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字可大,号天游,古郢(今湖北省)人。   霓裳中序第一   至元间,监醮长春宫,偶见羽士丈室古镜,   状似秋叶,背有金刻宣和玉宝四字,有感因赋   一规古蟾魄。瞥过宣和几春色。知那个、柳松花怯。曾磋玉团香,涂云抹月。 
- ○萧子显乐府二首△日出东南隅行大明上苕苕,阳城射凌霄。光照窗中妇,绝世同阿娇。明镜盘龙刻,簪羽凤凰雕。逶迤梁家髻,冉弱楚宫腰。轻纨杂重锦,薄间飞绡。三六前年暮,四五今年朝。蚕园拾芳茧,桑陌采柔条。出入东城里,上下洛 
- 明本,号中峰,钱塘人。住雁荡村,姓孙氏,出家吴山圣水寺。闻高峰原妙禅师居天目山,往叩之,一见驩然,薙染于师子院,遂契妙旨。与断厓义公俱为高峰座下,或问优劣,曰:义首座固是根老竹,其如七曲八曲,惟本维那却是竿上林新篁,他日成材,未易 
-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三古今体一百四十五首【壬辰三】春仲经筵撰良广殿御光春记语易文衍绎频欲拟渐摩先率性以言辅相辄忧民【是日进讲中庸修道之谓教易经辅相天地之宜】惜阴强勉功不息隔岁亲行日又新【庚寅御经筵 
-    却说宇文泰到了平凉,一经招抚,众心已定,即令杜朔周引兵据弹筝峡。朔周沿途宣抚,士民悦附,泰很加器重,令复本姓,改名为达。原来朔周旧姓赫连,曾祖库多汗避难改姓,至是乃仍得复原。高欢闻贺拔岳已死,亟令侯景往抚岳众,偏被宇 
- 洪武七年秋七月甲子朔享太庙○议增圜丘方丘从祀更定其仪圜丘坛第一成设  昊天上帝正位  仁祖淳皇帝配位如旧第二成东设大明位西设夜明位内壝之内东西各三坛星辰二坛分设于东西星辰之次东则太岁及五岳坛西则风云雷雨及 
-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诸侯弭兵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赵文子为政令薄诸侯之币而重其礼穆叔见之谓穆叔曰自今以徃兵其少弭矣齐崔庆新得政将求善于诸侯武也知楚令尹若敬行其礼道之以文辞以靖诸侯兵可以弭 【二十六年】齐人城 
- 孙中山先生的五权宪法里,特设考试一权,其用意在如何选拔贤能,以补选举之不足。西方选举制度,只在选举人方面加以限制。在美国,曾有一博学的大学教授与一汽车夫竞选,而失败了。选举原意,在如何获取理想人才,俾可充分代表民意。 
-  大元通制序  卷第二  户令一   户例    投下收户    官豪影占    非法赋敛    以籍为定    冒户    搔扰工匠    卷第三  户令二   隐户占土    亲在分居    收 
- 儒书言:“共工与颛顼争为天子不胜,怒而触不周之山,使天柱折,地维绝。女娲销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天不足西北,故日月移焉;地不足东南,故百川注焉。“此久远之文,世间是之言也。文雅之人,怪而无以非,若非而无以夺,又 
- 取善  孔孟之教人也严,其与人也宽,唯圣人乃能无阙。若与之不宽,则天下无人,无可与之共学,无可与之居位矣。其人而廉者与,吾取其廉而略其才;其人而达者与,吾取其达而略其节;其人而博者与,吾取其可问而略其自用。夫如是,则天下之 
- 	钦定四库全书	读诗质疑卷十二	太仆寺少卿严虞惇撰	陈	郑谱曰陈者大皥虙戏氏之墟帝舜之胄有虞阏父者为周武王陶正武王赖其利器用与其神明之後封其子妫满於陈都宛丘之侧是曰陈胡公以备三恪妻以元女大姬其封域在禹贡豫 
- 宋 家铉翁 撰宣公上【名接文公子匡王五年立是嵗晋灵十三年】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谷梁曰继故而书即位与闻乎故也或曰桓宣二公簒弑同而在位十八年书王不书王之有异何欤曰先儒评此者多矣桓公之弑东迁初年王道之不行未久 
-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纂言卷二      元 吳澄 撰桓公【名軌史記作允惠公之子隱公之弟母仲子夫人文姜在位十八年】元年【庚午桓王九年○蔡桓四年○曹桓四十六年○衛宣八年○晉哀七年○鄭莊三十三年○陳桓三十四年○ 
- △十明品第二十三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告诸菩萨言: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明。何等为十。此菩萨摩诃萨。悉知三千大千世界众生心念。所谓善心。不善心。无记心。广心。狭心。恶心。胜心。顺生死心。背生死心。声闻心。缘 
- 宋代诗论著作。卷数及著者均不详。唯书中有“程进道绍兴初帅闽中”之语,知其人已入南宋。成书当在绍兴十八年(1148)之前,而书中引《西清诗话》。此书约成于南宋初,后亡佚,陶宗仪《说郛》仅存5则,今人郭绍虞搜求于《苕 
- 北宋周敦颐著。原名《易通》,共40章。许多地方直接引用《易大传》并加以发挥。其中心观念是“诚”。诚包括天道和人性两重意义。书中说:“诚者圣人之本。‘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诚之源也;‘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诚斯 
- 六卷。明马明衡(生卒年不详)撰。明衡字子萃,福建莆田人。明代经学家。正德间登进士第,官至监察御史。以论救邓继曾及争慈寿太后诞辰免朝之事获罪,终身废弃。明衡初受学于王守仁,闽中有王氏学,自明衡始。此书博采众说,不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