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白云樵唱集附録

皆山樵者传

闽有高士王皆山氏生当方内承平时豹林谷之隠者其人中虚外夷铲锄城府博学强记貌甚伟言甚文礼甚度解饮酒尤善歌诗有白云樵唱等集壮年落魄不羁未为世用自治城来樵于长乐之筹岭董岩太常六平诸峰凡舟崖翠壁靡不登歴无有定所故自号曰皆山樵者时人莫之识而予先辱交焉每遇风恬日煦即相与聚首歌伐木诗酌数行酒挂幅巾林下聆黄鸟好音幽懐泊如也自后予别去宦游十余年为山东文学掾迁转国子博士山川伊阻霜朝月夕慨邂逅之无从今季秋皆山亦以儒士被荐来京预修书于文渊阁暇日过桥门执予手曰子故人知我者也曩为贫故不得不业于樵以救沟壑之饥与买臣辈为伍兹幸忝登名荐书齿诸逢掖士子于朝以仰望圣天子之光明视向时樵者号野矣将更之若何予曰是焉用更为哉葢士之生也修仁义懐道德时有遇不遇昔贤哲布衣时不耻贱为事如伊尹耕莘太公钓渭胶鬲鱼盐傅说版筑百里奚为人饭牛者比比皆然则子当季披敝裘腰斤斧入山林伐菑翳剪条枚为薪为蒸以爨以煁非野也宜也今既征于朝矣籍甚声名方骎骎向用则当为金门大隠当世大樵吾知上之人将蕲子献邓林美材以供明堂建章千门万户之用下之人欲子砍月中桂以为寒者薪而区区培塿之松栢牛山之萌蘖弗取也子幸毋谓吾心志长而斧柯短斯副所望尔故虽仍旧号庸何伤传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子独不闻之乎皆山抚掌笑曰善哉敬佩教音服之无斁请书以为传永乐丙戌腊国子博士长乐林慈志仁书于成均之署

皆山樵者传

七闽为东南奥区其地有武夷诸山之胜西北引匡庐天姥相去峙立不千里而近古之隠德之士名可得闻而人不可得见者恒不在于此山之巅则在于彼水之涘若今所谓皆山樵者其殆庻几于斯人之流欤樵者少业为士漫游江海间中年乃弃去名迹葛衣草履樵隠于七岩之山逮今二十年矣当其披云岑履月磴砺斧清涧之滨弛担中林之野仰观孤云俯听羣籁油然兴发拊石而歌之歌曰朝采吾樵兮庶无累于我心又歌曰陟彼西山言采吾樵幽幽长林可以息劳尧舜之世岂不美兮邈西山之莫招我思古人于焉逍遥歌以长啸声若鸾凤山鸣谷答林树振动修然若将蜕污浊而超鸿蒙者既而乃曰夫环吾闽皆山也山皆可樵也顾何必于是乎于是复持其斧斤东采海上诸峰西登武夷造九曲之深往来于幔亭仙掌间又将道三衢入烂柯山求古人陈迹而览之以候安期羡门于烟萝云径之表冀有所遇因自号曰皆山樵者云

论曰昔庄周行山中见大木焉伐木者止其傍而弗顾周曰此木以不材寿又曰夫直木则先伐矣此皆材之累而中道之夭于斧斤者樵者入山有年其所见得不有同于是乎遯世之士虽非中庸洁身守志君子取焉余为樵者着传越五年朝廷搜罗遗逸而樵者以聘至京师且入东观与校雠之列暇日过余翰林相视一笑余因戏之曰君得不以会稽之章绶而来乎樵者笑曰子幸毋深诮吾吾之斧柯固无恙也因为重书前传漫识于此时永乐五年丁亥仲春之望翰林院检讨独山王偁孟扬书

皆山樵者赞

闽士王恭自谓皆山樵者善为诗有唐人风格葢博学隠者云赞曰葛天之民太古之音越唐过汉戞玉铿金布衣萧然不慕宠荣强之而起朝阳凤鸣翰林院学士庐陵解大绅赞

皆山樵者说

新宁王先生以皆山樵者自号予谓合火水石土积而高者为山而草木生之是生草木者山也载山者地也举大地皆山举山之草木皆樵也博哉号乎盍求其称也诗曰瞻彼旱麓榛枯济济薪之槱之左右趣之先生安重不迁为人敬慕有类于旱麓之可瞻故曰皆山才美外见有类于榛楛之薪槱资夫日用之不可无故曰樵者彼以众人之樵而视先生之樵是不知其卓卓也今天子嗣位先生舍其斧斤观光于朝行步锵如出言粲如如华虫黼黻可以文盛世如金钟玉磬可以鸣治音樵之进于是也至矣予于是乎观丁亥冬十月二十日长乐林仲贞书长安西之公邸

皆山樵者辞(有序)

皆山樵者姓王氏名恭闽人也闽地皆山而恭以文学行谊隠以樵故以自号今年六十余矣工于诗有盛唐之音平生罕与世接黄冠草履往来闽中濯清泉息茂树引觞独酌负薪行歌人莫得见也乃者朝廷大征天下儒硕兴石渠虎观之事闽中以恭应诏余时代匮词林得与恭相识幅巾鹤发风骨癯然翛翛乎似非尘世中人也事毕告老而归过予言别作皆山樵者辞以送之环七闽兮皆山郁苍翠兮盘盘若有樵客兮山之间葛衣草履兮风雪颜朝出游兮负薪暮来归兮煮石松涛撼屋兮萝月白濯足清冷兮于焉以息超然逺世以自洁兮遁迹空山而莫俦岂遗污浊而蝉蜕兮傲睨万物以尚友乎巢由石渠天禄兮邈彼瀛洲以翱以翔兮俾余校雠顾轩冕岂余心之敢慕兮望皆山乎赋归休清风浩浩兮白云悠悠斧柯无恙兮返吾故丘彼会稽之章绶兮曾何足以少留永乐五年龙集丁亥季夏立秋日赐进士及第翰林修撰承务郎庐陵曾棨书于京师寓舍之九竹轩

右皆山樵者传赞辞说乃前辈解大绅王孟扬曾子棨林慈林仲贞诸先生为王皆山先生作也皆山先生善鸣于诗遗有白云樵唱诗稿予已为之版行又得福州举人呉锵以此文寄到南京予重前辈之文章而益信皆山先生之才之德足为后学之模范也遂録此附于白云樵唱之后成化癸卯十有二月后学九仙山人黄镐跋

白云樵唱集附録

猜你喜欢
  黄中·唐圭璋
  熊上达·唐圭璋
  ●卷四·徐陵
  第一幕·老舍
  第二折·杨梓
  丙集第一·钱谦益
  序·胡薇元
  卷七十五·冯惟讷
  卷三百八十三·曹学佺
  退休集钞·吴之振
  卷六百四十九·佚名
  卷四百三十五·佚名
  第四场·田汉
  第二十场·田汉
  上林赋原文·司马相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十八·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七十八 明 曹学佺 编 晚唐五 杜荀鹤【字彦之池州人】 春宫怨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访道者不遇 寂寂白云门寻真不遇真

  • 卷八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十八张说扈从幸韦嗣立山庄应制【并序】岚气入野榛烟出谷鱼潭竹岸松斋药畹虹泉电射云木虚吟恍惚疑梦间关忘术兹所谓丘壑夔龙衣冠巢许也寒灰飞玉琯汤井驻金舆既得方明相还寻大隗居悬泉珠贯下

  • 储光羲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储光羲(707-约760),唐著名诗人。兖州(今属山东)人。开元十四年(726)登进士第,授汜水尉后为安宜县尉尉。天宝十年(751)转下邽尉,后升任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禄山陷长安时,受伪职。 安史之乱后,被贬谪,死于岭南。为盛唐著名

  • 第三十八场·田汉

    [撒离喝领兵上。众 军前面已是南河。撒离喝 可有准备?众军 不闻金鼓,不见旌旗,看来无有防备。撒离喝 元帅妙算如神,杀!赵观 (率部冲上。英勇抵住)贼将哪里走!撒离喝 来将通名。赵观 你老爷赵观。(斩一敌将)[许卨领兵就在

  • 濯缨亭笔记 序·戴冠

    故绍兴郡学训导戴先生著书一编,曰《濯缨亭笔记》。余为绪正伪阙,除其复重,离为十卷。华学士子潜取而刻之。 戴先生名冠,字章甫,吴之长洲人也。少颖敏笃学。始游乡校,已刻意为古诗文。博览,无所不通。而伉爽负气,高自许与,不能

  • 纂修凡例·佚名

    据广本补一即位礼仪及赏赉之类备书一追上神宗显皇帝尊号祔庙称宗并上孝端显皇后孝靖皇太后谥号书议上孝元皇后孝和皇后尊号谥号虽不及举行而奉所敕谕皆书一谕封贵妃选侍及停封缓封皆书一谕册立皇太子择日具仪悉书 一

  • 卷之四百四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一五五 北大感旧录一·周作人

    我于民国六年(一九一七)初到北大,及至民国十六年暑假,已经十足十年了,恰巧张作霖称大元帅,将北大取消,改为京师大学,于是我们遂不得不与北京大学暂时脱离关系了。但是大元帅的寿命也不久长,不到一年光景,情形就很不像样,只能退回

  • 第五讲·孙中山

    中国人的民权思想都是由欧美传进来的。所以我们近来实行革命,改良政治,都是仿效欧美。我们为什么要仿效欧美呢?因为看见了欧美近一百年来的文化雄飞突进,一日千里,种种文明都是比中国进步得多。比方就武器一项说,欧美近年的

  • 治浙成规卷一·佚名

    藩政一 ◆藩政一 浙江省仓收放南米章程 省仓粜余米小户改折色 开垦田地严禁滋扰四款 垦荒给照永为世业毋许勒充佃户 禁丈量补造鱼鳞册等事 严禁庄册等书查报税契嗣后设柜大堂征收 严禁验契推收及大收诸弊以除民累 契

  • 卷之四·黄景昉

    上召对阁部大臣,间命皇太子侍立。诸臣致词云:「臣等恭叩皇太子殿下。」叩头毕,面答:「先生每辛苦。」一日,勋戚、科道各官同在列,皇太子意有所疑,跪请旨。久之,上曰照例传。因起,答如前语。宫闱礼法严,每起居辄行跪拜,兹举尤见其

  • 必仁且智第三十·苏舆

      莫近於仁,莫急於智。不仁而有勇力材能,則狂而操利兵也;不智而辯慧狷給,則迷而乘良馬也。故不仁不智而有材能,將以其材能以輔其邪狂之心,而贊其僻違之行,適足以大其非而甚其惡耳。其強足以覆過,其御足以犯詐,其慧足以其辨足

  • 我对于圣人之怀疑·李宗吾

    我先年对于圣人,很为怀疑,细加研究,觉得圣人内面有种种黑幕,曾做了一篇《圣人的黑幕》。民国元年本想与《厚黑学》同时发表,因为《厚黑学》还未登载完,已经众议哗然,说我破坏道德,煽惑人心,这篇文字,更不敢发表了,只好藉以解

  • 卷十三·佚名

    (二五○)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长者,请佛及僧施设大会。尔时世尊与诸大众围绕。至彼大长者家。时彼尊者婆耆奢。于僧直次守于僧房。当于尔时有多女人诣彼僧坊。时女人中有一端正美色之者,时婆耆奢见斯

  • 卷四百六十·佚名

    △第二分巧便品第六十八之一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若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巧便力者,发菩提心已经几时。佛告善现,是菩萨摩诃萨发菩提心。已经无数百千俱胝那庾多劫。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世尊,若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巧便力者,已

  • 佛说华手经卷第一·佚名

    (亦名摄诸善根经)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奉 诏译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其中闲静宜修远离。行空无相无愿定者所应住处。尔时慧命舍利弗。于日晡时。从禅定起往诣佛所。头面礼

  • 神栖安养赋·延寿

    弥陀宝刹,安养嘉名,处报土而极乐,于十方而最清。二八观门,修定意而冥往;四十大愿,运散心而化生。尔乃毕世受持,一生归命。仙人乘云而听法,空界作呗而赞咏。紫金台上,身登而本愿非虚;白玉毫中,神化而一心自庆。详夫广长舌赞,十刹同

  •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六卷·圆照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六卷西京西明寺沙门圆照撰总集群经录上之六秦姚氏都常安(亦云后秦)起姚苌(谥为照武皇帝)白雀元年甲申至姚泓(兼谥)永和三年丁巳。凡经三主三十四年。沙门五人。所出经律论等。总九十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