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八 列传四十八

列传

唐 【四十八】

○唐四十八

刘晏 【暹潼】

  第五琦

  班宏

王绍

李巽

刘晏

第五琦

班宏

王绍

李巽

△刘晏

刘晏字士安曹州南华人玄宗封泰山晏八岁 【按旧书作七岁晏赐死时新书年六十五旧书年六十六考明皇封泰山在开元十三

年乙丑晏死在建中元年庚申若从新书作八岁则晏安当六十三从旧书七岁则六十二两书本传前后俱不相符今仍新书原文】 献颂行

在帝奇其幼命张说试之说曰国瑞也即授太子正字天宝中累调夏令未尝督赋而输无逋期举贤良方正补温令所至有惠利民皆刻石以

纪再迁侍御史禄山乱避地襄阳永王璘署晏右职固辞诏拜度支郎中兼侍御史领江淮租庸事晏至吴郡而璘反乃与采访使李希言谋拒

之希言假晏守余杭发兵坚壁会王败欲转略州县闻晏有备遂自晋陵西走以功拜彭原太守徙陇华二州刺史迁河南尹时史朝义盗东都

乃治长水进户部侍郎兼御史中丞度支铸钱盐铁等使寻兼京兆府司农卿严庄下狱晏遣吏防守其家已而释诬劾晏漏禁中语宰相萧华

亦忌之贬通州刺史代宗立复为京兆尹户部侍郎领度支盐铁转运铸钱租庸使晏以户部让颜真卿改国子祭酒又以京兆让严武即拜吏

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使如故坐与程元振善罢为太子宾客俄兼御史大夫领东都河南江淮转运租庸盐铁常平使时大兵后京兆米

斗千钱禁膳不兼时甸农挼穗以输晏乃自按行浮淮泗达于汴入于河右循底柱硖石观三门遗迹至河阴巩洛见宇文恺梁公堰厮河为通

济渠视李杰新堤尽得其势然畏为人牵制乃移书宰相元载言利害载方内擅朝权既得书即尽以漕事委晏故得尽其才凡岁至四十万斛

自是关中虽水旱物不翔贵 【按通鉴晏以江汴河渭水方不同各随便宜造运船教漕卒缘水置仓转相受给自是每岁运谷至百余万斛

无升斗沈覆者】 再迁吏部尚书又兼益湖南荆南山南东道转运常平铸钱使与第五琦分领天下金谷又知吏部三铨事常衮执政忌晏有

公望乃言晏旧德当师长百僚用为左仆射实欲夺其权帝以计务方治诏以仆射领使如旧初晏分置诸道租庸使慎简台阁士专之时经费

不充停天下摄官独租庸得补署且数百人皆新进锐敏趣督倚办虽权贵千请欲假职仕者晏厚以禀人奉之未尝使亲事是以人人劝职第

五琦始榷盐佐军兴晏代之法益密利无遗入初岁收缗钱六十万末乃什之计岁入千二百万而榷居大半民不告勤京师盐暴贵诏取三万

斛以赡关中自扬州四旬至都人以为神至湖峤荒险处所出货皆贱弱不偿所转晏悉储淮楚闲贸铜易薪岁铸缗钱十余万其措置纤悉如

此每朝谒马上以鞭算质明视事至夜分止虽休澣不废事无闲剧即日剖决无留所居修行里粗朴庳陋饮食俭狭室无媵婢然任职久势轧

宰相要官华仗多出其门故议者颇言晏任数固恩德宗立言者屡请罢转运使晏亦固辞不许又加关内河东三川转运盐铁及诸道青苗使

始杨炎为吏部侍郎晏为尚书不相下元载得罪诏晏鞫治而炎坐贬及炎执政衔宿怒先是帝居东宫代宗宠独孤妃而爱其子韩王宦人刘

清潭与嬖幸请立妃为后且言王符异以摇东宫时妄言晏与谋至是炎见帝流涕曰赖祖宗神灵先帝与陛下不为贼臣所闲不然刘晏黎干

摇动社稷凶谋果矣今干伏辜而晏在臣位宰相不能正其罪法当死崔佑甫崔寍力相解释寍尤切至炎怒斥寍于外遂罢晏使坐新故所交

簿物抗谬贬忠州刺史炎必傅其罪知庾准与晏素憾乃擢为荆南节度使准即奏晏与朱泚书语言怨望又搜卒擅取官物胁诏使谋作乱炎

证成之建中元年七月诏赐晏死年六十五后十九日赐死诏书乃下且暴其罪家属徙岭表坐累者数十人天下以为冤兴元初帝寖悟乃许

归葬贞元五年遂擢晏子执经为太常博士宗经秘书郎执经还官求追命有诏赠郑州刺史又加司徒晏殁二十年而韩洄元琇裴晪李衡包

佶卢征李若初继掌财利皆晏所辟用晏既被诬而旧吏推明其功着洵以为管萧之亚云琇后以尚书右丞判度支国无横敛而军旅济为韩

滉所恶贬雷州司户参军 【详见韩滉传】 晪以兵部侍郎判度支封闻喜县公衡厯户部侍郎佶润州延陵人父融以诗名佶累官谏议大

夫坐善元载贬岭南晏奏起为汴东两税使晏罢以佶充诸道盐铁轻货钱物使终秘书监丹阳郡公征累官户部侍郎厯同华二州刺史若初

累官浙西观察诸道盐铁使时天下钱少货轻州县禁钱不出境商贾不通若初始奏纵钱以起万货诏可卒赠礼部尚书

刘暹

刘潼

刘暹

晏兄暹为汾州刺史天资疾恶所至以方直为观察使所畏建中末召为御史大夫宰相卢■〈木巳〉惮其严更荐前河南尹于颀代之

暹终潮州刺史

刘潼

暹孙潼字子固擢进士第杜悰判度支表为巡官累迁祠部郎中大中初讨党项羌军食乏宰相欲以潼为使难其遣潼请行遂命为供军

使会复河湟调师屯守以潼判度支河湟供军案厯京兆少尹山南有剧贼依山为剽宣宗怒欲讨之宰相崔铉曰此陛下赤子迫于饥寒弄兵

山谷闲不足讨请遣使喻释之诏潼驰往潼挺身直叩其垒曰有诏赦尔罪盗皆列拜约潼就馆而降会山南节度使封敖遣兵击贼潼罢归数

陈边事擢右谏议大夫出为朔方灵武节度使坐累贬郑州刺史改湖南观察使召为左散骑常侍拜昭义节度使徙河东又徙西川时李福讨

南诏兵不利潼至抚以恩信蛮皆如约六姓蛮持两端为南诏闲候潼出兵袭击俘五千人南诏大惧自是不敢犯边 【吴缜纠谬云按南诏

传潼为西川节度使之时即懿宗咸通七年八年之闲也当是时南诏方强南寇安南西扰成都至咸通十年又自沐源八寇嘉州由此言之则

南诏何尝不敢犯边乎若云南诏少戢不敢轻寇边庶几近之】 以功加检校尚书右仆射卒赠司空

△第五琦

第五琦字禹珪京兆长安人少以吏干事韦坚坚败不得调久之为须江丞太守贺阑进明才之安禄山反进明徙北海奏琦为录事参军

事时贼已陷河闲信都进明未战玄宗怒遣使封刀趣之曰不亟进即斩首进明惧不知所出琦劝厚以财募勇士出贼不意如其计复收所陷

郡肃宗驻彭原进明遣琦奏事既谒见即陈今之急在兵兵强弱在赋赋所出以江淮为渊若假臣一职请悉东南宝赀飞饷函洛帝悦拜监察

御史句当江淮租庸使迁司虞员外郎河南等五道支度使迁司金郎中兼侍御史诸道盐铁铸钱使盐铁名使自琦始进度支郎中兼御史中

丞当军兴随事趣办不益赋而用以饶于是迁户部侍郎判度支河南等道支度转运租庸盐铁铸钱司农太府出入山南东西江西淮南馆驿

等使干元二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初琦请铸干元重宝钱以一代十既当国又铸重规一代五十会物价腾踊饿馑相望议者以为非诏贬

忠州长史会有告琦纳金者遣御史驰按琦辞曰位宰相可自持金邪若付受有状请归罪有司御史不晓以为具服狱上之遂长流夷州宝应

初起为朗州刺史有异政拜太子宾客吐蕃盗京师郭子仪表为粮料使兼御史大夫关内元帅副使改京兆尹俄加判度支铸钱盐铁转运常

平等使累封扶风郡公复以户部侍郎兼京兆尹坐与鱼朝恩善贬括州刺史徙饶湖二州复为太子宾客东都留守德宗素闻其才将复用召

之会卒年七十一 【按旧书年七十】 赠太子少保子峰妇郑皆以孝表门

△班宏

班宏卫州汲人父景倩国子祭酒 【按旧书父景倩秘书监】 以儒名家宏天宝中擢进士第调右司御冑曹参军高适镇剑南表为观

察判官青城人以左道惑众谋作乱事觉诬引屯将规缓死众凶惧宏验治即杀之人心大安大厯中擢起居舍人四迁给事中累进吏部侍郎

贞元初仍旱蝗赋调益急以户部侍郎副度支使韩滉俄而窦参当国代滉使而参仕大理司直时宏巳为刑部侍郎德宗以宏熟天下计故进

宏尚书副参参久不归使于宏乃与参有隙帝后遇参薄参知之欲归使然不欲宏专遂荐张滂为户部侍郎盐铁转运使而以宏判度支分滂

关内河东剑南山南西道盐铁转运隶宏以悦其意又还江淮两税置巡院官令宏滂共差择滂请盐铁旧簿书于宏宏不与及署院官更持可

否官乏不补滂奏言臣职不修无逃死如国家大计何由是有诏分掌宏见宰相辞曰宏主漕岁得江淮米五十万斛前年至七十万今职移于

人敢请罪滂在侧谗曰公所言非也朝廷不夺公职乃公丧官缗纵奸吏自取咎尔凡为度支胥吏不一岁家辄巨亿僮马产第侈王公非盗县

官财何以然上既知之故令滂分掌今公无乃归怨上乎宏不答于是移病归第宰相白其状诏许如刘晏韩滉故事以东都河南淮南江南山

南东道两税滂主之东渭桥以东巡院隶焉关内河东剑南山南西道宏主之宏清洁勤力晨入官署夕而出吏不堪其劳而己益恭参得罪宏

为有力卒年七十三赠尚书右仆射谥曰敬后二年滂亦罢为卫尉卿

△王绍

王绍本名纯避宪宗讳改焉自太原徙京兆之万年父端第进士有名终工部员外郎绍少为颜真卿所器字之曰德素奏为武康尉包佶

领租庸盐铁使署判官时李希烈阻兵江淮输物留梗乃徙饷道自颍入汴绍入关德宗已西狩乃督轻货趣闲道走洋州绍先见行在帝劳之

曰吾军乏春服朕且衣裘奈何绍流涕曰佶道臣贡奉无虑五十万当即至后五日继至由是纾难迁仓部员外郎是时兵旱无年诏户部收阙

官俸税茶及无名钱以修荒政绍由员外郎判务迁户部兵部郎中皆专领进户部侍郎判度支顷之迁尚书主计凡八年顺宗立王叔文夺其

权拜兵部尚书出为东都留守元和初检校尚书右仆射为武寍军节度使复以濠泗二州隶其军裨将安进达唐重靖谋乱绍以计取之出家

赀赏士举军安赖复拜兵部尚书判户部卒年七十二赠右仆射谥曰敬

△李巽

李巽字令叔赵州赞皇人以明经补华州参军事举拔萃授鄠尉累进左司郎中常州刺史召拜给事中出为湖南观察使贞元五年徙江

西巽锐于为治持法察吏不敢少绐顺宗立擢兵部侍郎杜佑表为盐铁转运副使俄代佑使任自刘晏后职废不振赋入朘耗巽莅职一年较

所入如晏最多之年明年过之又明年增百八十万缗再迁吏部尚书程异坐王叔文废巽时荐之异计较精于巽故巽能善职葢有助云元和

四年疾革郎官省候巽言不及病但与商较程课功利是夕卒年六十三 【按旧书年七十一】 赠尚书右仆射巽为人忌刻校怨窦参为相

出巽常州及参贬郴州巽时观察湖南宣武节度使刘士寍致绢数千匹于参巽即劾参交通藩镇遂杀参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八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七 魏其武安侯列传第四十七·司马迁
  卷二百二十九 列传十六·赵尔巽
  上谕·吕毖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十·佚名
  卷之二百十·佚名
  卷之一百七十·佚名
  第一九八清折(第一九七号之粘付)一一四○七—二·佚名
  第六卷 盐法商课·缪荃孙
  澄斋日记 光绪廿三、廿四年丁酉、戊戌·恽毓鼎
  卷九·李天根
  越王杨侗传·李延寿
  卷之九十  平夷賦(明)趙輔 撰·邓士龙
  唐纪六十八 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下咸通十一年(庚寅、870)·司马光
  卷五十五·佚名
  第三十六章 传统政治复兴下之君主独裁(上)【明代兴亡】·钱穆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一·赵四·佚名

    为齐献书赵王为齐献赵王,使臣与复丑曰:“臣一见,而能令王坐而天下致名宝。而臣窃怪王之不试见臣,而穷臣也。群臣必多以臣为不能者,故王重见臣也。以臣为不能者,非他,欲用王之兵,成其私者也。非然,则交有所偏重者也;非然,则知不足

  • 國朝獻徵錄卷之八十九·焦竑

      湖廣二(知府 同知 推官 知州 知縣 縣丞 教授 教諭 訓導)   ◆知府   漢陽府知府蘇恭讓傳   荊州知府張公嵓墓表(王??與)   鄖陽府知府俞公藎墓碑(王鏊)   武昌太守王公得孚墓表(湛若水)   湖廣永州府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六十五·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二十有三年秋七月按是月戊子朔己丑诏民间所欠私债还利过本者并与依条除放先是温州布衣万春上书乞将民间有利债负还息未还息及本未及本者并与除放庶几少抑豪右兼并之权而伸贫民不平之气诏送户部上谓大

  • 第七十八回 大婚礼成坤闱正位 撤帘议决乾德当阳·蔡东藩

      却说天津教案,甫行办竣,江督马新贻被戕,有旨授李鸿章总督直隶,调曾国藩回督两江。是年适当国藩六十寿辰,御赐“勋高柱石”匾额一面,福寿字各一方,梵佛铜像一尊,玉如意一柄,蟒袍一袭,还有吉绸线绉等件。国藩入朝谢恩,当由慈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九·佚名

    万历三年六月戊辰朔户部题先年各边银两缺乏故预发年例差官召买今各边粮草颇充亦有省积银两者以后年分查照年例额数止于上下半年解发至于一番差官道路烦费如一时本色不敷听督抚郎中等官即于本镇见在银两随宜动支召买候

  • 第四卷 书院表·缪荃孙

    江苏书院表钟山书院 在江宁省城旧漕坊范街回光寺之前 清同治四年建明道书院 在江宁府镇淮桥东北 清康熙六年建 今废南轩书院 在府城天禧寺方丈后 元大德元年重建 旧地今圯文昌书院 在府城成贤街原国子监文昌

  • 一一四三 安徽巡抚书麟奏缴应禁书籍并恳再予展限一年折(附清单一)·佚名

    一一四三 安徽巡抚书麟奏缴应禁书籍并恳再予展限一年折(附清单一)乾隆五十一年四月十三日安徽巡抚臣书麟跪奏,为查缴应禁各书,仰祈睿鉴事。窃照明末野史暨国初人所著悖妄各书,节蒙圣训,实力搜查,经前任各抚臣陆续查缴,并先后

  • 第76章 逼着人民抢米大杀民主分子的蒋介石·冯玉祥

    中国在这几千年来,祖宗遗传下来最好的教训,就是饿死不抢人,这也可以说是中国人文化的精华。不是我的东西,无论如何我不要,这还不是很高尚的道德么?在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之后,蒋介石为了自己独裁,发动了内战,发动了征兵、征粮、征

  • 薛瞮传·李延寿

    薛忄登,字景猷,河东汾阴人。曾祖薛弘敞遭逢赫连的变乱,率领本宗族的人避居到襄阳。  薛忄登早年丧父,家境贫穷,靠种田赡养祖父母和母亲,空闲时便读书。他性格旷达,不拘小节,世人都不认为他是一位不寻常的人才。江南用人大多

  • 刘容传·宋濂

    刘容字仲宽,其祖先本西宁青海人。太祖平西夏,将西宁民迁于云京,刘容父海川举家随迁云京,从此为云京人。刘容自幼聪敏,稍大就喜读书,也善骑射。中统初年(1260),受国师推荐入东宫侍奉太子,专掌管府库。至元七年(1270),世祖因闻知

  • 卷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臣奏议卷三请释恩克特穆尔还北疏【景泰二年】于谦臣窃惟中国之驭外夷固当振之以兵威尤当抚之以恩信所以折其强而结其心也今额森节次遣人朝贡其谲诈之谋虽未可知而和好之礼则未尝有失今以使臣未囘遣

  • 卷二十三(宣十二年)·孔颖达

    【经】十有二年,春,葬陈灵公。(无传。贼讨国复,二十一月然后得葬。)楚子围郑。(前年盟辰陵而又徼事晋故。○徼,古尧反。)夏,六月,乙卯,晋荀林父帅师及楚子战于必阝,晋师败绩。(晋上军成陈,故书“战”。必阝,郑地。○必阝,扶必反,一音弼

  • 卷一 劝学一·孙星衍

    《尚书大传·略说》子曰:“君子不可以不学,见人不可以不饬。不饬无貌,无貌不敬,不敬无礼,无礼不立。夫远而有光者,饬也;近而逾明者,学也。譬之如圩邪,水潦集焉,菅蒲生焉。从上观之,谁知其非源水也!”《大戴礼·劝学》孔子曰:“野哉

  • 仪礼识误卷二·张淳

    宋 张淳 觐礼误字曰 注曰小行人职日按监本日作曰从监本巳 注曰上介出止使者则已布席也按杭本已作巳从杭本卿 注曰大夫者卿为讶者也监巾箱杭本卿皆作乡按释文云作乡者非从释文严本之 注曰不敢由宾客位也按监本

  • 卷五十八(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须弥藏分第十五陀罗尼品第四尔时世尊告功德天言:清净智。我於往昔与汝二人。於因陀罗幢相王佛所同发誓愿。我今与汝得愿满足。我今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汝亦住於功德之处。功德天言如是如是,大德婆伽婆。如是如是

  • 卷第十八·道宣

      法义篇第四之一   夫法者何耶。所谓凭准修行。清神洗惑而为趣也。义者何耶。所谓深有所以千圣不改其仪。万邪莫回其致者也。俗法五常。仁义礼智信也。百王不易其典。   众贤赞翼而不坠者也。道法两谛。谓真

  • 卷第七十三·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七十三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四 尔时善财童子。往大愿精进力救护一切众生夜神所。见彼夜神在大众

  • 历代蒙求·陈栎

    此书当是陈栎在家乡教书时为童蒙而作。用四字韵语的形式,简述从开天辟地到元代的历朝兴衰,每个朝代皆述其开国与亡国之君,再提及其间有作为的皇帝,简单扼要地介绍了历史的便概,易于掌握,是一部较好的童蒙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