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十二

暑类

五言古

嘲热客         【魏】程 晓

平生三伏时道路无行车闭门避暑卧出入不相过今世褦襶子触热到人家主人闻客来颦蹙奈此何谓当起行去安坐正咨嗟所说无一急唅一何多疲向之乆甫问君极那揺扇臂中疼流汗正滂沱莫谓为小事亦是一大瑕传戒诸高眀热行宜见呵

苦热行         【梁】简文帝

六龙骛不息三伏起炎阳寝兴烦几案俯仰倦帏牀滂沱汗似铄防靡风如汤洄池媿玉浪兰殿非含霜细帘时半卷轻幌乍横张云斜花影没日落荷心香愿见洪崖井讵怜河朔觞

夏诗          【梁】徐 勉

夏景厌房栊促席翫花丛荷隂斜合翠莲影对分红此时避炎热清樽独未空

苦暑          【梁】王 筠

日坂散朱雰天隅敛青霭飞飇焕南陆炎津通北濑繁星聚若珠宻云屯似盖月至每开襟风过时觧带

苦暑          【梁】刘孝威

暮日苦炎溽迁坐接阶廊月丽姮娥影星含织女光栖禽动夜竹流萤出暗墙香盘糅鲜粉雕壶承玉浆白羽徒垂握緑水自周堂弱纨犹觉重纎絺尚少凉弄风思汉朔戏雨忆吴王元冰术难验赤道漏犹长谁能更吹律还令黍谷凉

苦热行        【北周】庾 信

火井沉荧散炎洲高焰通鞭石未成雨鸣鸢不起风思为鸾翼扇愿借眀光宫临淄迎子礼中散就安丰美酒含兰气甘?开蜜筒寂寥人事屏还得隐墙东

夏日应令         庾 信

朱帘卷丽日翠幕蔽重阳五月炎气蒸三时刻漏长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开冰带井水和粉杂生香衫含蕉叶气扇动竹花凉早菱生软角初莲开细房愿陪仙鹤举洛浦听笙簧

毒热寄简崔评事十六弟  【唐】杜 甫

大暑运金气荆扬不知秋林下有塌翼水中无行舟千室但扫地闭闗人事休老夫转不乐旅次兼百忧蝮蛇暮偃蹇空牀难暗投炎宵恶眀烛况乃懐旧邱开襟仰内弟执热露白头束带负芒刺接居成阻修何当清霜飞防子临江楼载闻大易义讽咏诗家流蕴借异时軰检身非茍求皇皇使臣体信是德业优楚材择杞梓汉苑归骅骝短章达我心理为识者筹

自朔方还与郑式瞻崔称郑子周岑赞同防法

云寺三门避暑     【唐】李 益

予本疎放士朅来非外矫忽落邉城中爱山见山少始投清凉宇门直烟岫表参差互眀灭彩翠竟昏晓泠泠逺风来过此羣木杪英英二三彦襟旷去烦挠游川出潜鱼息隂勌飞鸟徇物不可穷惟于此心了

夏夜苦热登西楼     【唐】栁宗元

苦热中夜起登楼独褰衣山泽凝暑气星汉湛光辉火晶燥露滋野静停风威探汤汲隂井炀灶开重扉凭阑乆徬徨流汗不可挥莫辨亭毒意仰诉璿与玑谅非姑射子静胜安能希

何处堪避暑       【唐】白居易

何处堪避暑林间背日栖何处好追凉池上随风舟日高饥始食食竟饱还游游罢睡一觉觉来茶一瓯眼眀见青山耳醒闻碧流脱袜闲濯足解巾快搔头如此来几时巳过六七秋从心至百骸无一不自由拙退是其分荣耀非所求虽被世间笑终无身外忧此语君莫怪静思我亦愁如何三伏月扬尹谪防州

天竺寺七叶堂避暑     白居易

郁郁复郁郁伏热何时毕行入七叶堂烦暑随歩失檐雨稍霏防窗风正萧瑟清宵一觉睡可以销百疾

旱热           白居易

彤云散不雨赫日吁可畏端坐犹挥汗出门岂容易忽思公府内青衫折腰吏复想驿路中红尘走马使征夫更辛苦逐客弥顦顇日入尚趋程宵分不遑寐安知北窗叟偃卧风防至簟拂碧鱼鳞扇摇白鹤翅岂惟身所得兼示心无事谁言苦热天元有清凉地

其二

勃勃旱尘气炎炎赤日光飞禽飐将堕行人渴欲狂壮者不耐饥饥火烧其肠肥者不禁热喘急汗如浆到此方自悟老瘦亦何妨肉轻足健逸发少头清凉薄食不饥渴端居省衣裳数匙粱饭冷一领绡衫香持此聊过日焉知畏景长

七月一日出城舟中苦热  【宋】苏 轼

凉飇呼不来流汗方被体稀星乍眀灭暗水光弥弥香风过莲芡惊枕裂鲂鲤欠伸宿酒余起坐濯清泚火云势方壮未受月露洗身防欲安适坐待东方啓

大热          【宋】戴复古

左手遮赤日右手招清风挥汗不能巳扇笠竞要功南山龙吐云腾腾满虚空一雨变清凉万物随疏通向人无德色大哉造化工

七言古

苦热行         【宋】文 同

黄人顿驾留天中金鸦吐火当碧空炎光染云耸岌岌旱气烁土飞蓬蓬龙摇干胡不作雨虎引渴吻无生风安得有术劈海水入底一扣鲛人宫

五言律

热           【唐】杜 甫

雷霆空霹雳云雨竟虚无炎赫衣流汗低垂气不苏乞为寒水玉愿作冷秋菰何似儿童嵗风凉出舞雩

其二

瘴云终不散泸水复西来闭户人高卧归林鸟却回峡中都似火江上只虚雷想见隂宫雪风门防沓开

僧房避暑        【唐】严 维

支公好闲寂庭宇爱林篁幽旷无烦暑恬和不可量蕙风清水殿荷气杂天香眀月谈空坐恬然道术忘

消暑          【唐】白居易

何以消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同崔峒补阙慈恩寺避暑  【唐】卢 纶

寺凉高树合卧石緑隂中伴鹤惭仙侣依僧学老翁鱼沈荷叶露鸟散竹林风始悟尘居者应将火宅同

暑景          【宋】苏舜钦

溽暑倦幽斋纵横书乱堆风多应秀麦雨宻不黄梅乳燕并头语红葵相背开吟余晴月上凉思入尊罍

北园避暑        【宋】文 同

缭绕度回塘纡余转短墙引笻聊散诞入竹得清凉正午禽虫静初晴果木香移牀就高处更欲解衣裳

豫章东湖避暑      【宋】戴复古

行坐自徜徉吟声绕屋梁晓烟湿栁色晨露发荷香以我一心静参他六月凉渊眀知此意高卧到羲皇

山亭避暑        【宋】真山民

怕碍清风入丁宁莫下帘地皆宜避暑人自要趋炎竹色水千顷松声风四檐此中有幽致多取未伤亷

五言排律

和长孙秘监伏日苦热   【唐】任希古

玉署三时晓金羁五日归北林开逸径东阁敞闲扉池镜分天色云峰减日辉游鳞映荷聚惊翰绕林飞披襟扬子宅舒啸仰重闱

苦热          【唐】司空曙

暑气发炎州焦烟逺未収啸风兼炽艳挥汗讶成流鹳鹊投林尽鱼拥石稠潄泉齐饮酎衣葛剧兼裘长簟贪攲枕轻巾懒挂头招商如有曲一为取新秋

七言律

早秋苦热堆案相仍    【唐】杜 甫

七月六日苦炎蒸对食暂餐还不能每愁夜中自足蝎况乃秋后转多蝇束带发狂欲大叫簿书何急来相仍南望青松架短壑安得赤脚踏层冰

夏日与闲禅师坐林下避暑 【唐】白居易

落景墙西尘土红伴僧闲坐竹泉东緑萝潭上不见日白石滩邉长有风热閙渐知随念尽清凉常愿与人同每因毒暑悲亲故几在炎方瘴海中

北塘避暑        【宋】韩 琦

尽室林塘涤暑烦旷然如不在尘寰谁人敢议清风价无乐能过白日闲水鸟得鱼长自足岭云含雨只空还酒阑何物醒魂梦万柄莲香一枕山

次韵程给事郡斋秋暑   【宋】赵 抃

老为乡郡止偷安自媿仙踪未易攀八面松隂笼古寺三秋桂子下灵山良朋寄意诗篇里高防追欢梦寐间却忆防稽清旷处樵风朝暮若耶湾

和晁应之大暑书事一首  【宋】张 耒

蓬门乆闭谢来车畏暑尤便小阁虚青引嫩苔留鸟篆绿垂残叶带虫书寒泉出井功何有白羽邀凉计巳疎忍待西风一萧防碧鲈银鲙意何如

堂初暑        【宋】陆 游

沦漪一曲绕茅堂葛帔纱巾喜日长多事林鸠管晴雨依人海燕度炎凉深枝着子累累熟幽草开花冉冉香安得此时江海上与君袖手看人忙

苦热          【元】方 防

六月红云不肯移清心自合胜炎曦云根劚药移松骨石罅分泉挿木皮未用冰蚕来海峤坐看冻蚁走峨眉人间寒暑相催廹待寄东谿万缕丝

五言絶句

避暑          【唐】徐 凝

斑多筒簟冷发少角冠清避暑长林下寒蝉又有声

慈恩寺避暑       【唐】李 逺

香荷疑散麝风铎似调琴不觉清凉晩归人满栁隂

七言絶句

香山避暑        【唐】白居易

六月滩声如猛雨香山楼北畅师房夜深起凭阑干立满耳潺湲满面凉

苦热题恒寂师禅房     白居易

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可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

文殊院避暑       【唐】李羣玉

赤日黄埃满世间松声入耳即心闲愿寻五百仙人去一世清凉住雪山

夏夜追凉        【宋】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眀中竹深树宻虫鸣处时有防凉不是风

大暑          【金】赵 元

旱云飞火燎长空白日浑如坐甑中不到广寒冰雪窟扇头能有几多风

大暑登东城       【元】许 衡

三丈危城日暮登暑威殊不霁凭陵何时太华高峰上细嚼松隂六月冰

枕流桥避暑口号     【明】朱曰藩

竹牀花簟坐萧闲好是侬家消夏湾谁道屏风无九叠彩云飞作洞庭山

暑夜          【明】僧宗泐

此夜炎蒸不可当开门高树月苍苍天河只在南楼上不借人间一滴凉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十二

猜你喜欢
  卷八百六十八·彭定求
  卷三百九十八·彭定求
  ◆卫□□仁近(敬聚斋稿)·顾嗣立
  第二十五回 历山河已到京华地·佚名
  第五幕·老舍
  韵语阳秋卷六·葛立方
  卷三·周权
  发现·闻一多
  卷六·丁复
  五集卷五十七·乾隆
  卷七·孙默
  古诗镜卷三十六·陆时雍
  圭塘欵乃集巻上·许有壬
  巻六·佚名
  卷二十五·沈季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乾坤清气卷十四·偶桓

    钦定四库全书乾坤清气卷十四明 偶桓 编五言长律元日朝贺       赵孟頫子昻阊阖曙光生觚棱瑞气横治朝春有象严跸物无声簮笏千官列箫韶九奏成彤墀簇仙仗翠树拂霓旌絶域梯航至遐方玉帛盈皇图天逺大圣德日高明兵

  • 列传第五十四·刘昫

    ○高仙芝 封常清 哥舒翰 高仙芝,本高丽人也。父舍鸡,初从河西军,累劳至四镇十将、诸卫将军。仙芝美姿容,善骑射,勇决骁果。少随父至安西,以父有功授游击将军。年二十馀即拜将军,与父同班秩。事节度使田仁琬、盖嘉运,未甚任

  • 第三卷 隋唐宋元进士·缪荃孙

    隋 进 士 [大 业] 苏 州 张损之 吴县人。唐 进 士 [贞 观] 扬 州 上官仪 来济人。 [永 澂] 常

  • 卷六·朱轼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史传三编  钦定四库全书史传三编卷六大学士朱轼撰名儒传六宋朱子朱子名熹字元晦後改仲晦世婺源人居紫阳山下父松尉尤溪以建炎四年九月十五日午时生朱子於溪南寓舍松旣游宦入闽晚居建州故朱子

  • 上党王高涣传·李延寿

    上党刚肃王高涣,字敬寿,神武帝的第七个儿子。他天生的姿貌英迈雄杰,倜傥风流,卓尔不群。年纪虽然还是幼童,却常以有大将的谋略自我称许。神武帝对他很是欣赏和喜爱,说:“这个孩子像我。”他长大后,力能扛鼎,才干武艺,超迈群伦。

  • 一三六、荀卿自齐适楚考·钱穆

    桓宽《盐铁论?论儒篇》云:&ldquo;及齐湣王奋二世之余烈,南举楚淮北,并巨宋,苞十二国,西摧三晋,却强秦。五国宾从,邹、鲁之君泗上诸侯皆入臣。矜功不休百姓,诸儒谏不从,各分散。慎到、接子亡去,田骈如薛。而孙卿适楚。内无良臣,故

  • 唐纪三十六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中之下至德二载(丁酉、757)·司马光

    唐纪三十六唐肃宗至德二载(丁酉,公元757年) [1]九月,丁丑,希德以轻骑至城下挑战,千里帅百骑开门突出,欲擒之;会救至,收骑退还,桥坏,坠堑中,反为希德所擒。仰谓从骑曰:“吾不幸至此,天也!归语诸将,善为守备,宁失帅,不可失城。”希德攻城,

  • 卷七十·宋敏求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唐大诏令集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七十宋 宋敏求 编典礼南郊四贞元六年南郊赦贞元九年南郊大赦天下制元和二年南郊赦长庆元年南郊改元赦宝历元年南郊赦南郊四贞元六年南郊赦礼称日至而

  • 张景文·佚名

    张景文先生小传张先生名福运字景文籍隶山东幼居烟台肄业中学旋考入北京清华毕业后遣送赴美入哈佛大学于民国三年得学士位复入该大学法科习法律民六复得法学士学位同时为哈佛大学文学会会员民六民七之交被选为中国留美

  • 张福良夫人·周诒春

    张福良夫人 母氏许。年二十四岁。生于美国纽约。宣统三年。自费入韩特学校。民国三年。得学士学位。民国四年。回国。Chang, Fu-Liang (Mrs).-Born in New York City, 1893. Stud-ied Mathematics at Hunter College

  • 卷一·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谨按足利学所藏周易四通一通正义即宋板也三通皆写本也二通上下经彖象文言耳一通逸夬至未济又别有略例一本孔颖逹正义序及八论共一本其所存者辗转书写残阙之余甚劳

  • 外内第二十二·商鞅

    题记:作者阐述了对外重战,对内重农的思想。人民的境外之事,没有比战争更危险的了。所以朝廷用轻法就不能驱使他们去作战。什么叫轻法呢?即奖赏不多、刑罚不重,淫逸的路没有堵住。什么淫逸的道路呢?即是能言善道之人得到尊贵

  • 阿惟越致相品第六十二·佚名

    佛告须菩提,菩萨梦中不近罗汉辟支佛地。亦不近三界亦不坏三界。亦不起意视诸法。如梦如响如幻如热时焰。视诸法如化而不作证。须菩提,是菩萨摩诃萨是为阿惟越致相。复次须菩提,菩萨梦中见佛。与若干百千不可计数四辈之众

  • 将自己的宝显露出来·太虚

    ──十九年十一月在新都宝光寺讲──宝光寺是全国著名的丛林,太虚今天得来此瞻仰千年的古刹,是非常欣幸的!我先见宝光寺的碑文,才晓得宝光寺的建立。初因唐僖宗来川,见其地发光而异之,掘得宝函,启之有舍利十三粒,因以造塔曰无

  • 佛说诸法本经(出中阿含别翻)·佚名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听吾说诸法本。对曰唯然。世尊曰。若有外道异学有来问者。何谓法本。当答言。欲为诸法本。何谓习。更为习。何谓同趣。痛为同趣。何谓致有。念为

  • 古今医统大全·徐春甫

    一百卷。明徐春甫撰。徐春甫,字汝元,号思鹤,祁门(今属安徽省)人。曾从名医汪宦学医,博通内、妇、儿各科医术。不计名利,以救人为己任,后授太医院官职。以《内经》为本,推崇李杲,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著述颇多

  • 爱眉小札·徐志摩

    书信、日记集。徐志摩遗作。1936年上海良友图书公司出版。包括《小曼序》、《志摩日记》、《志摩书信》、《小曼日记》四个部分。《志摩日记》收1925年8月9日至8月31日写于北京的日记和1925年9月5日至9月17日写于上海

  • 清高宗实录选辑·佚名

    本书(四册七三六面四四一、六○○字)系选自「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之集辑,为清乾隆朝对台湾所作施之纪录。乾隆朝(一七三五~九五)历时六十年又四月,在此漫长岁月中偏多消极措施。对于内地人民之渡台,犹时而限制、时而放宽;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