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叙

叙一 

叙二 

焦明子传 

○叙一 

忆自康熙六十一年五月来京师时涉郁蒸闲以小诗道诸苦恼旅食迁转转与诗骚隔别今年夏遭忧归□行李矣以事复走潞河家若水馆于廌青李君宅道君贵游而清寒如贫士文行安雅类古儒生谒见知冲然远到人也叩其业出古诗歌一卷视予读之辄深自愧向者量天下材殊浅甚且品绝者诣自绝得之浅深皆于是窥其大凡正不徒事语言文字求工琢以为无弊即得号称雄长夫古人之得传者岂祇学为如是之文章以冀后之人之爱之而传之哉必其生平有特操焉而成于其质其遇其学而后嘅乎见于其辞而不自知迹君之遇处之适然而质则闲寂不思与世接并而合于一涂遂日与简策相往复有日力以遂其好学深思之意精心息情把一卷坐消燠寒久之自有得发为论传诗歌乐府粲焉成其家凡卷中诗道其所经述其所与游登高而赋望古昔三致意焉丰容格律诵之咸可喜嗟乎米襄阳读东坡海外文字谓知味者难得君其知味者欤何其冲适真远与世隔若绝不知人闲有所谓勋名逐役者之所为异矣哉越一日予姻杨青眉来晚雷雨大作虚堂凉生张镫咏今夕予在疚心神乱离良夜相对不获辞而君诗遒上寄意广渊流连洛诵不觉夜久四更月开翳云中清景须臾已复将晓念一时聚散了不可计寥落中乃复有如斯人者僻处河干去京仅数十里而近而渺若云汉于其别因序其诗以幸余与君获见知天下人材沈沦偃蹇伏处泥涂绝不知闻尚有如斯人也者而余益增叹喟也雍正二年夏五月十九日钱唐棘人周京书 

○叙二 

天低黛墨云迷析本之津地□银沙风卷渔阳之郡□□萧瑟□□日以东来尘眼摩挲送行云而南去苍山万迭直走之罘碧水□□纡回通潞高巢墖顶乱鸦争绕城隅晚唱村□短笛□飞洲浦爰有陇西才子家声七叶金貂上国词人门第双株画戟藐浮云之富贵卜筑花溪寻胜地以登临爱携诗卷石麒仙种曾看十岁裁诗孔雀雕笼回首廿年判袂前春把晤旋嗟送子河梁□日寻欢还设故人鸡黍因披含中之集高咏浮瓠之堂字里珠玑光摇翰墨行□玉屑润泽缥缃掌上山河不异星罗棊布局中今古何殊金镜冰壶辽东都护之歌偏生恻怆边塞伊凉之曲倍觉沈雄杯酒淋漓燕昭气尽筑声凄紧易水波寒日观峰头咫尺泰山沧海大夫松畔微茫汉篆秦碑扫苔石以留题振天风而激响江流一幅旋飘扬子之帆山色千堆栈送南朝之髻问莺花于茂院剩有荒台吊烟月于西陵难寻苏小清讴画舫人呼顾曲周郎薄醉红楼名愠嬉游小杜靡不挥毫跌宕残山剩水之乡擥涕留连歌板酒旗之地以至友朋风雨大有相思弦管绮罗无非写恨漫举伤春之目自号多情频飞召客之笺共推名士遂至凭陵屈宋直可睥睨风骚薄中晚之唐音谢沿洄之宋体镂心擢肾古锦囊收拾偏多腻粉熏香玉镜台端相不少此则一唱三叹珠贯歌喉只字千吟芳生齿颊者矣嗟乎风雅既衰问笙诗其谁补蛾眉见嫉对镜槛而徒伤薜荔岩阿无端啼笑野田黄雀是处啁啾岂知万里桐花凤唫偏好孤山梅树鹤梦悠闲殆穷者之辞愁始工抑风人之旨怨而和耶 【 衡】 少爱篇章心师往喆长游京国钵受名流醒醉咸狂赏音不远形神俱往思子为劳岁暮风尘挟残编而浪迹长宵灯烛对佳制以忘眠幸自遇以栋梁无为樗散且相寻于山水移我琴清三秋思载笔以来研分膏馥明日便别君而去腹转车轮聊把一竿欲拂珊瑚之树只如此卷应留天地之间康熙乙未仲冬之六日锡山同学弟顾衡文拜题 

○焦明子传 

李锴 

焦明子者东海人其先人客蜀而生焦明子故焦明子生而即为客及长十九走天下中岁至盘山好之遂家盘阴以终焉而后焦明子不为客焦明子有静癖喜行无人经尝犯雨雪历溪谷中独游以为乐蛇虎迹纵横不顾也苦嗜茗为铁铛瓦缶使奚所至负从之每茶烟起水石边樵采者咸知其为焦明子也然性褊狭又钝拙见事迟以故深畏与人接而人顾乃好近之使不得遂其性异哉尝为焦明赋以见意人遂号之曰焦明子嗟夫焦明者巢于蚊睫而蚊不惊细之细者也夫以天地视盘山岂仅一二蚊睫比而栖迟其阴者又乌足视夫焦明也哉 

猜你喜欢
  漫叟诗话 全文·佚名
  第二十九章 展武相逢·屠隆
  ◆彭征士炳(元亮集)·顾嗣立
  救孝子贤母不认尸·臧懋循
  中夜钟声·林徽因
  外集·陈与义
  卷16 ·佚名
  卷七十七·陈起
  提要·蓝智
  巻一·李蓘
  卷一百十四·陈邦彦
  卷五百七十八·佚名
  卷十·谢榛
  蔡挺词作鉴赏·佚名
  野处类藁巻上·洪迈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李贺

    艾如张锦襜褕,绣裆襦。强饮啄,哺尔雏。陇东卧穟满风雨,莫信笼媒陇西去。齐人织网如素空,张在野田平碧中。网丝漠漠无形影,误尔触之伤首红。艾叶绿花谁翦刻?中藏祸机不可测。上云乐飞香走红满天春,花龙盘盘上紫云。三千宫女列

  • 東觀漢記卷七·多人

      傳二   齊武王縯   縯字伯升。〔一〕王莽末年,天下大旱,蝗蟲蔽天,盜賊群起,四方潰畔。伯升遂起兵舂陵。〔二〕范曄後漢書卷一四齊武王縯傳李賢注   伯升進圍宛,莽素震其名,大懼,使畫伯升像於埻,〔三〕旦起射之。〔

  • 卷之十三·佚名

    癸卯八月丁酉朔○壬戌陈友谅穷蹙进退失据欲奔还武昌乃率楼船百余艘趋南湖觜为我军所遏遂欲突出湖口 上麾诸将邀击之我舟与敌舟联比随流而下自辰至酉力战不已至泾江口泾江之师复击之张铁冠大笑贺 上曰友谅死矣 上笑

  • 一百四十九 曹寅奏请圣安并陈蝗蝻全尽摺·佚名

    康熙五十一年五月二十二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本月十八日夏至,时雨大降,塘坝有水,田亩俱遍插秧,今年丰收可望。再,六合、江浦二处,微有蝗蝻,插秧之时不能为患,署总督差人前往扑灭,值此大雨时行,蝗已全

  • 叙例·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前汉书叙例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颜师古撰储君体上哲之姿膺守器之重俯降三善博综九流观炎汉之余风究其终始懿孟坚之述作嘉其宏赡以为服应曩说疎紊尚多苏晋衆家剖断盖尠蔡氏纂集尤为抵捂自兹以

  • 卷五十七·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五十七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绦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 绦侯周勃者沛人也其先卷人【集解

  • 二五 病 死·许寿裳

    终于说到鲁迅的病死了!他因患肺结核而死。这样可怕的病,当初并不以为意,其实是伏根很早,从少年时已然,至少曾发过两次,又曾生重症肋膜炎一次,以致肋膜变厚,不通X光,但当初竟并不医治,且不自知其重病,而自然痊愈者,盖身体底子极好

  • 茹纊传·张廷玉

    茹王常,衡山人。洪武年间,由监生被授予承敕郎,历任通政使。他勤于职守,太祖觉得他有贤才。二十三年(1390)他任为右副都御史,又代理兵部尚书,不久任为正职,加封为太子少保。惠帝即位后,他改任吏部尚书,与黄子澄不相容。刑部尚书

  • 弇山堂别集卷二十三·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史乗考误四枝山野记云永乐刘行业端父子领乡荐会试下第道遇漂水一女子未没号救刘命援之登舟附载以归道中皎然不涅迨家妇迎问曰买妾乎刘告之故女叩头言本士族今举室塟鱼腹矣感君子再生恩请执婢役以报刘曰

  • 卷五十七·徐天麟

    钦定四库全书西汉会要卷五十七宋 徐天麟 撰兵二教阅武帝太初二年令天下膢五日【本纪如淳曰立秋貙膢伏俨曰膢音刘刘杀也师古曰续汉书作貙刘膢刘义名通耳汉仪注云立秋之日斩牲於郊东门外以荐陵庙武官肄兵习战阵之仪斩

  • 钦定南巡盛典卷九十三·高晋

    奏议乾隆二十一年十一月十七日江苏巡抚庄有恭奏言准户部咨乾隆二十一年闰九月二十六日奉上谕朕明春巡幸江浙所有供宿顿次皆出自帑项丝毫不以累民苐扈从官兵以及外省接驾人等辐辏云集经过地方钱米价值恐一时或致腾踊着

  • 四十年·佚名

    (甲午)四十年清康熙五十三年 春正月1月30日○壬申,判中樞府事尹拯卒。壽八十六。訃聞,上下敎曰:「尹判府事,養德山林,夙負重望,寡昧之尊信,士林之矜式,爲如何哉?逮登台司,敦召愈懇,只緣誠淺,莫回遐心,觖然思想,未嘗少弛。何意一疾沈綿

  • 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三·佚名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愿为我说言说分别相心法门。我及诸菩萨摩诃萨善知此故。通达能说所说二义。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令一切众生於二义中而得清净。佛言:大慧。有四种言说分别相。所谓相言说。梦言说计

  • 灵峰宗论总目录·智旭

    灵峰宗论总目录卷 首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序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序说灵峰蕅益大师自传【八不道人传】【附记】灵峰始日大师私谥窃议第一卷:卷一之一卷一之二卷一之三卷一之四【愿文一】【愿文二】【愿文三】【愿文四】第二卷

  • 信教自由与国教·太虚

    信教自由,所以息宗教之争也。宗教之争乌乎起?曰:起于不能发挥真理以凭人民之自由信仰也。俾人民不能自由信仰,非必禁止人民之信教也,特尊一教为国教,则已足生人民对于他教歧视之心。故今日提议尊孔教为国教,不啻根本推翻信教

  • 包龙图判百家公案·安遇时

    明代公案小说集。10卷100回。安遇时著。明刊本全名为《新刊京本通俗演义全象包龙图百家公案》,署“钱塘散人安遇时编集”,“书林景生杨文高刊行”。本书开篇为“国史本传”,“包承制源流”。“包承制源流”叙包公的身世

  • 竹山词·蒋捷

    一卷。蒋捷撰。黄丕烈士礼居藏有元人钞本,前有题词四行,称此稿得自唐士牧家藏本,至正乙巳(二十五年,1365)秋七月录(毛本作“湖滨散人题”)。末有明人题“乙巳春季,假锡山剑光阁本校一过”(朱孝臧跋谓明孙伽题,乙巳当

  • 佛说须赖经·佚名

    梵名Su^rata -paripr!ccha^ 。有二译:一为曹魏白延译。一为前凉支施伦译。皆一卷。又称须赖菩萨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本经叙说古印度舍卫城中有一贫穷之人,名为须赖,品德优越,坚守戒律,修持十善。帝释天尝以暴力威逼,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