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176_1 【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李白    鲁国一杯水,难容横海鳞。仲尼且不敬,况乃寻常人。   白玉换斗粟,黄金买尺薪。闭门木叶下,始觉秋非春。   闻君向西迁,地即鼎湖邻。宝镜匣苍藓,丹经埋素尘。    
-                     杨按察基《眉庵集古今诗二百五首、集外诗十首【寄内婉素】天寒思故衣,家贫思良妻。所以孟德耀,举案与眉齐。忆汝事我初,高楼映深闺。珠钿照罗绮,簪佩摇玉犀。梳掠不待晓,妆成听鸣鸡。中吴昔丧乱,廿口各 
- 宋 寇凖 撰春日登楼懐归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逺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荒村生断霭深树语流莺旧业通清渭沈思忽自惊秋思秋气动天地恍然情未穷故园应坠叶昨夜又西风白草侵危堞寒涛接逺空搘頥当此景无语夕阳中再归秦川阮路 
- 江淹,字文通,济阳考城人也。少孤贫好学,沉静少交游。起家南徐州从事,转奉朝请。宋建平王景素好士,淹随景素在南兖州。广陵令郭彦文得罪,辞连淹,系州狱。淹狱中上书曰:昔者贱臣叩心,飞霜击于燕地;庶女告天,振风袭于齐台。下官每读 
- ○杨玄感李子雄 赵元淑 斛斯政 刘元进 杨玄感,司徒素之子也。体貌雄伟,美须髯。少时晚成,人多谓之痴,其父每谓所亲曰:“此儿不痴也。”及长,好读书,便骑射。以父军功,位至柱国,与其父俱为第二品,朝会则齐列。其后高祖命玄感 
-   编者按:根据曾静、张熙供词,这件大文字狱的一些主要犯人,已在各省纷纷被捕。杭奕禄等要求将这些犯人押送湖南对质后定案,而雍正则下令一律解送北京。显然,雍正对此案处理,已有成竹在胸。  【原文】  臣杭奕禄、臣海 
- 万历八年十月丁酉朔上御皇极殿钦天监进万历九年大统历○是日  上亲享  太庙○应天巡抚孙光祐请咨送朝鲜国飘流夷人梁成贵等二十余人给与沿途应付押还本国从之○戊戌  孝洁肃皇后忌辰遣宣城伯卫国本祭  永陵○是日免经 
-    康熙六十一年壬寅。春。正月。丁亥朔。上诣堂子行礼还宫。拜神毕御殿王以下、文武各官外藩王及使臣等上表朝贺停止筵宴。  ○朝鲜国王李昀、遣陪臣李健命等、表贺冬至、元旦、万寿节。及进□山戊不□贡礼物。 
- 【起中和五年正月至蜀武成元年】(宋)勾延庆 撰正月地动一月十余度以七曜占之多兵饥馑 三月改光启元年 夏四月维州山崩石坠飞尘满空五月除授顾彦朗东川节度使二年东川遣郑君雄率众侵畧至徳阳县杀破斩郑君雄又常厚自峡 
- 冯淑妃名叫小怜,是穆皇后的随从女婢。穆皇后宠衰,便在五月五日把小怜进给齐后主,称为“续命”。淑妃聪明灵巧,善弹琵琶,精于歌舞。后主被她迷住了,坐时同席,出则乘同匹马,但愿两人生死在一处。后主让淑妃住在隆基堂,淑妃厌恶这 
- 高尚,是幽州雍奴县人,原名不危。母亲年老,乞讨度日,高尚四出游说不回家奉养。他暂住河朔县边境时,跟令狐潮相邻,和令狐潮的使女私通,生了一个女儿,就收留了她。高尚很爱读书,文章词采丰富。他曾经叹息着对汝南郡的周铣说:“我高 
- 目录 严禁争坟 田土词讼令民呈报升科给照 禁止争水 典业免税 互争田亩 典卖契式 禁革田皮田根,不许私相买卖,佃户若不欠租,不许田主额外加增 禁墓佃毁坟盗卖 民间活典产业毋庸设立对契 严禁争坟 一件严禁争坟、盗挖等项 
- <经部,五经总义类,十三经注疏正字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三十五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仪礼乡射礼第五○而射于州序之礼【下释文有也字】疏州长春秋以礼防人【人周礼作民】云州乡之属者【者误名】一乡虽管五州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长者贤护品第一之三复次长者。又复世间十不善业。所谓杀生偷盗邪染妄言绮语两舌恶口贪嗔邪见。如是十种不善业道。汝等各欲求解脱邪。又复世间十杂染法 
-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菩提道品第六佛告寂慧菩萨言。若诸菩萨摩诃萨。欲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者。当学彼诸大士所行。非但以其语言得最胜道。要当真实修行。乃得菩提正道。此中 
- 吴月氏国居士支谦译  昔者有阿罗汉。在山中奉行道业。有一小儿。年始七岁。大好道法。辞母出家。求作沙弥。随大沙门。于山中学道给师所须。诵经行道时无有懈。至年八岁。得慧眼。能通视无极。耳能彻听。天上天下。 
- 	长者李通玄撰	夫以有情之本。依智海以为源。含识之流。总法身而为体。只为情生智隔。想变体殊。达本情亡知心体合。今此大方广佛华严经者。明众生之本际。示诸佛之果源。其为本也。不可以功成。其为源也。不可以行得 
- 诗文别集。明林俊(号见素)著。 四十七卷。其集原为诗集十四卷、文集三十五 卷,版毁于嘉靖四十一年(1562),其孙林及祖 于万历时重刊,统成本集,有文集二十八卷,续 集十二卷,奏议七卷。文集卷首有正德元年 (1506)张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