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七十八

明 曹学佺 编

晚唐五

杜荀鹤【字彦之池州人】

春宫怨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访道者不遇

寂寂白云门寻真不遇真祗应松上鹤便是洞中人药圃花香异沙泉鹿迹新题诗留姓字他日此相亲

送人游吴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浙中逢诗友

到处有同人多为赋与文诗中难得友湖畔喜逢君冻把城根雪风开岳面云苦吟犹不足争忍话离羣

送友游吴越

去越从吴过吴疆与越连有园多种橘无水不生莲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此中偏重客君去必经年

登天台寺

一到天台寺高低景旋生共僧岩上坐见客海边行野色人耕破山根浪打鸣忙时向闲处不觉有闲情

题江岛僧居

师爱无尘地江心岛上居接船求化惯登陆赴斋疎载土春栽树抛生日餧鱼入云萧帝寺毕竟欲何如

送人游江南

满酌劝君酒劝君君莫辞能禁几度别即到白头时晩岫无云蔽春帆有燕随男儿两行泪不欲等闲垂

游茅山

步步入山门仙家鸟径分渔樵不到处麋鹿自成羣石面迸出水松头穿破云道人星月下相次礼茅君

郊居即事投李给事

无禄奉晨昏闲居几度春江湖苦吟士天地最闲人书劒同三友蓬蒿外四邻相知不相荐何以自谋身

霁後登唐兴寺水阁

一雨三秋色萧条古寺间无端登水阁有处似家山白日生新事何时得蹔闲将知老僧意未必恋松关

赠庐岳隐者

自见来如此未尝离洞门结茅遮雨雪采药给晨昏古树藤纒杀春泉鹿过浑悠悠无一事不似属乾坤

怀紫阁隐者

紫阁白云端云中有地仙未归蓬岛上犹隐国门前洞口人无迹花隂鹿自眠焚香赋诗罢星月冷遥天

送宾贡登第後归海东

归捷东华第登船鬓未丝直应天上桂别有海东枝国界波穷处乡心日出时西风送君去莫虑到家迟

送人南游

凡游南国者未有不蹉跎到海路难尽挂帆人更多潮沙分象迹花洞响蛮歌纵有投文处於君能几何

经贾岛墓

谪宦自麻衣衔寃至死时山根三尺墓人口数聨诗仙桂终无分皇天自有私暗松风雨夜空使老猿悲

秋夜晩泊

一望一苍然萧骚起暮天远山横落日归鸟度平川家是去秋别月当今夕圆渔翁似相伴彻晓苇丛边

经九华费徵君墓

凡吊先生者多伤荆棘间不知三尺墓高却九华山天地有何外子孙无亦闲当时若徵起未必得身还

溪居叟

溪翁居静处溪鸟入门飞早起钓鱼去夜深乘月归见君无事老觉我有求非不说风霜苦三冬一草衣

赠秋浦金长府

倚郭难为宰非君即有私惟凭野老口不立政声碑若甚求名日贫於未选时溪山竟如此利得且吟诗

将游湘湖有作

一家相别意不得不潸然远作南方客初登上水船岳锺思冷梦湘月少残篇便有归来计风波亦隔年

江上逢韦彖先辈

不易为离抱江天即见鸿暮帆何处落凉月与谁同木叶新霜後渔灯夜浪中时难慎行止吾道利於穷

维扬逢诗友张乔

天下方多事逢君得话诗直应吾道在未觉国风衰生计吟销日人情醉过时雅篇三百首留作後来师

秋日怀九华旧居

吾道在五字吾身宁陆沈凉生中夜雨病起故山心烛共寒微饮蛩添苦楚吟何当遂归去一径入松林

下第东归别人

不得同居住当春别帝乡年华落第老歧路出关长芳草缘流水残花向夕阳怀亲暂归去非是钓沧浪

登山寺

山半一山寺野人秋日登就中偏爱石独上最高层有果猿攀树无斋鸽看僧儒门自多事来此复何能

送友人游南海

南海南边路君游祗为贫山川多少路郡邑几何人花鸟名皆别寒暄气不均相期旦晩见莫待瘴侵身

寄益阳武灌明府

县称诗人理无嫌但寂寥溪山入城郭户口半渔樵月满弹琴夜花香漉酒朝相思不相见云水路迢迢

闽中别所知

触目生归思那堪路七千腊中离此地马上见明年郡邑溪山巧寒暄日月偏自疑双鬓雪不似到南天

春访独孤处士

一僻春来静深宜长者居好花都待晩修竹不妨疎雁入湘江食人侵晓色锄似君无学处头白道如初

冬末同友人泛潇湘

残腊泛舟何处好最多吟兴是潇湘就船买得鱼偏美踏雪沽来酒倍香猿到夜深啼岳麓雁知春近到衡阳与君剩采江山景裁取新诗入帝乡

题庐岳刘处士草堂

仙境闲寻采药翁草堂留话一宵同若看山下云深处直是人间路不通泉冷藕花来洞口月将松影过溪东求名心在闲难遂明日马蹄尘土中

山中寄诗友

山深长恨少同人览景无时不忆君庭果自从霜後熟夜猿频向屋边闻琴临秋水弹明月酒向东山酌白云仙桂算攀攀合得平生心力尽於文

秋宿临江驿

南来北去二三年年去年来两鬓斑举世尽从愁里老谁人肯向死前闲渔舟火影寒归浦驿路铃声夜过山身事未成归未得听猿鞭马入长安

冬末自长沙游桂岭留献所知

家隔重湖归未期更堪南去别深知前程笑到山多处上马愁逢岁尽时四海内无容足地一生中有苦心诗朱门祗见朱门事独把孤寒问阿谁

夏日登友人书斋林亭

暑天长似秋天冷带郭林亭尽不如蝉噪槛前遮日竹鹭窥池面弄萍鱼抛山野客横琴醉种药家僮踏雪锄衆惜君才堪上第莫因居此与名疎

寄临海姚中丞

夏辞旌旆已秋深永夕思量泪满襟风月易斑搜句鬓星霜难改感恩心寻花洞里连春醉望海楼中彻晓吟虽有梦魂知处所去来多被角声侵

秋日闲居寄先达

到头心事欲何为窗下工夫鬓上知乍可百年无称意谁教一日不吟诗风驱早雁冲湖色雨挫残蝉点柳枝自古书生也如此独看惆怅是明时

题觉禅和

少见修行得似师茅堂佛像亦随时禅衣补後云藏线夏腊高来雪印眉耕地戒侵连塚土伐薪教护带巢枝有时问着经中事却道山僧总不知

春日山居寄友人

野吟何处最相宜春景暄和好入诗高下麦苗新雨後浅深山色晩晴时半岩云脚风牵断平野花枝鸟踏垂倒载干戈是何日近来麋鹿欲相随

怀庐岳旧隐

一别三年长在梦梦中时蹑石棱层泉声入野方堪听山色逢秋始可登岩鹿惯随锄药叟溪鸥不怕洗苔僧人间有许多般事求要身闲直未能

和友人见题山居

避时多喜葺居成七字君题万象清开户晓云连地白访人秋月满山明庭前树瘦霜来影洞口泉喷雨後声有景供吟且如此算来何必躁浮名

赠彻上人

多少僧中僧行高偈成流落遍僧抄经窗月静滩声到石径人稀藓色交垂露竹粘蝉落殻窣云松载鹤栖巢煮茶童子闲胜我犹得依时把磬敲

哭山友

十载同栖庐岳云寒烧枯叶夜论文在生未识公卿面至死不离麋鹿羣从见蓬蒿丛坏屋长忧雨雪透荒坟把君诗句高声读想得天高也合闻

别四明锺尚书

九华天际碧嵯峨无奈春来入梦何难与英雄论教化却思猿鸟共烟萝风前柳态闲时少雨後花容淡处多都大人生有离别且将诗句代离歌

宿东林寺题愿公院

古寺沈沈僧未眠搘颐将客说闲缘一溪月色非尘世满洞松声似雨天檐底水涵抄律烛窗间风引煮茶烟无由往得吟相伴心系青云十五年

马上行

五更复五里去时无住时日将家渐远犹恨马行迟

闽中秋思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北畔是山南畔海祗堪图画不堪行

溪兴

山雨溪风卷钓丝瓦瓯篷底独斟时醉来睡着无人唤流下前溪也不知

溪岸秋思

桑柘穷头三四家挂罾垂钓是生涯秋风忽起溪滩白零落岸边芦荻花

宿栾城驿却寄常山张书记

一更更尽到三更吟破离心句不成数树秋风满庭月忆君时复下堦行

题新雁

暮天新雁起汀洲红蓼花疎水国秋想得故园今夜月几人相忆在江楼

旅舍遇雨

月华星彩坐来收岳色江声暗结愁半夜灯前十年事一时和雨到心头

石仓历代诗选卷七十八

 

猜你喜欢
  许左之·唐圭璋
  韩璜·唐圭璋
  唐庚·唐圭璋
  雨华盦词话·钱裴仲
  ●録鬼簿卷下·钟嗣成
  消息·徐志摩
  序·徐志摩
  卷一百五十七·徐世昌
  三集卷二十六·乾隆
  蓝山集巻一·蓝仁
  牧羊儿的悲哀·刘半农
  卷七十九·陈邦彦
  卷四百十一·陈廷敬
  卷七百六十六·佚名
  卷六·吴当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徐理·唐圭璋

      理号南溪,会稽人。绍定元年(1228)生。宝祐四年(1256)进士。与杨缵并称知音。   瑞鹤仙   暮霞红映沼。恨柳枝疏瘦,不禁风搅。投林数归鸟。更枯茎敲荻,糁红堆蓼。江寒浪小。雁来多、音书苦少。试看尽,水边红叶,不见有诗

  • ◆朱提学德润(存复斋集 存复斋续集)·顾嗣立

    德润,字泽民,九世祖贯,为睢阳五老之一,其后世渡江为吴人。德润好诗文,善书札,尤工画山水人物。赵孟俯荐之,驸马沈阳王以闻仁宗,召见玉德殿,命为应奉翰林文字,兼国史院编修官。未几,沈阳王斥外,表授镇东行省儒学提举。又明年二月大

  • 第三折·佚名

    (周瑜领卒子上,云)某周公瑾是也。自赤壁鏖兵大战,折了某大将黄盖,倒被刘备占了俺家荆州九郡。今某设下孙、刘结亲之计,暗差甘宁、凌统二将,只推送亲,夺下城门,便来飞报。怎么这早晚还不见一个消息,好恼人也。(甘宁同凌统上)(

  • 词选序·黄昇

    古乐府不作,而后长短句出焉。我朝巨公胜士,娱戏文章,亦多及此,然散在诸集,未易遍窥。玉林此选,博观约取,发妙音于众乐并奏之际,出至珍于万宝毕陈之中,使人得一编,则可以尽见同家之奇,厥功不亦茂乎。玉林早弃科举,雅意读书,间以吟泳

  • 提要·袁表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八闽中十子诗      总集类提要【臣】等谨案闽中十子诗三十卷明袁表马荧同编表字景从荧字用昭皆福州人闽中十子者一曰福清林鸿有膳部集一曰长乐陈亮有储玉斋集一曰长乐高廷礼有木天

  • 唐诗拾遗卷二·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拾遗卷二明 高棅 编五言古诗下刘长卿寄李侍御旧国人未归芳洲草还碧年年湖上春怅望江南客骢马西入闗白云独何适相思烟水外惟有心不隔横龙渡空传古岸下曾见蛟龙去秋水晚沈沈犹疑在深处乱声沙上石倒影

  • 列传第七 十一宗诸子·欧阳修

    玄宗三十子:刘华妃生琮、第六子琬、第十二子璲,赵丽妃生瑛,元献皇后生肃宗皇帝,钱妃生琰,皇甫德仪生瑶,刘才人生琚,武惠妃生一、第十五子敏、第十八子瑁、第二十一子琦,高婕妤生璬,郭顺仪生璘,柳婕妤生玢,钟美人生环,卢美人生瑝,阎

  • 明熹宗哲皇帝实录卷之四十四(梁本)·佚名

    天启四年秋七月癸丑朔顺天巡抚右佥都御史邓汉言林汝翥畏罪潜逸惧如万燝陨命群珰之手上命逮入杖之两朝从信录林汝翥自诣遵化军门狱翥惧未受廷杖而先殒命于中涓之毒殴故逸出都门诣遵化抚臣狱求欲代题各道潘云翼等堂官孙

  •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巻十二·刘时举

    宋 刘时举 撰宋寜宗一乙夘庆元元年春正月丁亥蠲两淮租税 黎州蛮寇边 诏两浙淮南江东路荒歉诸州收养遗弃小儿以隂雨赈济行在贫民寻诏释大理三衙临安府两浙路杖以下囚 丙辰白虹贯日 二月诏两

  • 第四十五册 天聪六年正月·佚名

    第四十五册 天聪六年正月天聪六年壬申正月初一日,汗率诸贝勒拜天祭神毕,入殿升座。汗两旁横设三榻,大贝勒在右侧,莽古尔泰贝勒在左侧,两贝勒横向而坐。坐毕,诸贝勒、台吉等先叩拜。叩拜毕即命议政政诸台吉等入殿内两侧列坐

  • 大学章句原序·真德秀

    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闲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此

  • 僖公·僖公十三年·左丘明

    【经】十有三年春,狄侵卫。夏四月,葬陈宣公。公会齐侯、宋公、陈侯、郑伯、许男、曹伯于咸。秋九月,大雩。冬,公子友如齐。【传】十三年春,齐侯使仲孙湫聘于周,且言王子带。事毕,不与王言。归,覆命曰:「未可。王怒未怠,其十年乎

  • 《尔 雅》·佚名

    作者:陆宗达 王宁第一节 《尔雅》与“经”《尔雅》是十三经里的一部比较特殊的典籍。六朝人称之为“诗书之襟带”(刘勰《文心雕龙》),宋朝人誉之为“六籍之户牅,学者之要津”(林光甫《艾轩诗

  • 佛祖历代通载凡例·念常

      一世祖皇帝玉音一百段。出弘教集。实帝师大臣钦承对旨。谨置于编一帝师所说彰所知论。冠于篇者尊之也一吾佛世尊未生以前时代。本不与书。欲便初学。卷自太古始一往古帝王。即位改元崩殂及僭国之主。宰臣护教尊法

  •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佚名

    (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附梁录  夫修善福臻为恶祸征。明理皎然而信寤者鲜。既共生此五浊恶世。五阴烦恼三毒炽盛。轮转生死无有竟已。昔佛在世时。人民数如恒沙。今渐凋微万不遗一。何以故尔。为善

  • 霞外诗集·马臻

    元诗别集。10卷。马臻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主要版本有明毛晋汲古阁刊本(《元人十种诗》之一)。卷首有黄石翁序,龚开序,大德六年(1302)仇远序。全书所收诗篇未按体裁类编。卷末有毛晋跋。

  • 正蒙初义·王植

    十七卷。清王植撰。王植有《四书参注》已着录。《正蒙》是张载的重要着作,原只数万言,而其弟子苏炳将这部书分为十七篇,相续成为今存本的样子。这是一部哲学着作,它与《西铭》、《易说》构成了张载的哲学体系。张载提出了

  • 月喻经·佚名

    佛说月喻经。一卷,赵宋施护译。以皎月圆满诫比丘之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