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元风雅原序

元风雅原序

诗者斯人性情之所发自击壤来有是矣然体制随世道升降音节因风土变迁以近代言唐诗不与宋诗同晚唐难与盛唐匹我朝混一海宇方科举未兴时天下能言之士一寄其情性于诗虽曰家藏人诵而未有能集中州四裔文人才子之句彚为一编以传世行后者庐陵孙君存吾有意编类雕刻以为一代成书其志亦可尚已吾尝以为中土之诗沉深浑厚不为绮丽语南人诗尚兴趣求工于景意间此固关乎风气之殊而语其到处则不可以优劣分也编诗者当以是求读者亦以是观则得之矣子其徧厯风骚之国而搜访焉庻乎是集可无遗憾若夫可否去取自有当今宗匠在至元二年丙子三月晦日旴江南窓谢升孙子顺父叙诗之为教存乎性情茍无得于斯则其道谓之几絶可也皇元近时作者迭起庻几风雅之遗无愧骚选然而朝廷之制作或不尽传于民间山林之高风或不俯谐于流俗以咏歌为乐者固尝病其不备见也清江傅説卿行四方得时贤诗甚多卷帙繁浩庐陵孙存吾略为诠次凡数百篇而求余为之题辞余观其编以静修先生刘梦吉为之首自我朝观之若刘公之高识逺志人品英迈卓然不可企及冠冕斯文固为得之前后能赋之贤未易枚举偶有未及非逸之也若乃仆区区曹郐之陋则在所不足録云至元二年嵗在丙子八月辛巳邵庵道人虞伯生题词

猜你喜欢
  某教授·唐圭璋
  卷十一·董康
  巧对录卷之三·梁章钜
  ◆虞学士集(道园学古录 道园遗稿)·顾嗣立
  第二幕·老舍
  第五出 交战·梁辰鱼
  提要·唐元竑
  卷十一·陈耀文
  二集卷九十·乾隆
  卷七十九·朱彝尊
  终身大事·胡适
  卷三百八十八·佚名
  秋声集卷一·黄镇成
  王舍人诗集巻五·王绂
  卷一·韦应物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何汶

      讲论  《漫斋语录》云:“学诗须是熟看古人诗,求其用心处,盖一语一句不苟作也。如此看了,须是自家下笔要追及之,不问追及与不及,但只是当如此学,久之自有个道理。若今人不学不看古人做诗样子,便要与古人齐名,恐无此

  • 第七章 僊佛同途·屠隆

    〔外末同上外〕道术分三教。源流本一家。〔末〕仙人拾瑶草。佛子坐莲花。〔外〕南赡州堪度。西天路不赊。〔末〕悟时冰泮水。迷处饭蒸沙。〔外〕仙子。我与你商议。六度万行。我祖渡河宝筏。全在慈悲。八

  • 卷八十三·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八十三翰林院检讨朱彞尊编秦藩【二人】朱敬錪【一首】敬錪字季量秦愍王樉八世孙有自吟亭诗草【静志居诗话季量诗太浅率曩富平李孔德曽以秦藩二诗集见贻久乃失去不复再覩当更访之】江邨雨夜骤雨连

  • 郑谷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郑谷,字守愚,宜春(今属江西)人。光启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风格清新通俗。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席上贻歌者 郑谷 花月楼台近九衢, 清歌一曲倒金壶

  • 卷二十七 天官书第五·司马迁

    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旁三星三公,或曰子属。后句四星,末大星正妃,馀三星后宫之属也。环之匡卫十二星,藩臣。皆曰紫宫。前列直斗口三星,随北端兑,若见若不,曰阴德,或曰天一。紫宫左三星曰天枪,右五星曰天棓,后六星绝汉抵

  • 东都事略卷五十二·王称

    列传三十五  张士逊字顺之光化军人也唐汉阳王东之之后生百日始能啼举进士为郧乡簿迁射洪令嵗旱祷白崖山神即雨士逊立须雨足乃去蜀人异之转运使檄士逊治郪射洪民遮道马不得去乃聴还改襄邑令又知邵武县除御史台推直官

  • 卷二十九·宇文懋昭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二十九 文学翰苑下 王若虚 王若虚字从之槀城人承安二年经义进士释褐鄜州録事历门山令入翰林自应奉转直学士居冷局十五年崔立之变羣小献谄为立起功德碑以都堂命召若虚若虚外为逊辞而

  • 王奂传·李延寿

    王奂字道明,是王..哥哥的儿子。他的父亲王粹字景深,位居黄门侍郎。王奂过继给了堂祖父王球,所以小字叫彦孙。年龄才几岁的时候,常常跟随在王球身边,十分受宠爱。王奂的几个哥哥担任各王的国常侍,而王奂担任著作佐郎。琅笽颜

  • 心术下第三十七·管仲

    形不正者德不来,中不精者心不治。正形饰德,万物毕得。翼然自来,神莫知其极。昭知天下,通于四极。是故曰,无以物乱官毋以官乱心此之谓内德。是故意气定然后反正。气者,身之充也。行者正之义也。充不美,则心不得。行不正,则民不

  • 必仁且智第三十·苏舆

      莫近於仁,莫急於智。不仁而有勇力材能,則狂而操利兵也;不智而辯慧狷給,則迷而乘良馬也。故不仁不智而有材能,將以其材能以輔其邪狂之心,而贊其僻違之行,適足以大其非而甚其惡耳。其強足以覆過,其御足以犯詐,其慧足以其辨足

  • 提要·余萧客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七古经解钩沉      五经总义类提要【臣】等谨案古经解钩沉三十卷国朝余萧客撰萧客字仲林长洲人是编采録唐以前诸儒训诂首为叙録一卷次周易一卷尚书三卷毛诗一卷周礼一卷仪礼二卷礼记

  • (四)·梁漱溟

    问题就在这里:为此学者莫要于自识其本心,顾其事乃殊非易;其亦有路可循否乎?前人岂其无路;然途路种种不一,将何所适从?又或为可通之一路(如习静)而易滋迷误,则亦非所取也。求其循之可必致,既切近又平妥者,其有之邪?于此,请得而

  • 卷八十八·佚名

    △初分学般若品第二十六之四善现答言:如是如是。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学时。不为色摄受坏灭故学。不为受想行识摄受坏灭故学。如是如是。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学时。不为眼处摄受坏灭故学。不。为耳鼻舌身意处摄受坏灭

  • 维摩经略疏卷第九·智顗

    佛道品今明此品略用三意通释。一明此品来意。二释此品名。三入文解释。初明此品次观众生品来者。前品正明通相入空。正成问疾品通教从假入空。调伏界内有疾菩萨。兼成室外为国王长者说法。已如前说。今此品次明通相从

  • 卷第一百六十五·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六十五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定蕴第七中缘纳息第二之四若最初入无漏初静虑。乃至广说。初有四种。一入正性决定初。二得果初。三离染初。四转根初。此中依二初作论。谓得果

  • 南岳大乘止观序·慧思

        两浙路劝农使兼提点刑狱公事朝奉大夫行尚书度支员外郎护军借紫朱頔撰  鹤林示灭而来贤圣应世者非一。咸以六度万行通达大智。安住于法界拔济于群迷。金文宝轴具载于诸法之藏。若夫空一切法证一切性。不于三

  • 佛说菩萨内戒经·佚名

    宋北印度三藏求那跋摩译佛以十五日说戒时。文殊师利正衣服。以头脑著佛足。起长跪白佛言。若有初发意菩萨。于道于俗当用何等功德。以开化一切众生。使各得成其功德。唯佛当以沤和拘舍罗。为我曹分别说之。佛言。善哉

  • 粤剑编·王临亨

    明王临亨著。笔记体, 四卷。是书为著者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奉命到广东审案, 记途中见闻所作, 分为古迹、名胜、时事、土风、物产、艺术、外夷、游览八类。对当时东南沿海的政治经济状况和社会风俗多有叙述,史料翔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