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九十一
洪武七年秋七月甲子朔,享太庙。
议增圜丘、方丘从祀,更定其仪。圜丘坛第一成,设昊天上帝正位,仁祖淳皇帝配位如旧。第二成东设大明位,西设夜明位,内壝之内东、西各三坛,星辰二坛分设于东、西,星辰之次东则太岁及五岳坛,西则风云雷雨及五镇;坛内壝之外东、西各二坛,东四海坛,西四渎坛,天下神祇二坛分设于海渎之次。正配位共设酒尊六于坛西,大明、夜明位各设酒尊三,星辰牛一,羊、豕各三,太岁牛、羊、豕各一,余悉如旧仪。风云雷雨帛四,白色,岳镇、海渎帛与二年夏至祭方丘同,余并同;太岁坛、天下神祇帛四,白色,牲用羊、豕各五,笾、豆各八,笾视大明、夜明则减白饼、黑饼,豆减脾析、豚胉,簠、簋二。铏三,壝内东西各设酒尊三、帛篚三;壝外东西各设酒尊三、帛篚二,每位爵各三。方丘坛第一成,设皇地祇正位,仁祖配位,设如圜丘;第二成东设五岳位,西设五镇位,内壝之内东、西各二坛,东四海坛,西四渎坛,天下山川坛二复分设于海渎之次,内壝之外东、西各设天下神祇坛一。其陈设,正配位如圜丘,岳镇、海渎与二年夏至同,但岳镇各设酒尊三,天下山川坛牛一、羊、豕各三,余与岳镇、海渎同,天下神祇与圜丘同。壝内东、西各设酒尊三、帛篚二,壝外东西各设酒尊三、帛篚一,每位爵各三。前期,皇帝斋三日。前祀之四日,百官于奉天门观誓戒牌。是日,太常卿至天下神祇坛奠告,中书丞相诣京都城隍发咨。次日,皇帝诣仁祖庙请配享。其乐舞之制:圜丘、方丘乐各用编钟十六、编磬十六、琴十、瑟四、搏拊二、敔一、柷一、埙六、箎六、箫八、横笛四、笙八、应鼓一、籥四、凤笙四。协律郎一人服祭服,手执麾幡,乐生七十三人;舞则武舞、文舞各引舞二人执羽节,武舞生六十二人各执干戚,文舞生六十二人各执羽籥,其乐章并与元年冬至二年夏至同。
敕中书省臣曰:“朕观甲胄之成,甚不易也。初刳山取矿炼石,成汁凝精为铁,然后入工人之手,锤炼剪制,方成甲胄,久贮不用,多锈蚀零落,徒劳民力矣。令陕西之甲其数甚广,宜差人往视,若有此等,即令修整,其线穿者悉易以皮,庶便壮士之用。”
左副将军李文忠率师攻高州大石崖,克之,斩故元宗王朵朵失里,擒其承旨百家奴,余众败走。文忠复遣指挥唐某追击之,至氊帽山,遇故元鲁王营于山下,以兵攻之,斩鲁王及司徒答海俊、平章把剌、知院忽都,获鲁王妃蒙哥秃并金印一、玉图书一。
丙寅,太阴行太微垣中。
丁卯,并北平保定府之新安县入安州,改汉中府沔、凤二州皆为县。
戊辰密云卫千户陈寿等率兵巡逻塞外遇故元平章白舍住等以众来降凡百六十人
置思州龙泉坪长官司。
庚午,广西土官莫金遣其弟莫交贡马,诏赐莫金文绮六匹,莫交衣一袭。
辛未,永平卫百户毕胜率兵至红罗山巡逻,获故元同知杨普贤奴,进至八角山,遇田院判,引兵接战,胜击斩之。
山西都卫以所获故元大王彻里、小大王三圣奴、林泉奴、八大王妃杜氏并故官大都驴等八十九人悉送京师。
壬申,倭夷寇胶州,官军击败之。
甲戌,倭夷寇海州,百户何达率兵击之,斩二十四人。
置南丹州,隶庆远府,以莫金为知州。
乙亥,荒忽滩故元副枢撒里答歹令镇抚脱欢歹入朝,乞降。上许之,遣使赍罗绮、衣服、靴帽往赐之。
丁丑,中书省言:“潞州城濠周二十余里,役军开凿,二年无成,乞兼用民凿之。”诏罢其役。
己卯,五色云见。
诏置西安行都指挥使司于河州,升河州卫指挥司韦正为都指挥使,总辖河州、朵甘、乌思藏三卫,升朵甘、乌思藏二卫为行都指挥使司,以朵甘卫指挥同知琐南兀即尔、管招兀即儿为都指挥同知。诏谕之曰:“朕自布衣开创鸿业,荷天地眷佑,将士宣劳,不数年间,削平群雄,混一海宇。惟尔西番朵甘、乌思藏各族部属,闻我声教,委身纳款,已尝颁赏授职,建立武卫,俾安军民。迩使者还言各官公勤乃职,军民乐业,朕甚嘉焉,尚虑彼方地广民稠,不立重镇治之,何以宣布恩威?兹命立西安行都指挥使司于河州,其朵甘、乌思藏亦升为行都指挥使司,颁授银印,仍赐各官衣物。呜呼!劝赏者,国家之大法;报效者,臣子所当为。宜体朕心,益遵纪律。”
朵甘乌思藏僧答力麻八剌及故元帝师八思巴之后公哥坚藏卜遣使来朝,请师号。诏以答力麻八剌为灌顶国师,赐玉印海兽纽,俾居咎多桑古鲁寺,给护持十五道;公哥坚藏巴藏卜为圆智妙觉弘教大国师,玉印狮纽。赐诏曰:“佛教兴于西土,善因溥及华夷,虽无律以绳顽,惟仁心而是则。迩来,西番入贡,有僧公哥坚藏巴藏卜、答力麻八剌,乃昔元八师巴帝师之后,深通奥典,笃志尤坚,化顽愚以从善,起仁心以涤愆。虽曰遥闻,特加尔号,其公哥坚藏巴藏卜为圆智妙觉弘教大国师,答力麻八剌为灌顶国师,统治僧徒,名当时之善人,为教中之称首。於戏!寂寞山房,俦青灯而侣影;跏趺盘石,对皓月以忘情。随缘于锡杖芒鞵,安分于草衣木食。广施妙利,方契善符。”
初,西番兆日之地旧有造蒲萄酒户三百五十家。至是,其酋长勘卜监藏、罗古罗思、喃哥监藏等以所造酒来献。上谓中书省臣曰:“饮食衣服,贵乎有常,非常有而求之者,则必有无穷之害。昔元时造蒲萄酒,使者相继于途,劳民甚矣,岂宜效之?且朕素性不喜饮,况中国自有秫米供酿,何用以此劳民?”遂却之,使无复进,赐酋长文绮袭衣,遣还。
庚辰,并河间府莫州入任丘县,景州东光县入阜城县,皆隶河间府;移高唐州之恩县于许官店,革德州陵县就于陵县置德州治。
辛巳,皇第十三子桂生,惠妃郭氏出也。
壬午,倭夷寇大任海口,百户许彰率兵御之,巡检率其弓兵助击,倭人败走,彰追之,倭人返兵拒战,彰遂战死。
命吏部考汉、唐典制,公主府设家令一人,正七品,司丞一人,正八品,录事一人,正九品。
以潘允为虎贲卫指挥佥事。允,故虎贲卫同知指挥同知潘毅之餋子,上念毅旧功,故录用之。
甲申,太白昼见,自庚辰至于是日。
丙戌,上谕中书省臣曰:“天下诸司典吏,俱无俸给,卿等其议给之。如南人在北,北人在南,去乡远者,冬夏加给衣服。”于是省臣奏:“应天府典吏月米八斗,中立府典吏月米六斗,其二府所属州县及各府州县典吏土著者已免二顷田杂役。今拟府、州、县典吏土著者免本户夫役,不给米,其田役不免;远方之人月给米五斗,冬衣给绵布二匹,夏衣给麻布一匹、苎布一匹。”从之。
海南罗屯等洞黎人作乱,千户周旺等讨平之。
丁亥,降礼部尚书牛谅为主事言者,以其怠职也。
诏立察罕脑儿卫指挥使司,以塔剌海等二人为指挥佥事,以来降副枢撒里答歹为卫镇抚。
监察御史邢雄巡按山西,言:“大同诸处人民,岁输粮草,饷给边士,供亿劳苦。”上恻然,谓中书省臣曰:“军士戍边,道路险远,民人供亿诚艰,宜少纾其劳。”乃命停岁纳,马草若乏用,则给直市之。寻诏山西、陕西、北平诸卫令军士依时芟取刍草,以为储蓄,免致劳民。
己丑,广西护卫指挥佥事脱列伯于朔州等处招集旧部故元士卒一千三百六十余人、家属三千四百六十余口,俾之编伍。
以泗州所属虹县直隶中立府。
庚寅,云南建昌故元左丞阿里遣夹失伯里等来纳款,诏赐文绮罗布衣,人一袭。
辛卯,革永平府之瑞州。
壬辰,以李存义为太仆寺丞,二子伸、佑皆为郡官。存义,太师韩国公善长弟也。
以户部尚书颜希哲为山西行省参政,刑部尚书李俨为陕西行省参政,升户部侍郎马贯为本部尚书。
造观星台于中立府,命钦天监令管豫往董其事。
是月,有御史自广西还,进《平蛮六策》,内有曰立威。上览毕,谕之曰:“汝策甚善,立威之说亦有偏耳。夫中国之于蛮夷,在制驭之何如。盖蛮夷非威不畏,非惠不怀,然一于威则不能感其心,一于惠则不能慑其暴,惟威惠并行,此驭蛮夷之道也。古人有言以怀德畏威,为强政以此耳。”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七 温峤 郗鉴(子愔 愔子超 愔弟昙 鉴叔父隆)·房玄龄 列传第八 宣五王·房玄龄 列传第十二·李延寿 第一百四十回 朱培德羊城胜敌 许崇智福建鏖兵·蔡东藩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二十一·佚名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十四·佚名 第五卷 工业一·缪荃孙 五三二 寄谕署两江总督萨载等殷宝山情罪重大着卽严行解京审讯·佚名 三四 荡寇志的绣像·周作人 韩长孺列传第四十八·司马迁 公子列传第十七·司马迁 长沙威王萧晃传·李延寿 卷一百五十二·雍正 孙仲谋·苏辙 外附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