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

 

  卷100_1 【雅琴篇】司马逸客

  亭亭峄阳树,落落千万寻。独抱出云节,孤生不作林。

  影摇绿波水,彩绚丹霞岑。直干思有托,雅志期所任。

  匠者果留盼,雕斫为雅琴。文以楚山玉,错以昆吾金。

  虬凤吐奇状,商徵含清音。清音雅调感君子,

  一抚一弄怀知己。不知钟期百年馀,还忆朝朝几千里。

  马卿台上应芜没,阮籍帷前空已矣。山情水意君不知,

  拂匣调弦为谁理。调弦拂匣倍含情,况复空山秋月明。

  陇水悲风已呜咽,离鹍别鹤更凄清。将军塞外多奇操,

  中散林间有正声。正声谐风雅,欲竟此曲谁知者。

  自言幽隐乏先容,不道人物知音寡。谁能一奏和天地,

  谁能再抚欢朝野。朝野欢娱乐未央,车马骈阗盛彩章。

  岁岁汾川事箫鼓,朝朝伊水听笙簧。窈窕楼台临上路,

  妖娆歌舞出平阳。弹弦本自称仁祖,吹管由来许季长。

  犹怜雅歌淡无味,渌水白云谁相贵。还将逸词赏幽心,

  不觉繁声论远意。传闻帝乐奏钧天,傥冀微躬备五弦。

  愿持东武宫商韵,长奉南熏亿万年。

  卷100_2 【三妇艳】王绍宗

  大妇能调瑟,中妇咏新诗。小妇独无事,花庭曳履綦。

  上客且安坐,春日正迟迟。

  卷100_3 【别离怨】郑遂初

  荡子戍辽东,连年信不通。尘生锦步障,花送玉屏风。

  只怨红颜改,宁辞玉簟空。系书春雁足,早晚到云中。

  卷100_4 【寒食(一作沈佺期诗)】李崇嗣

  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不知何处火,来就客心然。

  卷100_5 【览镜(一作李嗣宗诗)】李崇嗣

  岁去红颜尽,愁来白发新。今朝开镜匣,疑是别逢人。

  卷100_6 【独愁】李崇嗣

  闻道成都酒,无钱亦可求。不知将几斗,销得此来愁。

  卷100_7 【昭君怨三首】东方虬

  汉道方全盛,朝廷足武臣。何须薄命妾,辛苦事和亲。

  掩泪辞丹凤,衔悲向白龙。单于浪惊喜,无复旧时容。

  胡地无花草,春来不似春。自然衣带缓,非是为腰身。

  卷100_8 【春雪】东方虬

  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卷100_9 【逸人歌赠李山人】张楚金

  上有尧兮下有由,眠松阳兮漱颍流。其貌古,其心幽,

  浩歌一曲兮林壑秋。道险可惊兮人莫用,

  乐天知命兮守岩洞。时击磬兮嗟鸣凤,

  吾欲知往古之不可追,自悠悠于凡梦。

  卷100_10 【谪南海过始兴广胜寺果上人房(一作过韶州广界寺)】房融

  零落嗟残命,萧条托胜因。方烧三界火,遽洗六情尘。

  隔岭天花发,凌空月殿新。谁令乡国梦,终此学分身。

  卷100_11 【咏院中丛竹】吕太一

  擢擢当轩竹,青青重岁寒。心贞徒见赏,箨小未成竿。

  卷100_12 【和吕御史咏院中丛竹】张纮

  闻君庭竹咏,幽意岁寒多。叹息为冠小,良工将奈何。

  卷100_13 【闺怨(《搜玉集》作张炫诗)】张纮

  去年离别雁初归,今夜裁缝萤已飞。

  征客近来音信断,不知何处寄寒衣。

  卷100_14 【行路难】张纮

  君不见温家玉镜台,提携抱握九重来。

  君不见相如绿绮琴,一抚一拍凤凰音。

  人生意气须及早,莫负当年行乐心。荆王奏曲楚妃叹,

  曲尽欢终夜将半。朱楼银阁正平生,碧草青苔坐芜漫。

  当春对酒不须疑,视日相看能几时。春风吹尽燕初至,

  此时自为称君意。秋露萎草鸿始归,此时衰暮与君违。

  人生翻覆何常定,谁保容颜无是非。

  卷100_15 【别亲朋】郑蜀宾

  畏途方万里,生涯近百年。不知将白首,何处入黄泉。

  

猜你喜欢
  梁安世·唐圭璋
  ●古诗源卷十四·沈德潜
  解人颐 谠言集·钱德苍
  北郭集卷二·徐贲
  卷442 ·佚名
  红荷之魂·闻一多
  卷四十六·陈焯
  宛陵羣英集巻九·汪泽民
  卷三十八·陈邦彦
  卷五十·佚名
  车上·徐志摩
  卷四十七·查慎行
  山谷内集诗注原注【年谱附】·黄庭坚
  王绩诗鉴赏·佚名
  子渊诗集卷四·张仲深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萧仲芮·唐圭璋

      沁园春   寿春陵史君叔   五马南来。一骑东驰,诏黄已催。正寻幽择胜,闲边点检,吟风弄月,忙处徘徊。玉井莲房,碧筒酒熟,趁得长年千岁杯。杯浮处,正芒寒南极,色映三台。   明光殿北屏门,记御笔亲题名姓来。看河东召入,

  • 唐诗镜卷四十三·陆时雍

    钦定四库全书 唐诗镜卷四十三 明 陆时雍 编 中唐第十五 白居易【二】 七言古诗 琵琶行【并序】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船中夜弹琵琶者听其声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於穆曹

  • 卷三百六十三·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六十三金钱花类七言絶句金钱花         【唐】卢 肇轮郭休夸四字书红窠写出对庭除时时买得佳人笑本色金钱却不如金钱花         【唐】来 鹏也无棱廓也无神

  • 卷二百二·志第一百五十五·艺文一·脱脱

        ◎艺文一   《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之有关于世运,尚矣。然书契以来,文字多而世代日降;秦火而后,文字多而世教日兴,其故何哉?盖世道升降,人心习俗之致然,非徒文字之所为也。然去古

  • 卷第二百三十三 唐紀四十九·司马光

      起強圉單閼(丁卯)八月,盡重光協洽(辛未),凡四年有奇。   德宗神武聖文皇帝貞元三年(丁卯、七八七年)   八月,辛巳朔,日有食之。   吐蕃尚結贊遣五騎送崔漢衡歸,且上表求和;至潘原,李觀語之以「有詔不納吐蕃使者」,受其表

  • 读例存疑卷三十六·薛允升

    刑律之十二鬪殴下之一奴婢殴家长妻妾殴夫同姓亲属相殴殴大功以下尊长奴婢殴家长:凡奴婢殴家长者,(有伤、无伤,预殴之奴婢,不分首从)皆斩。杀者,(故杀、殴杀,预殴之奴婢,不分首从,)皆凌迟处死。过失杀者,绞(监候。过失)伤者,杖一百、流

  • 卢叔彪传·李延寿

    卢叔彪年轻时机智聪明,豪爽仗义,喜爱出奇制胜的计谋,很仰慕诸葛亮的为人。任贺拔胜的荆州开府长史,贺拔胜不采纳他的计策,弃城投奔梁。卢叔彪回到本县,在山坡前搭了座小屋,悠闲自在地玩乐。齐文襄下了征召的书信,他推辞有病不

  • 李嗣业传·欧阳修

    李嗣业的字叫嗣业,京兆府高陵县人,身高七尺,力大超群。开元年间,跟随安西都护来曜征伐十姓苏禄,他首先登上城堡又抓获了俘虏,积累功劳被封为昭武校尉。后来被召募到安西,军队中开始使用长刀、李嗣业特别善于使用,每次战斗必定

  • 第六章 顺宪穆敬四朝事迹·吕思勉

    第一节 顺宗谋诛宦官德宗长子名诵,是为顺宗,德宗即位之岁,即立为太子,至贞元三年八月,而有郜国公主之狱。郜国者,肃宗女也。初降裴徽。徽卒,又降萧昇。昇卒,主与太子詹事李昇等乱。昇,叔明子,叔明,鲜于仲通弟,赐国姓。昇事又见《

  • 双桥随笔卷五·周召

    凤县知县周召撰徐勉王僧防顔之推司马光皆有训子语而之推勉学篇更为警切其中摹写不学之人如云或因家世余绪得一阶半级便谓自足安能自苦及有吉凶大事议论得失防然张口如坐云雾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黙低头欠伸而已又云自荒

  • 卷二十七·易祓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官总义钦定四库全书周官总义卷二十七    宋 易袚 撰舆人为车轮崇车广衡长参如一谓之参称贾氏曰舆人专造舆而记言为车者车其总名愚按轮舆轸盖皆车也言为车而谓之舆人则从舆为正若夫挟车旁

  • (七)述而篇·钱穆

    述而不作章。朱子曰:&ldquo;张敬夫最不可得。听人说话,便肯改。如此章,他元说彼老彭何人哉,而反使吾夫子想像慕用。某与说,孔子贤于尧舜,非老彭之所及。人皆知之,自不须说。但其谦退不居,而反自比焉,且其辞气极于逊让,而又出于

  • 卷五十二(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月藏分第十二诸魔得敬信品第十尔时会中。有一魔王名曰岁星。即起合掌。向。诸魔众。而说偈言:今此瞿昙仙,大欲欺陵我。分布四天下,一切诸鬼神。与诸四天王,皆悉令护持。唯除於我等,而不见与分。尔时会中。复有魔王名那罗

  •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三·佚名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佐助品第六佛告释提桓因言:&ldquo;憍尸迦!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教阎浮提人令行十善道。于意云何?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rdquo;释提桓因言:&ldquo;甚多,世尊!&rdquo;佛言:&ldquo;憍尸迦!不如善男子、善

  • 第二卷·圆瑛

    福州鼓山涌泉禅寺圆瑛弘悟述 受法弟子明旸日新敬校己二 说奢摩他路令悟密因大开圆解 分二  庚初  初销倒想说空如来藏  二 审除细惑说二如来藏 庚初分二  辛初 如来破妄显真  二  阿难

  • 卷第二·佚名

    嘉兴大藏经 月幢了禅师语录月幢了禅师语录卷第二嗣法门人达最等编小参举今举古沉埋佛祖谈心谈性错过自家到者里道有不得道无不得道非有不得道非无不得道非非有不得道非非无不得毕竟如何良久云不得不得阅藏小参者个事

  • 海叟集·袁凯

    四卷。《集外诗》一卷。明袁凯撰。其集旧有张祥泽刻本,乃凯所自定。岁久散佚。天顺中朱应祥、张璞所校选者名《在野集》,多以己意更窜。如“烟树微茫独倚栏”,改为“烟树微茫梦里山”。盖以诗用删山韵,而栏字在寒桓韵

  • 文昌杂录·庞元英

    北宋庞元英撰。庞元英于宋元丰五年(1082)入尚书省为主客郎中,元丰八年罢职,本书即是这3年多时间的日记随笔。尚书省旧有“文昌天府”之称,故名。六卷,补遗一卷。主要记载有关宋代朝章、典故材料。于元丰年间初行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