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二十二

○舟抵华容县

篙舟入华容,白水绕城堞。夹津列茂树,倒影青相接。远色分村坞,微凉动芦叶。天地困腐儒,江湖托孤楫。

○夜赋

泊舟华容县,湖水终夜明。凄然不能寐,左右菰蒲声。穷途事多违,胜处亦心惊。三更萤火闹,万里天河横。阿瞒狼狈地,山泽空峥嵘。强弱与兴衰,今古莽难平。腐儒忧平世,况复值甲兵。终然无寸策,白发满头生。

○月夜

独立夜轇轕,芦声泛遥津。月下风起波,莽莽白龙鳞。阴彩凝草木,暑气森星辰。天地尘未消,江湖气聊伸。人生几今夕,乱代偶此身。胡为不少乐,况乃迹易陈。三更大鱼舞,悄怆惊心神。永怀骑鲸士,发兴烟中新。

○晚晴

幽卧不知晴,樯梢见斜日。披衣起四望,天际山争出。光辉渚蒲净,意气沙鸥逸。避盗半九围,两脚不遗力。川陵各异态,艰险常一律。胡为作弧矢,前圣意莫诘。岂知百代后,反使奸宄密。腐儒徒叹嗟,救弊知无术。人生如归云,空行杂徐疾。薄暮俱到山,各不见踪迹。念此百年内,可复受忧戚。林木方翳然,放怀陶兹夕。

○寥落

寥落洞庭野,微风泛客裾。袁宏咏史罢,孙登清啸余。月明流水去,夜静美蓉舒。城郭方多事,野兴一萧疎。

○自五月二日避寇转徙湖中复从华容道乌沙还郡七月十六日夜半出小江口宿焉徙倚柂楼书事十二句

回环三百里,行尽力都穷。巴丘左移右,章华西转东。江声摇斗柄,秋色弥葭丛。羣木立波上,美蕖披月中。镜湖应足比,剡溪那可同。世将非识事,孤啸聊延风。

○闰八月十二日过奇父共坐翠窦轩赏木犀花玲珑满枝光气动人念风日不贷此花无五日香矣而王使君未之知作小诗报之

清露香浮黄玉枝,使君未到意低迷。极知有日交铜虎,可使无情向木犀。

○再赋二首呈奇父奇父自号七泽先生

国香熏坐先生醉,秋叶藏花客子迷。驱使晚风同胜地,东轩不用镇帷犀。

其二

香遍东园花一枝,寻花觅路忽成迷。先生莫道心如铁,喜气朝来横角犀。

○十三日再赋二首其一以赞使君是日对花赋此韵诗笔落纵横而郡中修水战之具方大阅于燕公楼下也其一自叙所感忆年十五在杭州始识此花皆三丈高木尝赋诗焉

我丈风流元佑枝,晴轩雨雹笔端迷。从容文武一时了,赋罢木犀观水犀。

其二

武林曾识最高枝,百感重逢岁月迷。向日擘笺须彩凤,如今执楯要文犀。

○九月八日登高作重九奇父赋三十韵与义拾余意亦赋十二韵[先生自注:二禅老同自燕公楼过冠鳌亭。]

九月风景好,节意满天涯。书生尊所闻,登高乱城鸦。虽无后乘丽,前驱载黄花。两楼压波壮,众泽分天斜。居夷惊有苗,访古悲章华。萧条湖海事,胜日一笑哗。兴移三里亭,木影杂蛟蛇。二士醉藜杖,两禅风袈裟。奇哉古无有,未觉欠孟嘉。天公亦喜我,催诗出微霞。赋罢迹已陈,忧乐如转车。却后五百岁,远俗增雄夸。

○两绝句

西风吹日弄晴阴,酒罢三巡湖海深。岳阳楼上登高节,不负南来万里心。

其二

二士相随风满巾,两禅同队景弥新。但得黄花不牢落,莫嫌惊倒岳州人。

○粹翁用奇父韵赋九日与义同赋兼呈奇父

安隐轻节序,艰难惜欢娱。先生守苜蓿,朝士夸茱萸。前年邓州城,风雨倾客居。何尝疎曲生,曲生自我疎。岂无登高地,送目与云俱。门生及儿子,劝我升篮舆。出门复入门,戈旆填街衢。去年郢州岸,孤楫对坏郛。莫招大夫魂,谁揽使君须。独题怀古句,枯砚生明珠。亦复跻荒戍,日暮野踟蹰。白衣终不至,眇眇空愁予。今年洞庭上,九折余崎岖。时凭岳阳楼,山川看萦纡。孙兄语蝉连,王丈色敷腴。不用踏筵舞,秋风摇菊株。乐哉未曾有,是梦其非欤。丈夫各堂堂,坐受世故驱。会须明年节,醉倒还相扶。此花期复对,勿令堕空虚。明月风景佳,南翔先一凫。可言知机早,政尔因鲈鱼。分襟肺肝热,抚事岁月迂。归家问瓶锡,生理何必余。相期衡山南,追步凌忽区。回首望尧云,中原莽榛芜。臣岂专爱死,有怀竟不舒。老谋与壮事,二者惭俱无。

○送王因叔赴试

枫落南纪明,秋高洞庭白。自是天涯人,更送湖上客,人生险易乘除里,富贵功名从此始。不须惜别作酸然,满路新诗付吾子。

猜你喜欢
  陈居仁·唐圭璋
  第三场·老舍
  第三出 贿权·洪昇
  第三折·佚名
  御定曲谱卷四·王奕清
  卷五·唐圭璋
  五集卷九十五·乾隆
  四集卷四十七·乾隆
  提要·赵长卿
  拙政园诗馀·徐灿
  附录·蓝智
  卷八·
  梅尧臣词作鉴赏·佚名
  六集 三卷·钱德苍
  月洞吟序·王镃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之八格言·梁章钜

    章钜少承庭训,先资政公每作书,必为章钜讲明其义。尝自署书室曰“四勿斋”,谓“无益之念勿起,无益之事勿为,无益之言勿说,无益之物勿食”也。每为人书楹帖,必用格言。谓章钜曰:“人来乞书而不以格言

  • 爱与憎·周作人

    师只教我爱,不教我憎,但我虽然不全憎,也不能尽爱。蔷薇上的青虫,看了很可憎,稻苗上的飞蝗,被着可爱的绿衣,爱了可憎的,岂不薄待了可爱的?我们爱蔷薇,也能爱蝴蝶。农夫田里的害虫,应当怎么处?但他换上美丽的衣服,翩翩的飞去。他却只

  • 卷九十·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九十     明 冯惟讷 撰 梁第十七 庾肩吾【字子慎新野人八岁能赋诗初为晋安王常侍王为太子兼通事舍人除安西湘东二王录事参军累迁中庶子初简文帝在藩雅好文士肩吾亦预其选简文即位肩吾为

  • 致梁实秋·闻一多

    实秋:船票尚朱买定,太早也。蛰居异域,何殊谪戍?能早归国,实为上策。(中略)《南海之神》谓为脱稿亦可。刊入《大江》不嫌其为国民党捧场乎?我党原欲独树一帜,不因人热,亦不甘为人作嫁衣裳。然取决之权在足下,我固无成见也。来示谓

  • 卷三 内篇三·章学诚

      ○史德   才、学、识三者,得一不易,而兼三尤难,千古多文人而少良史,职是故也。昔者刘氏之玄,盖以是说谓足尽其理矣。虽然,史所贵者义也,而所具者事也,所凭者文也。孟子曰:"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义则夫子自谓窃取之矣

  • 第一百三十三回 唱凯旋终息战祸 说法统又起政潮·蔡东藩

      却说吴佩孚问冯玉祥有什么计策破敌?冯玉祥想了一想道:“奉军炮火虽烈,然不能持久,我们不妨以计诱之,可令我带来之老弱残兵为先锋,敌人见了,必然轻进,等他们身入重地,炮弹不继,然后请大帅抄袭到他背后去,那时敌人前后不能救

  • 卷第九十七·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晋纪十九〔起玄黓摄提格(壬寅),尽强圉协洽(丁未

  • 卷之一千一百九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鲁广达传·李延寿

    鲁广达,字偏览,从小性情慷慨,立志要获取宝名,为人谦虚爱护人才,很多人从远方来投奔他。当时江表将帅各自都有私人部队,一般都有几千人马,而鲁氏家族特别多。鲁广达在梁为官,任平南将军、当陽公府中兵参军。侯景之乱时,他与哥哥

  • 王瑶传·欧阳修

    王瑶的字叫鲁玉。元和初年考进士、博学宏辞都考中了。多次升官后任监察御史。容貌整洁坚毅,在当时很有名。曾以起居舍人身份任郑覃宣慰镇州的副使。长庆末年,升任职方郎中、知制诰。当时李逢吉掌权,特别器重他,很快提升他

  • 侯震旸传·张廷玉

    侯震旸,字得一,嘉定人。祖父侯尧封是一位监察御史。冒犯了大学士张居正,被调往外地。做官一直做到福建右参政,有廉洁正直的名声。侯震旸考中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授职行人。天启初年,提拔吏科给事。这时,乳母奉圣夫人客氏

  • 卷三十六·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三十六市籴考【五】籴乾隆元年以山西米价昂贵令发社仓积谷二十余万石照例出借外余皆酌减价值及时发粜以裕民食又令江西买谷分贮江西早谷丰收议动

  • 卷一百七十五之二·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七十五之二 朱批嵇曾筠奏摺 雍正五年正月初四日兵部左侍郎河南副总河兼管山东黄河堤工【臣】嵇曾筠谨 奏为恭报 圣世河淸昌期嘉应事窃照

  • 二十四年·佚名

    (辛卯)二十四年大明萬曆十九年春正月1月1日○朔戊戌,政府、六曹東西班二品以上、政院、玉堂問安,入啓,答曰:「知道。」○正言李尙吉啓曰:「臣伏見,近日以都堂闕參之故,臺諫相繼遞免。臣前任刑曹佐郞時,再經合坐,未爲參謁。臣名雖

  •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 第五卷·佚名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 第五卷后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远离偷盗者。偷盗有九种。一者他护。二者彼想。三者疑心四者知不随。五者欲夺。六者知他物起我心。七者作。八者不作相。九者无作相。是等名为偷盗身业。他护

  • 卷第五十·志磐

    佛祖统纪卷第五十宋咸淳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名文光教志第十八之二仁王般若经疏序待制晁说之陈隋间。天台智者远禀龙树立一大教。九传而至荆溪。荆溪之世。有新罗来学者。曰法融理应纯英。故此教播于海外诸国与中原并盛

  • 卷第一·佚名

    莲月禅师语录卷第一门人性容录住遵义府九青山东印禅寺顺治戊戌春师在夜郎山怀白堂受请进院三门云门庭孤峻堂奥幽深且道从那里入乃以拄杖三击云七通八达了也便进。佛殿云高揖释迦不拜弥勒此是过量人行履即今新长老礼拜

  • 崇相集选录·董应举

    本书(一册一四四面八六、四○○字)不分卷,董应举撰。应举字崇相,福建闽县人;明万历戊戌(二十六年)进士,历官至工部侍郎兼户部。其在任官期间,并曾两度回里:一在万历四十年代前期,以告归;一在祟祯之初,落职闲住。前一时期,适在日人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