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严武诗鉴赏

生平简介

严武(726—765),唐代诗人。字季鹰,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初为太原府参军事,累迁殿中侍御史。安史之乱时,跟随玄宗入蜀,擢谏议大夫。

肃宗上元二年(761),出任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

当时杜甫流落至成都,受到他的关照,二人交谊很深。

宝应元年(762)入朝。广德二年(764),再任成都尹,任职期间,曾率兵击退吐蕃贵族军队的侵犯,收复当狗城、盐川城等地,以功封郑国公。但为官专横,征敛无度,生活奢靡,死时年仅四十岁。

擅作诗,杜甫称其诗“诗清立意新”,并赞其为“出群”之才。

《全唐诗》录存其诗六首。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

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

莫遣沙场匹马还。

严武诗鉴赏

安史之乱后,吐蕃的侵犯成为干扰唐帝国的重要外因。广德元年(763)十月,吐蕃贵族武装乘唐军忙于收拾安史之乱残局之际,大举东侵,竟连破泾邠二州,攻占唐都长安达十三天。此次进犯被唐军击退之后,他们又从与四川交界的南路向唐王朝发动进攻,在同年十二月,又连破松、维、保三州及云山二新城。

广德二年春,严武接替高适,再度出任剑南节度使。

刚一到任,他就狠抓军队的训练,当年秋天,就一鼓作气,击破吐蕃七万余人的精锐部,先后收复了当狗、盐川二城。这首诗就是他击破吐蕃入侵的纪实。

头两句“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开门见山,点出了诗人登城的时令、地点。“昨夜秋风”,是指秋季刚到,从而紧扣诗题中的“早秋”二字。诗人观察入微,从“风”的细微变化中确切地掌握秋天到来的信息,说明了他对时局的密切关注,对敌人动向的明察秋毫。对于古代地处中国边疆的游牧民族来说,秋高马肥,秋风一起,就是他们入侵内地的有利季节。因此,“昨夜秋风”一到军城, 诗人就深夜难眠,他乘着月光登上城楼,放眼远眺,“朔云”、“边月”、岷山,尽收眼底。边关的初秋之夜,阴云冷月,山野惨白,整个夜景都弥漫着一股沉重的肃杀之气,给人一种无形的压抑感。次句中的一个“满”字,将阴沉肃穆、硝烟密布的战前气氛烘托得更加浓重。总之,头两句是写景,但景中有人、有情,细致入微地表现了主将在战斗前夕的宁静中细心观察敏捷思索的心灵侧面。

诗的后两句“更催飞将迫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是主将兼诗人所发布的战斗命令—— 将士们一定要再接再励,乘胜追击敌人,彻底歼灭他们,不要让敌人一人一马逃回敌营去!“更催”、“莫遣”二词,语势斩截,有振雷走霆之力,表现了主将果断刚毅的气魄和胜利在握的必胜信心,洋溢着边防将士保疆卫国的奋发激昂的爱国热情。

这首诗歌大胆地采用了开阖跳跃的笔法来写景抒情,增加了诗的信息容量。前一二句写景,但景中寓情,点明主将已迅速、准确掌握了敌情,从而表明他在军事行动之前,就已经知己知彼,掌握了军事上的主动权,因此,稳操胜券就不是鲁莽匹夫的妄语了。

有如此坚实的思想作铺垫,三四两句的腾跃、抒情,就显得既轻捷,又与上文有内在的承继性,令人感到自然可信、豪气倍增。

猜你喜欢
  赵崇嶓·唐圭璋
  洪惠英·唐圭璋
  廖正一·唐圭璋
  陈草庵·隋树森
  楔子·王实甫
  提要·查为仁
  二集卷六十七·乾隆
  卷三十二·陆游
  卷47 ·佚名
  卷十六·佚名
  襄阳集补钞·管庭芬
  卷五十四·陈焯
  卷四十一·陈焯
  卷三百四十二·佚名
  卷一百二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七言绝句·林逋

    孤山隐居书壁山水末深猿鸟少,此生犹拟别移居。直过天竺溪流上,独树为桥小结庐。水亭秋日偶书巾子峰头乌臼树,微霜末落已先红。凭阑高看复低看,半在石池波影中。水轩日于诗雅久沉迷,尤爱凭阑此构题。纷泊杨花春意晚,黄鹂飞过

  • 卷五百九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九十六司马扎【高棅品彚作礼】司马扎大中时诗人诗一卷感古九折无停波三光如转烛玄珠人不识徒爱燕赵玉祖龙巳深惑汉氏远徇欲骊山与茂陵相对秋草绿赠王道士玉洞秋有花蓬山夜无鬼岂知浮云世

  • 卷三百九十二 元祐元年(丙寅,1086)·李焘

      起哲宗元祐元年十一月乙卯盡是月丁丑   十一月戊寅,起居郎蘇轍、起居舍人曾肇並為中書舍人,肇仍充實錄院修撰。   侍御史王巖叟言:「臣聞有旨召起居舍人曾肇試中書舍人,士大夫相顧而笑,不以為允。伏以中書政事之本

  • 卷二十六·谷应泰

      ○太子监国   成祖永乐二年四月,册立世子为皇太子。先是,洪武二十八年,太祖亲册为燕世子。时秦、晋、燕、周四世子,太祖皆教而试之。   一日,使分阅卫士,燕世子还独后。问之,对曰:“寒甚,士方食。”太祖喜。使阅章奏,择

  • 第七十二回 谋刺未成秦后死节 失营被获毛氏捐躯·蔡东藩

      却说秦自博陵失守,燕兵四至,冀州牧苻定,镇东将军苻绍,幽州牧苻谟,镇北将军苻亮,自知不能御燕,复向燕请降,受封列侯,就是王统王广毛兴等,亦互相攻夺。广败奔秦州,为鲜卑人匹兰所执,解送后秦,兴亦为枹罕诸氐刺死,改推卫平为河州

  • 帝王经世图谱卷八·唐仲友

    宋 唐仲友 撰司马九畿之图司徒建王国之图王畿提封之图武成分土之图司徒建邦国之图职方封国设法之图成王广鲁之图今定分土惟三之图五沟五涂异同之谱九夫为井之图四丘为甸之图四县为都之图 周礼大司马乃以九畿之籍施

  • 卷之五十七·佚名

    宣统三年辛亥闰六月丁酉朔。御史陈善同奏、内阁初立。宜剔君■羊弊以懋新猷。敬陈六端。一行政之责任。宜大小臣工。公同担负。二公牍之程式。宜改归肬■闲易。三法令必求实行。四立法须祛偏私。五兼差宜严行禁止。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 列传一百六十·纪昀

    列传宋 【六十四】○宋六十四陈次升 陈师锡 彭汝砺【汝方】吕陶张庭坚 龚夬孙谔陈轩江公望 陈佑常安民陈次升陈师锡彭汝砺吕陶张庭坚龚夬孙谔陈轩江公望陈佑常安民△陈次升陈次升字当时兴化仙游人入太学时学官

  • 八六九 谕八阿哥着同金简曹文埴催办四库全书事务·佚名

    八六九 谕八阿哥着同金简曹文埴催办四库全书事务乾隆四十七年四月初九日乾隆四十七年四月初九日奉旨:八阿哥着同金简、曹文埴催办四库全书事务。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 钦定元史语解卷十三·佚名

    <史部,正史类,钦定辽金元三史国语解__钦定元史语解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元史语解卷十三人名玛喇【勒 牝鹿也卷十三作密剌里卷二十二作马剌并改】哈扎【尔】齐 【司辔人也卷十三作火者赤卷一百三十五作合赞赤并改】托【

  • 宝历·周绍良

    №宝历001【盖】大唐故董府君墓志铭【志文】唐故朝散大夫守润州长史赐紫金鱼袋陇西董公墓铭并序 季弟乡贡进士交撰宝历元年正月乙丑,陇西董氏子复自金陵护先君长史公柩归京师。越月景申兆告吉,与季父交奉

  • 邓琬传·沈约

    邓琬字元琬,豫章郡南昌县人。他的高祖邓混,曾祖邓玄,都当过晋朝尚书吏部郎。他的祖父邓潜之,官至镇南将军长史。父胤之,世祖征虏长史、吏部郎、彭城王刘义康大将军长史、豫章太守、光禄勋。邓琬最开始当本州西曹主簿、南谯

  • 凡例·蔡省吾

    一 凡一岁货声,注重门前其铺肆,设摊、工艺、赶集之各类,皆附人以补不足。一 凡货声率分三类:其门前货物者,统称货郎;其修作者,为工艺;换物者,为商贩。 货郎之常见者,与一人之特卖者,声色又皆不同。一 货郎之提篮、握

  • 周书·牧誓·佚名

    武王戎车三百两,虎贲三百人,与受战于牧野,作《牧誓》。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曰:「逖矣,西土之人!」王曰:「嗟!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邓、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髳、微

  • 大乘教义序·太虚

    佛法难言矣!以本非言之所能构也。虽经律论疏所传越二万卷,渺如一尘之寄太空,无以相喻。顷年世变弥剧,人之思力才智益奋出若不可竭,顾放滥平流,寻厥归墟之未得,吾国际兹繁会,发愤以求其志者,经种种尝试,彼既行潦,此亦断港,辗转得佛

  • 雍正河南通志·田文镜

    河南地方志。清田文镜等修, 顾栋高等纂。八十卷。文镜,汉军正黄旗人。累官县丞、总督。栋高字复初、震沧,号左畬,江苏无锡人。康熙进士,官内阁中书,精通经史,著述甚富。明成化、嘉靖、清顺治、康熙五修其志。继康熙三十四年

  • 柳庄相法·袁珙

    一卷,旧题明袁珙撰。据说因少年时得遇“异人”授相术,故论人吉凶辄验。洪武末,燕王朱棣召他至北平,一见即决为“太平天子”。永乐初为太常寺丞,不久请老辞归。有《清白集》。因珙号柳庄居士,故称。相法,又称相术,观人形貌

  • 易原·多隆阿

    多隆阿撰,十六卷,易学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