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五回 守志守仁皆重义 黎氏伏氏醉梦生

且说单守仁因赶哑叭跌入坑中,幸喜这坑中土多石少,又着了雨。泥是软的,虽跌了一下,却不曾受伤,不过昏了一回,就醒将过来。只得站起,明杖也不知那里去了,少不得慢慢摸着寻找出路。止望爬了出去,怎奈脚下又滑,又有许多碎石子,摸在这里,摸在那里。不是碰在树上,就是撞在荆棘上,扎的两手生疼;不是被石子绊倒,就是被泥水滑倒。这坑有丈数多深,刚刚摸着一块石头,遂用手拍了结实,尽力望上一扒。谁知那块石头一半在土中盘着,被雨淋湿,一个人望下一曳,如何擎得住?咕咚一声掉下来了,把个单守仁跌倒。弄的浑身泥水淋漓,犹如打泥母猪一样,在这坑中转过来转过去,爬起跌倒,再也不得出路。

一连数次皆如此,跌的他怒满胸膛冒火星。翻身坐在尘埃地,大叫:“苍天在上听:单守仁平生未作欺心事,为什幺诸凡雪上又加冰?拾的金银不吞没,恐因财物把人倾。急急赶来非歹意,到惹的神天见怪灾星。掉在这里出不去,总然喊叫有谁应。从昨至今未吃饭,饿的我阵阵烈火把心攻。我若是作歹为非该现报,难道说好事也不容瞎子行?何时才等人来到,妻子受饿在家中。又想起家中光景实难过,活在人间待怎生。半路失明成废物,料想发迹万不能。何必单等冻饿死,另去投胎是正经。”守仁越想无出路,一腔怨气把心攻。翻身站起身朝后退,一头碰去拼性命。谁知碰在荆棘上,刚好刺的右眼睛。哎哟一声痛难忍,鲜血直流满面红。

只因这一扎,却扎出奇闻来了!他拾金不昧,这一段阴德非小,登时上帝垂佑,赐福消灾,现示其报,那荆棘尖儿不歪不偏,恰恰扎在单守仁的右眼珠儿上,把一个螺蛳盖儿轻轻挑去,露出瞳人。那一汪余血,合着服泪流了下来,疼痛难当,也顾不得寻死,一屁股坐在地下,抚着眼不住的擦泪,口中声唤连天。半晌止了疼痛,只说:“罢了,罢了!这一扎越发的瞎了!”口中说着,把眼一睁,“哎呀!我怎幺看见东四了?是了,是了,想必我方才是碰死了。记得素日作梦时都看的见,这死了与作梦一样,一定是死了,死了!”复又东瞧西看一回,见那山石树木明明都在目前。犹疑半晌,不知是死是活。“哦,有了!听得人说鬼不知疼,我何不试试?”遂把个手指头放在口中用牙一咬,咬个生疼,心中欢喜非常,大叫道:“我可好了,真不瞎了!”咕碌跳起来,面南跪倒。

响头不住连连叩,阿弥陀佛念千声:“老天果然有报应,今日如出地狱门。方才弟子多冒渎,枉生抱怨是胡云。该死该死真该死,求恕无知草木人。念我贫穷无可报,也只好早晚磕头答圣恩。从此分外存忠厚,自有昊天看的真。”拜罢平身忙站起,看了看,上下浑身泥水淋。帽子踏到泥里去,明杖跌折两半根。自己点头不住笑,叫了声:“两世为人单守仁。若不是这点善念蒙神佑,怎得枯木又逢春。”他这里自言自语惊又喜,忽听得喊叫之声震耳轮。

这来的正是哑叭任守志。原来他从单家出来寻找饭店。到了前安镇大街上饭店中,哄着公子吃完了饭,走堂的算了帐,要拿钱开发。伸手腰中一摸,不见了口袋子,这才想起来昨日脱衣与公子铺盖,一同放炕上,忘记带上。不由吃了一大惊,登时心头乱跳,忙忙把公子手中一个小银镯子摘下来与堂倌,抱起双印,两脚如飞,奔回旧路。

任守志惊慌失色回里跑,心内着急不住喊。自己暗暗骂自己:“该杀该死臭奴才!若干的金银非儿戏,你怎不着意留神惦在怀?千里长途无盘费,只恐饿坏小婴孩。这一回去将银找,只怕他们吞起来。我看他那般寒苦艰难样,岂有不爱这宗财?我又喑哑不能讲,难以分析辩明白。”守志想到为难处,急的他,连喊连哭泪满腮,顺着旧路回里走,绕过松林上山崖。坑中惊动单义士,他这里手扶柳树把头抬。

此时单守仁坑中看了出路,手拉着树枝,才要往上扒,听得哭喊之声,哑叭正走至坑边,守仁看见是他,心中大喜,招呼道:“哑叭大哥,可是丢了银子子幺?不必着急,是我拾着了,在我家放着呢!快跟我取去就是了。”说着,扒上坑来。哑叭一见,倒吓了一跳。只见他浑身泥水,脸上又有血痕,光着脑袋,把纲子歪在一边,头发上粘着些败叶黄泥。听话儿是单先生模样,声音都像,就只多了只好眼。不由心内老大的惊疑,用手指着守仁右眼,不住的哈哈。守仁心下明白,叫声:“哑兄,你莫非儿见我睁开这只好眼,不敢认我幺?”哑叭连连点头。单守仁遂把方才之事说了一遍,又道:“你那金银现在我家,分毫不曾动,快跟我回去。”说毕,拉着就走。那哑叭得此言,满心欢喜。

十分敬重言不尽,暗念恩德深感激。不住点头跟着走,一路打算自寻思:“这样人慢说贫贱人家少,就是那富室财郎或也稀。不但此人是君子,大料着也是一房贤惠妻。此恩此德当补报,我若是分财相赠定推辞。再想我边庭去找高千岁,路远途长非一时。看看又是冬天到,出塞严寒谁不知。小公子娇生惯养肉皮嫩,冒雪搪风受不的。万一有个好共歹,这一场千辛万苦枉奔驰。劳而无功还是小,我恩公香烟千载仗他持。再者我身带金银走远路,倘有个不测后悔迟。我何不一举两得将恩报,就在此处把身栖。帮助义兄成家业,抚养官人且待机。这样好人不依靠,便是糊涂心性愚。”任义士一路思量主意定,单守仁来至家门把话题。

二人走至门外,守仁就让哑兄请先行,哑叭含笑躬身,一同走进。那平氏自从丈夫去赶哑叭,多时不见回来,又惦着未曾吃饭放心不下,那成郎又啼哭吵饿,遂把他哄着站在堂屋,呆呆的朝外望着。忽听丈夫说话,迎面一看,只见哑叭在前,一人在后,走将进来。后边那个人犹如泥母猪一般,面上泥血淋漓,三分像人,七分像鬼。再说不是丈夫,声音衣履都像;再说是他,又睁开一只好眼。平氏心内老大的惊异,仓猝之间,由不的问了一声:“你是何人,跑到我家来?”守仁哈哈笑道:“贤妻,你怎幺连我也不认的了?我每日抱怨老天,只说无个报应,谁知都是我无知作孽的话,今日方知果然神佛有灵,不负好人!我因掉在坑中,怨气攻心,一怒之间就要碰死。岂意神天见怜,转祸为福。如此这般,失目复明。岂非苍天再造之德?咱夫妻快些望空叩拜!”平氏听了此言,犹如得性命一般,欢喜非常,口中只念“救苦观音、阿弥陀佛”,夫妻双双拜倒,连那五六岁的孩子也踊跃起来,跟着他父母磕头,说:“我爹爹眼可好了!哑叭放下公子,也来叩拜。拜毕平身,守仁叫平氏取出那破口袋子来,打开与哑叭看,两个元宝、一锭金子,还有几百铜钱,说:“大哥,这是你的原物,拿了去罢。”说着,照旧装上,递过来了。

哑叭含笑,摆手摇头,往后倒退。守仁不解其意,问道:“哑兄却是为何?”任守志向前把守仁拉一把,指指心来指指天。拍拍守仁拍拍己,执手躬身面向南。比着样子来屋里躺,回身找了个破碗端。自己嘴上比一比,复又送到守仁前。拾了根草地下画,画的是二人对拜在平川。一边一个将头叩,香案纸马供中间。画完指与守仁看,口内哈哈三五番。闹的守仁直了眼,不解其中就里缘。平氏参透其中意,叫声哑兄你听言:“莫非要与夫结拜,意思要住我家园?”哑叭听见这一问,心中欢喜乐非凡。又是点头又是拍手,又指心来又指天。不住的哼哈看平氏,单守仁醒悟含春把话言。

说:“哑兄果是此意幺?”哑叭不住点头。守仁说:“你这意思,我也明白了。因我不吞你的金银,你心中感念不过,因见我家寒苦,与你结拜将此金银作营运,成个事业,鱼水相帮幺?”哑叭见他越说越是,喜的他眉欢眼笑,连连点头。哈哈不已。守仁沉吟了一回,说:“大哥!我有一言,说来不要见怪。一则你不能说明这金银的来历;二则不知你是何方人氏,因何至此。你固然是一片好心,但恐其中有什幺干系,岂不连累于我?”哑叭不住摇头,指天指地。守仁说:“你指天地明心,想必无甚干系。但不知这孩子是你何人?”平氏说:“等我猜猜?是大哥的儿子幺?”哑叭连忙摆手。平氏说:“不然就是兄弟,想必是父母都不在了?”哑叭连连点头。守仁说:“结义同居,抚养幼弟,到也罢了。看面貌你不过二十四五,我今年三十一岁,可就要僭大了。又不知你的姓名,既然结义,咱三人就如同亲手足一般,我名单守仁,与贤弟更名单守义,这小兄弟取名单守英,你可如意幺?”哑叭闻言,点头欢喜,暗暗称异:“他名守仁,我名守志,这果然是兄弟排称。

可见是前缘一定该如此,暗暗相合作弟兄。暂且抚养小公子,帮助恩弟把家道成。打听千岁回故里,是他父子好相逢。”这哑叭思思想想心内喜,守仁平氏不消停。院中忙把破桌放,供上清泉水一盏。瓦炉之内将香上,二人拜倒意深深。守仁祝告了结义话,任守志回身又拜嫂合兄。成郎又把叔父拜,一家欢喜乐无穷。守仁换银买柴米,这才煮饭把饥充。从此弟兄商量着,愧死同胞一母生。任守志,时刻抱着小公子,行走坐卧手不松。平氏看待如骨肉,一家和气甚安宁。择选本庄良家女,先与哑叭把婚成。单守仁一念仁心交好运,诸凡作事利源增。不上十年与八载,穷汉成了大富翁。公子长到七岁上,请师教训把书攻。这些都是后来话,书中先找上回零。且说毒妇任婆子,送出公子转身房中。看了看二娘秋月依然睡,老恶妇复又翻身望外行。躺在廊下竹床上,双合二目暂朦胧。忽忽悠悠睡不稳,不多时画鼓频敲过五更。婆子起身取凉水,先到秋月卧房中。慢慢与他灌了口,又到那兰房掀起被红绫。也与素娘吃下去,看着鸡唱大天明。婆子依旧出房去,躺在床中声不哼。

那秋月醒转过来,猛然睁眼,看见天已大亮,一翻身忙忙起来,口内说:“好醉,好醉,直死睡了这一夜!也不知公子哭起来无有,快瞧瞧去。”一面说,一面走至堂屋,听得鸦雀无声,心里说:“二奶奶也大醉了,还没醒呢。”遂轻轻推开门,走进房中,慢慢掀起绣幔,但只见有枕褥,不见公子,又一看,也不在素娘被中。不由心下吃惊,忙唤了声奶奶。素娘此时也将醒来,微开眼,应了一声:“作什幺?”秋月说:“公子呢?谁抱去了?”素娘睁眼一看,也吃了一惊,一翻身坐起:“今日如何睡的这样死?这早可有谁抱了他去,你快瞧瞧去,想任妈抱往前边去。”说着,也就下了牙床。

秋月听说,忙忙走至院中,听的睡鼾,回头一看,只见任婆子四脚拉叉,躺在床上,睡的正好。秋月越发慌张起来,跑至跟前,用手连推带搡,说:“任妈妈醒来,醒来!你可看见是谁抱了公子去了?”婆子假装猛醒之状,愕愕怔怔,问道:“你说什幺呢?”秋月说:“我问你没看见公子幺?”婆子说:“我醉了一夜,醒在你后头,你怎幺问我呢?”秋月闻言,也顾不的回答,转身往前跑。开了南角门,走至上房廊下,只见蜂儿才开后门,任婆子也就慌慌张张跑来。秋月向蜂儿问道:“谁抱了公子来?”蜂儿说:“我才开了后门,前边嫂子们才进来伺候,有谁去抱公子?”任婆子手一拍,说:“这也奇了,无人抱来,可往那里去了?”那伏夫人刚穿上衣服,正在床上坐着,听得此言,恰好似顶梁骨上折打了一块,失声叫道:“哎呀,坑死我了!你们好大……”刚说至此蜂儿跑进房来,望夫人又是送目,又是摆手。伏夫人浑身乱颤双手扎煞,两双眼瞪的一般儿大,看着蜂儿。

那秋月听见蜂儿之言,惊慌无措,转身望里就跑。迎头碰素娘,说:“奶奶,公子没在这里哟!”素娘听得此言,只觉得顶梁骨上真魂冒,好似那当头浇下水一盆。登时粉面如金纸,哎哟了一声坐在尘。只叫:“娇儿倾死我,此事真真是罕闻!好端端的昨夜房中睡。关着窗棂闭着门。今日缘何不见了,你们快些各处寻!”秋月答应朝前去,任婆子故意慌张后跟。蜂丫头跑出房来搀黎氏,口中只叫二夫人。伏夫人又急又气难出口,暗骂蜂儿与老任。登时府中全知晓,吓坏苍头老郑昆。梁氏王氏与孙氏,步履如飞往里奔。张和王平黄了脸,李清赵泰走真魂。乱乱哄哄齐寻找,声声只叫小官人。大厅书房都找遍,连那了厨房仓库也搜寻。开门又到花园内,亭轩楼阁细留神。各处找遍无踪影,那时急坏众家人。郑昆里外乾搓手,梁氏着急滚泪津。无可奈何且回稟,男男女女跪在尘。

说:“小人们各处找遍,全然不见公子,也无什幺踪迹。请夫人二夫人的示下。”伏氏怔愣愣一言不发,素娘放声大哭。郑昆说:“二夫人且莫悲啼,若依小人愚见,就此写下找贴,速速各处贴挂,收留谢银一千两,报信者谢银五百两。”素娘含泪道:“你就办理去罢!”苍头答应,出了后堂,当下写了几百张招帖,令人分头去帖。留张和、王平在家,自己带了李清、赵泰,唤了百十个庄户,百里内外,分头去找。

人口如飞,登时传到四贤村内。原来伏准自十四日素娘备了节礼送他回家,与他母亲过节。十六日一早,正与滑氏吃饭,只见劳勤笑嘻嘻的跑进来说:“大相公,咱爷们可享定了福了!昨夜把个双印丢了,郑昆方才带着许多人从这庄里找过去了。”滑氏一声喝道:“还不住口,什幺享福不享福的,这也是当话儿说的幺?”劳勤说:“只咱娘儿三个,又无外人,可怕个什幺?”滑氏说:“隔墙有耳,万一被人听了去,立刻就是饥荒!说着你还七个八个的强嘴,浅嘴的杂种,舌头就欠割了!”骂的劳勤低了头,撅着嘴走过一边。伏准说:“我得急急回去才是。”滑氏说:“你见了他们,如此这般方像。你合你姑妈、任妈、蜂儿说话时,都小心着些儿,不要叫人听去了。劳勤,快吃点子饭,送你大相公去。急去快来,到了那里少浪答拉,说出事来,要你狗入的眼睛!”劳勤说:“我知道。”当下吃完了饭。劳勤送伏准至高府,各自回去。不知伏准见他姑母说些什幺,再看下回便知。

猜你喜欢
  李彭老·唐圭璋
  王赏·唐圭璋
  二·王直方
  全闽诗话卷六·郑方坤
  第八出 遇贤·李渔
  第二十一章 超度沈迷·屠隆
  梁山五虎大劫牢·佚名
  卷一百三十·徐世昌
  卷53 ·佚名
  卷二十八·梅鼎祚
  卷八十八·冯惟讷
  卷三百六十八·陈廷敬
  卷六十九·徐倬
  储光羲诗鉴赏·佚名
  卷三·乐雷发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皇明诗选卷之四·陈子龙

    李雯舒章氏云间陈子龙卧子氏同撰宋征舆辕文氏五言古诗三皇甫涍皇甫汸皇甫濂王维桢乔世宁李攀龙王世贞徐中行吴国伦梁有誉刘凤卢柟俞允文王宠魏学礼于慎行冯时可宋懋澄陈继儒梅朗中周

  • 卷十二·施元之

    钦定四库全书 施注苏诗卷十二 宋 苏轼 撰 施元之原注 武进邵长蘅删补 诗四十首 【起丁巳春留京师至四月之官彭城以後作】 送范景仁游洛中 小人真闇事闲退岂公难道大吾何病言深听者寒忧时虽蚤白住世有还丹得酒相逢

  • 第三出 花园游赏·佚名

    【粉蝶儿】(旦)巧韵莺声,惊醒枕边春梦。起来晏,日上纱窗。(贴)见窗外尾蝶,双飞相赶。日头长,春花发得通看。(贴白)哑娘万福。(旦)几阵莺声微微轻,双双紫燕叫黄莺。困人天气未成热,力只寒衣脱几重。(贴)三十六春日晴明,诸

  • 卷七十三上下·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七十三上下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七十上下 狂士 阮籍【从子修】 阮咸【子瞻孚】 阮籍字嗣宗丞相掾瑀之子也籍容貌瓌杰辞藻艳逸志气宏放傲然独得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或

  • 列传卷第九 高丽史九十六·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崔思诹。○崔思诹字嘉言初名思顺后赐今名文宪公 之孙自少力学工文文宗朝登第。 王以思诹名家子博学多闻召入内侍省与语对称旨王悦。 宣宗朝

  • 二五 漫画与画谱·周作人

    上文已经将沈八斤的名字提出,现在要继续讲那关于小床的记忆了。八斤那时不知道是几岁,总之比鲁迅要大三四岁吧,衣服既不整齐,夏天时常赤身露体,手里拿着自己做的竹枪,跳进跳出的乱戳,口里不断的说,“戳伊杀,戳伊杀!”这虽然不一

  • 木海传·宋濂

    耮木海,蒙古族人,姓八剌忽..氏,与其父孛合出同为太祖效力,征伐有功。太祖问他攻城夺地以何种武器为先,耮木海回答说:“攻城以炮石为先,因炮石力重而能远射。”太祖大喜,即命他为炮手。太祖九年(1214),太师国王木华黎南伐,太祖命

  • 卷九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九十四明 俞汝楫 编盛典备考尊孔子修文庙别采材洪熙元年浙江台州府言比文庙及学并按察分司廨宇因海风倾塌欲重建之而频年水旱民力不逮见有没入官屋请撤为之上谕工部臣曰庙祀先师何惜於此而取

  • 卷三百二十二·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二十二明 杨士奇等 撰御边宋太宗时王化基权御史中丞一日侍便殿问以边事对曰治天下犹植木焉所患根本未固固则枝干不足忧朝廷治则边鄙何患乎

  • 野史无文卷二十本(阙)·郑达

    本朝灾祥(阙)

  • 总目·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总目氏族略【凡十卷】卷一【至】卷十六书略【凡三卷】卷十一【至】卷十三七音略【凡四卷】卷十四【至】卷十七天文略【凡六卷】卷十八【至】卷二十三地理略【凡八卷】卷二十四【至】卷三十一都邑

  • 卷上·姚士粦

    中宗宣皇帝中大通三年夏六月,封皇孫曲江公詧為岳陽王,王字理孫,高祖武皇帝之孫,昭明太子之第三子也,母保林龔氏。以天監十八年生於東宮,七歲封為曲江公,幼而好學,尤長佛義,特為高祖所嘉賞,及昭明薨後,以長子東中郎將、南徐州刺史

  • 卷五·湛若水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五      明 湛若水 撰 谋虑上 易讼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臣若水通曰天上水下其行相违相讼之象作事谋始所以止讼端也张载曰戏动作于谋也谋而善则善谋而

  • 人群政制与佛教僧制·太虚

    ──三十二年作── 一 绪言   二 现行政制之分类    甲 国家本位政治    乙 个人本位政治    丙 社会本位政治   三 政治起源于人类生活    甲 采猎生活与个人自立    乙 牧畜生

  • 澎湖续编·蒋镛

    曾名《纪略续编》。地方志。作者蒋镛,字怿葊,湖北黄梅人。曾任澎湖通判。1829年(清道光九年)撰成此书,为胡建伟《澎湖纪略》之续编。循胡著十二纪先后次序,续1770年(乾隆三十五年)以后之事,达60余年。共二卷,上卷列十

  • 唐音癸签·胡震亨

    明胡震亨著。为其所编《唐音统签》中一集。全书十集,以十干为纪,共一○二七卷,此为第十集,故称癸。前九集皆录唐诗,为《全唐诗》主要依据;此集共三十三卷,专收论唐诗、唐乐。为作者研究唐诗心得的结晶。凡唐诗、唐乐

  • 续词余丛话·杨恩寿

    曲论。清杨恩寿撰。三卷。恩寿有《坦园六种曲》已著录。此书为《词余丛话》之续作,体例一如前书,仍分原律、原文、原事三卷。约二万二千字。“原事”卷所论,颇有灼见。如论戏中刻画美人,王实甫曾用“齐齐整整”一词,

  • 大方等大集经菩萨念佛三昧分·佚名

    亦称《大集经菩萨念佛三昧分》、《大方等大集菩萨念佛三昧经》、《大集念佛三昧经》等。佛教经典。隋达摩笈多译。十卷。属大集部类经典,主旨在调和净土经典与般若经典,宣扬念佛三昧。认为念佛三昧是见佛的前提,也是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