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三十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三十

传第十四

阿噜科尔沁部总传

阿噜科尔沁部在古北口外至

京师千三百四十里东西距百三十里南北距四百二十里东界扎噜特西界巴林南界喀尔喀左翼北界乌珠穆沁元太祖弟哈布图哈萨尔十三传至图美尼雅哈齐子三长奎蒙克塔斯哈喇游牧嫩江号嫩科尔沁其裔详科尔沁部总传次巴衮诺顔次布尔海游牧呼伦贝尔巴衮诺顔子三长昆都伦岱青号所部曰阿噜科尔沁以别於嫩科尔沁子达赉称楚琥尔嗣为部长次哈贝巴图尔裔不着次诺延泰子四号四子部落布尔海裔号乌喇特详各部总传阿噜科尔沁与四子部落乌喇特茂明安翁牛特阿巴噶阿巴哈纳尔及喀尔喀内外扎萨克统号阿噜蒙古初皆服属於察哈尔以林丹汗不道天聪四年达赉暨子穆彰率属来归

命诸贝勒郊迎五里

赐宴八年

遣大臣赴硕翁科尔定诸藩牧以两白旗外塔喇布拉克

逊岛为其部界崇德元年

宣谕朝鲜其部德赫拜达尔齎书从遇明皮岛兵阻击败

之还得

优赉先是阿噜科尔沁设两旗达赉穆彰各领一至是始并两旗为一以穆彰领之嗣从征朝鲜瓦尔喀索伦喀尔喀及明济南锦州松山蓟州顺治元年从入山海关击流贼李自成叙功授扎萨克爵固山贝子康熙二十七年噶尔丹侵喀尔喀

谕所部兵防苏尼特汛二十八年部衆乏食

赐粟赈之二十九年二等台吉栋纽特从征噶尔丹见贼

势炽慷慨谓衆曰我等受

恩深若稍退何面目见

圣顔乎率兵三百趋前战皆殁阵三十年赠一等台吉世袭达尔汉号是冬理藩院议给所部贫户米谷

谕曰赏给米谷应调蒙古驼马运送时值隆冬输挽殊艰恐领米之人不能运到必致沿边私粜不如量米给银到彼甚易贫人得沾实惠三十五年

上亲征噶尔丹侦贼沿克噜伦河至额哲特图哈卜齐尔

谕严防汛界四十三年

遣大臣往讯盗案宣

谕扎萨克戢所部务令无盗四十八年固山额驸巴特玛

妻县君以属人不遵令请献户口

谕暂遣官理後不为例雍正五年

赐所部贫户银九年从大军剿噶尔丹策凌十三年遣官齎银赈饥所部一旗驻牧珲图山东隶昭乌达盟其爵为扎萨克多罗贝勒由固山贝子晋袭追封多罗贝勒扎萨克固山贝子穆彰列传【今袭扎萨克多罗贝勒】

穆彰阿噜科尔沁部人姓博尔济吉特元太祖弟哈布图哈萨尔十七世孙天聪四年随父达赉来归五年

上征明大凌河将还师闻察哈尔林丹汗侵达赉牧境命移师往征侦远遁乃还六年穆彰会大军征察哈尔谕曰尔等为察哈尔所逐来归我国朕屡令移牧近地乃不遵朕旨致被掠属国为人所袭朕犹有憾尔等躬罹其害积怨自深当思藉朕力以复仇乃不散给尔马不多发尔兵何耶寻以林丹汗西奔追之不及

命穆彰等往大同宣府界收察哈尔部衆之窜入明边者七年穆彰偕台吉阿玉什巴尔巴图鲁等贡驼马八年春达赉来朝

御殿设宴

命与翁牛特部逊杜棱济农分坐左右以优异之夏达赉穆彰偕台吉阿玉什奇塔特海色等从大军征明由喀喇鄂博入得胜堡至大同克堡四台一师旋以翁牛特柰曼二部违令议罚驼马

诏给达赉崇德元年

谕穆彰曰尔父年高嗜酒部务皆尔掌管凡赋役务期均平尔若不敬父母更敬何人凡物皆可求而有之父母之年可再得耶是年冬穆彰从征朝鲜二年进征瓦尔喀俘获甚衆师还率诸台吉塔布?献驼马

赉甲胄縀布先是所部阿布尔瑚有叛志或以告穆彰弗之信寻阿布尔瑚遁追之又半途辄返至是事觉议罚马百二十

诏宥减之三年春喀尔喀扎萨克图汗拥衆逼归化城上统师征穆彰偕台吉海色固噜等以兵会侦扎萨克图汗遁乃还复遣兵从睿亲王多尔衮入明边攻克山东是年达赉卒四年穆彰从征明松山以兵不及额议罚马五十

诏宥之六年春贡驼马时台吉阿玉什玛尼等以从征索

伦凯旋各

锡赉有差夏遣兵从征明锦州其属翁阿柰击敌松山有

优赉之七年穆彰尚郡主授和硕额驸是年冬遣兵从征明蓟州其属卓弼泰败总兵白腾蛟军八年遣台吉海色等献俘顺治元年叙功封扎萨克固山贝子四年卒五年追封多罗贝勒以其子珠勒扎干袭

诏世袭罔替

一次袭珠勒扎干穆彰长子尚郡主授和硕额驸顺治五年袭扎萨克多罗贝勒八年追叙其祖父来归功晋多罗郡王康熙十四年从抚远大将军信郡王鄂扎剿察哈尔叛人布尔尼十七年卒子十长色棱袭郡王次璘沁授台吉次楚依亦袭郡王次巴特玛授和硕额驸次敦岳特次?楚特次垂达尔次阿奇尔图次乌尔津次喇特纳均授台吉

二次袭色棱珠勒扎干长子尚郡主授和硕额驸康熙十七年理藩院奏珠勒扎干郡王爵非世袭其子应降等

诏仍袭多罗郡王二十三年

上行猎古北口外色棱偕弟巴特玛督围场

赐宴复以其部多盗

谕抚恤部衆二十七年以躭酒削爵

命其弟楚依袭贝勒

三次袭楚依珠勒扎干第三子康熙二十七年袭扎萨克多罗贝勒二十九年随大军侦击噶尔丹至索约勒济河深入搏战中创陷贼不屈归三十年晋多罗郡王四十三年卒子穆宁袭贝勒四次袭穆宁楚依长子康熙四十三年袭扎萨克

多罗贝勒四十六年卒无嗣从弟旺扎勒袭五次袭旺扎勒色棱次子康熙四十八年袭扎萨克多罗贝勒雍正五年卒子达克丹袭

六次袭达克丹旺扎勒长子雍正五年袭扎萨克多罗贝勒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三十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三十七·列传第一百二十五·张廷玉
  读礼通考卷二·徐乾学
  卷之五十三·佚名
  卷之五百八十六·佚名
  第一二○申光绪七年十一月八日一一三一○-二·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八 文苑传五·纪昀
  通鉴纪事本末卷四十一上·袁枢
  志卷第十五 高丽史六十一·郑麟趾
  先考荫堂公家傅·林献堂
  张升传·宋濂
  黄凤翔传·张廷玉
  晋纪五 孝惠皇帝上之下元康九年(己未、299)·司马光
  卷六十九·佚名
  卷四十九·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八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陈维崧·龙榆生

    陈维崧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以明天启五年(一六二五)生。父贞慧,明末著气节。维崧少负才名,冠而多须,浸淫及颧准,陈髯之名满天下。尝客如皋冒氏水绘园,主人爱其才,进声伎适其意。康熙己未(一六七九),召试鸿词

  • 卷第二十九·陈与义

    ○除夜畴昔追欢事,如今病不能。等闲生白发,耐久是青灯。海内春还满,江南砚不冰。题诗饯残岁,钟鼓报晨兴。○雨中北客霜侵鬓,南州雨送年。未闻兵革定,从使岁时迁。古泽生春霭,高空落暮鸢。山川含万古,郁郁在樽前。○渡江江南非

  • 提要·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八御选四朝诗       总集类提要【臣】等谨案御选四朝诗二百九十二卷康熈四十八年圣祖仁皇帝御定右庻子张豫章等奉勅编次凡宋诗八十七卷作者八百八十二人金诗二十五卷作者三百二十一人

  • 卷五 秦本纪第五·司马迁

    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脩。女脩织,玄鸟陨卵,女脩吞之,生子大业。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已成,帝锡玄圭。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帝舜曰:“咨尔费,赞禹功,其赐尔皂游。尔后嗣将大出。”乃妻

  • 卷三百十七·列传第二百五·广西土司·张廷玉

        ◎广西土司   广西瑶、僮居多,盘万岭之中,当三江之险,六十三山倚为巢穴,三十六源踞其腹心,其散布于桂林、柳州、庆远、平乐诸郡县者,所在蔓衍。而田州、泗城之属,尤称强悍。种类滋繁,莫可枚举。蛮势之众,与滇

  • ●卷二十二·徐梦莘

      政宣上帙二十二。   起宣和七年三月,尽十一月二十六日癸巳。   三月童贯入燕犒军。   茅斋自叙曰:童贯交授银绢毕离太原由真定府河间莫雄州入燕扩自保州入莫州迎贯於任邱县语兀室已擒天祚事谓贯宜急备边以防

  • 读礼通考卷三十四·徐乾学

    丧服五受服丧服记衰三升三升有半其冠六升以其冠为受受冠七升【注衰斩衰也或曰三升半者义服也其冠六升齐衰之下也斩衰正服变而受之此服也三升三升半其受冠皆同以服至尊宜少差也 疏自此至篇末皆论衰冠升数多少也以其冠

  • 皇王大纪卷三十七·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庄王五年冬十二月陈葬其君庄公鲁公子庆父伐邾于余丘齐侯夫人王姬薨讣于鲁鲁侯为之大功或曰由鲁嫁故为之服姊妺之服冬十二月鲁桓夫人会齐侯于禚齐国风六篇曰南山四章章六句刺襄公也鸟兽之行淫乎其妺

  • 周书·康王之诰·佚名

    康王既尸天子,遂诰诸侯,作《康王之诰》。王出,在应门之内,太保率西方诸侯入应门左,毕公率东方诸侯入应门右,皆布乘黄朱。宾称奉圭兼币,曰:「一二臣卫,敢执壤奠。」皆再拜稽首。王义嗣,德答拜。太保暨芮伯咸进,相揖。皆再拜稽首曰

  • 卷六十一 昏义第四十四·郑玄

    (陆曰:“郑云:‘《昏义》者,以其记娶妻之义,内教之所由成也。’”)[疏]正义曰:案郑《目录》云:“名曰《昏义》者,以其记娶妻之义,内教之所由成也。此于《别录》属《吉事》也。”谓之“昏”者,案郑《昏礼目录》云:“娶妻之礼,以昏为

  • 卷三十七 论语十九·黎靖德

      ◎子罕篇下   △法语之言章   "法语之言","巽与之言",巽,谓巽顺。与他说,都是教他做好事,如"有言逊于汝志"。重处在"不改、不绎"。圣人谓如此等人,与他说得也不济事,故曰:"吾末如之何也已!"〔端蒙〕   植说:"此章集注

  • 论语集注大全卷二十·胡广

    钦定四库全书论语集注大全卷二十尧曰第二十凡三章尧曰咨尔舜天之厯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此尧命舜而禅【时战反】以帝位之辞咨嗟叹声厯数帝王相继之次第犹嵗时气节之先后也允信也中者无过不及之名四海之

  • 第十四章 8·辜鸿铭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辜讲孔子说:“一旦有影响力,发挥起来就很容易;一旦公正无私,指示也就不会被忽视。”

  • 卷三十一·王天与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纂传卷三十一   元 王天与 撰无逸第十七        周书周公作无逸【汉孔氏曰中人之性好逸豫故戒以无逸张氏曰周召之于成王所陈在敬所戒在逸葢敬则不逸逸则不敬以敬为心则为恭为畏为不暇为

  • 仪礼逸经卷二·吴澄

    元 吴澄 撰冠义第一夫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射乡此礼之大体也○礼之所尊尊其义也失其义陈其数祝史之事也故其数可陈也其义难知也知其义而敬守之天子之所以治天下也○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

  • 星槎胜览·费信

    中国古代外国地理游记。费信撰。明正统元年(1436)成书。原本前、后集2卷,后有改订本为4卷;近人冯承钧校注本,商务印书馆1937年出版,中华书局1954年重印。费信(1388—?),字公晓,江苏太仓人,14岁时代兄为太仓卫戍军,借

  • 大波·李劼人

    李劼人著。共四部。作于1937年。以1911年四川争路事件为中心,从保路同志会的成立、发展以及各地同志军的武装斗争和赵尔丰对运动的血腥镇压,一直写到清王朝的覆灭,真实生动地反映辛亥革命这一规模巨大的民众运动。第一部

  • 两军师隔江斗智·佚名

    元明之际杂剧剧本。简名《隔江斗智》。撰人姓名不详。旦本。剧写三国赤壁之战以后,荆襄九郡力刘备所得,详。剧写三国赤壁之战以后,荆襄九郡力刘备所得,孙权与刘备反目成仇。周瑜为夺回荆州,乃以孙刘结亲为名,拟乘送小姐孙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