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禘篇第十六

  「礼不王不禘」,则知诸侯岁阙一祭为不禘明矣。至周以祠为春,以禴为夏,宗庙岁六享,则二享四祭为六矣。诸侯不禘,其四享与!夏商诸侯,夏特一祫,王制谓「礿则不禘,禘则不尝」,假其名以见时祀之数尔,作记者不知文之害意,过矣。

  禘于夏周为春夏,尝于夏商为秋冬,作记者交举,以二气对互而言尔。

  享尝云者,享为追享朝享,禘亦其一尔,尝以配享,亦对举秋冬而言也。夏商以禘为时祭,知追享之必在夏也。然则夏商天子岁乃五享,禘列四祭,并祫而五也;周改禘为禴,则天子享六;诸侯不禘,又岁阙一祭,则亦四而已矣。王制所谓天子犆礿、祫禘、祫尝、祫烝,既以禘为时祭,则祫可同时而举,诸侯礿犆,禘一犆一祫,言于夏禘之时正为一祭,特一祫而已。然则不王不禘又着见于此矣,下又云尝祫、烝祫,则烝尝且祫无疑矣。若周制亦当阙一时之祭,则当云诸侯祠则不禴,禴则不尝。

  「庶子不祭祖,明其宗也」;「不祭祢,明其宗也」;「庶子不为长子斩」,不继祖与祢故也。

  「庶子不祭殇与无后者」,注:「不祭殇者父之庶」,盖以殇未足语世数,特以己不祭祢故不祭之。「不祭无后者,祖之庶也」,虽无后,以其成人备世数,当祔祖以祭之,己不祭祖,故不得而祭之也。「祖庶之殇则自祭之也」,言庶孙则得祭其子之殇者,以己为其祖矣,无所祔之也。「凡所祭殇者唯适子」,此据礼天子下祭殇五,皆适子适孙之类。故知凡殇非适皆不当特祭,惟当从祖祔食。无后者,谓昆弟诸父殇与无后者,如祖庙在小宗之家,祭之如在大宗。

  殷而上七庙,自祖考而下五,并远庙为祧者二,无不迁之太祖庙。至周有百世不毁之祖,则三昭三穆,四为亲庙,二为文武二世室,并始祖而七。诸侯无二祧,故五;大夫无不迁之祖,则一昭一穆与祖考而三,故以祖考通谓为太祖。若祫则请于其君,并高祖干祫之。孔注:「王制谓周制」,亦粗及之而不详尔。

  「铺筵设同几」,疑左右几一云。交鬼神异于人,故夫妇而同几,求之或于室,或于祊也。

  祭社稷五祀百神者,以百神之功报天之德尔,故以天事鬼神,事之至也,理之尽也。

  「天子因生以赐姓」,诸侯以字为谥」,盖以尊统上、卑统下之义。

  「天子因生以赐姓」,难以命于下之人,亦尊统上之道也。

  据玉藻,疑天子听朔于明堂,诸侯则于太庙,就藏朔之处告祖而行。

  「受命祖庙,作龟祢宫」,次序之宜。

  「公之士及大夫之众臣为众臣,公之卿大夫、卿大夫之室老及家邑之士为贵臣」,上言公士,所以别士于公者也;下言室老、士,所以别士于家者也。「众臣[杖]不以(杖)即位」,疑义与庶子同。

  适士,疑诸侯荐于天子之士及王朝爵命之通名,盖三命方受位天子之朝,一命再命受职受服者,疑官长自辟除,未有位于王朝,故谓之官师而已。

  「小事则专达」,盖得自达于其君,不俟闻于长者,礼所谓达官者也。所谓达官之长者,得自达之长也;所谓官师者,次其长者也。然则达官之长必三命而上者,官师则中士而再命者,庶士则一命为可知。

  赐官,使臣其属也。

  祖庙未毁,教于公宫,则知诸侯于有服族人,亦引而亲之如家人焉。

  「下而饮」者,不胜者自下堂而受饮也,「其争也」,争为谦让而已。

  君子之射,以中为胜,不必以贯革为胜。侯以布,鹄以革,其不贯革而坠于地者,中鹄为可知矣,此「为力不同科」之一也。

  「知死而不知生,伤而不吊。」畏、压、溺可伤尤甚,故特致哀死者、不吊生者以异之,且「如何不淑」之词无所施焉。

  博依,善依永而歌乐之也;杂服,杂习于制数服近之文也。

  春秋大要天子之事也,故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唯春秋乎」!

  「苗而不秀者」,与下「不足畏也」为一说。

猜你喜欢
  第一篇 立命之学·袁黄
  如天之為第八十·苏舆
  三传辨疑卷十五·程端学
  离娄上篇·王夫之
  卷二十六·程端学
  卷八·姜宝
  卷四十一·王天与
  卷十五下·王天与
  僖公·僖公二十年·左丘明
  序·道世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二·欧阳竟无
  龙舒增广净土文卷第九·王日休
  潮音草舍诗存序·太虚
  六离合辞例释义·太虚
  大般涅槃经 第十一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折·狄君厚

    (驾上,开)(驾提烧山了)(正未打扮樵夫上)(慌放)(唱) 【越调】【斗鹌鹑】焰腾腾火起红霞,黑洞洞烟飞墨云,闹垓垓火块纵横,急穰穰烟煤乱滚,悄蹙蹙火巷外潜藏,古爽爽烟峡内侧隐。我则见烦烦的烟气熏,纷纷的火焰喷。急煎煎地火燎

  • 难忘·徐志摩

    这日子——从天亮到昏黄,虽则有时花般的阳光,从郊外的麦田,半空中的飞燕,照亮到我劳倦的眼前,给我刹那间的舒爽,我还是不能忘——不忘旧时的积累,也不分是恼是愁是悔,在心头,在思潮的起伏间,像是迷雾,像是诅

  • 巻六·刘履

    钦定四库全书风雅翼卷六元 刘履 编选诗补注六宋诗一谢灵运陈郡阳夏人以祖父并葬始宁县遂移籍防稽晋孝武时袭封康乐公安帝元兴初为琅邪王参军累迁黄门侍郎时宋公位相国以为从事中郎迁世子左衞率坐事免及宋受禅降公爵

  • 七集 一卷·钱德苍

    缀白裘七集序钱君出缀白裘七集,嘱予一言以弁诸首。原夫今人之词曲有二:有案头,有场上。案头多务曲,博矜绮丽而于节奏之高下不尽叶也;斗笋之缓急未必调也;脚色之劳逸弗之顾也。若场上则异是:雅俗兼收,浓淡相配,音韵谐畅非深于剧

  • 卷三百六十六 列传一百五十三·赵尔巽

      孙玉庭 蒋攸铦 李鸿宾   孙玉庭,字寄圃,山东济宁人。乾隆四十年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五十一年,出为山西河东道,父忧去,服阕,补广西盐法道。嘉庆初,就迁按察使,历湖南、安徽、湖北布政使,举发道员胡齐仑侵冒军需,诏嘉之。

  • ◎禁缉事·陈贞慧

      弘光登极,从龙诸挡势渐张,又时若窘急,日思出为渔猎计。先朝奸王坤,首借催饷,营差吴越,以阁臣高弘图等力持寝。  亡何,奸人导之缉事,群心动,谋设东厂矣。以弘图、曰广俱在告,群噪王铎出谕行,铎不可。越日,曰广入直,铎备言

  • ◎食货一·徐天麟

    ○垦田数汉提封田一万万四千五百一十三万六千四百五顷,其一万万二百五十二万八千八百八十九顷,邑居道路山川林泽,群不可垦,其三千二百二十九万九百四十七顷,可垦不可垦,定垦田八百二十七万五百三十六顷,汉极盛矣。(地理志。)○

  • 康熙四十四年一月至康熙四十七年十二月·蒋良骐

    康熙四十四年正月,谕工部:前黄河往往倒灌清口者,由仲庄闸与清口相对,骆马湖水势湍急。逆逼黄河,倒灌清口。朕躬临相度,命移伸庄闸,改建于杨家庄出口。河臣报称,黄水畅流入海,绝无倒灌清口之患。朕今欲特莅其地,筹善后之规,其中河

  • 第一卷 缪稿目录·缪荃孙

    例言一、江苏无金石志,《萃编》最少,陆氏《续编》亦然。《吴郡金石目》止苏、松、太三府最多最近,今所得不及其半,亦有目所未见者。一、韩氏《江左石刻文编》止收大篇,不及题名。顾氏《江苏金石记》止韩蕲王神道碑一篇。严

  • 七四八 军机大臣奏查明十至十二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裁等交部察议片·佚名

    七四八 军机大臣奏查明十至十二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裁等交部察议片乾隆四十六年正月十七日*查四库全书馆进过书籍,前经奉旨:将指出错误记过之处,每三月查核一次,其总裁错至三次,分校、覆校错至两次者,均着交部察议;其

  • 二十四年·佚名

    (己丑)二十四年大明嘉靖八年春正月1月1日○戊戌朔,御仁政殿受朝賀,行會禮宴。〈百官皆揷花醉酒,或扶持而出。〉1月2日○己亥,臺諫啓前事,不允。1月3日○庚子,臺諫啓前事,命遞申壽麟,餘不允。1月4日○辛丑,臺諫啓前事,命遞柳繼宗、

  • 卷十二·吕本中

    <经部,春秋类,吕氏春秋集解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解卷十二宋 吕本中 撰僖公二十有八年春晋侯侵曹晋侯伐卫左氏传春晋侯将伐曹假道于卫【杜氏注曹在卫东故】卫人弗许还自南河济侵曹伐卫正月戊申取五鹿二月晋郤縠卒

  • 第二十四章 余食赘行·林语堂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于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语译]凡翘起脚尖想要出人头地的,反站立不稳;凡跨着大步想要走得快的,反走不了多远;自己好表现的,反不能显达;自以为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第二分衆德相品第七十六之三   復次善現.八十隨好者.謂如來指爪狹長薄潤光潔鮮淨如華赤銅是爲第一.如來手   足指圓纖長[月*庸]直柔輭節骨不現是爲第二.如來手足各等無差於諸指閒悉

  • 北行日录·楼钥

    游记。宋楼钥(1137—1213)撰。二卷。钥字大防,号攻媿主人,浙江鄞县人。隆兴进士,官至参知政事,撰有《攻媿集》。是书记其乾道五年(1169)十月以随员身份使金,自浙江出发,经安徽、河南、河北到达燕京(今北京)。次年正月从原路

  • 敬斋古今黈·李冶

    元李冶撰。原为四十卷,后散佚,今传本仅八卷,分经、史、子、集四类,每类各二卷。“黈”即“不外听”之意。是书为考订经史子集而作,遇有疑义,一一详辨,以考证佐议论,词锋骏利,博辩不穷。其说经,自汉唐以来诸儒传疏,以至程朱绪论,皆

  • 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佚名

    梵名Bhais!ajya -ra^ja bhais!ajya samudgata bodhisattva su^tra 。全一卷。刘宋■良耶舍译。又称观药王药上菩萨经、药王药上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本经内容乃叙述佛在毗耶离国青莲华池精舍,说药王、药上二菩萨之

  • 圣观自在菩萨梵赞·佚名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   共八赞,皆梵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