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隐士
【原文】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偃蹇连蜷兮枝相缭①。
山气巃嵷兮石嵯峨②,
溪谷崭岩兮水曾波③。
猿狖群啸兮虎豹嗥④,
攀援桂枝兮聊淹留⑤。
王孙游兮不归,
春草生兮萋萋。
岁暮兮不自聊,
蟪蛄鸣兮啾啾⑥。
坱兮轧⑦,
山曲岪⑧,
心淹留兮恫慌忽⑨。
罔兮沕⑩,
憭兮栗,
虎豹穴,
丛薄深林兮人上栗。
嵚岑碕礒兮,
碅磳磈硊。
树轮相纠兮,
林木茷骫。
青莎杂树兮,
薠草靃靡。
白鹿麏麚兮,
或腾或倚。
状貌崟崟兮峨峨,
凄凄兮漇漇。
猕猴兮熊罴,
慕类兮以悲。
攀援桂枝兮聊淹留,
虎豹斗兮熊罴咆。
禽兽 骇兮亡其曹。
王孙兮归来!
山中兮不可以久留。
【注释】
①偃蹇、连蜷:屈曲的样子。缭:纽结。
②巃嵷(lónɡ sōnɡ):云气弥漫的样子。
③崭岩:险峻的样子。曾:层。
④狖:长尾猿。
⑤淹留:久留。
⑥蟪蛄:夏蝉。
⑦坱(yǎnɡ)轧:云气浓厚广大。
⑧曲岪(fú):山势曲折盘纡的样子。
⑨恫慌忽:忧思深的样子。
⑩罔沕(wù):失神落魄的样子。
栗:憭栗,恐惧的样子。
穴:闻一多疑为“突”之坏字,“虎豹突”与上文“虎豹嗥”,下文“虎豹斗”句法同。“虎豹突,丛薄深林兮人上傈”者,谓虎豹奔突,人惧而登树木以避之也。译文从之。
嵚(qīn)岑、碕礒(qí yǐ):均为形容山石形状的形容词。
碅磳(jūn zēnɡ)、磈硊(kuǐ ɡuì):均为怪石貌。
轮:横枝。
茷骫(wěi):盘纡的样子。
杂树:犹言丛生。
麏(jūn):同“麋”,獐。麚(jiā):公鹿。
漇漇(xǐ):润泽。
曹:同类。
【译文】
桂树丛生啊在那深山幽谷,
枝条弯弯啊纠结缠绕在一起。
山中云雾弥漫啊岩石巍峨,
山谷险峻啊溪水激起层层高波。
虎豹吼叫啊群猿悲啼,
登山升树啊王孙隐居在这里。
王孙久留深山不归来啊,
满山遍野啊春草萋萋。
转眼岁末心中烦乱啊,
满耳夏蝉哀鸣声声急。
山中啊云遮雾盖,
深山啊盘曲险阻,
久留山中啊寂寞无聊少快意。
没精神,
心恐惧,
虎豹奔突,
战战兢兢上树去躲避。
那山石横出竖立,
怪怪奇奇。
那树林枝干纽结,
茂茂密密。
青莎丛生啊,
薠草遍地。
那成群的野鹿和獐子,
有的欢跳,有的休息。
头上的犄角高高耸立,
满身的丰毛光泽如洗。
还有那失群的猴子和熊罴,
呼唤同伴声声悲啼。
你攀山登树隐居在这里,
多险恶啊,虎豹争斗熊罴叫,
吓得飞禽走兽四散逃。
王孙啊,回来吧,
山中险恶不可久留居!
【赏析】
本篇是“淮南王群臣赋四十四篇”(《汉书·艺文志》)中仅存的一篇。王逸《章句》说:“《招隐士》者,淮南小山之所作也。昔淮南王安,博雅好古,招怀天下俊伟之士。自八公之徒,咸慕其德,而归其仁,各竭才智,著作篇章,分造辞赋,以类相从,故或称小山,或称大山,其义犹《诗》有《小雅》《大雅》也。”据此可知此篇作者乃为淮南王刘安的宾客。然“淮南小山”是其名,是其号,抑或是作品体制名,实不清楚,故萧统《文选》采录此篇时,径署题刘安。此篇主旨或谓“闵伤屈原”之作(王逸),或谓“为淮南王召致山谷潜伏之士”之作(王夫之),或谓思恋淮南王之作(马茂元),然均感证据不足。本篇在艺术上很有特点,它继承了由屈原开创的楚辞体的艺术特色,文辞秀美,描写入微,句式灵活多变,抒情缠绵 幽怨。王夫之《楚辞通释》说:“绍《楚辞》之余韵,非他辞赋之比。”确实如此,在汉人“楚辞”拟作中,此篇堪称佼佼者。
猜你喜欢 卷六十八·彭定求 ◆静思处士郭钰(静思集)·顾嗣立 ◆黄处士镇成(秋声集)·顾嗣立 ◆耶律中书令楚材(湛然居士集)·顾嗣立 ●四贤记目录·佚名 第四折·谷子敬 第二折·张国宾 第三折·杨显之 ●白雪遗音卷一·华广生 前集卷七·罗椅 卷二十七·陆游 卷之七·佚名 卷二十一·郭元釪 卷六百八十四·佚名 卷十六·范成大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