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韵语阳秋原序

懒真子既上宜春之印归休于吴兴泛金溪上我先人之弊庐归愚识夷涂防宦泯捷径湛然胷次不挂一丝而多生习气尚牵蠧简虽不能如毛苌郑康成泥防鱼之注又不能如虞卿李徳裕着穷愁之书未谙王氏之青箱懒问董生之朱墨独喜读古今人韵语披吟防绎每毕景忘倦凢诗人句义当否若论人物行事髙下是非辄私断臆处而归之正若背理伤道者皆为说以示劝戒书成号韵语阳秋昔晋人禇裒为皮里阳秋言口絶臧否而心存泾渭余之为是也其深愧于斯人哉若孙盛檀道鸾邓粲各有晋阳秋是皆不畏人旤天刑率意而作如昌黎公所云者也余也非唯不敢亦不暇隆兴甲申中元丹阳葛立方书

猜你喜欢
  易祓妻·唐圭璋
  苏十能·唐圭璋
  第一齣~第十齣·杨珽
  《出其东门》白话写意·徐志摩
  卷十七·陈耀文
  孔尚任·龙榆生
  提要·佚名
  卷70 ·佚名
  卷八·冯琦
  卷一百七十七·陈思
  卷四十四 南唐下·佚名
  巻二·孙绍远
  卷四十二·郭元釪
  卷一百六十·陈廷敬
  卷一百七十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十二·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七十二 明 曹学佺 编 中唐二十六 贾岛【字浪仙范阳人】 古意 碌碌复碌碌百年双转毂志士终夜心良马白日足俱为不等闲谁是知音目眼中两行涙曾吊三献玉 望山

  • 卷二百九十八·列传第五十七·脱脱

        彭乘 嵇颖 梅挚 司马池李及 燕肃蒋堂 刘夔 马亮 陈希亮   彭乘,字利建,益州华阳人。少以好学称州里,进士及第。尝与同年生登相国寺阁,皆瞻顾乡关,有从宦之乐,乘独西望,怅然曰:"亲长矣,安敢舍晨昏之奉,而图一身

  • 卷一百三十八·列传第三十五·柯劭忞

      史秉直 进道 天倪 楫权 元亨 天安 枢 天泽 格耀 天祥   史秉直,永清人,祖伦,筑室得藏金,遂饶于财。金末,中原大乱,叹曰:“财者,人之命也,安可独享。”乃遍周贫乏,建家塾,招徕学者,岁大祲,发粟八万石赈之,父成圭。亦倜傥好施

  • 二六七 谕内阁改编《明纪纲目》着仿照《通鉴辑览》办理并查改《明史》对音讹舛之处·佚名

    二六七 谕内阁改编《明纪纲目》着仿照《通鉴辑览》办理并查改《明史》对音讹舛之处乾隆四十年五月十八日乾隆四十年五月十八日内阁奉上谕:昨因《明纪纲目》考核未为精当,命军机大臣将原书另行改辑,候朕鉴定。因思《纲目

  • 绎史卷一百三十·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列国难周战国防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以告顔率顔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借救于齐顔率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尽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寳也愿

  • 青燐屑上卷·应廷吉

    慈谿应喜臣著思宗御极之元年,五凤楼前,获一黄袱,内袭小画一卷,题云:天启七,崇祯十七,还有福王一。清晨,内侍检得,即奏御前。思宗因传巡皇城各官,究所从来。时,袁槐眉先生以省垣隶皇城事,奏上曰:此事不经,何由得至大内。且臣等巡视,俱

  • 二、辽西之战事·汪荣宝

    熊廷弼之三方布置策明廷闻辽、渖继失,乃尽谪诸臣前劾廷弼者,复诏起廷弼于家,而擢王化贞为广宁巡抚。时广宁孱卒仅千,化贞招集散亡,得万余人,激厉士民,联络蒙古,人心稍定。乃建议分兵屯戍辽河西岸及诸要害。迨廷弼入朝,请于广宁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姓朱氏,讳元璋,字国瑞,濠之钟离东乡人也。其先帝颛顼之后,周武王封其苗裔于邾。春秋时子孙去邑为朱氏,世居沛国相县;其后有徙居句容者,世为大族,人

  • 卷十九·程公说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十九    宋 程公说 撰书一厯书第一厯象之作天地生生之本也厯以候二气之发敛象以凖三辰之运行圣人以为二气在天漠然无形故推之以厯曰阳之气于此发而为春阴之气于此发而为秋然有识之民知之

  • 卷五十·黄伦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精义卷五十     宗 黄伦 撰鲁侯伯禽宅曲阜徐夷并兴东郊不开作费誓无垢曰东郊不开言淮夷徐戎自东而来也伯禽讲武治粮申令于费费非战地也孔武仲曰夫圣人之定书将以垂法于后世所以垂于后世者莫若

  • 卷三百六十三·佚名

    △初分多问不二品第六十一之十三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世尊,为住胜义证得无上正等菩提耶。不也善现,世尊,为住颠倒证得无上正等菩提耶。不也善现,世尊,若不住胜义证得无上正等菩提。亦不住颠倒证得无上正等菩提者,将无。世尊,不证

  • 卷十六·赜藏主

      ○云门(文偃)匡真禅师广录中(门人明识大师赐紫守坚集)  △室中语要师示众云:“尽十方世界乾坤大地。以拄杖一画百杂碎。三乘十二分教达磨西来。放过即不可。若不放过。不消一喝。”   师示众云:“西天二十八祖唐土

  • 入阿毗达磨论卷上·佚名

        塞建陀罗阿罗汉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敬礼一切智  佛日无垢轮  言光破人天  恶趣本心闇  诸以对法理  拔除法相愚  我顶礼如斯  一切智言藏  劣慧妄说闇  覆蔽牟尼言  照了

  • 鲍明远集·鲍照

    10卷,刘宋鲍照撰,《四库全书》收录此集。《隋书·经籍志》著录其集10卷,而注日梁6卷,然则后人又续增矣。此本为明正德庚午朱应登所刊,云得自都穆家,卷数与《隋志》合。未审即《隋志》旧本否。考其编次,有后人重辑之明验,知非

  • 后观石录·毛奇龄

    一卷,清毛奇龄撰。该书叙录了毛氏平生所见寿山石精品四十九石,计三十六则。康熙二十九年( 一六九○)成书。

  • 大马扁·黄世仲

    近代白话章回小说。16回。黄小配(黄世仲)著。宣统元年(1909)刊本。卷首有光绪三十四年八月二十日(1908年9月15日)吾庐主人梭功氏《序》。阿英收入所编《晚清文学丛钞·小说三卷》,1960年8月中华书局(北京)出版。本书

  • 八识规矩补注·佚名

    凡二卷。明代普泰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文略义深,堪称唯识学之精髓。世亲菩萨摄取瑜伽百卷之要,精粹成三十颂,开后学易入之道。后经护法等十师广释,却演为繁琐难解,故玄奘入竺归国后,糅百本之论为成唯识论十卷,至此始见

  • 集神州三宝感通录·道宣

    凡三卷。唐代道宣撰。又称集神州塔寺三宝感通录、东夏三宝感通录、东夏三宝感通记、三宝感通录、感通录。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乃集录佛舍利、佛像、佛寺、经典及僧俗灵异之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