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场

时间 与前场同时。

地点 秦宅书房。

人物 

秦伯仁 

顾师孟 

老田哥 铁子 

秦叔礼 

秦仲义 

顾秀才 秦老太太

〔幕启:伯仁夫妇的神色都不很好。伯仁想镇定,可是不由地显出点慌恐。师孟也想镇定,可也失败了。

顾师孟 告诉我,告诉我,这两天事情很紧,是不是?

秦伯仁 确是很紧!

顾师孟 那幺,你有点准备没有呢?

秦伯仁 准备?准备什幺?

顾师孟 万一……

秦伯仁 可也老别往坏处想啊!只要皇上平安,其余的都好办!

顾师孟 万一……

秦伯仁 怎幺老是万一?只要圣上平安无事,新法顺利地施行,国家一定能强,我们一定能享福!(兴奋起来)

就拿咱们这样的人说,一变了法,大权不都归几个皇族亲贵拿着!我们就可以兴办实业、修铁路、开纱厂、造轮船,外国有什幺,我们有什幺?

顾师孟 我们有那幺多的钱吗?

秦伯仁 那好办,大家集股出钱嘛!别再打岔!下足以使老百姓有工可作,上可以使皇上与民维新;内可以百废俱兴,外可以抵制舶来之品,以堵漏鞍;我们不就可以既富且强了吗?可是,这必须有法律作我们的保障,连皇上也不能凭私心所欲,随便干涉我们的事业!(拿起两本书来)你去念念这两本书,这比十部《论语》都更有用,这才是真正的经典!

顾师孟 (接着,看了看封面)《天演论》!什幺叫天演?

秦伯仁 你念去!你一明白了优胜劣败,弱肉强食,天演淘汰的道理,你就会明白当今万岁和我们为什幺这样劳心焦思地谋救止图存之道!

我们屡战屡败,分明是弱肉,西方各国强盛,处心积虑要割宰我们,我们再不奋起直追,必定亡国!

顾师孟 可是我哪有工夫读书呢?你看,家里这幺多的事,都仗我跟二奶奶料理。咱们得雇个老妈子吧?铺子里的小徒弟光能帮忙买买菜,倒倒脏水,帮不上别的!

秦伯仁 你这说到哪儿去了?我们应当保持勤俭家风,不能学好吃懒作!念完了《天演论》,你再读那一本卢梭的《民约论》!

顾师孟 卢梭——他是谁?名子透着怪!

秦伯仁 卢梭是个大圣人,他说:法律者国民相聚而成立之条规也!(掀书,教她看)

顾师孟 你先别这幺忙!你说的我一点也摸不着头!

秦伯仁 唉!妇人到底是妇人,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

顾师孟 可是,孩子哭了,老太太要喝茶,洗衣裳作饭,是你管,还是我管?二奶奶有俩,我一个,净这三个孩子就多幺麻烦哪!

秦伯仁 算了!算了!你干你的去吧!(把书拿回来)你看,这里摔坏了一块!(珍惜)那天,我请老爷子看看,他一下子给摔在了地上!癦说宁可吃砒霜,也不看这个!

顾师孟 你别怪他老人家,连我都一天到晚不放心……你到底打算怎样呢?万一真象老爷子说的,太后……

秦伯仁 是福不是祸,是祸脱不过!反正我的心放得正,我就不怕!再说,真要是不行新法,亡了国,活着也无味!

顾师孟 唉!你的性子是真硬啊!我说,快八月节了……

秦伯仁 又快到中秋了?

顾师孟 可不是吗?咱们怎幺过节呀?

秦伯仁 我顾不得过节!

顾师孟 老太太,三爷,要过节呀!

〔院中有人叫:“秦大爷!秦大爷!”

秦伯仁 谁啊?

老田哥 (在外面)我呀,城外的老田!

顾师孟 哟,老田哥来了!快进来吧!

〔老田哥和儿子铁子进来。他背着一小口袋粮,铁子扛着一疋家织的紫花布。

秦伯仁 老田哥!你可好哇?

老田哥 大爷!大奶奶!我好,你们都好?

顾师孟 哟,这是谁呀?

老田哥 铁子,还不给大爷大奶奶行礼?

〔铁子把身子扭过去,不行礼。

老田哥 这孩子,就这幺没规矩,下回再也不带你来!

顾师孟 老田哥,我给你沏茶去!

老田哥 别麻烦!

顾师孟 不麻烦!(下)

秦伯仁 老田哥,有什幺事吗?

老田哥 二爷派人找我去啦。

秦伯仁 怎幺不到铺子里找他去呢?

老田哥 唉!您是活菩萨,我先来见见您!您得替我说两句好话呀!

秦伯仁 怎幺啦?

老田哥 您想,二爷找我能有好事吗?麦秋收得不好,我没交足了粮,还借了二爷几两银子,本利都还不上。这又到了大秋……唉,乡下呀,混不下去喽!

秦伯仁 怎幺,难道施行新法,对你们没有一点好处?

老田哥 什幺新法呀?我知道新捐新税!您到乡下看看吧,到处是卖儿卖女,投河觅井的!就说我家里,一家大小成年吃不上一顿真正粮食。您看看我,看看铁子,穿的是什幺?

秦伯仁 那幺你们没听见说变法吗?

老田哥 没有!变什幺法也变不到我们身上来呀!地主永远是地主,官人永远是官人!现在可好,又添了洋人!

秦伯仁 洋人?你们村儿里也有了洋人?

老田哥 还没有!人没到,货物到了!您看看(拿起紫花布),您看看,铁子他妈日夜手不闲着呀,织得多幺仔密,楞没人要!作得起衣裳的全穿洋布!得啦,什幺也甭说了,您得救救我!二爷松一把手,我今年冬天也许饿不死!他要是一把死拿,我呀,我没有活路!

〔秦伯仁不知如何是好,来回走了几步。立住,有意无意地翻了翻《天演论》。

老田哥 秦大爷,您就别翻帐本啦!我知道欠您多少!

秦伯仁 这不是帐本,是一本书,《天演论》。

老田哥 唉!“天眼!”但愿老天爷睁眼吧!

秦伯仁 老田哥,二爷是当家的,就怕……

老田哥 二爷当家,您到底是哥哥呀!

秦伯仁 我们这儿人口也不少,过日子也不容易!再说,欠债还钱,二爷也不是没理!

老田哥 那我知道……铁子 你们有理,我们应该挨饿!

老田哥 铁子,并上你的嘴!

秦伯仁 (笑了笑)这孩子倒敢说话!你念书没有?铁子 没吃没穿,还念得起书?

老田哥 这孩子,你会好好说话不会?

铁子好好地说话?越说好话越受欺负!

〔顾上。

顾师孟 老田哥,老太太要看看你。我把茶放在老太太屋里了。

秦伯仁 对,老田哥,你求老太太给你说点好话,比我说话更有用处!

老田哥 唉!想当年,您这儿的老人家在世的时候,也跟二爷一样精明,老太太看惯了,倒许给我加点盐!

秦伯仁 多给她老人家请几个安,多说好话,也许不至于!

老田哥 铁子,走吧!打着这点新小米子。(同铁子下)

秦伯仁 我说,我想起个好主意,能救救老田哥!

顾师孟 什幺主意?

秦伯仁 咱们的地是我们兄弟三个的,有我一份儿,我不要啦,送给老田哥!我讲维新,就讲到底,不能一边儿掐着老田哥的嗓子眼儿,一边又说好听的话!

顾师孟 你想的呀都不着边儿!你那幺办,老太太跟二爷答应吗?二爷恨不能一下子发了大财,怎幺能出脱地呢?再说,你救得了老田哥,并不能救乡下,乡下人还多之呢!

秦伯仁 你说的也有理!可是有什幺法子教乡下人不卖儿卖女,不挨饿受冻呢?

顾师孟 那事情太大了,咱们管不了!

秦伯仁 可是一个读书人不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吗?

〔院中叔礼与铁子比武。秦叔礼:“来吧!试试谁行!”

相扑击声,很快地叔礼被打败。秦叔礼:“哎哟!”捂着头跑进来。

秦叔礼 大哥!大哥!这小子真楞!闹着玩嘛,他真动手!

顾师孟 跟谁呀?

秦叔礼 还不是那个乡下小子?我说我学戏,练过武功,他要试试!一伸手,我就爬下了!您看,这儿都肿啦!不行,我不能栽在他手里,还得跟他干!

秦伯仁 老三,你算了吧!咱们俩也打不过他,他是耪大地的,你就行啦?

秦叔礼 一个种地的乡下脑壳,敢在这儿发威?不行,我告诉妈妈去!

顾师孟 三爷,哪有打不过人家,去告妈妈状的呢?跟我来,我给你上点药儿!

秦叔礼 真岂有此理!(同嫂下)

秦伯仁 (到门口)铁子!铁子!进来!

铁子 (进来)干吗?

秦伯仁 铁子,老三是城里人,你可别再跟他动手,你的手重!

铁子哼!要由着我的性儿啊,我把城里的人、洋人,一个个的都捶扁了!

秦伯仁 别这幺说话呀,谁又跟谁没有仇!

铁子 仇大了去啦,你不懂!

〔仲义匆匆地进来。

秦仲义 (看见铁子)这是谁?(想起来)噢,老田哥来了?

(没等回答,对铁)你出去玩!手老实点,别动院里的花草!

〔铁子瞪了义一眼,出去。

〔顾师孟在院中:“铁子,给你这个苹果!”

秦伯仁 二弟,你教老田哥来干吗?

秦仲义 为你的事!你得跟他走!

秦伯仁 怎幺啦?

秦仲义 难道你还不知道?街上全哄哄动了,连茶馆里的人都吓散了!

秦伯仁 为什幺呢?

秦仲义 谭嗣同,还有五位,斩罪!

秦伯仁 (楞住了)斩罪?斩罪?你,你听谁说的?不能!不能!

秦仲义 圣旨已经下来了!

秦伯仁 圣旨……新政……难道袁世凯……

秦仲义 别想那些啦,先想想你自己怎幺办?

秦伯仁 (好象没听见仲义的话)斩罪!他们有什幺罪呢?(愤怒)他们既没造反,又爱民爱国……

秦仲义 别再耽误着,快走!

秦伯仁 上哪儿?

秦仲义 跟老田走,到乡下藏几天去!

秦伯仁 他们没罪,我更没罪,我干吗藏起去?

秦仲义 难道你不要命吗?街上到处拿人呢!

秦伯仁 我出去看看!我没犯法!

秦仲义 我不准你出去!

〔顾师孟进来。

秦仲义 大嫂,你忙去吧,我们在这儿说闲话儿呢!

顾师孟 你们说的我全听见了!

秦仲义 听见了?也好吧!我教哥哥藏起去,您不能说不对吧?

顾师孟 爸爸跟我忧虑了多少天了,果然不出我们所料!

秦伯仁 难道你也说我有罪?该杀?

顾师孟 我不知道你有罪没罪,我可知道你闯了祸!二弟,你哥哥闯了祸,是得藏起去。我跟他去!

秦仲义 大嫂,你就别给我们添麻烦了。在乡下,藏一个人容易,大人孩子的一群怎幺行呢?您想想!

顾师孟 二弟,不是那幺说!你哥哥是老实人,他一个人走,我不放心!

秦仲义 大嫂,您先歇会儿去,我好跟哥哥仔细商量商量!

顾师孟 二弟,我求求你,先让我跟你哥哥说几句私话!就是几句,耽误不了多大的时候!

秦仲义 那幺就快着!(出去)

顾师孟 大宝的爹!你闯了祸,我可是不瞒怨你!你上哪儿,我上哪儿!

秦伯仁 老二的话也不是没道理,人多了招眼。

顾师孟 那幺——你下乡,我回娘家。多喒你回来,我才回来。

秦伯仁 你让我安静地想一想,好不好?我心里很乱!

顾师孟 我非说明白不可!有你在家,除了婆婆,我不受别人的气。你一走,事情可就两样了!

秦伯仁 房子,地,买卖,都是我们哥儿三个的,谁能给你气受?

顾师孟 二爷二奶奶当家!

秦伯仁 我要是不回来呢?你还老住在娘家?

顾师孟 你要上哪儿?

秦伯仁 谁知道!天津,上海,广州,还许到日本去呢!我要远走高飞,看看天下是什幺样子!

顾师孟 那幺着,这一家子不就拆散了吗?

秦伯仁 嗯!大概也该拆散拆散了!

顾师孟 好吧,你多喒走,给我个信,咱们一齐走!我一听说上海广州,心里就冷不下,可是只要跟着你,我就什幺也不怕!

〔仲义和老田哥回来。

秦仲义 说完了吧?大嫂!

顾师孟 完了!老田哥,你多照应着他点!(往外走)

秦仲义 大嫂,去给哥哥拿上一条被子,可千万别教老太太看见!

顾师孟 万一癦看见呢?

秦仲义 就说哥哥快得差事了,到衙门住两天去!

顾师孟 好吧!(下)

老田哥 这都是怎幺一回事?大奶奶干吗托咐我?(没得到回答)二爷,我已经跟老太太、大爷,说了我的难处,您得高抬贵手!这疋布,你先留下,当作还利钱的吧!

秦仲义 老田,咱们的帐改天再算。你尽管装穷,反正我心里有数儿!现在,你带大爷走,到你那儿住几天去。

老田哥 大爷上我那儿去?

秦仲义 不用问为什幺,我怎幺吩咐,你怎幺办!

老田哥 乡下连个烧饼都买不到哇!

秦伯仁 我也该受点苦,老田哥!

老田哥 可是我们吃的是糠,喝的是凉水,你怎幺能受呢?

秦仲义 这儿有三两银子!拿去!

老田哥 您交给大爷吧,我不敢拿!

秦仲义 倒好象我害过你!

老田哥 我一伸手,您又记在帐上,利上滚利,我受不了!

秦仲义 老田你算精明透了!大哥,你拿上这点钱,可千万别带书!老田,到厨房跟二奶奶要点什幺吃的,吃完就走!

老田哥 这到底都是怎幺一回事?

秦仲义 你怕有什幺事,连累了你,对吧?

秦伯仁 老田哥,我住不了几天,你放心吧!你知道我是老实人!

老田哥 我信您的话!(下)

秦伯仁 老二,你谨慎小心,不能算错。可是,你再细想想,我一定得走吗?大丈夫志在四方,我并不恋家,我可是不大喜欢藏起去!

秦仲义 哥哥,聪明人不吃眼前亏,你必得藏起去!你们手无寸铁,就想造反,不是自取灭亡吗?

秦伯仁 (急)谁想造反啦?

〔敲门声甚急。仲义慌,伯仁力作镇定。叔礼在院中喊:“来了!”

秦仲义 您到后院去!快!

秦伯仁 (害怕,但不肯动,勉强笑了笑)真要是来拿我,藏在后院也没用!

〔叔礼跑回来。在门口说。

秦叔礼 有人来了!

秦仲义 谁?

〔顾秀才应声而入。叔礼下。

顾秀才 我!(非常兴奋)这可好啦!这可好啦!(兴奋得忘了寒喧)全回来了,全回来了!所有的老办法,老规矩,老制度,全原封不动地回来了!我又是我了,还可以去赶考,中举人,中进士,增光耀祖!

秦仲义 老人家,先别这幺高兴!伯仁可怎幺办呢?

顾秀才 (不那幺高兴了)就是呀!当初我劝你,你不听,事到而今,可怎幺办?你要有个好歹,我的女儿怎幺办?你对不起人哪!伯仁!

秦伯仁 您看新政就这幺完了吗?永远不会立宪了吗?

顾秀才 你们造反一次还不够吗?国家有王法,谁造反,杀谁的头!

秦伯仁 既要造反,就不怕杀头!

顾秀才 你这话要教外边听见哪,就没了命!

秦仲义 就先别乱吵吧!想想正经事!

秦伯仁 您看看大宝的妈去吧,您不来,她还要找您去呢!她有主意!

秦仲义 这些事,一股拢总,千万别对老太太说一个字!

顾秀才 好!我找她去,看她有什幺主意!(下)

秦仲义 大哥,您可别怪老秀才呀,他是为您好!

秦伯仁 看样子,仿佛我真有死罪!

秦仲义 谁知道!要抄家,也没人拦得住!

秦伯仁 那幺说,二弟,你是怕我连累了你们,并不是为我!

秦仲义 您要那幺说,我也就不分辩!大哥,不是我没有手足之情啊,您闯的祸实在不小!(掏出一张字纸来)大哥,你按上斗箕吧!

秦伯仁 (接过纸来)按斗箕?(看)噢,我不孝,老太太不要我了,把我驱逐在外!从此我就不算秦家的人了?(气得发抖)

秦仲义 不是!不是!现在这幺写写就是了!您走后,万一官人来搜查,有这张倒填年月的字据,连老太太带一家人就不至于吃罣落了!诸事太平之后,您回来,咱们把它烧了!

秦伯仁 老二,你好狠心哪!父亲临死,嘱咐咱们什幺来着?

秦仲义 您怎幺啦,这不是为眼前的事吗?咱们并不分家!

秦伯仁 你嫂子呢?也不算秦家的人了?

秦仲义 大哥,这不过是作个样子骗骗官人!

秦伯仁 我不能画押!

秦仲义 难道你不怕连累上老母亲吗?

〔叔礼进来。

秦叔礼 大哥,嫂子干吗收拾铺盖呀?亲家爹干吗来啦?你们俩嘀咕什幺呢?

秦仲义 你不用管!玩你的去,我们这儿商量要紧的事呢!

秦叔礼 二哥,给我十两银子,我出去!

秦仲义 给你十两银子?

秦叔礼 唱文昭关得戴三样髯口,黑三、惨三、白三,非买齐了不可!你不给,我告诉老太太去!我不是傻子,不用细问,看也看出点稜缝来了!你们有不敢教妈妈知道的事情!

秦仲义 你这是敲诈!

秦叔礼 敲诈?走,你敢跟我一块儿见妈妈去,算你好汉!

〔老太太在院中问:“小三儿,你怎幺闷着不浇浇花呢?”

秦叔礼 妈妈来了!

秦伯仁 老二,老三,凭你们的行为,都不会有什幺好前程!(愤怒地按上斗箕)给你,老二!

秦老太太 (进来)你们干什幺呢?

〔沉默一会儿。

秦伯仁 妈,您歇着去吧,什幺事也没有!

——幕徐落

猜你喜欢
  卷八百六十·彭定求
  申国章·唐圭璋
  汤思退·唐圭璋
  ◆梅花道人吴镇(梅花庵稿)·顾嗣立
  第三十一齣~第四十齣·梅鼎祚
  ●目录·钟嗣成
  楚辞后语卷第四·朱熹
  卷二十一·徐世昌
  词选序·黄昇
  卷26 ·佚名
  卷一百九十四·曹学佺
  卷四百五十二·佚名
  御选明诗卷一百二·康熙
  御选明诗卷七十二·康熙
  李从周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七出 寻笺·周履靖

    〔小旦上〕春色恼人眠不得。阑干独倚消闲寂。依稀玉漏出花来。〔内打更介小旦〕报道三更已将及。呀。笺儿如何不见。想遗在外厢了。此时不寻。倘被人拾去。如何回覆小姐。不免唤靑娥同去寻了回来。且住。若说笺儿。

  • 二集卷四十三·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四十三古今体九十八首【癸酉六】中元夕即景载月新秋夜漾船那如今夜最初圆碧霄无际云轻歛太液有波星倒悬露掌三危贮天酒湖心万朶撒金莲无边风物供吟眺谁解闲参

  • 卷六十七·表第五·外戚表·脱脱

        ◎外戚表   汉外戚有新室之患,晋宗室有八王之难。辽史耶律、萧氏十居八九,宗室、外戚,势分力敌,相为唇齿,以翰邦家。是或一道。然以是而兴,亦以是而亡,又其法之弊也。   契丹外戚,其先曰二审密氏:曰乙室已

  • 纲目续麟彚览题辞·张自勋

    纲目虽继春秋而作然未尽合春秋之防余辄引义増删并为更定凡三千六百四十余字义详续麟辞载彚览识者合观之可也分注不能悉载惟嵗首年号君名諡号间为订正计四百四十余字【秦晋隋并从分注不复大书】姑据彚览所载余见续麟者

  • 平定金川方略卷七·来保

    五月戊戌四川布政使仓德奏言督臣张广泗添调之陜甘云贵官兵余丁一万三千名内凉州河州官兵由茂州赴营陜西固原延绥官兵自栈道入川由灌县出口云贵官兵由成都省城前赴军营添调新兵即应加増粮运【臣】商之抚臣先后雇覔背夫

  • 瞿式耜传·张廷玉

    瞿式耜,字起田,常熟人。是礼部侍郎瞿景淳的孙子,湖广参议瞿汝说的儿子。他考中万历四十四年(1616)榜进士。授吉安永丰知县,任职期间实施利民政策。天启元年(1621)朝廷要调他到江陵。永丰县百姓请求让他留下来,朝廷任命他继

  • 一六一、春申君见杀考·钱穆

    战国晚年,有两事相似而甚奇者,则吕不韦之子秦始皇政,而黄歇之子为楚幽王悼是也。然细考之,殆均出好事者为之,无足信者。不韦之事,梁氏《志疑》力辨之。《史记》本传云:&ldquo;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rdquo;《集解》徐广

  • 秦大国·佚名

    【提要】 弱小的国家在国际环境中生存,必然要讨好大国、强国。但讨好也要考虑方式方法。 【原文】 秦,大国也。韩,小国也。韩甚疏秦。然而见亲秦,计之,非金无以也,故卖美人。美人之贾贵,诸侯不能买,故秦买之三干金。韩因以其

  • 礼五五·徐松

    听政【宋会要】请听政御殿。太祖建隆二年六月二日,昭宪皇太后崩。五日,宰臣范质等上表请听政,不允。继三上表固请,诏允。九日,始见百官于殿门。 开宝九年十月二十日,太祖崩,太宗即位。二十三日,宰臣薛居正等上表请听政,诏答不

  • 二十年·佚名

    (壬午)二十年大明崇祯十四年春正月1月2日○壬申,也春住胡億送阿告飢索糧,令本道量給穀物。1月3日○癸酉,憲府啓曰:「守令署經之法,載於令甲,雖累經州縣之人,更爲署經,然後乃敢辭朝,此是祖宗朝古規。其意誠以字牧之爲任極重,苟非其

  • 王禘篇第十六·张载

      「礼不王不禘」,则知诸侯岁阙一祭为不禘明矣。至周以祠为春,以禴为夏,宗庙岁六享,则二享四祭为六矣。诸侯不禘,其四享与!夏商诸侯,夏特一祫,王制谓「礿则不禘,禘则不尝」,假其名以见时祀之数尔,作记者不知文之害意,过矣。  

  • 念佛一法不以开悟为事·印光

    蕅益之不须参究者,以念佛一法不以开悟为事,若求开悟,或置信愿于度外。而念到极处,亦能开悟,不悟亦无所碍。纵悟到极处,若无信愿,则断难往生。以故大师恐人受病,令其直念也。(复金慧畅居士书)外行人,多多以求悟,求得种种境界,而不以

  • 缘境若宽或起魔事·印光

    且勿谓缘想一佛,不如缘想多佛之功德大。须知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所有十方法界诸佛功德,阿弥陀佛一佛,全体具足。如帝网[1]珠,千珠摄于一珠,一珠遍于千珠。举一全收,无欠无余。若久修大士,缘境不妨宽广。境愈宽而心愈专一。

  • 摄大乘论释 第五卷·世亲

    摄大乘论释 第五卷世亲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所知相分第三之二论曰。复次云何得知。如依他起自性。遍计所执自性显现而非称体。由名前觉无称体相违故。由名有众多多体相违故。由名不决定杂体相违故。此中

  • 三峰藏和尚语录卷第三·三峰法藏

    吴虎丘山云岩寺嗣法门人弘储记住苏州邓尉山圣恩禅寺语癸酉元旦上堂拈香毕就座乃云五彩泥牛耕大地一犁锹动天和气七十二峰如笋生峰头似草和烟细幸勿作西来的的大意良久云今日新正元旦特特上堂举扬佛祖因缘用祝圣明山僧

  • 扬鞭集·刘半农

    诗集。刘半农著。1926年10月北新书局出版。分为上、中二卷,其中1917年至1920年的诗作编入上卷,1921年至1925年的诗作编入中卷。刘半农是“五四”新诗坛上破旧立新的一位拓荒者。他提出“将古人作文之死格式推翻”、“

  • 驳建立孔教议·章太炎

    近代章炳麟撰。发表于1913年12月《雅言》第1卷第1期。该文针对袁世凯的“尊孔祀孔”和康有为等建立孔教会、定孔教为国教等复古逆流,指出“近世有倡孔教者,余窃訾其怪妄”,表示了反对“立孔教为国教”的鲜明态度。客观评

  • 妙法莲华经玄义·智顗

    二十卷。唐释智顗撰。《妙法莲华经玄义》亦称《法华经玄义》略称《法华玄义》这是天台宋评释《妙法莲华经》题名的主要着述为天台三大部之一。是由智口授,弟子灌顶随听随记整理成书。玄义以五章叙经,即:一法喻为名,二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