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藻
三百篇亡而後有骚、赋,骚、赋难入乐而後有古乐府,古匀府不入俗而後以唐绝句为乐府,绝句少宛转而後有词,词不快北耳而後有北曲,北曲不谐南耳而後有南曲。
何元朗云:“北人之曲,以九宫统之。九宫之外,别有道宫、高平、般涉三调。南人之歌,亦有南九宫,然南歌或多与丝竹不协,岂所谓土气偏诐,钟律不得调平者耶?”
凡曲:北字多而调促,促处见筋;南字少而调缓,缓处见眼。北则辞情多而声情少,南则辞情少而声情多。北力在弦,南力在板。北宜和歌,南宜独奏。北气易粗,南气易弱。此吾论曲三昧语。
仙吕调宜清新绵邈,南吕宫宜感叹伤惋,中吕宫宜高下闪赚,黄锺宫宜富贵缠绵,正宫宜惆怅雄壮,道宫宜飘逸清幽,大石宜风流酝藉,小石宜旖旎妩媚,高平宜条荡晃漾,般涉宜拾掇坑堑,歇指宜急并虚歇,商角宜悲伤宛转,双调宜健捷激枭,商调宜凄怆慕怨,角调宜典雅沈重,越调宜陶写冷笑。
周德清云:“关、郑、白、马,一新制作,韵共守自然之音,字能通天下之语,字畅语俊,韵促音调。”又云:“诸公已矣,後学莫及。盖不悟声分平、仄,字别阴、阳。此二言者,乃作词之膏盲,用字之骨髓,皆不传之妙,独予知之,屡尝揣其声病于桃花、扇影而得之也。”
虞伯生云:“吴、楚伤于轻浮,燕、冀失于重浊,秦、陇去声为入,梁、益平声似去;河北、河东,取韵尤远。”
作词十法,亦出德清。稍删其不切者。一、造语。谓可作者:乐府语、经史语、天下通语。予谓经史语亦有可用不可用。不可作者:俗语、蛮语、谑语、嗑语、市语、方语、书生语、讥诮语。愚谓谑、市、讥诮,亦不尽然,顾用之何如耳。又语病、语涩、语粗、语嫩,皆所当避。二、用事。明事隐使,隐事明使。三、用字。生硬字、太文字、太俗字及衬{坫瓦}字太长者,皆所当避。四、阴阳。如同一东韵也,轻如东、锺、松、冲之类为阴,重如同、戎、龙、穷之类为阳。唤押转点,各有宜用。五、务头。要知某调某句某字是务头,可施俊语于上。杨用修乃谓务头是部头,可发一笑。六、对偶。有扇面对、重叠对、救尾对。七、末句。八、去上。九、定格。如仙吕、南吕、中吕、正……有子母,谓字少声多者,声多字少者。
马致远“百岁光阴”,放逸宏丽,而不离本色。押韵尤妙。长句如:“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补墙东缺。”又如:“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俱入妙境。小语如:“上床与鞋履相别”大是名言。结尤疏俊可咏。元人称为第一,真不虚也。
北曲故当以《西厢》压卷。如曲中语:“雪浪拍长空,天际秋云卷,竹索缆浮桥,水上苍龙偃。”“滋洛阳千种花,润梁园万顷田。”“东风摇曳垂杨线,游丝牵惹桃花片,珠帘掩映芙蓉面。”“法鼓金铙,二月春雷响殿角;钟声佛号,半天风雨洒松梢。”“不近喧哗,嫩绿池塘藏睡鸭;自然幽雅,淡黄杨柳带栖鸦。”是骈俪中景语。“手掌儿里奇擎,心坎儿里温存,眼皮儿上供养。”“哭声儿似莺转乔林,泪珠儿似露滴花梢。”“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香消了六朝金粉,瘦减了三楚精神。”“玉容寂寞梨花朵,胭脂浅淡樱桃颗。”是骈俪中情语。“他做了影儿里情郎,我做了画儿里爱宠。”“拄著拐帮闲钻懒,缝合唇送暖偷寒。”“昨夜个热脸儿对面抢白,今日个冷句儿将人厮侵。”“半推半就,又惊又爱。”是骈俪中诨语。“落红满地胭脂冷,梦里成双觉後单。”是单语中佳语。只此数条,他传奇不能及。
元人曲,如“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补墙东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景中雅语也。“池中星玉盘乱洒水晶丸,松梢月苍龙捧出轩辕镜。”“红叶落火龙褪甲,苍松蟠怪蟒张牙。”“水面云山,山上楼台。山水相连,楼台上下,天地安排。”景中壮语也。“仙翁何处炼丹砂?一缕白云下。客去斋余,人来茶罢,叹浮生,数落花。楚家?汉家?做了渔樵话。”“黄芦岸白苹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颇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意中爽语也。“十二玉栏天外倚,望中原,思故国。感慨伤悲,一片乡心碎。”情中快语也。“笑捻花枝比较春,输与海棠三四分。再偷匀,一半儿胭脂一半儿粉。”情中冶语也。“参旗动,斗柄挪,为多情揽下风流祸。眉攒翠蛾,裙拖绛罗,袜冷凌波。耽惊怕万千般,得受用些儿个。”“侧耳听门前去马,和泪看帘外飞花。”“怕黄昏不觉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新啼痕间旧啼痕,断肠人送断肠人。”“春将去,人未还,这其间,殃及杀愁眉泪眼。”“把团圆梦儿生唤起。谁,不做美?呸,却是你!”情中悄语也。“怨青春,捱白昼,怕黄昏。”“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後。”情中紧语也。“五眼鸡丹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非熊。”“糟腌两个功名字,醅淹千古兴亡事,曲埋万丈虹霓志。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便说陶潜是。”诨中奇语也。“扌刍杀银筝韵不真,揉痒天生钝。纵有相思泪痕,索把拳头揾。”诨中巧语也。
元人归隐词《沈醉东风》云;“问天公许我闲身,结草为标,编竹为门。鹿、豕成群,鱼、虾作伴,鹅、鸭比邻。不远游堂上有亲,莫居官朝里无人。黜陟休云,进退休论。买断青山,隔断红尘。”颇有味而佳。
《得胜令》,元人不咏指甲者;“宜将斗草寻,宜把花枝浸,宜将绣线匀,宜把金针纴,宜操七弦琴,宜结两同心,宜托腮边玉,宜圈鞋上金。难禁,得一掐通身沁。知音,治相思十个针。”艳爽之极,又出王、关上矣。非舜耕《咏睡鞋》可比。
《西厢》久传为关汉卿撰,迩来乃有以为王实夫者。谓;“至邮亭梦而止。”又云;“至‘碧云天黄花地’而止,此後乃汉卿所补也。”初以为好事者传之妄。及阅《太和正音谱》,王实夫十三本,以《西厢》为首,汉卿六十一首,不载《西厢》,则亦可据。第汉卿所补商调《集贤宾》及《挂金索》;“裙染榴花,睡损胭脂皱;纽结丁香,掩过芙容扣;线脱珍珠,泪湿香罗补;杨柳眉颦,人比黄花瘦。”俊语亦不减前。今世所演习者;《北西厢记》出王实甫,《马丹阳度任风子》出马致远,《范张鸡黍》出宫大用,《拜月亭》、《单刀会》出关汉卿,《两世姻缘》出乔梦符,《谇范睢》出高文秀,《梅香》、《王粲登楼》、《倩女离魂》出郑德辉,《风雪酷寒亭》出杨显之《伍员吹箫》、《壮子叹骷髅》出李寿卿,《东坡梦》,《辰钩月》出吴昌龄,《陈琳抱妆盒》、《王允连环记》、《敬德不伏老》、《黄鹤楼》、《千里独行》不著姓氏,皆元人词也。
涵虚子记元词一百八十七人;“马东篱如朝阳鸣凤,张小山如瑶天笙鹤,白仁甫如鹏抟九霄,李寿卿如洞天春晓,乔梦符如神鳌鼓浪,费唐臣如三峡波涛,宫大用如西风雕鹗,王实甫如花间美人,张鸣善如彩凤刷羽,关汉卿如琼筵醉客,郑德辉如九天珠玉,白无咎如太华孤峰。”已上十二人为首等。“贯酸斋如天马脱羁,邓玉宾如幽谷芳兰,滕玉霄如碧汉闲云,鲜于去矜如奎壁腾辉,商政叔如朝霞散彩,范子安如竹里鸣泉,徐甜斋如桂林秋月,杨淡斋如碧海珊瑚,李致远如玉匣昆吾,郑廷玉如佩玉鸣銮,刘廷信如摩云老鹘,吴西逸如空谷流泉,秦竹村如狐云野鹤,马九皋如松阴鸣鹤,石子章如蓬来瑶草,盖西村如清风爽簌,朱廷玉如百卉争芳,庾吉甫如奇峰散绮,杨立斋如风烟花柳,杨西庵如花柳芳妍,胡紫山如秋潭孤月,张云庄如玉树临风,元遗山如窍崖狐松,高文秀如金盘牡丹,阿鲁威如鹤唳青霄,吕止庵如睛霞结绮,荆干臣如珠帘鹦鹉,萨天锡如天风环佩,薛昂夫如雪窗翠竹,顾均泽如雪中乔木,周德清如玉笛横秋,不忽麻如闲云出岫,杜善夫如凤池春色,锺继先如腾空宝气,王仲文如剑气腾空,李文蔚如雪压苍松,杨显之如瑶台夜月,顾仲清如雕鹗冲霄,赵文宝如蓝田美玉,赵明远如太华晴云,李子中如清朝朱瑟,李取进如壮士舞剑,吴昌龄如庭草交翠,武汉臣如远山叠翠,李直夫如梅边月影,马昂夫如秋兰独茂,梁进之如花里啼莺,纪君祥如雪里梅花,于伯渊如翠柳黄鹂,王廷秀如月印寒潭,姚守中如秋月扬辉,金志甫如西山爽气,沈和甫如翠屏孔雀,睢景臣如凤管秋声,周仲彬如平原孤隼,吴仁卿如山间明月,秦简夫如峭壁孤松,石君宝如罗浮梅雪,赵公辅如空山清啸,孙仲章如秋风铁笛,岳伯川如云林樵响,赵子祥如马斯芳草,李好古如孤松挂月,陈存甫如湘江雪竹,鲍吉甫如老蛟泣珠,戴善甫如荷花映水,张时起如雁阵惊寒,赵天锡如秋水芙蕖,尚仲贤如山花献笑,王伯成如红鸳戏波。已上七十人次之。又有董解元、卢疏斋、鲜于伯机、冯海粟、赵子昂、班彦功、王元鼎、董君瑞、查德卿、姚牧庵、高拭(即作《琵琶记》者)、史敬先、施君美、汪泽民辈,凡百五人,不著题评,抑又其次也。虞道园、张伯雨、杨铁崖辈,俱不得与,可谓严矣。
国初十有六人:“王子一如长鲸饮海、又如汉庭老吏,刘东生如海峤云霞,王文昌如沧海明珠,谷子敬如昆山片玉”可入首等。“蓝楚芳如秋芳桂子,陈克明如孤鹤鸣皋,穆仲义如洛神凌波,汤舜民如锦屏春风,贾仲名如锦帷琼筵,杨景言如雨中之花,苏复之如云林之豹,杨彦华如春风飞花,杨文奎如匡庐叠阜,夏均政如南山秋色,唐以初如仙女散花”,可次贯酸斋辈。
元微之《莺莺传》,谓微之通於姑之子,而托名张生者。有为微之考据中表亲戚甚明。且《会真诗》止载和章,而阙张本辞,大约可推。高则成《琵琶记》,其意欲以讥当时一士大夫,而托名蔡伯喈,不知其说。偶阅《说郛》所载唐人小说;“牛相国僧孺之子繁,与同人蔡生邂後文字交,寻同举进士。才蔡生,欲以女弟适之。蔡已有妻赵矣,力辞不得。後牛氏与赵处,能卑顺自将。蔡仕至节度副使。”其姓事相同,一至于此,则成何不直举其人,而顾诬蔑贤者至此耶?
则成所以冠绝诸剧者,不唯其琢句之工、使事之美而已,其体贴人情,委曲必尽;描写物态,仿佛如生;问答之际,了不见扭造;所以佳耳。至于腔调微有未谐,譬如见锺、王迹,不得其合处,当精思以求诣,不当执末以议本也。
偶见歌《伯喈》者云;“浪暖桃香欲化鱼,期逼春闱,诏赴春闱。郡中空有辟贤书,心恋新闱,难舍亲闱。”颇疑两下句意各重,而不知其故。又曰“诏”、曰“书”,都无轻重。後得一善本,其下句乃:“浪暖桃香欲化鱼,期逼春闱,难舍亲闱。郡中空有辟贤书,心恋亲闱,难赴春闱。”意既不重,而“期逼”与上“欲化鱼”字应,“难赴”与“空有”字应,益见作者之工。
南典之美者,无过於《题柳》“窥青眼”,而中亦有牵强寡次序处。《题月》“长空万里”,可谓完丽,而苦多蹈袭。“人别後”是元人作,不免杂以凡语。祝希哲“玉盘金饼”,是初学人得一二佳句耳。大抵宋词无累篇,而南北曲少完璧,则以繁简之故也。
《琵琶记》之下,《拜月亭》是元人施君美撰,亦佳。元朗谓胜《琵琶》,则大谬也。中间虽有一二佳曲,然无词家大学问,一短也;既无风情,又无裨风教,二短也;歌演终场,不能使人堕泪,三短也。《拜月亭》之下,《荆钗》近俗而时动人,《香囊》近雅而不动人,《五伦全备》是文庄元老大儒之作,不免腐烂。何元朗极称郑德辉《梅香》、《倩女离魂》、《王粲登楼》,以为出《西厢》之上。《梅香》虽有佳处,而中多陈腐措大语,且套数、出没、宾白,全剽《西厢》。《王粲登楼》事实可笑,毋亦厌常喜新之病欤?
“暗想当年罗帕上把新诗写”南北大散套,是元人作。学问才情,足冠诸本。
周宪王者,定王子也。好临摹古书帖,晓音律。所作杂剧凡三十馀种,散曲百馀,虽才情未至,而音调颇谐,至今中原弦索多用之。李献吉《汴中元宵绝句》云;“齐唱宪王新乐府,金梁桥上月如霜。”盖实录也。
刘瑾以扩充政务为名,诸韩林悉出补部属。鄠杜王敬夫,其乡人也,独为吏部郎,不数月,长文选。会瑾败,谪同知寿州。敬夫有隽才,尤长於词曲,而傲睨多脱疏。人或谗之李文正,谓敬夫。
尝讥其诗。御史追论敬夫,褫其官。敬夫编《杜少陵游春》传奇剧骂。李闻之,益大恚。虽馆阁诸公,亦谓敬夫轻薄。遂不复用。敬夫与康德涵俱以词曲名一时,其秀丽雄爽,康大不如也。评者以敬夫声价不在关汉卿、马东离下。
王渼陂所为《折桂令》云“望东华人乱拥,紫罗襕老尽英雄。”此是名语。然上句“番身跳出麒麟洞”,“麒麟洞”杜撰无出。渼陂又有一词云:“暗想东华,五夜清霜寒驻马。寻思别驾,一天霜雪晓排衙。”句特轩爽,四押亦佳,而“暗想”“寻思”四字,亦不称。乃知完璧之难也。
赵王之“红残驿使梅”,杨邃庵之“寂寞过花朝”,李空同之“指冷凤皇生”,陈石亭之《梅花序》,顾未斋之《单题梅》,皆出自王公,脍炙人口;然较之专门,终有间也。王威宁越《黄莺儿》,只是诨语,然颇佳。
杨状元慎才情盖世,所著有《洞天玄记》、《陶情乐府》、《续陶情乐府》,流脍人口,而颇不为当家所许。
盖杨本蜀人,故多川调,不甚谐南北本腔也。摘句如;“费长房缩不就相思地,女娲氏补不完离恨天。别泪铜壶共滴,愁肠兰焰同煎。和愁和闷,经岁经年。”又;“傲霜雪镜中紫髯,任光阴眼前赤电,仗平安头上青天。”皆佳语也,第它曲多剽元人乐府,如“嫩寒生花底风”、“风儿蔬剌剌”诸阕,一字不改,掩为已有,盖杨多抄录秘本,不知久已流传人间矣。
杨用修妇亦有才情。杨久戍滇中,妇寄一律云;“雁飞曾不到衡阳,锦字何由寄永昌?三春花柳妾薄命,六诏风烟若断肠曰归曰归愁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相闻空有刀环约,何日金鸡下夜郎?”又《黄莺儿》一词:“积雨酿春寒,见繁花树树残。泥涂满眼登临倦,江流几湾?雪山几盘?天涯极目空肠断!寄书难,无情征雁,飞不到滇南。”杨又别和三词,俱不能胜。
北人自王、康後,推山东李伯华。伯华以百阕《傍妆台》为德涵所赏。今其辞尚存,不足道也。所为南剧《宝剑》、《登坛记》,亦是改其乡先辈之作。二记余见之,尚在《拜月》、《荆钗》之下耳,而自负不浅。一日问余;“何如《琵琶记》乎?”余谓;“公辞之美,不必言。第令吴中教师十人唱过,随腔字改妥,乃可传耳。”李怫然不乐罢。
陈大声,金陵将家子。所为散套,既多蹈袭,亦浅才情。然字句流丽,可入弦索。“三弄梅花”一阕,颇称作家。
王舜耕,高邮人,有《西楼乐府》,词颇警健。工题赠,善调谑,而浅于风人之致。
谷继宗,济南人。所为乐府,微有才情,尚出诸公之下。谢茂秦旧填乐府,颇以柳三变自居;与予辈谈诗後,惭怩不出,可谓“不远之复”。常明卿有《楼居乐府》,虽词气豪逸,亦未当家。
徐髯仙霖,金陵人。所为乐府,不能如陈大声稳协,而才气过之。
北调如李空同、王浚川、何粹夫、韩苑洛、何太华、许少华,俱有乐府,而未之尽见。予所知者:李尚宝先芳、张职方重、刘侍御时达,皆可观。近时冯通判惟敏,独为洁出,其板眼、务头、撺抢、紧缓,无不曲尽,而才气亦足发之;止用本色过多,北音太繁,为白璧微类耳。金陵金白屿銮,颇是当家,为北里所贵。张有二句云;“石桥下水辚辚,芦花上月纷纷。”予颇赏之。
吾吴中以南曲名者:祝京兆希哲、唐解元伯虎、郑山人若庸,希哲能为大套,富才情,而多驳杂。
伯虎小词翩翩有致。郑所作《玉玦记》最佳,它未称是。《明珠记》即《无双传》,陵天池采所成者,乃兄浚明给事助之,亦未尽善。张伯起《红拂记》洁而俊,失在轻弱。梁伯龙《吴越春秋》,满而妥,间流冗长。陵教谕之裘散词,有一二可观。吾尝记其结语;“遮不住愁人绿草,一夜满关山。”又;“本是个英雄汉,差排做穷秀才。”语亦隽爽。其他未称是。
张伯起《红拂记》一佳句云;“爱它风雪耐它寒”,不知为朱希真词也。其起句云;“检尽历头冬又残,爱他风雪耐他寒。拖条竹杖家家酒,上个篮舆处处山。”亦自潇洒。贺方回《浣溪纱》有云:“淡黄杨柳带栖鸦。”关汉卿演作四句云;“不近喧哗,嫩绿池塘藏睡鸭。自然幽雅,淡黄杨柳带栖鸦。”青山於蓝,无并美矣。
猜你喜欢 卷五百三十七·彭定求 卫宗武·唐圭璋 闰二十出 闲话·孔尚任 一句话·闻一多 卷七·唐圭璋 卷六十四·冯惟讷 卷四十·朱彝尊 提要·李群玉 巻六·邵浩 卷四百四十四·曹学佺 卷六十二·陈焯 南村诗集巻三·陶宗仪 卷十一·康熙 曹豳词作鉴赏·佚名 舒亶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