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六场 《征西》

魏  虎(诗):威风凛凛坐校场,颜色鬼面活阎王。

三军总帅归我掌,要叫谁死一戟亡。

(白):征西大元帅魏虎,是我和岳父商议,要害平贵娃娃一死,只是得找个娃娃个

不是才是呀!

差  役(白):将军到!

魏  虎(白):有请!不知苏卿驾到有失远迎,我的有罪!

苏  龙(白):好说!

魏  虎(白):苏卿请来上坐。

苏  龙(白):元帅请来上坐。

魏  虎(白):如此不恭了。

苏  龙(白):恭来!

魏  虎(白):中军!

中  军(白):在!

魏  虎(白):看过差报,前营?

中  军(白):有!

魏  虎(白):后营?

中  军(白):有!

魏  虎(白):左营?

中  军(白):有!

魏  虎(白):右营?

中  军(白):有!

魏  虎(白):先行官?

中  军(白):不到!

魏  虎(白):薛平贵?

中  军(白):不到!

魏  虎(白):好一先行官这就不是,本帅先点,迟慢不到,嗯!~~~~~~亟亟可恼!也罢!

嗨!众将在清点一次,前营?

中  军(白):有!

魏  虎(白):后营?

中  军(白):有!

魏  虎(白):左营?

中  军(白):有!

魏  虎(白):右营?

中  军(白):有!

魏  虎(白):先行官?

中  军(白):不到!

魏  虎(白):薛平贵?

中  军(白):不到!

魏  虎(白):本帅连点三次不到,其情可恼!中军赐你令箭一支,速提先行官来见!

中  军(白):奥!

薛平贵(白):参见军帅!

魏  虎(白):下跪你是先行官?

薛平贵(白):是小将!

魏  虎(白):我且问你,盘古初得历代帝王以来,是先行侍候元帅,还是元帅侍候先行?

薛平贵(白):哎呀!元帅!盘古初得历代帝王以来,只有先行侍候元帅,哪有元帅侍候

先行的道理!

魏  虎(白):好说!   好道!既是先行侍候元帅,本帅连点三报,你向哪里去了?

薛平贵(白):小将别家来迟!还望元帅谅解,谅解!

魏  虎(白):你有家眷难道说本帅无有府邸。哎呀!推下砍了!

苏  龙(白):慢!~~~~~~元帅!未曾行兵先斩先行于军不利。

魏  虎(白):啊呀!说什么于军不利,常言道兵不整不齐,来呀!推下砍了!

苏  龙(白):胆大的魏虎!竟敢公报私仇,圣上赐我尚方宝剑,今日便要舞剑~~~~~!

魏  虎(白):苏卿!冷静冷静!哼!死罪免了,活罪难容,来呀!推下打四十。

薛平贵(白):好不气,气,气煞人了!

魏  虎(白):苏卿请到后帐歇息!

苏  龙(白):哼!

魏  虎(白):我不免暗暗出的营去,抢他一个头功,显显本帅的威风,与我下边更衣。

朱贵昌哪!小娃娃,本帅到此还不下马就擒?

朱贵昌(白):魏虎啊!奸贼!还不下马就擒,如其不然,杀儿片甲不留,哒子,杀!

魏  虎(白):哇啊!啊啊啊~~~~~~!

(唱):四面沙场都围定,恐怕我难活一命休。

(白):好杀!好战!哎!实想出得营去,抢他一个头功,不料被贵昌娃娃将本帅

夹在中间,使瞻前不能顾后,瞻左不能顾右,多亏平贵娃娃救了本帅的性

命!哼!待我与娃娃记得一功,唉!我若给娃娃记得一功,我岳父怪罪下

来!这如何是好!嗯!我自有道理,中军!

中  军(白):在!

魏  虎(白):升帐!嗨~~~~~~~!

薛平贵(白):参见元帅!元帅你受惊了,

魏  虎(白):我受的什么惊,我受的什么惊啊!

薛平贵(白):元帅被鞑子困在中间,多亏末将匹马单枪才救得本帅一死。来来来!请赏

公文。

魏  虎(白):哼!哼!这是本帅我的一计么。我来问你,今日出兵可有本帅我的将令?

薛平贵(白):这~~~~!元帅无令!

魏  虎(白):呔!本帅无令!本帅无令你私自出战,看在其间我好气啊!念起众将奏情

死罪免了,活罪难容!先行官过来!

薛平贵(白):在!

魏  虎(白):命你一人出营大战玳瓒女子,胜了还得罢了,若是败了,说是~~~~~!

薛平贵(唱):将令下将我的肝胆吓坏~~~~~!

他要害平贵命见阎罗。

忍着痛出账去将马带过,

马来~~~!

拉过来红鬃马颤颤索索。

平贵豁出一身胆,

奔上西凉大交锋。

(与玳瓒公主交战,被俘)

玳瓒公主(白):押回大营!

魏 虎(白):平贵呀!小孺子!想不到你今日也有如此,我把你呀!哼!

小 卒(白):元帅为何踏他三脚?

魏 虎(白):这就叫死不饶人。

小 卒(白):这才是个奸贼!

魏 虎(白):你也死去!待我禀岳父得知,哼!~~~

猜你喜欢
  卷一百·彭定求
  程伯春·唐圭璋
  周申·唐圭璋
  卷五·董康
  第二幕·老舍
  巻七·胡震亨
  卷三十·朱彝尊
  第十六歌 你连枷抽抽阿是抽格我·刘半农
  秋风·刘半农
  卷六·胡文学
  外集卷十九·陈元龙
  卷四百九十九·佚名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梨园旧话》·张次溪
  紫岩诗选巻一·于石
  子渊诗集卷三·张仲深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六十一·彭定求

        卷161_1 【古风】李白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   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废兴虽万变,宪章亦已沦。   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

  • 吕直夫·唐圭璋

      直夫,宣和三年(1121)官朝散郎,坐事降一官。   洞仙歌   征鞍带月,浓露沾襟袖。马上轻衫峭寒透。望翠峰深浅,忆着眉儿,腰肢袅,忍看风前细柳。   别时频嘱付,早寄书来,能趁清明到家否。这言语,便梦里、也在心头,重相见、

  • 卷一百九十·徐世昌

    那逊兰保那逊兰保,博尔济吉特氏,字莲友,蒙古旗人,自署喀尔喀部落女史。宗室副都御史恒恩室,祭酒盛昱母。有《芸香馆遗诗》。成趣园夜坐林壑杳以深,拂石坐忘冷。凉月不亲人,孤松转清影。游西山清晨驾巾车,日晡

  • ●卷四·毛奇龄

    〖孝宗朝 弘治〗张皇后,孝宗后也。兴济人,父峦,母金夫人梦月入怀,生后。后当适人,其所当适者,忽大病。及选为太子妃,则前所当适者病已。孝宗即位,立为后。笃爱,宫中同起居,无所别宠,有如民间伉俪然者。峦自都督同知封寿宁伯,其卒

  • 涌幢小品卷之三·朱国祯

    国宝太祖初即位。有贾胡浮海以美玉至。制大明传国之宝。并制玉圭一。二年制一小玉玺。曰奉天执中。四年置玉图记二。一曰广运之宝。赐中宫。一曰厚载之宝。又制六宝。曰天子行宝。天子信宝。天子之宾。曰皇帝行宝。皇

  • 卷二十八·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二十八地理略【五】水道【一】【臣】等谨案郑樵志地理首列水道一门其说以为州县之设有时而更山川之形千古不易所以禹贡分州必以山川定经界使兖州可移而济河

  • 总目·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总目田赋考【凡十二卷】卷一【至】卷十二钱币考【凡六卷】卷十三【至】卷十八户口考【凡二卷】卷十九【至】卷二十职役考【凡五卷】卷二十一【至】卷二十五征榷考【凡六卷】卷二十六【至】卷

  • 卷一百一十六 朱子十三·黎靖德

      ◎训门人四   问:"平时处事,当未接时,见得道理甚分明;及做著,又便错了。不知如何恁地?"曰:"这是难事。但须是知得病痛处,便去著力。若是易为,则天下有无数圣贤了!"以下训义刚。   问:"打坐也是工夫否?"曰:"也有不要打坐底,

  • 博学笃志,切问近思·孔子

    【原文】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 子夏说:“博学而志向坚定,好问而多想当前的事情,仁德也。就在其中了。” 【读解】 既要广博地学习,又要有一个追求的中心,这就叫,‘博学而笃志”。 既要多

  • 卷十九·沈棐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比事卷十九     宋 沈棐 撰遂为天子之臣而专天子之命为诸侯之臣而专诸侯之命以王法正之皆春秋所诛也故二百四十二年书遂者十有九虽事各不同大抵讥其专命自恣而叛王法也然其间兴霸一时遏寇乱正

  • 卷十五·聂崇义

    钦定四库全书三礼图集注卷十五宋 聂崇义 撰斩衰衣      斩衰裳斩衰衽      苴绖腰绖       绞带斩衰冠      冠绳缨苴杖       菅屦倚庐【附】丧者郑目録云不忍言死而言丧也以丧是

  • 提要·万斯太

    【臣】等谨案仪礼商二卷附録一卷国朝万斯大撰斯大字充宗鄞县人是书取仪礼十七篇篇为之説颇有新义而亦勇于信心前有应防谦序称喜其覃思而嫌其自用亦笃论也其聘礼解衣之裼袭谓裘外之衣谓之裼衣裼衣即礼服聘礼既聘而享賔

  • 无量如品第七·佚名

    又族姓子。菩萨大士行。念过去诸佛如来。兴度无极。至劫过劫。过诸土尽无极。明知诸土尽劫过劫。当明知诸佛之兴。尽劫过劫。明了诸佛。兴敷说经。度无极法。从劫过劫。说法度无极。明知意行度无极。明诸情度无极。於

  • 华严经疏·佚名

    刹准可知。颂中有十。初一颂劫差别。二劫长短。三劫多少。已上通颂前列名。四劫染净。五释劫净因。六显诸劫名。七劫中佛出。八一多劫相入。九劫内严具相入。十结归心想。是故得无碍并可知。第九明世界海劫转变。随所

  • 庄岳委谈·胡应麟

    明胡应麟著。系《少室山房笔丛》中之一部分。其下卷有不少有关戏曲的考据文字,提出对戏曲历史及理论的一些见解。如从文体演变的角度肯定戏曲的地位;肯定戏曲的虚构方法;以比较分析的方法肯定《西厢记》和《琵琶记》的

  • 补后汉书年表·熊方

    史学著作。南宋熊方撰。10卷。方字广居,隆兴丰城(今属江西)人 。由上舍生官至权澧州司户参军。以范晔《后汉书》无表,使东汉典故散缀于纪传之内,不能丝联绳贯,开卷厘然。因自题其堂曰“补史”,作是编以补范书所未备。凡《

  • 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佚名

    二卷,西晋竺法护译。大宝积经第三十八大乘方便会之异译。

  • 三弥底部论·佚名

    三卷。失译人名,大意破我人知见,明中阴不无,而文不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