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百一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一

李昌符

李昌符字岩梦咸通四年登进士第历尚书郎膳部员外郎诗一卷

书边事【一作边行书事一作塞上行】

朔野烟尘起天军又举戈阴风向晩急杀气入秋多【一作莽苍芦关北孤城帐幕多客军甘入阵老将望回戈】树尽禽栖草冰坚路在河汾阳无继者【一作寻下世】羌虏肯先和

远归别墅【一作秋晚归故居】

马省曾行处连嘶渡晚河忽惊乡树出渐识路人多细径穿禾黍颓垣压薜萝乍归犹似客邻叟亦相过

题友人屋

松底诗人宅闲门远岫孤数家分小径一水截平芜竹节偶相对鸟名多自呼爱君真静者欲去又踟蹰

赠同游

此来风雨後已觉减年华若待皆无事应难更有花管弦临夜急榆柳向江斜且莫看归路同须醉酒家

送人出塞

北风吹雨雪举目巳凄凄战鬼秋频哭征鸿夜不栖沙平关路直碛广郡楼低此去非东鲁人多事鼓鼙

寻僧元皎因赠

此生迷有着因病得寻师话尽山中事归当月上时高松连寺影亚竹入窗枝闲忆草堂路相逢非素期下第後蒙侍郎示意指於新先辈宣恩感谢

才薄命如此自嗟更自疑遭逢好文日黜落至公时倚玉甘无路穿杨却未期更慙君侍坐问许可言诗

夜泊渭津

漂漂东去客一宿渭城边远处星垂岸中流月满船凉归夜深簟秋入雨余天渐觉家山小残程尚几年

晩夏逢友人

一别同?友相思巳十年长安多在客久病忽闻蝉骤雨才沾地隂云不徧天微凉堪话旧移榻晚风前

秋中夜坐

空庭吟坐久爽气入荷衣病叶先秋落惊禽背月飞瘴云晴未散戍客老将依爲应金门策多应说战机

旅游伤春

酒醒乡关远迢迢听漏终曙分林影外春尽雨声中鸟思【一作?】江村路花残野岸风十年成底事羸马倦西东

得远书

故人居谪宦今日一书来良久惊兼喜殷勤卷【一作读】更开瘴云沉去鴈江雨促新梅满纸殊乡泪非【一作沉】寃不可哀

赠同席

四座列吾友满园花照衣一生知几度後到拟先归急管侵诸乐严城送落晖当欢莫离席离席却欢稀

赠供奉僧玄观

自得曹溪法诸经更不看已降禅侣久兼作帝师难夜木侵檐黑秋灯照雨寒如何嫌有着一念在林峦

送琴客

楚客抱离思蜀琴留恨声坐来新【一作看】月上【一作落】听久觉秋生夜静骚人语天高别鹤鸣因君兴一叹竟夕意【一作亦】难平

别谪者

此地闻犹恶人言是所之一家书絶久孤驿梦成迟八月三湘道闻猿冒雨时不须祠楚相臣节转堪疑

行思

千里岂云去欲归如路穷人间无暇日马上又秋风破月衔高岳流星拂晓空此时皆在梦行色独怱怱

感怀题从舅宅

郗家庭树下几度醉春风今日花还发当时事不同流言应未息直道竟难通徒遣相思者悲歌向暮空

与友人会

蝉吟槐蘂落的的是愁端病觉离家远贫知处事难真交无所隐深语有余欢未必闻歌吹羇心得暂寛

赠春游侣【第七句缺一字】

密林多暗香轻吹送余芳啼鸟愁春尽游人喜日长浮云横暮色新雨洗韶光欲散垂 恨应须入醉乡

送人游边

愁指萧关外风沙入远程马行初有迹雨落竟无声地理全归汉天威不在兵西京逢故老暗喜复时平

寄栖白上人

剪髪兼成隐将心更属文无憀对豪客不拜谒吾君画壁惟泉石经窗半典坟归林幽鸟狎乞食病僧分默坐终清夜凝思念碧云相逢应未卜余正走嚣氛

送人入新罗使

鸡林君欲去立册付星轺越海程难计征帆影自飘望乡当落日怀阙羡回潮宿雾蒙青嶂惊波荡碧霄春生阳气早天接祖州遥愁约三年外相迎上石桥

咏铁马鞭【并引】

铁马鞭长庆二年义成军节度使曹华进献且曰得之汴水有字刻云贞观四年尉迟敬德字尚在

汉将临流得铁鞭鄂侯名字旧雕镌须爲圣代无双物肯逐将军卧九泉汗马不侵诛虏血神功今见补亡篇时来终荐明君用莫叹沉埋二百年

送友人

举世谁能与事期解携多是正欢时人间不遣有名利陌上始应无别离晩渡待船愁立久乱山投店独行迟我今漂泊还如此江劒相逢亦未知

南潭

匝岸青芜掩古苔面山亭树枕潭开有时弦管收筵促无数鳬鷖逆浪来路入龙祠羣木老风惊渔艇一声回人传郭恽多游此谁见当初泛玉杯

秋夜作

数亩池塘近杜陵秋天寂寞夜云凝芙蓉叶上三更雨蟋蟀声中一点灯迹避险巇翻失路心归闲澹不因僧既逢上国陈诗日长守林泉亦未能

客恨

古原南北旧萧疎高木风多小雪余半夜病吟人寝後百年闲事酒醒初频招兄弟同佳节已有兵戈隔远书肥马王孙定相笑不知岐路厌樵渔

三月尽日

江头从此管弦稀散尽游人独未归落日已将春色去残花应逐夜风飞

緑珠咏

洛阳佳丽与芳华金谷园中见百花谁遣当年坠楼死无人巧笑破孙家

赠别

又将书劒出孤舟尽日停桡结远愁莫道【一作到】江波【一作头】话离别江波一去不回流

闷书

病来难处早秋天一径无人树有蝉归计未成书半卷中宵多梦昼多眠

伤春

即是春风尽仍沾夜雨归明朝更来此兼恐落花稀

登临洮望萧关

渐觉风沙暗萧关欲到时儿童能探火妇女解缝旗川少衔鱼鹭林多带箭麋暂来戎马地不敢苦吟诗

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一

猜你喜欢
  蒋思恭·唐圭璋
  第十五出 逆氛·李渔
  第八出 闹榭·孔尚任
  萧德润·隋树森
  睢玄明·隋树森
  甲集前编第七之上·钱谦益
  卷八十七·徐世昌
  余集卷十·乾隆
  卷四十六·吴之振
  卷四十八·郭元釪
  御选明诗卷一百十二·康熙
  御选明诗卷一百·康熙
  御选金诗卷二十四·康熙
  姚序·顾贞观
  卷二十一·查慎行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折·贾仲明

    (老旦扮卜儿上,诗云)教你当家不当家,及至当家乱如麻。早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老身嘉兴府人氏,姓李。有一个女孩儿,小字素兰,幼小间学成歌舞吹弹,做着个上厅行首。这里也无人。我这个女儿也不是我亲养的。他自身姓张

  • 廿一史弹词注卷之五·杨慎

    廿一史弹词注卷之五第五段 说南北史 清平乐闲行间坐,不必争人我。百岁光阴弹指过,成得其么功果。 昨日羯鼓催花,今朝疎柳啼鸦。王谢堂前燕子,不知飞入谁家。 诗曰:燕子来时春雪消,几家留得旧窝巢。

  • 提要·赖良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八大雅集        总集类提要【臣】等谨案大雅集八卷元赖良编良字善卿天台人是集皆録元末之诗分古体四卷近体四卷前有至正辛丑杨维桢序又有至正壬寅钱鼐序末有王逢序不署年月维

  • 卷六百九十二·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九十二杜荀鹤冬末同友人泛潇湘残腊泛舟何处好最多吟兴是潇湘就船买得鱼偏美踏雪沽来酒倍香猿到夜深啼岳麓鴈知春近别衡阳与君剩采江山景裁取新诗入帝乡赠李镡【

  • 诗女史纂卷之二·田艺蘅

    处囊斋主人辑戚夫人戚姬、汉高帝夫人也、帝爱幸姬、生赵隐王如意、先是数欲易太子、及惠帝立、吕后为皇太后、乃令永巷囚夫人、髠钳、衣赭衣、令春、夫人舂且歌曰、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

  • 卷八十三 鲁仲连邹阳列传第二十三·司马迁

    鲁仲连者,齐人也。好奇伟俶傥之画策,而不肯仕宦任职,好持高节。游于赵。赵孝成王时,而秦王使白起破赵长平之军前后四十馀万,秦兵遂东围邯郸。赵王恐,诸侯之救兵莫敢击秦军。魏安釐王使将军晋鄙救赵,畏秦,止于荡阴不进。魏王使

  • 卷五百十四 列传三百一·赵尔巽

      ◎土司三   ○云南   云南古滇国。自越巂蛮夷任贵自领太守,汉光武即授以印绶,不以内地官守例之。若爨、若蒙,皆以本土大姓,就官累世,为一方长。元封梁王于滇,与大理之段分治。明破梁王,灭大理,就土官而统驭之,分宣慰使

  • ●崇禎長編卷之八·汪楫

      崇禎元年四月   ○崇禎元年四月   壬辰朔帝親祀太廟   禮部祠祭司主事喬若雯疏劾故輔魏廣微惡窮罄竹罪寔滔天致令先帝冐桓靈之虗名忠賢成十常侍之慘毒天下被白馬清流之顯禍陳九疇張訥智鋌為廣微鷹犬而逄

  • 卷之三百三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长孙俭传·令狐德棻

    长孙俭,河南洛阳人。原名庆明。祖先是魏氏的支脉,姓托拔氏。魏孝文帝迁至洛阳后,改姓长孙。五世祖长孙嵩,曾任魏国太尉、北平王。长孙俭从小为人正直,有操守节行,体态魁梧,神色严肃,即便在卧室,也终日不苟言笑。不乱结交朋友,不

  • 杜耾传·欧阳修

    杜耾字胜之,年幼眼睛生病,母亲禁止他读书。选中进士。礼部侍郎贾饣束对人说“:得到杜耾足以抵得上几百人。”任命为秘书省正字。李德裕报告皇帝任命为浙西节度府的幕僚。李德裕显贵势盛,宾客没有人敢违背他,只有杜耾多次劝

  • 王崇古传·张廷玉

    王崇古,字学甫,蒲州人。嘉靖二十年(1541)的进士。授职为刑部主事。由郎中始,历任安庆知府、汝宁知府。调任兵备副使,在夏港打击倭寇,在靖江追歼了一股倭寇。跟随巡抚曹邦辅在浒墅作战。此后,与俞大猷一起将倭寇追逐出海。他

  • 下经夬传卷五·孔颖达

    乾下兑上。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夬与剥反者也。剥以柔变刚,至于刚几尽。夬以刚决柔,如剥之消刚。刚陨则君子道消,柔消则小人道陨。君子道消,则刚正之德不可得直道而用,刑罚之威不可得坦然而行。

  • 无形篇第七·王充

    【题解】本篇王充着重论述人的形体跟寿命的关系。他认为,人的形体和寿命都是承受天的正气同时形成的,只是承受气的厚薄有不同,所以形体与寿命有大小和长短之分。正常人一旦具有生命,形体和寿命就已经固定

  • 佛教之僧自治·太虚

     一 佛教之僧   二 佛教之僧自治    甲 摈除侵挠之他力     1 对于国家之政府官厅者     2 对于地方绅民者    乙 振作涣颓之自身一 佛教之僧梵语僧伽,括其总义,应译为“清净和合众”。“大

  • 弘一大师行谊大事年表·李叔同

    西元纪年中国纪年重要记事一八八○清光绪六年(庚辰) 十月二十三日(农历九月二十日)辰时,生于天津河东区地藏前故居李宅。生后,取名文涛。行列第三。一八八四清光绪十年(甲申) 五岁,八月五日,生父李世珍(筱楼)病逝。一八八六清光

  • 法华玄义释签卷第十七·湛然

        天台沙门湛然述五约譬中二。初叙傍正意。次正明用譬。初言兼明等者。三兽二珠约开合为喻。黄石中金约破会为譬。虽此二意正为显体。次正明用譬中二。先正释三譬。次引此下明用三譬意。初释中文自为三。初借三

  • 徐氏珞琭子赋注·徐子平

    又名《珞琭子三命消息赋注》。二卷。宋徐子平撰。徐子平生卒年与事迹皆不详。据刘玉《己疟编》说,江湖谈命者有徐子平,精于星学,后世术士宗之。又说徐子平名居易,五代末人,曾与宋道士陈抟、吕洞宾俱隐华山。徐子平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