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

◎七曰境

○诗词曲意境各不同

王阮亭云:“或问诗词分界,余曰:‘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定非香奁诗。‘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定非草堂词。”[诒]案:会真记之“碧云天,黄花地”,非即范文正之“碧云天,红叶地”乎。诗词曲三者之意境各不同,岂在字句之末。

○张祖望引句不当

张祖望曰:“词虽小道,第一要辨雅俗。结构天成,而中有艳语、隽语、豪语、苦语、痴语、没要紧语,如巧匠运斤,毫无痕迹,方为妙手。古词中,如‘秦娥梦断秦楼月’,‘小楼吹彻玉笙寒’,‘香老春无价’,‘偿尽迷楼花债’,艳语也。‘对桐阴满庭清昼’,‘任老却芦花,秋风不管,有梦来去’,‘不怕江阑住’,隽语也。‘试问琵琶,烟沙外、怎生风色’,‘河星潋滟晴云热’,‘月轮桂老’,‘捣破珠胎’,‘柳锁莺魂’,奇语也。‘卷起千堆雪’,‘任天河水泻流乾银汁’,‘易水潇潇西风冷,满庭衣冠似雪’,豪语也。‘泪花落枕红棉冷’,‘黄昏却下潇潇雨’,‘杨柳梢头能有春多少’,‘断送一生憔悴’,‘能销几个黄昏’,若语也。‘牡丹开后,望到如今’,‘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倘后夜暗风凄雨,再休来小窗悲诉’,痴语也。‘这次第、怎生一个愁字了得’,‘怕无人料理黄花’,‘等闲过了,一寸相思千万结,没个安排处’,没要紧语也。略拈一二。至如‘密约佳期’,‘把灯扑灭’,‘巫山云雨’,‘好梦欢’等,字面恶俗,不惟不佳,亦君子所不屑道。”[诒]案:种种语于所引句,有未切当处。

○词概论词四则

词概云:“词有点染,耆卿雨淋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染之,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隔则警句亦成死灰矣。”[诒]案:点与染分开说,而引词以证之,阅者无不点首。得画家三昧,亦得词家三昧。

词以炼章法为隐,炼字句为秀,秀而不隐,犹百明珠,而无一线穿也。

词之妙莫妙于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如寄深于浅,寄厚于轻,寄劲于婉,寄直于曲,寄实于虚,寄正于余,皆是。

司空表圣云:“梅止于酸,盐止于碱,而美在酸碱之外。”严沧浪云:“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水中之月,镜中之象。”此皆论诗也,词亦以得此境为超诣。

○毛大可鹤门词序

毛大可鹤门词序云:“大抵词必有意、有调、有声、有色,人人知之。若别有气味,在声色之外,则人罕知者。骤得鹤门词,适久客初归,心思迷烦之际,不辨其何意、何调、何声、何色。而徘徊缠绵,心烦意扰,一若醉里思乡,烛连顾影,使人葛不可解。在昔庄皇帝入宫,宫人焚色目所贡鹊脑。时方简文书,忽若醉梦间,迷顿生,憧憧然,既而渐甚。亟命撤其焚而摈其贡,当其时未尝有所闻、有所见也,鹤门词犹是矣。”[诒]案:此固词之妙境也,而亦文之妙境,不言佳而词可想矣。鹤门词未克见,其佳果如是乎。

○黄鲁直评东坡词

黄鲁直评东坡缺月挂疏桐词云:“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点尘俗气,孰能至此。”[诒]案:此非抬高词人身分,实古人狮子搏兔,亦用全力。非同后人浮光掠影也。

○董苍水评玉叔慢词

董苍水云:“玉叔慢词多商羽之音,如秋★拂林,哀泉动壑。小令则如新筝乍调,雏莺初啭,尖佻新艳。”

○黄★堂评对琴词

黄★堂云:“对琴词,如入武夷啖荔枝,鲜美独绝。又如馔设江瑶柱,与群肴错迥别。”

○黄韵甫评忆云词

黄韵甫云:“忆云词,古艳哀怨,如不胜情,猿啼断肠,鹃泪成血,不知其所以然也。”

○潘功甫评闰生词潘功甫云:“闰生词,如踏雪孤岭,落花空潭,口香莓苔,食冷烟火。”

○钱筱南评白坡词

钱筱南云:“白坡词,婉约清空,缠绵深致,无纷然杂出之语,有往复不已之思。”

○黄韵甫评惺斋词

黄韵甫云:“惺斋词,如晓霞媚树,春水浮花,极幽艳荡漾之致。”

○曹育玉壶买春词序

吴县曹稼山[育]玉壶买春词序,颇得词之三昧,文亦峭洁,因截录之。“呜呼,天下伤心之致多矣,于时为秋,在月为夜,为月榭之笛,为严城之鼓,为空庭之脱叶,为断垣之寒蛩。睇邈空以神蕊,触古怨以泪滋,哽咽喉衤金,难摅简素。故欲曲折达意,庶几倚声能之。侧帽、长芦二集,咸极其忄旨。后之君子,引商刻羽,度合寸刂分,非不秩然,以严矩。然而真灵不与,哀乐不存,徒累<壹>费之词,未极远姚之韵。读买春而快然矣,旁糅群雅,不因一家。海以大之有苏,渊以沈之有张,涛以雄之有稼轩,平以远之有竹屋,氵纹蜃气以绮之有梦窗,缠绵菀结以赴之有石帚。冷汰众制,煦以鲜华,芬芳百家,自成馨逸。迫焉无漠,浑而不流,如彼秦尊是生澹,如彼豳是生希,如彼空梁曲径是生幽,如彼铣溪琼岳是生涩。故言其连忭,则杂组之成锦,逋峭则寒镜之瘦夜,委婉则细石之凌乱,隽蓄则哀泉之鸣湍,神韵则美人之迟来,慨吊则良朋之孤往。牢骚离别之际,徘徊生死之间,直举胸臆,非有依傍,纳兰、秀水以来,斯为造极矣。”

○杨芸士州倡和序

杨芸士[文荪]州倡和序云:“体物则课虚叩寂,画冰镂尘,幽思宜搜,微旨独引。红情绿意,莲波写愁。疏影暗香,梅格入画。丽不染俗,巧不近纤。离貌追神,工如之何矣。赋景则衔彼山川,命兹毫素。荒原吊古,踯躅斜阳。野渡寻秋,苍茫远水。晓风残月,霁色冷光。雅擅白描,能传清景。妍心妙手,隽如之何矣。”[诒]案:词之言情,乃诗之赋体也。词一作赋体,则直陈其事,有是词乎。比兴二体,不外体物赋景二事。是序论二事,亦可谓无妙不臻,极词人之能事矣。

○赵秋ぎ花帘词序

赵秋ぎ[庆熹]花帘词序云:“无岁而无落花也,无处而无芳草也,无日而无夕阳明月也。然而古今之能言落花芳草者几人,古今之能言夕阳明月者几人,则甚矣写物之难,写愁之难也。花帘主人工愁者也,词则善写愁者。不处愁境,不能言愁。必处愁境,何暇言愁。栩栩然,荒荒然,幽然,悄然,无端而愁,即无端其词。落花也,芳草也,夕阳明月也,皆不必愁者也。不必愁而愁,斯视天下无非可愁之物,斯主人之所以能愁,主人之词所以能工。”[诒]案:此专言愁,固作词者之妙境,而即读词者之佳话也。

○吴人红豆词序

“驻枫烟而听雁,舣葭水而寻渔。短径遥通,高楼近接。琴横春荐,杂花乱飞。酒在秋山,缺月相候。此其境与词宜。金迷纸醉之娱,管语丝哇之奏,浦遗余佩,钗挂臣冠。满地蘼芜,夕阳如画。隔堤杨柳,红窗有人。此其情与词宜。此人红豆词叙。”[诒]案:诗与文,不外情境二字,而词家之情境,尤有所宜,此序长言之未足也。

○姚梅伯绿笺词序

姚梅伯[变]绿笺词云:“一曰绮而不靡,一曰典而不滞,措词幽隽,亦词家之妙境,因录之。当其夕绮披纷,春小系梦,笛尾声涕下,烟心醉慵。延渌水以荡怀,引眉丝以结语。背花凭镜,纤{髟肖}波。兜燕坐衣,素襟横雪。离合者影,婵媛其姿,玉曼难镌,柱娴可赋。为之犀梳栉玉,<>管题纨。罗帐灯昏,三更画楼之语,横塘月落,一笏遥天之峰。盖绮而不靡者,情之止乎义也。风骚斯擅,体绘亦工。扬造化为波澜,植理为根柢。搓云接线,游丝袅来。扌袅麝成尘,鞠香浮去。涂鸦学剑,而真宰愁权。引蚁穿珠,而鬼工妒巧。都尉之鸳鸯比翼,魏收之蛱蝶五铢。张郎花影之弄,柳婿微云之抹。罔不洁逾水瀹,烂拟觚雕。阳和蓄于寸心,优昙喷薄,萌田于尺楮,芍药蝉嫣。盖典而不滞者,韵之余于文也。”

○姚梅伯鸥波词序

又欧波词序五节,可拟词品之五,观其揎袖整瑟,拈钗播簧。赚莺飞来,挂帘额之镜子。恐花睡去,拭屏角之烟痕。其柔腻也。或复养麝半温,试酒微醉。远岫微霁,比浅翠于初苔。美人秋病,量窄腰以弱燕。其疏秀也。若夫室白无滓,天青不去。素月到潭,濯波姑射之魄。红玉在掌,温如太真之肤。其明润也。至于顾影自怜,凝情移世。脱枫亭之荔壳,樱桃可奴。结苕溪之欧盟,菡萏为佩。其俊逸也。抑且淑兮若思,迥乎无尽。关中行马之路,萧芜未黄。湘上夕阳之楼,阑干有絮。其绵远也。”

○姚梅伯次柳词序

又次柳词云:“有登临之作,有游宴之作,有投赠感怀之作,亦可补词品之未及。”登临云:“浮舸江湖,策马崖壑。落日横野,忧从中来。芳蓠照襟,春若可掇。脱剑于吴公子墓,试钓于韩王孙亭。朝游九峰,萝涧寻鹤。夕下京岘,霜灯听钟。贳宅姑胥,寄★茂苑。破楚之门,上有荒云。酲桐之园,鞠为茂草。★★寡悦,吊古涕零。”游宴云:“绮怀偶引,结客巷游。珠楼高甍,乳燕双啭。水ヶ照屏,落花来媚。青虫若ㄠ,酒气逼灯。银甲一,筝语潜送。凝情相许,绮扇索题。染春波以靡芜,寄顽艳于子夜。或莲室逃暑,菊社开禊。新芡剥素,肥蟹擘紫。清言不倦,玉尘与忙。密醉思归,犊车犹系。”投赠感怀云:“五陵气豪,侠盛交广。缟所纳,满乎东南。孟郊性介,与韩忘形。亦有嵇阮,金兰为契。倾盖片语,怜美人之目成。一日不见,解琼瑰以密赠。至于安阳折柳,送客尽情之桥。少陵听鸟,寄梦渭北之树。帝子已去,寸肠九回。高台偶凭,蔓烟千里。逝湘无鲤鱼之信,明河断鹊之染。青山阻欢,红豆写。”

○姚梅伯花词序

“好谋而曼,习率而俳,竞谰哆而粗坌,皆词之蠹也。若规式两白,粉泽二窗,自断心根,私附宾貌,抑惑焉。风弄林叶,态无一同。月当流波,影有万变。形声至眇,委乎自然。静气相抱,可得其理。”此姚梅伯花词叙,语亦简当。

○姜汝长论毛大可词

姜汝长论毛大可词云:“其旨精深,其体温丽。户网粘虫,枕声停钏。吹苦唇朱之落,梦欢愁臂红之消。腰庸结带,时作萦回。镜喜看花,暗相转侧。此其靡曼之玮词,夫岂纤庸之逸调。”[诒]案:此论可入词之绵邈品,毛词不足以当之。

○杜成之评元时可董国华词

杜成之评元时可词云:“如絮浮水,如荷泾露,萦旋流转,似沾非著。”又董国华二白词序云:‘琅然清圆,一唱三叹。如冷风过林,自协流徵。凉月晖席,都成秋痕。摅芬芳悱恻之怀,极哀艳骚屑之致。雪涤凡响,棣通太音。万尘息吹,一真孤露。度以横竹,当飞奇声。和之弦桐,居然流水。“[诒]案:二评,皆当入词之清逸品。

○蔡小石拜石词序

蔡小石拜石词序云:’夫意以曲而善托,调以杳而弥深。始读之则万萼春深,百色妖露。积雪地,余霞绮天。此一境也。再读之,则烟涛Е洞,霜飙飞摇。骏马下坂,泳鳞出水。又一境也。卒读之,而皎皎明月,仙仙白云。鸿雁高翔,坠叶如雨。不知其何以冲然而澹,然而远也。”[诒]案:始境情胜也,又境气胜也,终境格胜也。

○词绎论词与古诗同义

词绎云:“词有与古诗同义者,‘潇潇雨歇’,易水之歌也。‘自是天涯’,麦{艹渐}之诗也。‘又是羊车过也’,团扇之辞也。‘夜夜岳阳楼中’,日出当心之志也。‘已失了春风一半’,鲵居之讽也。‘琼楼玉宇’,天问之遗也。词又有与古诗同妙者,‘问甚时同赋三十六陂秋水’,即灞岸之兴也。‘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即敕勒之歌也。‘危楼云雨上,其下水扶天’,即明月积雪之句也。‘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即平生少年之篇也。”[诒]案:专写闺帏者,亦知此境界否。

○填词不可不知界限

柴虎臣云:“旨取温柔,词归蕴藉。昵而闺帷,勿浸而巷曲,勿堕而村鄙。”又曰:“语境则咸阳古道,汴水长流。语事则赤壁周郎,江州司马。语景则岸草平沙,晓风残月。语情则红雨飞愁,黄花比瘦。”[诒]案:填词者各有界限,不可不知。

○如冠九以禅喻词

如冠九[山]都转心庵词序云:“‘明月几时有’,词而仙者也。‘吹雏一池春水’,词而禅者也。仙不易学,而禅可学。学矣,而非栖神幽遐,涵趣寥旷,通拈花之妙司,穷非树之奇想,则动而为沾滞之音矣。其何以澄观一心,而腾踔万象。是故词之为境也,空潭印月,上下一澈,屏智识也。清磬出尘,妙香远闻,参净因也。鸟鸣珠箔,群花自落,超圆觉也。”[诒]案:以禅喻词,又为词家辟一途。羚羊挂角,香象渡河,知不仅为诗喻矣。

○谭仲修明镜词序

谭仲修大令[廷献]明镜词叙云:“江君某赋士不遇,憔悴婉笃而无由自见于世,于是玲珑其声,有所不敢放,屈曲其旨,有所不敢章。为长短言数卷,退然不欲附于著作之林,而无靡曼奋末之病,杳杳乎山水之趣,花草之色。夫声至于不敢放,至于不敢章,是亦离骚小雅之意,而出之劳人思妇之口乎。吾顾世之为词者,同臻斯境也。”

猜你喜欢
  卷三百一十九·彭定求
  卷四十三·彭定求
  黄叔达·唐圭璋
  第九出 肃苑·汤显祖
  ●词辨上卷·沈雄
  附录·徐志摩
  卷十九·吕本中
  卷八 五十首·赵崇祚
  五集卷七十二·乾隆
  五集目录四·乾隆
  韩内翰别集·韩偓
  卷535 ·佚名
  卷五十一·陈焯
  卷九·陈衍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北京梨园掌故长编》·张次溪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四十一·彭定求

        卷441_1 【夜入瞿唐峡】白居易   瞿唐天下险,夜上信难哉。岸似双屏合,天如匹帛开。   逆风惊浪起,拔zB暗船来。欲识愁多少,高于滟滪堆。   卷441_15 【初到忠州赠李六(一作李大夫)】白居易   好在天涯李

  • 卷八十二·彭定求

        卷82_1 【将军行】刘希夷   将军辟辕门,耿介当风立。诸将欲言事,逡巡不敢入。   剑气射云天,鼓声振原隰。黄尘塞路起,走马追兵急。   弯弓从此去,飞箭如雨集。截围一百里,斩首五千级。   代马流血死,胡人抱

  • 陈草阁·唐圭璋

      沁园春   霜剥枯崖,何处邮亭,玉龙夜呼。唤经年幽梦,悠然独觉,参横璇汉,潜彻彻铜壶。漠漠风烟,昏昏水月,醉耸诗肩骑瘦驴。孤吟处,更寻香书影,搔首踟蹰。   古心落落如予。悄独立高寒凌万夫。对荒烟野草,浅浅沙路,班荆三嗅

  • 贡臣·闻一多

    我的王!我从远方来朝你,带了满船你不认识的,但是你必中意的贡礼。我兴高采烈地航到这里来,那里知道你的心……唉!还是一个涸了的海港!我悄悄地等着你的爱潮膨涨,好浮进我的重载的船艘;月儿圆了几周,花儿红了几度,还是老等,等不来

  • 卷三十九·冯惟讷

    <集部,总集类,古诗纪>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三十九    明 冯惟讷 撰 晋第九 左思【字太冲齐国临淄人也徵为秘书郎齐王囧命为记室辞疾不就以疾终 诗品曰左思诗其源出於公干文典以怨颇为精切得讽谕之致虽野於

  • 卷二十八·查慎行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苏诗补注> 钦定四库全书 苏诗补注卷二十八 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古今体诗四十二首【元佑二年丁卯春夏官翰林学士时作】 和周正孺坠马伤手 平生学道已神完岂复儿童私自怜醉堕何曾伤内守色

  • 第十五节 吴、耿、尚三王与郑氏之关系·陈匪石

    欲明郑氏之所以亡,当先知三王之所为与三王与郑氏之关系。三王者何?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也。何以为王?曰:清以其能亡明而封之也。亡明者众矣,何以及三王?曰:三王者已覆明,欲复明,而其终并郑氏而覆之也。郑

  • 卷之一千二百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二十五·长孙无忌

    <史部,政书类,法令之属,唐律疏义  钦定四库全书唐律防义卷二十五唐 长孙无忌等 撰诈伪【凢二十七条】防义曰诈伪律者魏分贼律为之歴代相因迄今不改既名诈伪应以诈事在先以御寳事重遂以伪造八寳为首闘讼之后须防诈

  • 63.周亚夫的细柳营·林汉达

    汉文帝即位之后,跟匈奴贵族继续采取和亲的政策,双方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但是后来匈奴的单于听信了汉奸的挑拨,跟汉朝绝了交。公元前158年,匈奴的军臣单于起兵六万,侵犯上郡(治所在今西榆林东南)和云中(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

  • 松阳讲义卷五·陆陇其

    赠内阁学士陆陇其撰论语子曰道之以政章这一章分别政刑徳礼之效与人看盖为当时専尚政刑者发欲其知所重也人君为治未有不欲民之善恶民之不善者故无不有以道之亦无不有以齐之但操术不同功效各异路头一差而风俗由之而殊气

  • 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一·佚名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与摩帝菩萨。俱游一切诸佛国土。承佛神力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向佛合掌曲躬恭敬而说颂言:世间离生灭,譬如虚空花。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一切法如幻,远离於心识。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世间

  • 卷十四·道世

    ▲感应缘宋都城文殊师利金像缘宋东阳铜像从地出缘宋浦中金像光现乃出缘宋江陵上明泽中金像缘宋荆州壁画像涂却现缘宋江陵支江金像誓志缘宋湘州桐盾感通作佛光缘齐番禺石像遇火轻举缘齐彭城金像汗出表祥缘齐杨都观音金

  • 阿兰品第十五·马鸣

    如是菩萨,广肩长臂,安徐详雅。师子应步,诣阿兰问,生死出要。意欲断坏,生死门阃,遥见阿兰。与门徒俱,聚会而坐,讲论梵典。菩萨德重,喻如天帝,迎接问讯。与坐谈论,坐须臾已,善意相视。菩萨慈意,慰劳阿兰,阿兰对曰:久承德化,所以出家,不甘

  • 别问·纪荫

    宗统编年别问问曰。洪荒以前。浑沌先是何状。九州之际。溟渤终於何底。世数何终。人物何止也。祥符曰。虚空无边。却数无量。世界无尽。不可思维。讵能拟议。劫之长短。界之胜劣。皆随心所见。心所种种成就。今就一劫

  • 序·佚名

    序青城凤林竹浪和尚与余同出昭觉之门向西▆绕关三载踢脱钩栏持个鈯斧子直入西山凤林与远公之故址为邻寺废已久破落荒凉于是卓标卑以自牧数历秋霜华弊鼎新豁然模范道价日增洞彻十虚每于罅隙之间刀耕之暇拈提机要双放

  • 观石录·高兆

    清高兆撰。乾隆间侯官郑氏注韩居藏钞本。作者归里还乡,将他在11位友人处观赏到的寿山石140余枚,分定神品、妙品、逸品,按其形色进行描绘,辑录成册。并对当时著名石雕艺人的艺术技巧,给予很高评价。总结“相石”、“解

  • 四大美人艳史演义·佚名

    《四大美人艳史演义》由《西施艳史》、《昭君艳史》、《貂婵艳史》、《贵妃艳史》四部分组成,是四个各自独立的美人故事合编在一起的小说集,约十六万字。每部艳史分章演述,各约四万字。故事多采自野叟和民间传说而成。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