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序

平原太守,望重真卿;天宝诸公,圣推子美。存两间之正气,剩一卷之遗诗。心常照于汗青,弗得其死;血虽终于埋碧,是谓如生。未仰高山,讵知流水岫岩。多雯溪先生世衍长白,赋拟太玄。祖扬佐命之勋,品慕通德之里。拔才贡树,载誉儒林。写张衡之四愁,敏陈思于七步。横胸万卷,过目十行。笔开江令之花,门植陶公之柳。慧珠题阁,惜未觏于全牛;唾玉成章,词殊丽于吐凤。迨夫讲学鹿洞,增价龙门。作武城之弦歌,奉文坛之圭臬。阴浓桃李,雅集吟哦。陆放翁岂可三日无诗,李太白早识浮生若梦。乃赤眉之构乱,竟白首以殉忠。名留豹皮,尸还马革。伟烈同于断舌,著作富于等身。莫起九原,垂焰万丈;爰搜残简,刊列丛书。允敷桑梓之荣,聊慰松楸之吊。比鲁公年向八秩,授命同规;方杜陵岁长一龄,遭时不造。乌虖!地埋白骨,泪堕岘山之碑;人鉴丹心,纸贵洛阳之巿。岁次丙子,时维仲春。徒河后学王晖谨序。 

猜你喜欢
  卷一百零一·彭定求
  廖行之·唐圭璋
  吴儆·唐圭璋
  周某·唐圭璋
  第六出 糊鹞·李渔
  ●赠书记目录·佚名
  第四折·关汉卿
  ●词话下卷·沈雄
  卷三十四·孙默
  精华録巻六·王士祯
  卷七十三·朱彝尊
  后村集补钞·管庭芬
  卷三十五·乾隆
  卷三十五·方回
  卷三十一·方回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范成大

    <集部,别集类,南宋建炎至德佑,石湖诗集钦定四库全书石湖诗集卷十宋 范成大 撰翰林学士何公【溥】挽词【以下馆中作】盛际羣多士诸儒逊一贤名场魁淡墨官簿到花砖地近行知政天高不假年书生稽古力何必尽台躔送洪内翰北

  • 文帝纪第二·陈寿

    文皇帝讳丕,字子桓,武帝太子也。中平四年冬,生于谯。魏书曰:帝生时,有云气青色而圜如车盖当其上,终日,望气者以为至贵之证,非人臣之气。年八岁,能属文。有逸才,遂博贯古今经传诸子百家之书。善骑射,好击剑。举茂才,不行。献帝起居

  • 卷四十八·志第一·天文一·脱脱

        ◎天文一   ○仪象 极度 黄赤道 中星 土圭   夫不言而信,天之道也。天于人君有告戒之道焉,示之以象而已。故自上古以来,天文有世掌之官,唐虞羲、和,夏昆吾,商巫咸,周史佚、甘德、石申之流。居是官者,专察

  • 卷一百一十七·列传第四·宋濂

        别里古台   宗王别里古台者,烈祖之第五子,太祖之季弟也。天性纯厚,明敏多智略,不喜华饰,躯干魁伟,勇力绝人。幼从太祖平诸部落,掌从马。国法:常以腹心遇败则牵从马。其子孙最多,居处近太祖行在所,南接按只台营

  • 一百五十五 江西巡抚郎廷极奏请以曹寅之子曹(禺页)仍为织造摺·佚名

    康熙五十一年八月二十七日 江西巡抚奴才郎廷极谨奏:为奏闻事。 窃照江宁织造臣曹寅在扬州府书馆病故,已经具疏题报。今有江宁省会士民周文贞等,并机户经纪王聘等,经纬行车户项子宁等,缎纱等项匠役蒋子宁等,丝行王楷如等,机户

  • 外集卷十六·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外集卷十六 宋 李幼武 纂集 陈亮 字同父婺州永康人壮岁首贤能之书寻预璧水之选孝宗朝六达帝庭上书论恢复大计又伏阙论宰相非才无以系天下望埀拱殿成进赋以颂德又进郊祀庆成赋皆不报光宗

  • 历代名贤确论卷二·佚名

    舜象耕鸟耘【陆龟蒙】涂廪浚井【陆龟蒙 温公】瞽瞍杀人【温公 颍滨】舜制【孙明复】无为而治【孙明复】举十六相去四凶【孙明复 曾子固 范文正公 东坡 郑獬】南巡【温公 昌黎】命九官【荆公】象耕鸟耘陆龟蒙曰

  • 侯莫陈崇传·李延寿

    侯莫陈崇,字尚乐,代地武川人。他的祖先是北魏的别部,居住在库斛真水。祖父侯莫陈元,以清白人家子弟的身份镇守武川,因而在那里安家。他的父亲侯莫陈兴任殿中将军、羽林监,后来因为侯莫陈崇功勋卓著,被朝廷追赠为柱国、太保、

  • 耶律合住传·脱脱

    耶律合住,字粘衮,太祖弟迭剌之孙。幼时不喜欢玩耍,遇事聪明机敏,善于谈论。初时因为是皇上亲近族人得以入宫侍卫,每次随从征伐都立有战功。保宁初,升任为右龙虎卫上将军。因为宋军多次骚扰边境,拜为涿州刺史,西南兵马都监、招

  • 卷四十五·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圣祖仁皇帝圣训钦定四库全书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四十五饬臣工三康熙三十二年癸酉十二月癸酉上谕翰林院掌院学士傅继祖等曰翰林院衙门甚属紧

  • 卷九十五·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九十五宋 赵汝愚 编礼乐门諡法上仁宗论夏竦不当諡文正司马光等臣等伏覩故赠太师中书令夏竦以旧在东宫特赐諡文正臣闻大戴礼曰諡者行之迹也行出於己名生於人所以劝善沮恶不可私也臣等叨预礼

  • 附錄·佚名

    ○顯宗純文肅武敬仁彰孝大王行狀。國王姓李氏,諱棩,字景直,孝宗大王之子,仁祖大王之孫也。母仁宣王后張氏,議政府右議政維之女。孝宗爲大君時,入質瀋陽,以辛巳二月己酉,生王于瀋館。王幼有異質,自二三歲,動止不凡,四歲先歸本國。

  • 亡徵第十五·韩非

    凡人主之国小而家大,权轻而臣重者,可亡也。简法禁而务谋虑,荒封内而 恃交援者,可亡也。群臣为学,门子好辩,商贾外积,小民内困者,可亡也。好 宫室台榭陂池,事车服器玩,好罢露百姓,煎靡货财者,可亡也。用时日,事鬼 神,信卜筮而好祭祀

  • 难三·韩非

    一鲁穆公问于子思曰:“吾闻庞氏之子不孝,其行奚如?”子思对曰:“君子尊贤以崇德,举善以观民。若夫过行,是细人之所识也,臣不知也。”子思出。子服厉伯入见,问庞氏子,子服厉伯对曰:“其过三。”皆君之所未尝闻。自是这后,君贵子思

  • 侯鲭录·赵令畴

    宋赵令畤著。畤笔记体散文集,八卷。取汉娄护合制五侯鲭的典故,作为书名,以示其为杂俎一类。内容多诠释名物、习俗、方言、典实,记叙时人的交往、品评、佚事、趣闻及诗词之作。作者在元祐年间常与苏轼、黄庭坚等交游,故所记

  • 梁山泊同窗琴书记·佚名

    用泉州话演述流行于闽南的两大民间文学之一的仙伯英台故事。越州诸暨县南庄富翁,为掌中珠女儿英台择婿,特开放花园,求牡丹花诗为唯一条件。有一青年交出牡丹诗,英台却拒之且不能回诗。因而发愤读书,扮男装携书僮(亦女扮男装

  • 论语点睛·智旭

    明朝蕅益大师曾作《论语点睛》,欲借儒家的《论语》来阐发出世思想,想以入世儒书作佛家出世之阶。

  • 大妙金刚大甘露军拏利焰鬘炽盛佛顶经·佚名

    大妙金刚大甘露军拏利焰鬘炽盛佛顶经,简称大妙经,唐 达磨栖那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