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西汉会要卷五十七

宋 徐天麟 撰

兵二

教阅

武帝太初二年令天下膢五日【本纪如淳曰立秋貙膢伏俨曰膢音刘刘杀也师古曰续汉书作貙刘膢刘义名通耳汉仪注云立秋之日斩牲於郊东门外以荐陵庙武官肄兵习战阵之仪斩牲之礼名曰貙刘兵官皆肄孙吴六十四阵名曰乘之】

霍光都肄郎羽林【霍光传】

都郎羽林【燕剌王传师古曰谓大会试之】

九月都试【翟方进传如淳曰太守都尉令长相丞会都试课殿最也】

韩延夀为东郡太守都试骑士治饰兵车画龙虎朱爵延夀黄袍方领驾四马傅总建幢棨植羽葆鼔车歌车功曹引车皆驾四马载棨戟五骑为伍分左右部军假司马千人持幢旁毂歌者先居射室望见延夀车噭咷楚歌延夀坐射室骑吏持戟夹陛列立骑士从者带弓鞬罗後令骑士兵车四面营陈被甲鞮鞪居马上抱弩负籣又使骑士戏车弄马盗骖及治饰车甲三百万以上於是萧望之劾延夀上僭不道坐弃市【韩延夀传】

繇戍

秦用商鞅之法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於古汉兴循而未改【食货志又昭纪如淳注云天下人皆直戍边三日亦名为更律所谓繇戍也虽丞相子亦在戍边之调不可人人自行三日戍又行者当自戍三日不可往便还因便住一岁一更诸不行者出钱三百入官官以给戍者是为过更也汉初因秦法而行之後遂改易有谪乃戍边一岁耳】

高后五年初令戍卒岁更【本纪】

远方之卒守塞一岁而更【晁错传】

文帝减外繇【贾山传】

十三年除戍卒令【史记大事记】

景帝後二年省繇贼【本纪】

武帝赐卜式外繇四百人【卜式传苏林曰外繇谓戍边也一人出三百钱谓之过更式岁省十二万钱也一说在繇役之外得复除四百人也师古曰一说是也】

元狩三年减陇西北地上郡戍卒半【本纪】

天汉元年发谪戍屯五原【本纪】

昭帝元平元年减外繇【本纪】

宣帝五凤四年以边塞亡寇减戍卒什二【本纪】

淮南之地县属於汉其吏民往来长安者自悉而补中道衣敝钱用诸费称此【贾谊传】

盖寛饶身为司隶子弟常步行戍边【本传】

调发【羽檄 虎符】

高祖曰吾以羽檄召天下兵【本纪师古曰檄者以木简为书长尺二寸用呼召也其有急事则加以鸟羽挿之示疾速也】

文帝二年初与郡国守相为铜虎符【史记本纪汉书无国相二字】齐王欲发兵诛诸吕魏勃曰王欲发兵非有汉虎符验也

御史中丞劾冯野王持虎符出界归家遂免【传】

淮南王盗舄虎符【贾捐之传】

武帝建元三年东瓯告急上曰吾新即位不欲出虎符召兵郡国乃遣严助以节发会稽兵会稽守欲距法不为发助乃斩一司马谕指意遂发兵【严助传】

戾太子以节发兵【武纪征和二年】

七国败弓高侯诰胶西王卭曰未有诏虎符擅发兵王其自图之卭遂自杀【吴王濞传】

公孙戎奴为上党太守发兵不以闻免【功臣表】

段会宗为西域都护以擅发戊己校尉之兵乏兴有诏赎论【本传】

黎扶为东海太守坐擅发卒为卫当斩【功臣表】

选募【勇敢 犇命伉健 募士】

武帝天汉四年发勇敢士出朔方【纪】

赵王彭祖愿从国中勇敢击匈奴【景十三王传】

李陵将勇敢五千人教射酒泉张掖以备胡【本传】

昭帝始元元年募吏民及发犍为蜀郡犇命击益州【本纪注云常兵不足故权选取精勇闻命犇走故谓之犇命】

灌夫伐吴王募军中壮士所善愿从者数十人【灌夫传】宣帝本始二年选郡国吏三百石伉健习射者皆从军【本纪】

神爵元年发应募诣金城【本纪】

赵充国愿罢骑兵留?刑应募【本纪】

元帝永光二年发募士万人击西羌

平帝元始二年募汝南南阳勇敢吏士三百人谕说江湖贼【本纪】

发谪徒【七科谪 恶少年亡命  ?刑】

高帝十一年征英布赦天下死罪令从军【本纪】

惠帝三年发诸侯王徒隶二万人城长安【本纪】

武帝元狩三年发谪吏穿昆明池【本纪师古曰吏有罪者罚而役之】元鼎五年吕嘉反遣路博德皆将罪人驰义越侯遣别将巴蜀罪人咸会番禺【本纪】

元封二年四月募天下死罪击朝鲜六月遣杨仆荀彘将应募罪人击朝鲜【本纪】

六年赦京师亡命令从军【本纪】

太初元年以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发郡国恶少年数万人期至贰师取善马【李广利传】

太初元年发天下谪民西征大宛【本纪】

天汉元年发谪戍屯五原【本纪】

四年发天下七科谪出朔方【本纪张晏曰吏有罪一亡命二赘壻三贾人四故有市籍五父母有市籍六大父母有市籍七凡七科也】

昭帝元凤元年武都氐人反发三辅太常徒皆免刑击之【本纪】

五年发三辅及郡国恶少年吏有告劾亡者屯辽东【本纪】六年募郡国徒筑辽东玄菟城【本纪】

宣帝神爵元年发三辅中都官徒?刑诣金城【本纪】

行伍部校

什伍俱前【晁错传师古曰五人为伍二伍为什】

李广击胡行无部曲行阵【本传注引续汉书百官志云将军领军皆有部曲大将军营五部校一人部下有曲曲有军侯一人】

冯唐曰士卒皆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冯唐传李奇曰尺籍所以书军令伍符五五相保之符信也】

韩延夀都试骑士五骑为伍【本传】

什器【平帝纪天下吏舍亡得置什器师古曰军法五人为五十人为什则共其器物故通谓生生之其为什器亦犹今之从军作役者十人为火共蓄调度也】

传校【卫青传传校获王师古曰校者营垒之称故谓军之一部为一校】

益置扬威白虎合骑之校【陈汤传师古曰一校则别为一部故军称校也】诸校【韩信传师古曰诸校诸部也犹今言诸营】

校司马【南粤传校司马苏弘】

部勒行阵【陈汤传】

王尊坐擅离部曲会赦免【本传】

壁垒

中垒校尉掌北军垒门内【百官表】

文帝劳军细柳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军中闻将军之令不闻天子之诏有顷上至又不得入於是上使使持节诏将军曰吾欲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周亚夫传】

李陵军居两山间以大车为营【本传】

胡建守军正丞时监军御史为奸穿北军垒垣以为贾区建斩之遂上奏曰黄帝李法曰壁垒已定穿窬不繇路是谓奸人奸人者杀臣谨以斩昧死以闻【胡建】

京师兵器

萧何治未央宫立武库【高纪按三辅黄图武库在未央宫萧何造以藏兵器】中尉属官有武库令丞少府属官有若卢考工室令丞【百官表注云若卢主藏兵器考工主作器械】

工官【地理志河南南阳济南泰山颍川河内蜀广汉等郡皆有工官臣天麟按工官虽在外郡而所作器械实输京师故武帝边兵不足乃发武库工官兵以澹之也】

武库精兵所聚故以丞相子为令【魏相传】

武帝征伐边兵不足乃发武库工官兵以澹之【食货志】戾太子矫制发武库兵【刘屈氂传】

成帝发武库兵前後十辈送董贤及乳母王阿舍毋将隆奏言武库兵器天下公用国家武备缮治造作皆度大司农钱汉家边吏职在距寇亦赐武库兵皆任其事然後蒙之臣请收还武库【毋将隆传】

羽林孤儿教以五兵【师古曰五兵谓弓矢殳矛戈戟也】

郡国兵器

高帝八年令贾人毋得操兵乘骑马【本传】

晁错说文帝募民徙塞下曰以便为之高城深堑具蔺石布渠答【晁错传如淳曰蔺石城上雷石也苏林曰渠答铁蒺?也】

武帝征伐边兵不足乃发武库工官兵以澹之【食货志】武帝时公孙弘奏言民不得挟弓弩吾丘夀王对不便上以难弘弘诎服焉【吾丘夀王传】

昭帝始元五年罢天下马弩关【本纪注云汉法弩十石以上不得出关】江都王建闻淮南衡山阴谋恐一日发为所并遂作兵器铸将军都尉印遣人通越【江都易王传】

胶东康王闻淮南王谋反私作兵车镞矢战守之备【景十三王传】

成帝阳朔三年颍川铁官徒申屠圣等杀长吏盗库兵【本纪】

鸿嘉三年广汉男子郑躬等攻官寺簒囚徒盗库兵【本纪】永始三年山阳铁官徒苏令等反盗库兵【本纪】

燕王旦反诈言受武帝诏得领库兵饬武备【武五子传】平帝元始三年阳陵任横等盗库兵攻官寺【本纪】

上郡库令【成帝纪建始元年注云比边郡库官之兵器所藏故置令】

南郡发弩官主教放弩【地理志】

杂录

文帝时晁错言兵事曰臣闻用兵临战合刃之急者三一曰得地形二曰卒服习三曰器用利兵法曰丈五之沟渐车之水山林积石经川丘阜屮木所在此步兵之地也车骑二不当一土山丘陵曼衍相属平原广野此车骑之地步兵十不当一平陵相远川谷居间仰高临下此弓弩之地也短兵百不当一两陈相近平地浅屮可前可後此长戟之地也劒楯三不当一萑苇竹萧屮木蒙茏支叶茂接此矛鋋之地也长戟二不当一曲道相伏险阸相薄此劒楯之地也弓弩三不当一士不选练卒不服习起居不精动静不集趍利弗及避难不毕前击後解与金鼓之音相失此不习勒卒之过也百不当十兵不完利与空手同甲不坚密与袒裼同弩不可以及远与短兵同射不能中与亡矢同中不能入与亡镞同此将不省兵之祸也五不当一故兵法曰器械不利以其卒予敌也卒不可用以其将予敌也将不知兵以其主予敌也君不择将以其国予敌也四者兵之至要也臣又闻小大异形强弱异势险易异备夫卑身以事强小国之形也合小以攻大敌国之形也以蛮夷攻蛮夷中国之形也今匈奴地形技艺与中国异上下山阪出入溪涧中国之马弗与也险道倾仄且驰且射中国之骑弗与也风雨罢劳饥渇不困中国之人弗与也此匈奴之长技也若夫平原易地轻车突骑则匈奴之衆易挠乱也劲弩长戟射疏及远则匈奴之弓弗能格也坚甲利刃长短相杂游弩往来什伍俱前则匈奴之兵弗能当也材官驺发矢道同的则匈奴之革笥木荐弗能支也下马地鬬劒戟相接去就相薄则匈奴之足弗能给也此中国之长技也以此观之匈奴之长技三中国之长技五陛下又兴数十万之衆以诛数万之匈奴衆寡之计以一击十之术也虽然兵凶器战危事也以大为小以强为弱在俛仰之间耳夫以人之死争胜跌而不振则悔之亡及也帝王之道出於万全今降胡义渠蛮夷之属来归谊者其衆数千饮食长技与匈奴同可赐之坚甲絮衣劲弓利矢益以边郡之良骑令明将能知其习俗和辑其心者以陛下之明约将之即有险阻以此当之平地通道则以轻车材官制之两军相为表里各用其长技衡加之以衆此万全之术也【晁错传】蔺石【晁错传具蔺石如淳曰城上雷石也】

渠答【晁错传布渠答苏林曰渠答铁蒺?也】

游弩【晁错传游弩往来】

大黄【李广传以大黄射其裨将服?曰黄肩弩也】

连【李陵传发连弩射单于】

刁斗【李广传孟康曰以铜作鐎受一斗画炊飰夜击持行名曰刁斗】

垒石【李陵传师古曰垒音卢对反】

 

 

 

西汉会要卷五十七

猜你喜欢
  卷四十六·本纪第四十六·顺帝九·宋濂
  卷七·毕沅
  卷五十一·谷应泰
  ●卷一百九十二·徐梦莘
  平定三逆方略卷四·佚名
  资治通鉴后编卷三十九·徐乾学
  卷之一千一百七十·佚名
  卷之四百三十四·佚名
  今献备遗卷三十·项笃寿
  卷六十五·班固
  南唐书卷十二·陆游
  一五 杂谈著作·许寿裳
  韦冲传·魏徵
  唐明宗本纪·欧阳修
  卷四十二·阿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折·李唐宾

    (外扮花仲清上,云)小生乃节度使李光远手下偏将花卿之子花仲清是也。从小随父亲习学兵法,自诛逆贼段子章,累建大功,朝廷不蒙重用,以此闲居。小生有友人任继图,此人乃饱学才子,因哥舒翰请他参赞军事,不意禄山作乱,回至家中,妻子被

  • 摭遗·段克己

    双调大石调双调越调小石调仙吕双调仙吕中吕○双调乔木查乔木查对景对景海棠初雨歇杨柳轻烟惹碧草茸茸铺四野俄然回首处乱红堆雪么恰春光也梅子黄时节映日榴花红似血胡葵开满院碎翦宫缬 【 啸余谱作蜀葵开满院翦碎宫缬

  • 游子谣·戴望舒

    海上微风起来的时候,暗水上开遍青色的蔷薇。——游子的家园呢?篱门是蜘蛛的家,土墙是薜荔的家,枝繁叶茂的果树是鸟雀的家。游子却连

  • 宇宙·闻一多

    宇宙是个监狱, 但是个模范监狱; 他的目的在革新, 并不在惩旧。

  • 通鉴释文辩误卷六·胡三省

      通鉴一百二十【凡五条】  文帝元嘉元年跷骑  史炤释文曰跷牵么切行轻貌【海陵本同】余按通鉴本文是年即无跷字史炤于跷骑之上注貂渠是秦王炽盘遣太子暮末出貂渠谷攻河西事下注偼伃是尊帝母胡倢伃事二事之间有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三·佚名

    正德三年冬十月乙丑朔享 大庙○遣内官祭司井之神○丁卯泰宁等卫都督孛来罕等差头目纳挨等贡马赐宴并彩叚衣物有差○遣科道官各十员查盘各边粮草马匹户部用刘瑾议每年九月差官查究粮草出入及马匹羸壮有旨仍令缉事衙门

  • 第三四一禀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十六日一二二○二--一八·佚名

    一皂头役蒙淡水分府谕另举北门总理,将保结状及认充状禀缴分府台下一皂头役锺勤叩首叩禀,为据结禀举,乞恩准着充,俾得趋效事。缘本城北门总理郭尚茂患病,不能办事,自行将戳缴销。蒙谕:着勤另举接充等因,该

  • 卷三十四·黄训

    钦定四库全书名臣经济录卷三十四明 黄训 编兵部【车驾上】为守卫事【刘大夏】车驾清吏司案呈奉本部送于兵科抄出河南道等衙门监察御史等官石玠等题前事据虎贲左卫中所副千户李泰呈称正德元年正月初四日轮该守卫长安

  • 卷二百四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四十六封建考【一】【臣】等谨案列爵曰封分土曰建建国之制固不可行於三代以後而三代之初亦既不胜其弊禹一传而有甘之誓再传而有羲和之征夫有扈羲和之所以获咎者曰怠侮曰沈湎而已此在郡

  • 卷二十二·纪昀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厯代职官表卷二十二大理寺表<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二十二大理寺国朝官制大理寺卿满洲汉人各一人【满洲初系二品顺治十六年改为三品康熈六年复为二品九年定满洲汉人俱为正三品】少

  • 第三十五章 宋的学术思想和文艺·吕思勉

    宋朝是一个有创辟的时代。其学术思想和文艺,都有和前人不同之处。天下事物极必反,有汉儒的泥古,就有魏晋人的讲玄学。有佛学的偏于出世,就有宋学的反之而为入世。宋学的巨子,当推周、程、张、朱。周子名敦颐,道州人。著有《

  • 卷13·吴缜

    《安乐公主传》云:“临淄王诛韦庶人,主方览镜作眉,闻乱,走至右延明门,兵及,斩其首,追贬为悖逆庶人。”今案《玄宗纪》云:“乃夜率刘幽求等入苑中,玄宗率摠、监羽林兵会两仪殿,梓宫宿卫兵皆起应之,遂诛韦氏。”又《韦氏传》云:“俄

  • 论语意原卷四·郑汝谐

    宋 郑汝谐 撰衞灵公第十五衞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灵公诚冇意于用夫子虽问陈可以对也必其礼貌辞色已无用之之意是以因问陈而遂行在陈絶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

  • 妙法莲华经从地涌出品第十五·佚名

    尔时他方国土诸来菩萨摩诃萨,过八恒河沙数,于大众中起,合掌作礼、而白佛言:&lsquo;世尊,若听我等、于佛灭后,在此娑婆世界,勤加精进,护持、读诵、书写、供养、是经典者,当于此土而广说之。&rsquo;尔时佛告诸菩萨摩诃萨众:&lsquo

  • 木村泰贤逝世之悼言·太虚

    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木村泰贤教授,盖近年杰出之梵文佛学学者也!努力为原始佛教之研究,颇著成绩;而试为佛教哲学及心理学等之创作,亦斐然可观!且其年龄未高,前程正远,吾人方注以无限之热情希望,不图于本年五月间乃以逝世闻,于世寿才

  • 十住毗婆沙论 第二卷·佚名

    十住毗婆沙论 第二卷圣者龙树造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地相品第三问曰。得初地菩萨有何相貌。答曰菩萨在初地多所能堪受不好于诤讼其心多喜悦常乐于清净悲心愍众生无有嗔恚心多行是七事菩萨若得初地。即有是

  • 卷第二十五(第四诵之五)·佚名

    十诵律卷第二十五(第四诵之五)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译七法中皮革法第五佛在舍卫城。尔时阿湿摩伽阿槃提国。有聚落。名王萨婆。中有大富居士。财宝丰盈种种具足。唯少一事。无有儿息。从诸神祇池神家神交道大神满贤

  • 跌损妙方·异远真人

    伤科著作。明异远真人撰,清孙应科校。一卷。刊于道光十六年 (1836) 。书中记有“治法总论”、“用药歌”、“药中禁忌”,并将身体部位分为全身、头面、身中、脊背、腿足、金创、通用七门,分别论述不同部位损伤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