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折

(外扮金御史引祗候、梢公上)(梢公云)后面把舵的仔细,我在这里拦头。天色晚了也,把船拢岸罢,恐怕黑下来,不好使的篙子哩。(金御史云)兀那梢公,你这船嚷闹怎么那?(梢公云)请老爷自在舱里稳稳的坐定,小的每收拾锚缆哩。(金御史云)老夫姓金名圭,字延简,祖居扶风人氏。叨中甲第。累官加到都御史之职。近因江南等处,盗贼生发,圣人命俺巡抚江南,敕赐势剑金牌,体察奸蠹,理枉分冤,先斩后奏,今日泊船在此。左右与我点起灯来,我看些文卷者。(祗侯云)理会的。(背云)老爷看文卷,我每也看些文卷。(祗候云)你有甚么文卷的看?(一祗候云)我一路上跟着老爷,那个馆驿里吃的好,吃的不好,都写一人总帐。若是老爷考满回朝之时。少不的我也跟去拿出这文书来,也显的我这油嘴的有名儿。(祗候云)休嚷。等老爷看文书哩。(金御史云)夜已深了,你看这灯半明不灭的,我自剔这灯咱。还有几宗文卷,未曾看完,待我从头儿看将来。呀,这灯可怎么又暗了?我再剔一剔这灯咱。(冯太守同俫儿、家童、梅香、梢公魂子提头上)(金御史云)我剔了这灯也,试看这文卷咱。(众魂子做灯下拜跪科)(金御史见科,云)好奇怪!兀那灯下四五个提头的鬼魂。你是何处人,被人杀坏?老夫决然要与你做主也。(众魂子做拜科)(金御史云)尔且退者!(众魂子下)(金御史云)左右,这会儿多早晚也?(祗侯云)是三更时分了。(正旦上,云)这般被风吹的去,不知这里却是那里也?(梢公做叫科,云)不好了,不好了,快把篙子垫住,着上流头那里傥将下一只船来,不要撞坏了我家的船那!(金御史云)你是看咱。(祗侯云)禀爷,这一只船想是失风的,船上并无一个人,被风打将来,紧贴在俺船边厢哩。(金御史云)你休上他那船去,到明日早间,看是那里的船只。(祗候云)理会的。(正旦云)这船被风吹到这里,可怎生住下?妾身这一日一夜,水米没半星儿粘牙,伴着这五六个死尸,又没个灯火,微微的透着些月光入来,看了好凄惨人也呵!(唱)

【商调】【集贤宾】正沧江夜寒明月皎,觑地远叩天遥。这船呵在风中簸荡任东西,水上浮漂。又无人把舵推篷,那里也举棹撑篙。我则听的古都都泼天也似怒涛,斗合着忽剌刺风声儿厮闹。这水也流不尽俺千端愁思积,这风也抵不过俺一片哭声高。

(带云)父亲和兄弟,你都死的好苦也!(唱)

【逍遥乐】俺也几番价把爹爹连叫,只见他七魄悠然,三魂去杏。(做哭科,云)痛杀我也!父亲、兄弟也,(唱)好着我独自嚎啕,这杀人恨何日才消?怎得个清耿耿的官员斯撞着,劈头儿把冤情披告。告他将父亲杀死,兄弟亏图。娘亲来占了。

(云)父亲、兄弟,兀的不悲痛杀我也!(金御史云)那里这般隐隐的哭声?敢就是那被人杀的鬼魂么?(祗候云)老爷,这里有个甚么鬼魂?就是恰才那一只空船上,有人在舱里啼哭,像一个女人的声气那。(金御史云)怎生那空船上有小女人啼哭?是真个?我试听咱。(做听科)(正旦云)那里这般人声,諕杀我也!(唱)

【金菊香】我这里低头不语眼偷瞧,(金御史云)兀的不是有人说话也!(正旦唱)呀,小可如昨夜停舟那一遭,莫不是狠贼徒把咱寻见了?你直待要断尽根苗,俺的命恁般薄。

(金御史云)你听波,这船里哭的女人必然有些跷蹊。左右,与我向前,不要諕了他,你只问他一个缘由来者!(祗候云)我是问他去咱。来到这船上,怎生偌大一只船,没的一个人看管?咄!兀那船里的人?(正旦云)哎哟。諕杀我也!兀的不是个人问我哩?且等他说甚么,我是答应咱。(祗候云)船里的人,因何这般啼哭?(正旦云)救我的性命咱。(祗候云)好怪,怎生着我救他的性命?知他是个甚么人?我回老爷的话去。(做回御史话科,云)禀爷,当真是个女人。小的每连叫他数声,只不答应,甫能答应了,他道是你救我的性命咱。(金御史云)左右,将俺的船再挪上前些,靠着他那船,我亲自问他。(祗候云)梢子,将俺的船略挪上前。帮在那空船一搭里者。(梢公云),刚待睡一睡,着你每打搅死我!(做挪船科,云)住了,住了,帮做一搭儿里了也。你看那老爷。听的那船上一个女人啼哭,便要管他,想是出巡久了,一向不曾见阴人哩。(御史做近船边问科,云,兀那船里哭的女人,你有甚么冤枉衷情?你一一的说将来,老夫与你做主也。(正旦唱)

【醋葫芦】则听的叮咛频问取,(金御史云)你是那家妻小,因何在此?(正旦唱)我是那闺门中女艳娇。(金御史云)原来还是个未嫁的女孩儿。你说,你说。(正旦唱)俺父亲是泉州太守恰离朝,(金御史云)泉州太守恰离朝,是到任去么?(正旦唱)不堤防半途逢祸恶。(金御史云)哦,敢是被甚么强盗劫杀了。你家里还有人么?(正旦唱)俺母亲被他驱掠,自使掩一家的两相抛。

(金御史云)清平世界,有这等事!(诗云)几回低首细沉吟,听取舟中泣诉音。则我除冤断枉无偏曲,恰似冰霜一片心。兀那女子,我乃巡抚江南都御史金廷简是也。你果有甚的冤枉不平之事,你一一道来,我替你申雪者。(正旦做哭科,云)老爷,与俺这冤枉的人做主咱!(唱)

【金菊香】你道是除冤理枉的久官僚,你与我那屈死的亲爷将冤恨削。不承望这搭儿卫偏凑巧,这一个天理昭昭,谁想道有今朝!

(金御史云)左右,你与我唤出那女儿来见,我细问他一个端的者。(祗候做唤科,云)兀那船中女人,你出来者,俺老爷唤你哩。(正旦云)哥哥,你是何人也?(祗候云)我们是跟随金御史老爷的人。俺老爷见你那般啼哭。要见你问个明白,与你做主哩。(正旦云)天那!既是这等呵,我见你爷诉冤去咱。(唱)

【醋葫芦】我这里慌速速的脚懒抬,喘吁吁的身战摇。(祗候云)兀那女子,你休慌也。(正旦唱)则这人江中有那一个假相邀,(祗侯云)是俺御史老爷唤你哩,(正旦唱)险把我魂灵儿被他惊散却。生则怕逆徒来到,(做见御史慌科,云)兀的不諕杀我也!(金御史云)休慌,你说你那冤枉之事。(正旦唱)我、我、我,怕的是明晃晃一把杀人刀。

(金御史云)兀那女子,你近前来,你休惊莫怕。老夫乃巡抚江南都御史,专与人除冤理枉。你把那心中冤枉事,备细说来,我好与你辩明做主。(正旦云)大人,妾身姓冯名玉兰,父亲是冯鸾,所除福建泉州府太守。因去赴任,有俺母亲田氏,将带妾身,同一个小兄弟,到于大江边黄芦荡,阻风湾船。至夜间,忽遇着一个巡江官,他道是屠世雄,因同泊舟,与俺父亲谈话,俺父亲见他是仕宦中人,片语相投,就请到俺船上整酒相持,酒后出妻献子。不想此人心中狠毒,将我母乐抢去,后又赶过船来。持着腰刀,将俺父亲并兄弟、家童、梅香、梢公,尽行杀死。妾身当时心生一计,将俺父亲书匣,抛入江中,躲在船梢后舵上,待他去远。妾身复还到船中,随着风浪,漂流至此。不想撞见你个似青天、如白日、去奸细、理冤枉的大人,须索与俺做主也!(做拜科)(金御史云)嗨!谁想巡江官却做下这等的事来。(待云)从头至尾听缘因,怎不旧人不怒嗔。则我笔下难容无义汉,剑头偏斩不平人。兀那女子,这偌多尸首,如今可在那里?(正旦云)大人。都在俺船上哩。(金御史云)左右,你领人去,与我仔细看验来回报。(祗侯云)理会的。(做看科,云)禀爷,那船上死尸,是一个老的,又是一个小孩儿,又是一个女人,又是三个男子汉,总共六个尸首。那头都不在颈上,血糊淋刺的将船板染的一片红,明明是杀死的。(金御史云)哦,六个人都被杀死,可不情理难容也!兀那女子,那个老的是谁?(正旦唱)

【幺篇】则这个年迈的是父亲,(金御史云)又有个小孩儿可是谁?(正旦唱)可怜呵俺弟兄年纪小。(金御史云)那小孩儿原来是你兄弟,可怜!可怜!那个女人是谁?(正旦唱)他是俺梅香小字唤春娇,(金御史云)还有三个男子是谁?(正旦唱)俺家童未将人事晓。(金御史云)是了,那两个呢?(正旦唱)那两个是船家将钱觅到,也都在劫数里不能逃。

(金御史云)左右,这是小姐,请他在俺这船后舱安下。把他那只船也带着,待天明,直至清江浦官厅内,老夫自有个主意。恰才灯下,看些文卷,见几个鬼魂,提着头似要伸诉一般。去不多时,便听的这个女子啼哭。说将起来,就是此一桩冤枉之事。方信道善恶报应,如影随形。但是捉贼无赃,终难定罪。不知他杀坏您父子之时,有甚么赃仗质证来?(正旦云)大人,有、有、有!现今俺船上,他撇下一把刀,便是赃仗了也。(金御史云)左右,快去取那把刀来,我看咱。(祗候做取刀科,云)禀爷,刀在此,上面还带着血痕哩。(金御史云)左右,与我收的好着。则这刀上,要寻杀人贼也。(正旦唱)

【梧叶儿】这江洋真贼盗,怎当俺众冤魂缠定着。他犯了杀人条,现放着大质照,刀头儿血染高。请大人自量度,若不沙只俺小妮子敢平空的将命讨!

(金御史云)天明了也。老夫体察公事,一夜不曾睡。左右,分付开了船者,径到清江浦官厅边湾船,问理这一桩公事也。(祗候云)理会的。梢子快开船哩。(梢公云)知道了,慢慢的来。牌子,昨晚那个女孩儿在那里?(祗候云)在舱里。你要问他怎的?(梢公云)和老爷说一声,赏一与我做媳妇罢。(祗候云)噤声!是官宦人家的小姐,如今带着他要办理人命公事哩。你则开了船者!(梢公做使船跌倒科)(金御史云)兀那女子,你跟我到清江浦,问理公事去来。(正旦云)俺到的那里,怎生能见那贼汉也?(金御史云)你却不知。但是巡江官,少不的要来参见老夫。(正旦唱)

【浪里来煞】我见他怎恕饶,他见我难推调。怕不来一问一承招,只俺那山海般仇恨须当报。再不用荆条细拷,拚的亲手儿也还上一千刀!(同下)

猜你喜欢
  碧虚·唐圭璋
  陈与义·唐圭璋
  第六出 逃禅·李渔
  伊川击壤集卷之二·邵雍
  第三十七出 尸解·洪昇
  第二十五出·李开先
  第二出 言怀·汤显祖
  山带阁注楚辞卷五·蒋骥
  ○凡例·江顺诒
  词苑丛谈卷九·徐釚
  四集卷五十三·乾隆
  卷二十九·王琦
  卷五十五·陈廷敬
  卷五百五十·佚名
  卷三·乐雷发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古乐府巻十·左克明

    元 左克明 撰杂曲歌辞汉魏之世歌咏杂兴而诗之流乃有八曰行引歌謡吟咏怨叹者皆诗人六义之余也如三曹七子犹有古之遗风焉自晋楚江左下逮六朝风化防薄繁音日滋新声炽而雅音废矣故齐陈隋之将亡也有伴侣无愁玉树后庭花泛

  • 冯去非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冯去非(1192-?)字可迁,号深居,南康军都昌(今江西星子)人。淳祐元年(1241)进士。尝为淮东转运司幹办。宝祐中,召为宗学谕。丁大全为左谏议大夫,三学诸生叩阍言不可,理宗下诏禁戒,且立石三学,去非独不肯书名。宝祐五年(1257),罢

  • 读礼通考卷二十四·徐乾学

    丧期二十四王侯降服周礼春官司服凡凶事服弁服【注服弁丧冠其服斩衰齐衰 疏天子诸侯正统之期犹不降故兼云齐衰其正服大功亦似不降也大功章曰适妇注云适子之妇传曰何以大功也不降其适也旣无所指斥明关之天子诸侯也又服

  • 补遗卷三·沈德符

      ○兵部【武庙】唐高宗上元初,封太公为武成王,开元间,始置亚圣十哲以从祀,寻加七十二弟子。宋太祖初即位,即诏修庙,与国学相对,未几幸庙,以白起杀降命去之。至徽宗宣和间,又升张良配享殿,上以管仲、孙武、乐毅、诸葛亮、李绩

  • 卷三十八·萧常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三十八    宋 萧常 撰魏载记三 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隂人祖淑朗陵令父绲济南相时宦寺用事中常侍唐衡者尤桀黠欲以女妻汝南傅公明公明耻之不娶因以妻彧永汉元年举孝廉

  • 第十三卷 清康熙·缪荃孙

    督 抚 督 抚麻勒吉 满洲人。状元。康熙十年任。阿席熙 满洲人,康熙十二年任。于成龙 山西人,副榜。二十一年任。王新命 潼川人,贡监。二十三年任。董 讷 平原人,二十六年任。傅腊塔 满州人,二十七年任。范承勋

  • ●六 往安肃军·佚名

    初三日早,有中使坐元帅府堂上,引帝及太上太后至庭中,传宣曰:「昏德公赵佶父子,可往安肃军听候指挥,来日便行,令元帅府发遣。」 初四日早,府吏呼帝曰:「奉旨令汝往安肃军居住,今日便行。」帝曰:「我母病未已,略候晚行何如?」吏怒曰:

  • 王敦传·房玄龄

    王敦字处仲,是司徒王导的堂兄。他父亲王基,官至治书侍御史。王敦年少时生有一双奇眼,娶晋武帝的女儿襄城公主为妻,授官为驸马都尉和太子舍人。当时王恺、石崇以攀比豪奢为荣。一次,王恺设置酒席,王敦、王导都在坐,有个艺妓吹

  • 卷四十三下·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四十三下 朱批刘世明奏摺 雍正八年二月初三日福建巡抚【臣】刘世明谨 奏为奏 闻事窃【臣】查福建地方无为天主等教原无掌教为首之人乡愚无知妄求果报往往私相传习此等旁门邪教必须除浄根株风

  • 卷07·吴缜

    尝见前史所载,凡父祖子孙同书而别传者,必各于其传中略相称引其官及名,或所仕之朝,及乡里世系之次,以见其家世所承。善恶晓然相属不绝,非独使览者易于考见,亦所以示奖劝而为风教之助也。自迁、固以来,此法未之有改,若不略加叙述

  • 十二年·佚名

    (丙寅)十二年清康熙二十五年春正月1月1日○朔丙辰,太白晝見。是後屢見。1月2日○丁巳,以尹以濟爲京畿觀察使,徐宗泰爲副應敎,金構爲校理,金鎭龜爲大司諫。1月3日○戊午,敎曰:「明朝大提學牌招,而曾在甲子冬,亦有來待之命,乃引旣往

  • 卷之十二 道应训·高诱

    道应训道之所行,物动而应,考之祸福,以知验符也。太清问於无穷太清,元气之清者也。无穷,无形也。曰,子知道乎?无穷曰,吾弗知也。又问於无为无为,有形而不为也。曰,子知道乎?无为曰,吾知道。无为有形,故知道也。子之知道,亦有数乎?无为

  • 学庸集编原序·真德秀

    大学中庸集编先公手所定也公每晨起坐堂上炷香开巻必防校一章从而演说其义子侄皆立侍焉既终篇呼志道而前告之曰大学中庸之书至于朱子而理尽明至予所编而説始备虽从或问辑略语録中出然铨择刋润之功亦多闲或附以已见学者

  • 卷十·惠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礼说卷十     翰林院侍讲惠士奇撰夏官一大司马以九伐之法正邦国曰眚曰伐曰坛曰削曰侵曰正曰残曰杜曰减康成谓眚犹眚瘦王霸记曰四面削其地如其说则眚与削何以别乎春秋庄公二十有二年肆大眚谷梁子曰肆

  • 卷八·朱熹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八大学二自人受之唤做明德自天言之唤做明命今人多鹘鹘突突一似无这个明命若常见其在前则凛凛然不敢放肆见许多道理都在眼前又曰人之明德即天之明命虽则是形骸间

  • 第20章 颜渊篇第十二(1)·孔子

    12·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译文颜渊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

  • 成子高寝疾(1)·戴圣

    ——生死都要对人有益 【原文】 成子高寝疾(2)。庆遗入请曰③:“子之病革矣,如至乎大病(4)则如之何?”子高曰:“吾闻之矣:生有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吾纵生无益于人,吾可以死害于人乎哉(5)!我死,则择不食之地而葬我焉(6)。”

  • 卷五十八(大唐于阗三藏实叉难陀译)·佚名

    △文殊师利授记会第十五之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与大比丘众一千人俱。菩萨八万四千。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而为上首。复与七十二亿诸天众俱。悉皆趣向菩萨之道。复与四天大王释提桓因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