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午(光绪二十年、一八九四)题画梅,赠陈焕耀(时中日失和,海氛方炽,有感作此)斜风料峭到冬初,爱种梅花手自锄。踯躅荒园犹有恨,荆榛满地未芟除!和祁阳陈仲英观察感时示诸将原韵茫茫谁是济川舟?费杀筹边设戍楼!巳撤屏藩资广岛,那堪保 
- "Une Charogne"我爱,记得那一天好天气
你我在路旁见着那东西;
横躺在乱石与蔓草里,
一具溃烂的尸体。
它直开着腿,荡妇似的放肆,
泄漏着秽气,沾恶腥的粘味,
它那痈溃的胸腹也无有遮盖,
没忌惮的淫秽。
火热的阳光照临着这腐溃 
-   夫人之生也,有贤不肖焉。若乃其恶可以诫世,其善可以示后,而死之日,名无得而闻焉,是谁之过欤?盖史官之责也。   观夫文籍肇创,史有《尚书》,知远疏通,网罗历代。至如有虞进贤,时崇元凯;夏氏中微,国传寒浞;殷之亡也,是生飞廉、 
-    却说太和公主,还至京师,有诏令宰相等出迎章敬寺前,又命神策军四百名,备具卤薄,迎主入都。群臣当然奉命,肃班出迎。公主进谒宪穆二庙,欷歔呜咽,退诣光顺门,去盛服,脱簪珥,自陈和亲无状,有负国恩。武宗遣中使慰问,仍令服饰如恒, 
-    却说贾似道既拘住郝经,仍然把前时和议,一律瞒住。他尚恐宫廷内外,或有漏泄等情,因此把内侍董宋臣,出居安吉州。卢允升势成孤立,权势也自然渐减;阎贵妃又复去世,宦寺愈觉无权;似道又勒令外戚不得为监司,郡守子弟门客,不得干 
- 景泰二年六月戊辰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钦天监先言是日卯初刻日当食至期不食○户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江渊言窃见今春土星入垣近日太白昼见今又日食于朔旦夫岂无其故哉其必纪纲不振法度纵弛而致之也伏望 皇上敬天法祖保 
-         三 、南方江浙一带之水利兴修南方的发展,最显著的在长江下游江浙一带。      自三国乃至东晋、南朝时,江浙虽已有很大的进步,但是那时的财富.主要还是靠商税,米粮则赖荆襄接济,人物则多半是外来的。唐中叶以后的南 
-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三十九兵制志八教閲【京营 直省 兵籍】京营领侍卫府三旗亲军教閲之制镶黄旗每月於初二十六两日习骑射二次於初六十一二十一二十六等日习步射四次正黄旗每月於初三十七两日习骑射二次於初 
- 《绎史》九十五引《尚书大传》东郭子思问于子贡,曰:“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曰:“夫隐栝之旁多枉木,良医之门多疾人,砥砺之旁多顽钝。”夫子闻之,曰:“修道以俟天下,来者不止,是以杂也。”《说苑·杂言》东郭子惠问于子贡,曰:“ 
- 原文:治水潦者,禹也;播五种者,后稷也;听狱折衷者,皋陶也。舜无为也,而天下以为父母。爱天下莫甚焉。天下之善者,惟仁也。夫丧其子者,苟可以得之,无择人也。仁者之於善也亦然。是故尧举舜於畎亩,汤举伊尹於雍人。内举不避亲,外举不 
- 文殊所说最胜名义经宋 金总持等译文殊所说最胜名义经宋西天三藏明因妙善普济法师金总持等奉 诏译归命妙吉祥  所说最胜义金刚掌菩萨  降伏诸魔众身涌遍三界  秘密王自在目若青莲叶  面如莲华敷执持金刚杵  
- 补续高僧传目次卷第一 序  译经篇第一宋。天息灾法天施护三师 法护惟净二师金。苏陀室利(附宝公慧洪) 元。帝师[癹-又+文]思八 金刚上师 佛智三藏 必兰纳识理 雪磵法祯明。西天国师(附桑渴巴辣) 具生吉祥大 
- 第一章 缘论今称缘论。此处,依因缘之所缘法,[对于其他之法]依因缘而缘,不依所缘缘、无间缘、等无间缘而缘;或依所缘缘而缘,不依无间、等无间缘而缘。故言缘性是固定,乃大众部之邪执。一(自)缘性是固定耶?(他)然。(自)思惟是因,其又非 
- 9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柯林斯的代表作之一。小说写于1868年,采用了各个人物分头叙述不同的故事,再将它们连贯起来的写法。故事讲了1799年,英国侵略印度圣城西林加巴坦时,英军到处烧杀抢掠,胡作非为。英国军官汗卡什在宫 
- 明代宋濂 (1310—1391)作。这是一篇赠序。洪武十一年 (1378),已经告老辞官的宋濂从家乡到南京入朝,同乡晚辈,正在太学学习的马君则拜见他,这篇序是宋濂写给马君则的临别赠言。文章的主旨是勉励青年专心求学。作者先写自己 
- 太上洞神三元妙本福寿真经。原不题撰人。据后序称,系元代道士苗善时据古本改编,书成於泰定元年(1324)。假托太上老君说天地水三官本体妙用,劝人诵经求福。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太上老君述三元考校之能 
- 明·徐复祚撰。一卷。一名 《三家村曲谈》。复祚 (1560—1630),原名笃儒,字阳初、讷川,号谟竹、三家村老等。常熟(今属江苏) 人。徐氏有笔记《三家村老委谈》三十六卷。此书即后人从中辑出有关论曲之语、编次而成。其论 
- 佛说金色迦那钵底(Ganapati)陀罗尼经,一卷,唐金刚智译。说大圣欢喜天之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