(此别二部)▲述意部第一夫创入佛法,要须信心为首。譬如有人至於宝山,若无信手,空无所获。故经说:“愚痴之人,不识因果,妄起邪见,谤无三宝四谛,无祸无福,乃至无善无恶,亦无善恶业报,亦无今代後代、众生受生。如是之人

  • 卷二·佚名

    佛告迦叶波。若诸菩萨。具足三十二法。名为菩萨。迦叶白言:云何三十二法。所为益一切众生。一切智智种子。不量贵贱令得智慧。为一切众生低心离我。真实愍念其意不善友恶友心行平等。虽到涅槃思念爱语。先意问讯愍见重

  • 求人不如求己·佚名

    佛印了元禅师与苏东坡,一起在郊外散步时,途中看到一座马头观音的石像,佛印立即合掌礼拜观音。苏东坡看到这种情形不解地问:“观音本来是我们要礼拜的对象,为何他的手上与我们同样挂着念珠而合掌念佛,观音

  • 傲霜花·张恨水

    现代长篇小说。张恨水著。1947年上海百新书店初版。内收《自序》1篇。小说初载时原名《第二条路》,1941年初载于重庆、成都两地的《新民报晚刊》。作者在《自序》中说,这是一部叙述人生的书,将自己抗日战争时期在重庆所

  • 太极通书·周敦颐

    北宋周敦颐著。原名《易通》,共40章。许多地方直接引用《易大传》并加以发挥。其中心观念是“诚”。诚包括天道和人性两重意义。书中说:“诚者圣人之本。‘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诚之源也;‘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诚斯

  • 法华玄论·吉藏

    凡十卷。隋代嘉祥大师吉藏(549~623)撰。又称法华经玄论。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四册。本书乃吉藏依三论教旨,以阐释法华经之要义。内容包括:(一)弘经方法,阐明弘传法华经之方法。(二)大意,说明佛说法华经之十六种因缘。(三)释名,解

  • 温室经义记·慧远

    佛典注疏。隋慧远撰。一卷。是东汉安世高译(经录一般称西晋竺法护译)《佛说温室洗浴众僧经》(简称《温室经》)的注释书。本经所说澡浴之法,即用七物,除七病,得七福。六朝至唐代信奉者多依而行,影响较大。此书判本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