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吉验篇第九

凡人禀贵命于天,必有吉验见于地。见于地,故有天命也。验见非一,或以人物,或以祯祥,或以光气。

传言黄帝妊二十月而生,生而神灵,弱而能言。长大率诸侯,诸侯归之;教熊罴战,以伐炎帝,炎帝败绩。性与人异,故在母之身留多十月;命当为帝,故能教物,物为之使。尧体就之如日,望之若云。洪水滔天,蛇龙为害,尧使禹治水,驱蛇龙,水治东流,蛇龙潜处。有殊奇之骨,故有诡异之验;有神灵之命,故有验物之效。天命当贵,故从唐侯入嗣帝后之位。舜未逢尧,鳏在侧陋。瞽瞍与象谋欲杀之。使之完廪,火燔其下;令之浚井,土掩其上。舜得下廪,不被火灾;穿井旁出,不触土害。尧闻征用,试之于职。官治职修,事无废乱。使入大麓之野,虎狼不搏,蝮蛇不噬;逢烈风疾雨,行不迷惑。夫人欲杀之,不能害,之毒螫之野,禽虫不能伤,卒受帝命,践天子祚。

后稷之母,履大人迹,或言衣帝喾之服,坐息帝喾之处,妊身。怪而弃之隘巷,牛马不敢践之;寘之冰上,鸟以翼覆之,庆集其身。母知其神怪,乃收养之。长大佐尧,位至司马。乌孙王号昆莫,匈奴攻杀其父,而昆莫生,弃于野,乌衔肉往食之。单于怪之,以为神,而收长。及壮,使兵,数有功。单于乃复以其父之民予昆莫,令长守于西城。夫后稷不当弃,故牛马不践,鸟以羽翼覆爱其身;昆莫不当死,故乌衔肉就而食之。北夷橐离国王侍婢有娠,王欲杀之。婢对曰:“有气大如鸡子,从天而下,我故有娠”。后产子,捐于猪溷中,猪以口气嘘之,不死;复徙置马栏中,欲使马借杀之,马复以口气嘘之,不死。王疑以为天子,令其母收取,奴畜之,名东明,令牧牛马。东明善射,王恐夺其国也,欲杀之。东明走,南至掩淲水,以弓击水,鱼鳖浮为桥,东明得渡,鱼鳖解散,追兵不得渡,因都王夫馀。故北夷有夫馀国焉。东明之母初妊时,见气从天下,及生,弃之,猪马以气吁之而生之。长大,王欲杀之,以弓击水,鱼鳖为桥。天命不当死,故有猪马之救;命当都王夫馀,故有鱼鳖为桥之助也。伊尹且生之时,其母梦人谓已曰:“臼出水,疾东走。”母顾!明旦视臼出水,即东走十里,顾其乡,皆为水矣。伊尹命不当没,故其母感梦而走。推此以论,历阳之都,其策命若伊尹之类,必有先时感动在他地之效。

齐襄公之难,桓公为公子,与子纠争立。管仲辅子纠,鲍叔佐桓公。管仲与桓公争,引弓射之,中其带钩。夫人身长七尺,带约其要,钩挂于带,在身所掩,不过一寸之内,既微小难中,又滑泽钴靡,锋刃中钩者,莫不蹉跌。管仲射之,正中其钩中,矢触因落,不跌中旁肉。命当富贵,有神灵之助,故有射钩不中之验。楚共王有五子:子招、子圉、子干、子晰、弃疾。五人皆有宠,共王无适立,乃望祭山川,请神决之。乃与巴姬埋璧于太室之庭,令五子齐而入拜。康王跨之;子圉肘加焉;子干、子晰皆远之;弃疾弱,抱而入,再拜皆压纽。故共王死,招为康王,至子失之;圉为灵王,及身而弑;子干为王,十有余日;子晰不立,又惧诛死,皆绝无后。弃疾后立,竟续楚祀,如其神符。其王日之长短,与拜去璧远近相应也。夫璧在地中,五子不知,相随入拜,远近不同,压纽若神将教跽之矣。晋屠岸贾作难,诛赵盾之子。朔死,其妻有遗腹子。及岸贾闻之,索于宫,母置儿于裤中,祝曰:“赵氏宗灭乎?若当啼。即不灭,若无声。”及索之,而终不啼,遂脱得活。程婴齐负之,匿于山中。至景公时,韩厥言于景公,景公乃与韩厥共立赵孤,续赵氏祀,是为文子。当赵孤之无声,若有掩其口者矣。由此言之,赵文子立,命也。

高皇帝母曰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蛟龙在上。及生而有美。性好用酒,尝从王媪、武负贳酒,饮醉止卧,媪、负见其身常有神怪。每留饮醉,酒售数倍。后行泽中,手崭大蛇,一妪当道而哭,云:“赤帝子杀吾子。”此验既着闻矣。秦始皇帝常曰:“东南有天子气”。于是东游以厌当之。高祖之气也,与吕后隐于芒、山泽间。吕后与人求之,见其上常有气直起,往求,辄得其处。后与项羽约,先入秦关,王之。高祖先至,项羽怨恨。范增曰:“吾令人望其气,气皆为龙,成五采,此皆天子之气也。急击之”。高祖往谢项羽。羽与亚父谋杀高祖,使项庄拔剑起舞。项伯知之,因与项庄俱起。每剑加高祖之上,项伯辄以身覆高祖之身,剑遂不得下,杀势不得成。会有张良、樊哙之救,卒得免脱,遂王天下。初妊身有蛟龙之神;既生,酒舍见云气之怪;夜行斩蛇,蛇妪悲哭;始皇、吕后,望见光气;项羽谋杀,项伯为蔽,谋遂不成,遭得良、哙,盖富贵之验,气见而物应、人助辅援也。窦太后弟名曰广国,年四五岁,家贫,为人所掠卖。其家不知其所在。传卖十余家。至宜阳,为其主人入山作炭。暮寒,卧炭下百余人,炭崩尽压死,广国独得脱。自卜数日当为侯,从其家之长安,闻窦皇后新立,家在清河观津,乃上书自陈。窦皇后言于景帝,召见问其故,果是,乃厚赐之。景帝立,拜广国为章武侯。夫积炭崩,百余人皆死,广国独脱,命当富贵,非徒得活,又封为侯。虞子大,陈留东莞人也。其生时以夜,适免母身,母见其上若一匹练状,经上天。明以问人,人皆曰:“吉,贵。”气与天通,长大仕宦,位至司徒公。广文伯河东蒲坂人也,其生亦以夜半时,适生,有人从门呼其父名。父出应之,不见人,有一木杖植其门侧,好善异于众,其父持杖入门以示人,人占曰:“吉”。文伯长大学宦,位至广汉太守。文伯当富贵,故父得赐杖,杖当子力矣。光武帝建平元年十二月甲子生于济阳宫后殿第二内中,皇考为济阳令,时夜无火,室内自明。皇考怪之,即召功曹吏充兰,使出问卜工。兰与马下卒苏永俱之卜王长孙所。长孙卜,谓永、兰曰:“此吉事也。毋多言。”是岁,有禾生景天中,三本一茎九穗,长于禾一二尺,盖嘉禾也。元帝之初,有凤凰下济阳宫,故今济阳宫有凤凰庐。始与李父等俱起,到柴界中,遇贼兵,惶惑走济阳旧庐。比到,见光若火,正赤,在旧庐道南,光耀憧憧上属天,有顷,不见。王莽时,谒者苏伯阿能望气,使过舂陵,城郭郁郁葱葱。及光武到河北,与伯阿见,问曰:“卿前过舂陵,何用知其气佳也?”伯阿对曰:“见其郁郁葱葱耳。”盖天命当兴,圣王当出,前后气验,照察明着。继体守文,因据前基,禀天光气,验不足言。创业龙兴,由微贱起于颠沛;若高祖、光武者,曷尝无天人神怪光显之验乎!

猜你喜欢
  尧曰篇·孔子
  卷九·蔡清
  论孟精义序·朱熹
  钦定书经传说汇纂卷五·王顼龄
  对作篇第八四·王充
  卷十七·吕祖谦
  卷七·魏了翁
  卷四十·魏了翁
  陆稼书先生问学录卷之一·陆陇其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五·佚名
  国家观在宇宙观上的根据·太虚
  佛地经论卷第二·佚名
  勖居尘学道·印光
  法华玄论卷第二·吉藏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 卷二 编年诗(起天宝八载冬,讫肃宗至德二载春)·岑参

      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页七三)  天宝八载(七四九,三十五岁)赴安西途中作。  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到陇山头。陇水不可听,呜咽令人愁。沙尘扑马汗,雾露凝貂裘,西来谁家子,自道新封侯。前月发安西,路上无停

  • 第三折·杨梓

    (高国王上)英雄久镇高丽王,喜晓黄公三略书,吾乃高丽国大将是也。文通三略,武解六韬,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休言人在帐前喧,便在鸦鹊过时不敢噪。俺这海东有个十六国:辛罗国、卯日国、分定国、文直国、落难国、门神国、

  • 卷六百六十三·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六十三罗隐送顾云下第行行杯酒莫辞频怨叹劳歌两未伸汉帝後宫犹识字楚王前殿更无人年深旅舍衣裳敝潮打村田活计贫百岁都来多几日不堪相别又伤春村桥村桥酒斾月明

  • 列传第二十七 罗宪(兄子尚) 滕修 马隆 胡奋 陶璜 吾彦 张光 赵诱·房玄龄

    罗宪,字令则,襄阳人也。父蒙,蜀广汉太守。宪年十三,能属文,早知名。师事谯周,周门人称为子贡。性方亮严整,待士无倦,轻财好施,不营产业。仕蜀为太子舍人、宣信校尉。再使于吴,吴人称焉。时黄皓预政,众多附之,宪独介然。皓恚之,左迁

  • 卷一百八十四·列传第七十一·宋濂

        王都中   王都中,字元俞,福之福宁州人。父积翁,仕宋为宝章阁学士、福建制置使。至元十三年,宋主纳土,乃以全闽八郡图籍来,入觐世祖于上京,降金虎符,授中奉大夫、刑部尚书、福建道宣慰使,兼提刑按察使,寻除参知

  • 卷十四 简文帝·王夫之

      简文为琅邪王,相晋五年,桓温外拒燕、秦,内攻袁瑾,而漠然不相为援,盖其恶温而忌之夙也。既恶温矣,抑不能树贤能、修备御、以制温,温视之如视肉,徒有目而无手足,故惎之而犹拥立之,以为是可谈笑而坐攘之者也。盖至于听温之扳己

  • 第六十三回 承遗祚藩王登极 发逆案奸贼伏诛·蔡东藩

      却说金兵既退,张邦昌尚尸位如故,吕好问语邦昌道:“相公真欲为帝么?还是权宜行事,徐图他策么?”邦昌失色道:“这是何说?”好问道:“相公阅历已久,应晓得中国人情,彼时金兵压境,无可奈何,今强虏北去,何人肯拥戴相公?为相公计,当即

  • 卷十一·李斗

    ◎虹桥录下虹桥为北郊佳丽之地,《梦香词》云:&ldquo;扬州好,第一是虹桥。杨柳绿齐三尺雨,樱桃红破一声箫。处处住兰桡。&rdquo;游人泛湖,以秋衣、蜡屐打包,茶、灯遮,点心、酒盏,归之茶担,肩随以出。若治具待客湖上,先投柬帖,上

  • 咸同朝将相琐闻·佚名

    ◎陆建瀛失金陵洪军既踞武昌,遂乘势东下,步骑夹岸,旗蔽野,帆樯如云。诸王皆衣黄袍,侯以下衣红,绣龙织凤,间以云物及麟狮鸾鹤之属,冠亦如之。时据船楼上置酒会饮,悬灯张彩,夜半照耀如火龙。后舱则鸣金擂鼓,丝竹间作,如世俗之戏十

  • 来腀传·刘昫

    来調,..州永寿人。父亲曜,起用于卒伍。开元十八年(730),任鸿胪卿同正员、安西副都护、持节碛西副大使、四镇节度使,后来任右领军大将军、仗内五坊等使,在西陲享有名声。宝应元年(762),凭借儿子显贵,被赠以太子太保。調年少时

  • 卷二百四十六·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四十六明 杨士奇等 撰荒政宋徽宗宣和中监察御史许景衡论赈济差官疏曰臣伏覩常平令诸灾伤缘赈济事应差官而州县阙者听监司於隣近选差不足则选辖下得替待阙官逐州不得过两员窃闻淮南东

  • ●皇朝通典卷一·佚名

    食貨一○食貨一田制一△田制一(臣)等謹按田賦之制九等列於夏書九賦詳於周禮誠以國本在農民天惟食我國家首重農桑教民稼穡定鼎之初分遣御史循視土田定正賦役全書除前明之苛賦禁墨吏之浮徵履畝清量徹田定賦其有無主荒田則

  • 卷七·王道焜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杜林合注卷七  明 王道焜赵如源 同编庄公三经【庚戌】二十有三年春公至自齐【无传】○祭叔来聘【杜无传谷梁以祭叔为祭公来聘鲁天子内臣不得外交故不言使不与其得使聘○祭侧界反】○夏公如齐观社

  • 第14章 泰伯篇第八·孔子

    8·1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译文孔子说:“泰伯可以称得上品德极高尚的了,他多次把天子的地位让给弟弟季历,百姓不知道怎么称赞他了。”名家注解朱熹注:“夫以泰伯之德,当商周之际,固足以朝

  • 唯識二十論·欧阳竟无

      世親菩薩造 [二]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三]安立大乘三界唯識.[四]以契經說三界唯心.心意識了名之差別。此中說心意兼[五]心所. 唯遮[六]外境不遣相應。[七]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三十四·念常

      周文王时为柱下史伪第九(第十九化云。周文王时老君为变邑子。时帝纣荒虐天下涂炭。乃乘飞飙之轮。风伯前驱。彭祖骖乘。降坡山之阳。西伯揖之拜为守藏吏。武王克商。迁为柱下史。作赤精经。教文王以仁义之道。作

  • 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卷下·佚名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于是贤者大目揵连。咸请劝发于无央数亿百千垓诸天子众。欲行天人。色行天人。各各疾取华香捣香杂香缯幡。各往诣佛供养世尊。前礼足下却住一面。时目揵连还诣大圣。稽首于地迁住佛前

  • 卷第三·丈雪通醉

    锦江禅灯卷第三 昭觉丈雪 通醉 辑 绍兴幻庵 胡升猷 订 大鉴下第八世 云门偃法嗣 兴元府普通封禅师 僧问。今日一会何似灵山。师曰。震动乾坤。问如何是普通境。师曰。庭前有竹三冬秀。户内无灯午夜明。 益州铁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