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九百零三

 

  卷903_1 【海阳泉】无名氏

  人谁无耽爱,各亦有所偏。于吾喜尚中,不厌千万泉。

  诚知湟水曲,远在南海壖。自从得海阳,便欲终老焉。

  怪石状五岳,旋回枕深渊。激繁似涌云,静同冰镜悬。

  吾欲以海阳,跨于河洛间。使彼云林客,来游皆忘还。

  卷903_2 【曲石凫】无名氏

  为爱水石奇,不厌湖畔行。每登曲石凫,则有远兴生。

  頫差半湖□,宛若龙象形。又如琅琊台,□盘枕沧溟。

  醉人入岛来,将醉强为醒。扣船复摇棹,学歌渔父声。

  呼我上酒船,更深江海情。

  卷903_3 【望远亭】无名氏

  泛湖劳水戏,饮漱厌清澜。来登望远亭,心目又不闲。

  孤峰入座□,高岭横前轩。更复欢长风,萧寥窗户间。

  外物能扰人,吾将息其端。归来湖中馆,□户聊自安。

  卷903_4 【石上阁】无名氏

  水石引我去,南湖复东壑。不厌随竹阴,来登石上阁。

  磴道通石门,欹崖断如凿。飞梁架峰头,夭矫虹霓若。

  下视竹木杪,仰见悬泉落。水声兼松吹,音响参众乐。

  时时为雾雨,飘洒湿帘箔。吾欲弃簪缨,于兹守寂寞。

  卷903_5 【石上阁】无名氏

  石上构层阁,便以石为柱。千载□栋梁,岂有□危惧。

  苔壁绝人踪,虹桥横鸟路。攀涉惬所怀,幽奇未尝遇。

  迥然半空里,物象竞相助。云外见孤峰,林端悬瀑布。

  引望无不通,兹焉倍多趣。徒□欲忘归,衣裳湿烟雾。

  卷903_6 【海阳湖】无名氏

  吾涨海阳泉,以为海阳湖。千峰在水中,状类皆自殊。

  有如三神山,苍苍海上孤。又似洲岛中,忽然见龙鱼。

  引船过石间,随兴得所如。每有惬心处,沉吟复踌躇。

  吾恐天地间,怪异如此无。

  卷903_7 【海阳湖】无名氏

  闲游爱湖广,湖广丛怪石。回合万里势,□□□□□。

  绿动若无底,波澄涵云碧。熔水复何如,昆池吾不易。

  兹境多所尚,亲邻道与释。外望虽异门,中间不相隔。

  开凿尽天然,智者留奇迹。我愿长此游,谁言一朝夕。

  卷903_8 【盘石】无名氏

  海阳泉上山,巉巉尽殊状。忽然有平石,盘薄千峰上。

  寒泉匝石流,悬注几千丈。有时厌泉湖,爱临一长望。

  意出天地间,因为逸民唱。

  卷903_9 【盘石】无名氏

  下山复上山,山势凌云空。有石圆且平,疑是□□功。

  清浅绕细泉,阴森倚长松。幕幕生青苔,亭亭对远峰。

  朝来暮未归,爱□□□□。

  卷903_10 【湖下溪】无名氏

  海阳湖下溪,夹峰多异石。数步□□□,溶溶似云白。

  竹阴入□里,更觉溪已碧。吾欲漱斯流,长为避时客。

  卷903_11 【湖下溪】无名氏

  湖水下为溪,溪小趣更幽。窈窕林中回,清冷石上流。

  掩映成碧潭,游戏见白鸥。岸傍古树根,往往疑潜虬。

  野情随所适,世事何沉浮。

  卷903_12 【夕阳洞】无名氏

  顺山高几许,亭亭似人蹲。左右自回抱,抱中有清源。

  异石匝阶墀,巉巉快四轩。凭几见城邑,一峰当石门。

  自从得兹洞,爱之忘朝昏。吾欲老于此,便为海阳人。

  谁为高世者,与我能修邻。

  卷903_13 【游海门峡】无名氏

  沿流二十里,始到海门山。仰视见两崖,有如万盖悬。

  逐上几千仞,犹未穷绝颠。上有外士家,半岩得湖泉。

  湖□昏且来,意其通海焉。忽此见灵怪,踟蹰不能旋。

  开襟当海风,目送归海船。恨不到罗浮,丹溪寻列仙。

  遗恨常(以下缺数句)

  卷903_14 【句】无名氏

  月知溪静寻常入,云爱山高且暮归。(《怀旧》)

  风吹帆席随云卷,鸟压花枝覆水低。(《送李端游岭中》)

  匹马路傍乘月别,孤帆波上入云飞。(《别》)

  蹴踘场边芳草短,秋千树下落花多。(《寒食书情即事》)

  看树只愁花落尽,听莺不觉马行迟。(《途中即事》)

  携樽藉草情无极,对水看云兴有馀。(诸公等江上初晴)

  文战不曾眉得白,酒酝长觉面先红。(《宴乐》)

  风里一声天上落,世人皆向五云看。(《咏鹤》)

  仙花又别三千岁,暮雨已迷十二峰。(《想王溪先生》)

  满枝带露将何似,曾见琼楼素面啼。(《白芍药》)

  翠叶偃风如剪彩,红花含露似啼妆。(《蔷薇》)

  青萝带雾依松古,绿竹含烟泛水光。(夏晚题东郊别业)

  书吏优游山色里,琴堂闲冷水声中。(赠临安辛少府)

  钟鸣月下长洲苑,露湿残花鸟乱啼。(《春日过吴门》)

  花攒屋上红珠颗,笋满篱根紫玉簪。(《怀旧》)

  花舞野塘铺地锦,鸟鸣江树送春声。(《清明后喜晴》)

  卷903_15 【游仙窟诗·赠崔十娘(张文成)】张鷟

  今朝忽见渠姿首,不觉殷勤著心口。令人频作许叮咛,

  渠家太剧难求守。端坐剩心惊,愁来益不平。

  看时未必相看死,难时那许太难生。沉吟处幽室,

  相思转成疾。自恨往还疏,谁肯交游密。夜夜空知心失眼,

  朝朝无便投胶漆。园里花开不避人,闺中面子翻羞出。

  如今寸步阻天津,伊处留心更觅新。莫言长有千金面,

  终归变作一抄尘。生前有日但为乐,死后无春更著人。

  只可徜徉一生意,何须负持百年身。

  卷903_16 【又赠十娘】张鷟

  薰香四面全,光色两边披。锦障划然卷,罗帷垂半欹。

  红颜杂绿黛。无处不相宜。艳色浮妆粉,含香乱口脂。

  鬓欺蝉鬓非成鬓,眉笑蛾眉不是眉。见许实娉婷,

  何处不轻盈。可怜娇里面,可爱语中声。婀娜腰支细细许,

  fyfW眼子长长馨。巧儿旧来携未得,

  画匠迎生模不成。相看未相识,倾城复倾国。

  迎风帔子郁金香,照日裙裾石榴色。口上珊瑚耐拾取,

  颊里芙蓉堪摘得。闻名腹肚已猖狂,见面精神更迷惑。

  心肝恰欲摧,踊跃不能裁。徐行步步香风散,

  欲语时时梅子开。靥疑织女留星去,眉似姮娥送月来。

  含娇窈窕迎前出,忍笑嫈嫇返却回。

  卷903_17 【咏崔五嫂】张鷟

  奇异妍雅,貌特惊新。眉间月出疑争夜,颊上花开似斗春。

  细腰偏爱转,笑脸特宜嚬。真成物外奇稀物,

  实是人间断绝人。自然能举止,可念无方比。

  能令公子百重生,巧使王孙千回死。黑云裁两鬓,

  白雪分双齿。织成锦绣骐驎儿,判绣裙腰鹦鹉子。

  触处尽开怀,何曾有不佳。机关大雅妙,行步绝fi娃。

  傍人一一丹罗袜,侍婢三三绿线鞋。黄龙透入黄金钏,

  白燕飞来白玉钗。

  卷903_18 【咏双树】张鷟

  新华发两树,分香遍一林。迎风转细影,向日动轻阴。

  戏蜂时隐见,飞蝶远追寻。承闻欲采摘,若个动君心。

  卷903_19 【同前答文成(崔十娘)】张鷟

  暂游双树下,遥见两枝芳。向日俱翻影,迎风并散香。

  戏蝶扶丹萼,游蜂入紫房。人今总摘取,各著一边箱。

  卷903_20 【咏花(张文成)】张鷟

  风吹遍树紫,日照满地丹。若为交暂折,擎就掌中看。

  卷903_21 【同前(崔十娘)】张鷟

  映水俱知笑,成蹊竟不言。即今无自在,高下任渠攀。

  卷903_22 【游后园(张文成)】张鷟

  昔时过小苑,今朝戏后园。两岁梅花匝,三春柳色繁。

  水明鱼影静,林翠鸟歌喧。何须杏树岭,即是桃花源。

  卷903_23 【同前(崔十娘)】张鷟

  梅蹊命道士,桃涧伫神仙。旧鱼成大剑,新龟类小钱。

  水湄唯见柳,池曲且生莲。欲知赏心处,桃花落眼前。

  卷903_24 【同前(崔五嫂)】张鷟

  极目游芳苑,相将对花林。露净山光出,池鲜树影沉。

  落花时泛酒,歌鸟或鸣琴。是时日将夕,携樽就树阴。

  卷903_25 【代蜂子答十娘(张文成)】张鷟

  触处寻芳树,都虑少物华。试从香处觅,正值可怜花。

  卷903_26 【别文成(崔十娘)】张鷟

  别时终是别,春心不值春。羞见孤鸾影,悲看一骑尘。

  翠柳开眉色,红桃乱脸新。此时君不在,娇莺弄杀人。

  卷903_27 【同前(崔五嫂)】张鷟

  此时经一去,谁知隔几年。双凫伤别绪,独鹤惨离弦。

  怨起移酲后,愁生落醉前。若使人心密,莫惜马蹄穿。

  卷903_28 【别十娘(张文成)】张鷟

  忽然闻道别,愁来不自禁。眼下千行泪,肠悬一寸心。

  两剑俄分匣,双凫忽异林。殷勤惜玉体,勿使外人侵。

  卷903_29 【扬州青铜镜留与十娘】张鷟

  仙人好负局,隐士屡潜观。映水菱花散,临风竹影寒。

  月下时惊鹊,池边独舞鸾。若道人心变,从渠照胆看。

  卷903_30 【手中扇赠文成(崔十娘)】张鷟

  合欢游璧水,同心侍华阙。飒飒似朝风,团团如夜月。

  鸾姿侵雾起,鹤影排空发。希君掌中握,勿使恩情歇。

  卷903_31 【送张郎(香儿)】张鷟

  丈夫存行迹,殷勤为数来。莫作浮萍草,逐浪不知回。

  卷903_32 【赠十娘(张文成)】张鷟

  人去悠悠隔两天,未审迢迢度几年。

  纵使身游万里外,终归意在十娘边。

  卷903_33 【答文成(崔十娘)】张鷟

  天涯地角知何处,玉体红颜难再遇。

  但令翅羽为人生,会些高飞共君去。

  卷903_34 【原】李峤

  玉粲销忧日,江淹起恨年。带川遥绮错,分隰迥阡眠。

  膴膴横周甸,莓莓阙晋田。方知急难响,长在鶺鴒篇。

  卷903_35 【河】李峤

  河出昆仑中,长波接汉空。桃花生马颊,竹箭入龙宫。

  德水千年变,荣光五色通。若披兰叶检,还沐土皇风。

  卷903_36 【檄】李峤

  羽檄本宣明,由来敷木声。联翩通汉国,迢递入燕营。

  毛义持书去,张仪韫璧行。曹风虽觉愈,陈草始知名。

  卷903_37 【戈】李峤

  富父舂喉日,殷辛漂杵年。晓霜含白刃,落影驻雕鋋。

  夕摈金门侧,朝提玉塞前。愿随龙影度,横阵彗云边。

  卷903_38 【箫】李峤

  虞舜调清管,王褒赋雅音。参差横凤翼,搜索动猿吟。

  灵鹤时来到,仙人幸见寻。为听杨柳曲,行役几伤心。

  卷903_39 【素】李峤

  濯手天津女,纤腰洛浦妃。鱼肠远方至,雁足上林飞。

  妙夺鲛绡色,光腾月扇辉。非君下路去,谁赏故人机。

  

猜你喜欢
  卷三百二十三·彭定求
  第廿三出 败象·李渔
  第十六回 孝披白服泣哭瞻灵·佚名
  第七出 严通宦官·王世贞
  存家诗稿卷一·杨巍
  望月·徐志摩
  三集卷九十八·乾隆
  卷二十一·沈德潜
  卷四十二·乾隆
  梅花字字香前集·郭豫亨
  宛陵羣英集巻四·汪泽民
  卷二十一·陈元龙
  卷五百七十四·佚名
  卷八十七·徐倬
  苏诗续补遗卷上·施元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彭正大·唐圭璋

      正大号正斋。   琐寒窗   寿欧阳教授   千里儒流,称觞此际,梅花三度。书台最上,健羡一翁如许。问吴江、别来旧人,当时折柳凭谁语。但春在芹宫,芳滋兰畹,一帘今雨。   凭阑、凝望处。有绿水青山,乾坤付与。百年家

  • 卷六·刘克庄

      白居易《原上草》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清明》云:“留饧和冷粥,出火煮新茶。”《扇》云:“引秋生手里,藏月入怀中。”《太湖石》云:“峰骈仙掌出,罅坼剑门开。”又云

  • 春之末章·闻一多

    被风惹恼了的粉蝶,试了好几处的枝头,总抱不大稳,率性就舍开,忽地不知飞向那里去了。啊!大哲的梦身啊!了无粘滞的达观者哟!太轻狂了哦!杨花!依然吩咐两丝粘住罢。娇绿的坦张的荷钱啊!不息地仰面朝上帝望着,一心地默祷并且赞美他—

  • 卷四·沈德潜

    ☆王士礻真字贻上,山东新城人。顺治乙未进士,由司李入为曹郎,改翰林,官至刑部尚书。著有《带经堂集》。○渔洋少岁,即见重于牧斋尚书,后学殖日富,声望日高,宇内尊为诗坛圭臬,突过黄初,终其身无异辞。身后多毛举其失,互相弹射,而赵

  • 卷一百十五·列传第三·张廷玉

        兴宗孝康皇帝 睿宗献皇帝   兴宗孝康皇帝标,太祖长子也。母高皇后。元至正十五年生于太平陈迪家。太祖为吴王,立为王世子,从宋濂受经。   吴元年,年十三矣,命省临濠墓,谕曰:“商高宗旧劳于外,周成王早闻《

  • 逸周書逸文·佚名

      文王去商在程,正月既生魄,太姒夢見商之庭產棘,小子發取周庭之梓樹,于闕閒化為松柏棫柞,寤驚以告文王,文王乃召太子發占之于明堂,王及太子發並拜吉夢,受商之大命于皇天上帝。   文王曰:「法寬刑緩,囹圄空虛。」   文王曰

  • 第五十八回 夸功铭石艮岳成山 覆国丧身孱辽绝祀·蔡东藩

      却说童贯两次失败,无法图燕,又恐徽宗诘责,免不得进退两难,当下想了一策,密遣王瓌如金,请他夹攻燕京。金主也使蒲家奴一译作普嘉努。至宋,以出兵失期相责。徽宗复使赵良嗣往金,金主旻道:旻即阿骨打改名。“汝国约攻燕京,至

  • 卷之四百六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公法与私法之区别·吴虞公

    此次以举贡资格应高等文武考试者,佳作刊布,传诵一时。想见咬残指甲,揩破鼻尖篇辐间。且夫尝思铺排门面,满口里之乎者也。嚼出宫商,因就原题拟为斯文。不衫不履,似通非通,刻意摹仿恐不能肖其万一也。 (瞻庐着) 尝思公法者,天下之

  • 卷二十一·汪克宽

    <經部,春秋類,春秋胡傳附錄纂疏欽定四庫全書春秋胡傳附録纂疏卷二十一元 汪克寛 撰襄公上【公名午成公妾定姒之子四即位在位三十一年】【已簡王十丑四年崩】元年【晉悼公周元年齊靈十年衛獻五年蔡景二十年鄭成十

  • 提要·王安石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四周官新义      礼类一【周礼之属】提要【臣】等谨案周官新义十六卷附考工记解二卷宋王安石撰安石事迹具宋史本传晁公武读书志曰熙寜中置经义局撰三经义皆本王安石经説三经书诗周礼也

  • 致王一亭居士书·太虚

    一亭先生并转中国佛教会公鉴:阅近日申报载:一部分佛教徒将东渡参加泛太平洋佛青会,二十六日竟标题为‘全系太虚之徒与日人勾结而成’,怪诞离奇,殊堪诧异!此似乎不仅日人片面宣导,藉为空气作用,而兼系有人对太虚故为构陷之所致

  •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佚名

      刘宋 求那跋陀罗译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宋中印度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如来真实义功德章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波斯匿王及末利夫人。信法未久共相谓言。胜鬘夫人是

  • 文定集·汪应辰

    诗文别集。南宋汪应辰撰。二十四卷。应辰,字圣锡,初名洋,信州玉山(今属江西)人。学称玉山先生。本农家子,绍兴五年进士第一,高宗为改此名。官至吏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侍读。卒谥文定。政治上因主战与秦桧不和,为政多

  • 唐阙史·高彦休

    本名《阙史》。笔记。唐高彦休(854—?)撰。二卷。彦休号参寥子。乾符进士。祖辈历仕唐朝,常听长者议论国事,留心草记,岁久所录甚繁。逢黄巢义军攻入长安,逃奔途次,旅泊江表,亡逸过半。整理编次,又删削芜杂,十存三四,

  • 清仁宗实录选辑·佚名

    本书(一册一九四面一一六、四○○字)系选自「大清仁宗睿皇帝实录」之集辑,为清嘉庆朝对台湾所作设施之纪录。在此一朝(一七九六~一八二○)二十五年中,台湾所受影响最深者,厥惟「洋盗」蔡牵事变。嘉庆初年,蔡牵曾在台湾洋面活动

  • 十三经义疑·吴浩

    清吴浩考证《十三经》疑义的著作。十二卷。是书取诸经笺注,标其疑义,详加考证。考证周之军制与春秋列国军制多有变异,认爲周之军制一军爲一万人,而不是 《周礼》所记一军爲 一万两千五百人;其解《诗》所言“公车千乘

  • 大唐青龙寺三朝供奉大德行状·佚名

    佛教传记。唐佚名撰。一卷。记述了备受唐代宗、德宗、顺宗三朝皇帝尊崇的惠果法师的生平事迹。惠果事迹不见于《宋高僧传》,唐海云的《两部大法相承师资付法记》亦仅记惠果事迹片段,故《行状》成为记述惠果生平的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