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楚辞后语目录

成相一

佹诗二

易水歌三

越人歌四

垓下帐中歌五

大风歌六

鸿鹄歌七

吊屈原赋八

服赋九

瓠子之歌十

秋风辞十一

乌孙公主歌十二

长门赋十三

吊二世赋十四

自悼赋十五

反离騒十六

絶命词十七

思玄赋十八

悲愤诗十九

胡笳二十

登楼赋二十一

归去来辞二十二

鸣皐歌二十三

引极二十四

山中人二十五

望终南二十六

鱼山迎送神二十七

日晚歌二十八

复志赋二十九

闵己赋三十

别知赋三十一

讼风伯三十二

吊田横文三十三

享罗池三十四

琴操三十五

招海贾文三十六

惩咎赋三十七

闵生赋三十八

梦归赋三十九

吊屈原文四十

吊苌弘文四十一

吊乐毅四十二

乞巧文四十三

憎王孙文四十四

幽怀赋四十五

书山石四十六

寄蔡氏女四十七

服胡麻赋四十八

毁璧四十九

秋风三迭五十

鞠歌五十一

拟招五十二

右楚辞后语目录,以晁氏所集录续、变二书刊补定着,凡五二篇。晁氏之为此书,固主于辞,而亦不得不兼于义。今因其旧,则其考于辞也宜益精,而择于义也当益严矣。此余之所以兢兢而不得不致其谨也。

盖屈子序者穷而呼天、疾痛而呼父母之词也。故今所欲取而使继之者,必其出于幽忧穷蹙、怨慕凄凉之意,乃为得其余韵,而宏衍巨丽之观、欢愉快适之语,宜不得而与焉。至论其等,则又必以无心而冥会者为贵,其或有是,则虽远且贱,犹将汲而进之。一有意于求似,则虽迫真如扬、柳,亦不得已而取之耳。若其义,则首篇所著荀卿子之言,指意深切,词调铿锵,君人者诚能使人朝夕讽诵,不离于其侧,如卫武公之抑戒,则所以入耳而着心者,岂但广厦细旃、明师劝诵之益而已哉!此固余之所为眷眷而不能忘者。

若高唐、神女、李姬、洛神之属,其词若不可废,而皆弃不录,则以义裁之,而断其为礼法之罪人也。高唐卒章虽有「思万方、忧国害、开圣贤、辅不逮」之云,亦屠儿之礼佛、倡家

之读礼耳,几何其不为献笑之资,而何讽一之有哉?其息夫躬、柳宗元之不弃,则晁氏已言之矣。

至于扬雄,则未有议其罪者,而余独以为是其失节,亦蔡琰之俦耳。然琰犹知愧而自讼,若雄则反讪前哲以自文,宜又不得与琰比矣。今皆取之,岂不以夫琰之母子无絶道,而于雄则欲因反骚而着苏氏、洪氏之贬词,以明天下之大戒也。

陶翁之词,晁氏以为中和之发,于此不类,特以其为古赋之流而取之,是也。抑以其自谓晋臣、耻事二姓而言,则其意亦不为不悲矣。序列于此,又何疑焉!

至于终篇,特着张夫子、吕与叔之言,盖又以告夫游艺之及此者,使知学之有本而反求之,则文章有不足为者矣。其余微文碎义,又各附见于本篇,此不暇悉着云。

校勘记

〔一〕忠雅本自成相至胡笳无「一」至「十」序号。

猜你喜欢
  卷四百九十一·彭定求
  莫蒙·唐圭璋
  卷七·陈廷敬
  第十一出 赚婚·李渔
  元诗选三集庚集·顾嗣立
  第十四出 阻奸·孔尚任
  第二折·佚名
  严忠济·隋树森
  卷五十·陈思
  卷七十九·朱彝尊
  滕王阁序·王勃
  卷十三·佚名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宣南杂俎》·张次溪
  游次公词作鉴赏·佚名
  李清照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春秋诗话卷之二·劳孝舆

      解诗    解诗者因诗作解也左氏传春秋未尝解诗今曰解诗毋乃诬传并诬诗欤曰不诬也左氏传春秋故解诗也未有春秋先有诗凡征伐宴享庙谟野俗一寓于诗此文武志也既无诗乃有春秋文武大法寓于春秋此孔子志也左氏体孔子

  • 卷七十一·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录卷七十一李德?德裕字文饶赵郡人元和宰相吉甫子也以荫补校书郎河东张?靖辟为掌书记府罢召拜监察御史穆宗即位擢翰林学士再进中书舍人未几授御史中丞始吉甫相宪宗牛僧孺李宗闵对直言筞痛诋当路

  • 卷第二百九十三 後周紀四·司马光

      起柔兆執徐(丙辰)三月,盡強圉大荒落(丁巳),凡一年有奇。   世宗睿武孝文皇帝顯德三年(丙辰、九五六年)   三月,甲午朔,上行視水寨,至淝橋,自取一石,馬上持之至寨以供礮,從官過橋者人齎一石。太祖皇帝乘皮船入壽春壕中,城上發

  • 第四四三诉呈光绪十年二月八日一二二二六--一·佚名

    邱阿明诉请:令刘阿知等归还伊所垫庄开费具诉呈状人邱阿明,年七十岁,住赤牛椆庄,抱告邱阿品,年三十八岁,为背约侥还,效尤独害,呈恳饬提,讯究,押还归款事。窃竹北二保大溪墘等庄,原属新竹子民,作何配买艋盐而食

  • 海南诸国传·李延寿

    海南诸国,大都在交州以南及西南大海的岛上,离中国有的四五千里,远的有二三万里。它们西边和西域各国接壤。汉武帝元鼎年间,派伏波将军路博德开发百越,设置日南郡。其界外各国,自汉武帝以来都向中国朝贡。后汉桓帝时,大秦、天

  • 田重进传·脱脱

    田重进,幽州人。形貌奇伟,力气很大。后周显德年间,应募为卒,编在太祖军中。跟从太祖征讨契丹,到陈桥回来,升任御马军使,积战功升至氵襄州刺史。太平兴国四年,跟从太宗征伐太原回朝,因战功被提升为天德军节度使。太平兴国六年,改

  • 苏子谓楚王曰·佚名

    【提要】 纵横家根本不是见不得人的阴谋家,他们经常在宣扬政治科学和正义。苏秦在这里向楚王指明了何谓真正的贤臣,指明了一个国家要想保持政治清明最高统治者及其下属的官僚们应该是什么样子。 。 【原文】 苏子谓楚王

  • 松阳讲义卷三·陆陇其

    赠内阁学士陆陇其撰舜其大孝章这一章同下二章皆是由庸行之常推之以极其至乃费之大者而这章则就徳之动天者以见其大也不是説必如此然后为孝要见得如此亦不过完得一个孝极古今不常有之事皆是孝中所有可见庸徳之分量无穷

  • 卷五十·程川

    <经部,五经总义类,朱子五经语类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五十钱塘程川撰诗一统论经义只是思无邪一句好不是一部诗皆思无邪【不知何氏録川按不知何氏録有三饶録二十卷为辛亥先生六十二嵗时同舍共闻饶録三十九卷

  • 卷五十六·江永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綱目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五十六     婺源江永撰制國    通禮五補昔黄帝方制天下立為萬國及少皥氏之衰其後制度無聞若顓頊之所建帝嚳受之創制九州雍荆豫梁徐冀青兗揚統領萬國至堯

  • 目录·胡广

    性理大全书目录卷一太极圗卷二通书一卷三通书二卷四西铭卷五正防一卷六正二卷七皇极经世书一卷八皇极经世书二卷九皇极经世书三卷十皇极经世书四卷十一皇极经世书五卷十二皇极经世

  • 第六十四卦:《未济卦》·佚名

    未济:亨;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白话】《未济卦》象征事未完成:经过努力可以得到亨通;小狐狸渡河快到对岸了,却浸湿了尾巴,则没有什么吉利。《象》曰:火在水上,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白话】《象辞》说:《

  •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欧阳竟无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沙門玄奘奉詔譯   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第三持究竟瑜伽處建立品第五之二   [一]如是別釋佛十力已.今當總辯。嗢柁南曰.   自性.與分別. 不共.亦平等. 作業.及次第. 差別最爲後。

  • 卷第七十二·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七十二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三十五世随录吉州青原净居眉庵秀禅师金陵夏氏子。弱岁投宝光寺出家。首谒天童。後参金粟乘。一见针

  • 卷第四·佚名

    律苑事规卷第四 四明演忠律寺住持嗣祖比丘省悟编述 荒 安居仪(或有律剎先三日前咒沙水留大殿至安居日绕廊撒洒) 四月初八日维那出安居词句牌(挂僧堂前右边)。 出十五日说戒牌(挂僧堂前左边)。 安居词句(如说戒牌开

  • 卷第三十五·佚名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第三十五 宋池州报恩光孝禅寺沙门法应 集元绍兴天衣万寿禅寺沙门普会续集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八世之一(南岳下前第七世) (临济) 汝州风穴延沼禅师。(嗣南院)师在郢州李史君衙内度夏。普请大会。

  • 逸老堂诗话·俞弁

    诗话。明人俞弁撰。二卷。弁字子客,余未详。此编成于嘉靖二十六年(1547),以室名名书。有明人写本, 未署撰人, 后经卢文弨、黄荛圃等人收藏、题跋,但知其姓,近人丁福保考明作者名字。内容杂记诗坛轶事,亦有考评诗句多

  • 施设论·佚名

    梵名Prajn~apti -s/a^stra 。凡七卷。译自小乘论部六足论中施设足论之‘因施设门’。前四卷宋代法护译,后三卷宋代惟净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内容论述有关世间业报差别之因。凡十四章。其中卷首标示对法大论中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