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述先

本 系

我汪氏系出唐越国公华第七子爽后。爽传十二世曰道安,迁婺源。又五世曰惟谨,迁庆元之鄞,今宁波府鄞县也。惟谨生元吉。元吉生永渐。永渐生思信。思信长子大伦公在鄞,娶夫人高氏,生存中;宋嘉定十年,高夫人卒,继娶夫人为萧山大义邨刘氏女,因家大义。而存中所生二子,之衎迁临川,之琭迁宣城。亦无居鄞者。

大义邨汪氏,以迁萧始祖大伦公为第一世。公字叔彝,号冰谷,夫人刘氏,葬本里花原——花原者,以树木棉得名——子一。述,字天锡,夫人冯氏,子三。长演,字宗三,夫人赵氏,并祔葬花原;岁以清明前二日墓祭,子二。长溥,字克洪,夫人杨氏;葬本里西睦桥,子五。

三涣,字巨渊,夫人王氏,葬本县航坞山,子二。长游,字龟沼,号一斋,葬本里中巷南园,旅殁黔中——相传殁时,与山阴贾人同厝,比迁柩,二棺毁,椟骨以归,两家秤骨分葬,时号秤骨府君——故夫人徐氏,遗命不同穴,别葬航坞山,皆以清明前一日祭,子二。长椿,字春龄,号养拙,夫人朱氏,子二。次璋,字廷章,号居易,夫人钟氏,并葬航坞山,以清明日祭,子四。次缵,字克承,号逸庵,行彤三,夫人陈氏,子三。次范,字居贤,号乐遂,夫人徐氏,并葬航坞山,以清明后一日祭,子三。

长天秩,字宗礼,号锐庵,行练二,夫人沈氏,葬航坞山,以清明后二日祭——支下男妇俱集;自此以下各祖,皆依次墓祭,集男妇如礼——子四。次栋,字克隆,号成轩,行宏八,夫人傅氏,葬本里前司东陂——相传墓师登航坞山择兆域,脱头巾置石上,为过鸟所衔,越数日,相地至此,前巾在焉,遂定为吉壤,旧号头巾地。余年十五,侍祭墓下,曰:“是天所葬也,不宜以头巾名。”乃称“天葬地”云——子三。次时忠,字靖共,号秋庄,夫人沈氏、王氏、赵氏,沈夫人葬航坞山,王、赵两夫人合祔前司东陂,子三。

三应元,字世魁,号惺台,行明五十九,夫人朱氏,葬本里砚湖滩,子四。季玉华公,讳造,行信八——为辉祖高祖考——夫人陈氏、继夫人陈氏,葬山阴县夏履桥徐阔坞,子三。第三为曾祖考孚夏公,讳必正,行仁七十一,夫人沈氏,葬前司西陂,子三。第三为显祖考毅庵公,讳之瀚,字朝宗,行三,敕赠文林郎,湖南永州府宁远县知县,夫人沈氏,敕赠孺人,葬砚湖滩,子二。长为显考皆木公,讳楷,字南有,行十三,河南卫辉府淇县典史,敕赠文林郎,湖南永州府宁远县知县诰赠奉直大夫,夫人方氏,敕赠孺人,诰赠宜人,夫人王氏,簉室徐氏,旌表“双节”,建坊本里聚奎桥北岸,并敕赠孺人,诰赠宜人,合葬山阴县清和里秀山,子一。

辉祖,字焕曾,一字龙庄,罢官归又以归庐为号。为冰谷公十九世孙。乾隆戊子科举人,乙未科进士。湖南永州府宁远县知县,调长沙善化县知县,未任署永州府道州知州。告病解官。诰封奉直大夫。娶王氏,诰赠宜人,生子一:继坊,字元可,行三,乾隆丙午举人,拣选知县,今就职直隶州州同,加二级。继娶曹氏,诰封宜人,生子二:继培,字因可,行九,县学生;继壕,字深可,行十一,国子监生。妾杨氏,生子二:继墉,字勤可,行四;继墉,字序可,行六。

继坊娶朱氏,今二子;世钟、世铭。继墉娶娄氏,今一子:世镐。继墉娶王氏。继垿娶陈氏,今一子:世钰。继壕聘来氏。

显祖考文林公轶事

公少孤。读《四子书》未竟。中年文、字并工。族党规约尽出公手。辉祖十岁时,公年六十七,遇疑字必从人索解甚力。尝语辉祖曰:“我未学,非问不至此。我问一人,可答十、百人之问,受益最多。小子慎母懒于问也。”

公同怀三人,年十三,两伯祖析产令别居。公力自树,后诸父不善治生,并招与同爨,历二十余年无倦色。

自迁萧始祖至高祖,凡十五世,田息不足以给祭。清明墓祀,往往入夏不举,甚至弃子女以办公,请之族长与各房长,准息入为制,克日行礼,至今无敢渝者。

公行谊既孚乡里,遇龃龉事,皆质正于公,公反覆理解,率释忿去。终公之世,无履公庭者。洎公殁,族人多讼。辉祖四十余岁,犹闻人言:“朝三翁在,必不至是。”公字朝宗,行三,相习以是为称。盖距公殁,逾三十年矣。

族有愿人为盗诬引:县捕至,竄匿他所;捕者挟其妇去;公遇之涂,廉其情,立以私橐酬捕,妇得释;而冤亦旋白。两母“双节坊”成,乡耆追叙此事,皆云:“宜有贤妇。”并谓公之隐德类此者甚多云。

公笃慕儒业,见识字人辄优以礼貌。遇博士弟子,虽卑幼,必肃然起立。贫不能应试,必助以资。或失馆,则力为推荐,必得当乃已。尝有一士,考列下等,辉祖闻群言讪笑,举以告公,公怒叱曰:“小子何知!秀才方有等,即下等,毕竟贤于不入等者。汝他日能是,吾死且含笑也。”

辉祖幼时,公宝爱特甚,村中演剧,必命辉祖侍观。归,则详问剧中人姓名及事之关目,并祸福报应之故。应对不讹辄喜赐小食;不能记忆或所述是非舛谬,辄恚怒曰:“再尔必挞”。

祖母尝以旷学为言,公曰:“非若所知。”一日观演《绣襦记》,公曰:“亏他后来中状元。”辉祖对曰:“便中状元也算不得孝子。”公大喜。每举以语人曰:“儿有识,他日当做正经人。”恨辉祖德不修而耄及,无以副会期望。至今,忆公之所以为教,背汗常如雨下。

显祖妣沈太孺人轶事

祖母年十五来归,归未三月,祖父析居。祖母食贫执苦垂三十年。迨吾父衣食粗足,祖父尚义好施与,祖母遇事赞成,无纤微靳色。

雅重读书人。邻有寒士,力不能自给,祖母尝节缩口食周其匮。比吾家中落,祖母笃老且病,其人渐丰赡,不一顾。问见者议其辜恩,祖母不齿及也。

性庄重,与人谦谨。行辈最尊。凡卑幼跪拜,必答;过其前必起立,虽见丐者亦然。或止之,曰:“彼亦人也,何敢以贫故慢之。”

显考奉直公轶事

公自淇县归,年已四十有四。事祖父、祖母依依如童稚。得食物虽薄少必以奉。吾母疑为不敬,公曰:“只要举念不忘,不在物之多寡。必多而后进,则不进者多矣。”一日辉祖见薄炊饼二枚,食其一。公察之大怒,曰:“尚未送婆婆,汝便先吃,必折汝福。”辉祖不获常侍膝下,即此二事可想见孺慕大凡。

吾母王太宜人尝言:公礼师最重,在官中每送束脩,必择银之上者,平亦较常用稍重。既家居用制钱,遇大钱辄手自选留充束脩之数。曰:“万一先生付典当赎衣物,有小钱拣退,是我之罪也。”

“陶器厚薄”之训,详《行述》中。辉祖尚忆公言:“做人积福,须耐得几层剥削,方可传之子孙。如布如缎,自然耐久;绢便薄脆。降而如纸,亦须作高丽纸,可以揭得数层;若为竹纸,触手便破矣。”盖皆以厚为道。

外父王坦人先生,公执友也。辉祖十一岁时,先生过舍,公命出见衣兰色布袍,吾母曰:“儿以敝衣见新亲不雅观,须假绸衣衣之。”公曰:“何碍!此时衣绸、衣布无关荣辱。今父母为之衣绸,而他年自以布衣终其身,乃为辱耳。”会有邀公喜宴者,公以持服辞,其人坚欲引辉祖去,吾母曰:“君将远行,儿不能无应酬,令与人熟识亦可。”公曰:“儿欲熟人,人不与儿熟也。儿能自立,人乐与交,何患无熟人?”终不许。

显妣方太宜人轶事

吾母见背,辉祖未有识知,不能详记行谊。读家静山先生撰传略,见梗概。祖母性严峻,御家人,辞色不少假臧。获有过误,吾母辄身承之。而时时私敕家人曰:“若慎母干太孺人怒,吾向非爱若,恐高年人不耐气耳。”一日,缝人制祖母衣,不戒于熨襟且焦,吾母急出己衣付质库,市他缣,秉烛成之。

显妣王太宜人轶事

曾祖祭田三亩,吾祖所置也。诸父辈共谋鬻之。是时辉祖年十四,家甚窭,书券者虑辉祖有后言,邀列名分价,吾母不可。书券者曰:“列名卖,不列名亦卖。特不列名,则价不得分耳。”吾母曰:“吾虽贫,何忍分此价?”

书券者曰:“不分价,亦不能不值祭也。”吾母曰:“譬祖传止吾儿一人,愿永永值祭,无他词。”产遂废。而诸父或绝或散四方,吾母岁时奉祭唯谨。

辉祖自年十五、六,以假货资生,至二十二习幕事,子钱累七百余金。至年三十岁,脩尚不满百金,吾母口食不给,而责家之息,付必以时。或劝少缓,曰:“不可使吾儿无面目对人。”往往忍饥竟日。唯吾生母及吾前妇知之而已。风树之痛,所为百身莫赎也。

吾母终年无梦,梦必征。乾隆十四年岁丁卯元日语辉祖曰:“吾顷梦,中堂燃巨烛六、七条,面南坐者数人,东西侍者十余人,汝祖、汝父与焉。奂若叔向上拜跪起立,东西侍者数人,向上揖语,不可辨闻。面南者曰:”应与宗铨、宗献。‘奂若叔又拜跪如初。汝祖、汝父向上揖,复揖奂若叔。奂若叔答揖,若不豫然。烛遂熄,不知是何祥也?汝其志之。“是年七月,辉祖将应省试,而奂若叔病。吾母曰:”叔屡试屡踬,今病不能试,而汝继之,或将售此,其所以不豫乎?“亡何,辉祖下第。叔五男子析产,则尚友堂住宅为铨(克标)兄献(奕宸)弟阄得。又数年,献出游,以所受小楼三间,暂典赵氏。又十二年为乙未,吾母弃养。辉祖将治丧,无宾舍。代献弟赎楼款宾,又十八年壬子,楼归辉祖。忆吾母言,始恍然悟吾祖、父之所以揖也。

又岁己卯八月十四日,辉祖省闱遘疾,试竣舆归,水浆不入口,昼夜卧,转侧需人,魂时时从顶上出。医师莫名其证,治方温凉歧杂,气不绝如丝。至九月初六日,办附身具矣。吾母梦:“中堂簇簇数十人中,多古冠服者,吾祖、吾父皆西隅侍立。堂中声喁喁,若辩论然。久之,闻一人大言舍多舍少,见一戴红纬帽、隆准高颧、须鬑鬑者,向上跪曰:”该留垃圾‘(垃圾,辉祖小名也),吾祖,吾父遂叩首出,有号泣以从者,吾祖,吾父皆揖之。“

梦甫觉,而友人徐颐亭(梦龄)至,辨脉定证,一药而起。未一月,堂伯父所生三子,堂叔父所生一子,相继没。明年,堂叔亦没。曾祖支下唯辉祖独存,以至今日。曾祖旅没云南,无遗像,故老言曾祖状貌与吾母所梦符合。盖辉祖之生,曾祖实相之矣。记此二梦,见祖荫非可倖邀。我后人可不求所以仰承先泽之故与?

显生妣徐太宜人轶事

吾母自生辉祖时得脾泄疾,时时惫困,执作不少休,前妇请代不许。及辉祖有妾,吾母犹亲司爨火。辉祖固请命妾代劳,吾母曰:“渠不善用薪,炊一顿饭吾可三顿,汝心血钱,吾不忍耗也。”力疾耐勤苦,大率类此。

病起出汲,至门不能举步,门固有石条可坐,邻媪劝少憩,吾母曰:“此过路人坐处,非妇人所宜。”倚柱立,邻媪代汲以归。

尝病头晕,会宾至,剥龙眼肉治汤,吾母煎其核饮之,晕少定,曰:“核犹如是,肉当更补也。”后复病,辉祖市龙眼肉以遂,则挥去曰:“此可办一餐饭,吾何须此?”固却不食。羊角之痛,至今常有余恨。

吾母寡言笑,与继母同室居,谈家事外,终日织作无他语。既病,画师写真,请略一解颐,吾母不应。次早语家人曰:“吾夜间历忆生平,无可喜事。何处觅得笑来?”呜乎!是可知吾母苦境矣。

辉祖既孤,力不能从师,吾母请于嫡母曰:“儿不学,汪氏必替,岁需脩脯十指可给也。”故虽病不废织作。凡纺木棉花,必择最白者另为一机,洁而韧,市价逾常直。每获千钱,选留大钱三百,储为馆谷之用。

吾母治庖以洁为主。尝言:物无贵贱,得味自善;手段无高低,尽心自合宜。当吾师郑又庭夫子主讲家塾时,辉祖方奇穷,膳羞皆吾母手理。今五十余年矣,吾师追述往事,犹言馆餐之洁,莫若我家殽,虽不丰,无不适口。则当日之精于中馈,可想见也。

猜你喜欢
  大学原文·曾子
  卷十五·李明复
  日讲书经解义进·库勒纳
  卷五·程川
  卷七·欧阳修
  卷二十八·乾隆
  第12章·老子
  卷二十七·乾隆
  哀公问·姚际恒
  卷五百九·佚名
  卷八十二·佚名
  佛说须摩提菩萨经(晋竺法护译)·佚名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佚名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卷上(并序)·妙叶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卷第二·知礼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江月松风集卷一·钱惟善

    (元)钱惟善 撰古诗二首鳯麟别千载骚雅流余声南入苍梧天鸿雁雝雝鸣骋目江上秋秋云白英英扣舷欲何之山水遗韶韺白马几朝夕震荡赤帝阙不洗鸱夷魂千年属镂血我欲骑赤蚪东上探禹穴手披青玉书逍遥弄明月送韩介石之平江财赋提

  • 月下待杜鹃不来·徐志摩

    看一回凝静的桥影,数一数螺钿的波纹,我倚暖了石栏的青苔,青苔凉透了我的心坎;月儿,你休学新娘羞,把锦被掩盖你光艳首,你昨宵也在此勾留,可听她允许今夜来否?听远村寺塔的钟声,像梦里的轻涛吐复收,省心海念潮的涨歇,依稀漂泊踉跄的

  • 卷一百二十八·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二十八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五 韩琦 啄木 剥剥复卜卜意若念良木营营求蠧心未获空我腹或露一裆红或展双翅绿捷缘都卢橦响弄羯鼓曲捜索不知疲利觜信摧秃忽尔破奸穴种类无遗族内孽固难

  • 卷四百九十七 元符元年(戊寅,1998)·李焘

      起哲宗元符元年四月盡其月   夏四月己卯朔,上批:宗室右侍禁士實修進藝業,可特授承務郎。   庚辰,鄜延路經略使呂惠卿言,修築開光堡畢工,乞賜名。詔賜名開光堡。(三月十九日。)   奉國軍留後安定郡王世開卒。輟朝,臨

  • 卷六 贪十三案·丁耀亢

    一、石崇贪劫奢亡晋石崇,字季伦,生于青州,故小名齐奴。少敏慧,勇而有谋。父芑临终,分财与诸子,独不及崇。其母以为言,芑曰:“此儿虽小,后能自得。”年二十余为修武令,有能名。入为散骑郎,迁城阳太守,伐吴有功,封安阳乡侯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五·佚名

    正德十二年春正月丁丑朔 上诣 奉先殿 奉慈殿 太皇太后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礼 太皇太后 皇太后 皇后受命妇朝贺○免文武群臣宴赐以节钱钞○江西新建县火○戊寅召内阁府部大臣及科道官至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六十七·佚名

    万历二十一年闰十一月辛巳朔大学士王锡爵题今日 皇上手札谕元辅前者朕以卿面见苦请预教册立朕已亲允况今春有旨少俟待嫡且朕不老又无重疾其册立还少候旨行且着于明春行预教出阁礼朕又思皇长子皇三子龄岁相等今欲一并

  • ·东溟文集姚莹·与倪兵备论捕盗书·丁曰健

    漳、泉素称多盗,频年诛捕,不为少矣。而攘劫之风不息,则捕之可胜捕哉!今功令以保甲为弭盗首务。此在西北省行之,或有效者。然行之不善,民间已多病之。东南非阻江湖、则滨大海,闽、广之间山深林密,往往兵役所不能

  • 耶律韩八传·脱脱

    耶律韩八,字嘲隐。卓异不凡,胸有大志,北院详稳耶律古的五世孙。太平年间,游学于京师,寄住于行宫旁边,随身所有只有一包衣服一匹马而已。圣宗皇上微服出外打猎,见到他问道“:你是何人?”韩八初时不认识皇上,随口答道:“我是北院部

  • 发端·梁启超

    梁启超曰:天下之盛德大业,孰有过于爱国者乎!真爱国者,国事以外,举无足以介其心,故舍国事无嗜好,舍国事无希望,舍国事无忧患,舍国事无忿懥,舍国事无争竞,舍国事无欢欣。真爱国者,其视国事无所谓艰,无所谓险,无所谓不可为,无所谓成,无所

  • 卷二十六·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二十六宋 赵汝愚 编帝系门皇太后上章献皇后乞还政    刘随臣恭惟皇太后天资圣明手扶宗社爰自先朝不豫万几倦勤皇帝养德东朝选贤咨善太后预闻政事参决居多洎皇帝膺龙跃之期年尚冲幼太后

  • 169.刘禹锡游玄都观·林汉达

    王叔文实行改革的时候,不但一批宦官恨王叔文,还有不少大臣嫌王叔文地位低,办事专断,也对他不满,到了唐宪宗即位,大伙都纷纷攻击王叔文。原来支持王叔文改革的八个官员,都被看作是王叔文的同党。宪宗下了诏书,把韦执谊等八个人

  • 卷一七·邱濬

    ▲除民之害 《禹贡》:济河惟兖州,九河既道。 《尔雅》:“九河,曰徒骇、曰太史、曰马颊、曰覆釜、曰胡苏、曰简、曰洁、曰钩盘、曰鬲津(吴程曰:九河率在河间之沧州境)。”孔颖达曰:“河分为九道,在兖州界,平

  • 卷七·胡广

    <经部,书类,书传大全钦定四库全书书传大全卷七明 胡广等 撰旅獒西旅贡獒【牛刀反】召公以为非所当受作书以戒武王亦训体也因以旅獒名篇今文无古文有【朱子曰近诸孙将旅獒来读是时武王已八十余歳矣太保此书谆谆告之

  •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三·宗喀巴

    道次引导〔科〕丁二如何摄取心要之理分二戊一于道总建立发决定解分二已一三士道中总摄一切至言之理已二显示由三士门如次引导之因相戊二正于彼道取心要之理今已一三士道中总摄一切至言之理佛初发心,中集资粮,最后现证圆

  • 佛性论 第四卷·世亲

    佛性论 第四卷天亲菩萨造陈天竺三藏真谛译辩相分第四中无变异品第九复次无变异义应知。离有六义。合则成三。离有六种者。一无前后际变异。二无染净异。三无生异。四无转异。五无依住异。六无灭异。言无前后际

  • 宋宫十八朝演义·许慕羲

    许慕羲专著的《宋朝宫廷秘史》取材于正史、野史和民间传说的内容,在深刻地描写了帝王的感情世界同时,也对宫闱生活做了细致地刻画。真实地再现了深宫密地的帝后生活,对于喜爱追寻历史的读者也提供了一定的线索。本书运用

  •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丁玲

    中国现代长篇小说。丁玲著。写于1946年11月至1948年。作品以华北一个叫暖水屯的村子为背景,真实地反映了农村土地改革运动中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揭示了中国农村从未有过的巨大变化及各个阶级不同的精神状态,艺术地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