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二 茕斋歌诗四十五首

李太白全集 卷二十二茕斋歌诗四十五首

感  遇

○ 越中秋怀

越水绕碧山,周回数千里。乃是天镜中,分明画相似。爱此从冥搜,永怀临湍游。一为沧波客,十见红蕖秋。观涛壮天险,望海令人愁。路遐迫西照,岁晚悲东流。何必探禹穴?逝将归蓬丘。不然五湖上,亦可乘扁舟。

○ 效古 二首

朝入天苑中,谒帝蓬莱宫。青山映辇道,碧树摇苍空。谬题金闺籍,得与银台通。待诏奉明主,抽毫颂清风。归时落日晚,躞蹀浮云骢。人马本无意,飞驰自豪雄。入门紫鸳鸯,金井双梧桐。清歌弦古曲,美酒沽新丰。快意且为乐,列筵坐群公。光景不可留,生世如转蓬。早达胜晚遇,羞比垂钓翁。

自古有秀色,西施与东邻。蛾眉不可妒,况乃效其颦。所以尹婕妤,羞见邢夫人。低头不出气,塞默少精神。寄语无盐子,如君何足珍。

○ 感寓 二首

宝剑双蛟龙, 雪花照芙蓉。精光射天地, 电腾不可冲。一去别金匣, 飞沉失相从。风胡殁已久, 所以潜其锋。吴水深万仗 ,楚山貌千重。雌雄终不隔, 神物会当逢。

咸阳二三月,百鸟鸣花枝。玉剑谁家子?西秦豪侠儿。日暮醉酒归,白马骄且驰。意气人所仰一作倾,游冶方及时。子云不晓事,晚献《长杨》词。赋达身已老,草《玄》鬓若丝。投阁良可叹,但为此辈嗤。

○ 拟古 十二首

青天何历历?明星如白石。黄姑与织女,相去不盈尺。银河无鹊桥,非时将安适。闺人理纨素,游子悲行役。瓶冰知冬寒,霜露欺远客。客似秋叶飞,飘飖不言归。别后罗带长,愁宽去时衣。乘月托宵梦,因之寄金徽。

高楼入青天,下有白玉堂。明月看欲堕,当窗悬清光。遥夜一美人,罗衣沾秋霜。含情弄柔瑟,弹作《陌上桑》。弦声何激烈,风卷绕飞梁。行人皆踯躅,栖鸟起回翔。但写妾意苦,莫辞此曲伤。愿逢同心者,飞作紫鸳鸯。

长绳难系日,自古共悲辛。黄金高北斗,不惜买阳春。石火无留光,还如世中人。即事已如梦,后来我谁身?提壶莫辞贫,取酒会四邻。仙人殊恍惚,未若醉中真。

清都绿玉树,灼烁瑶台春。攀花弄秀色,远赠天仙人。香风送紫蕊,直到扶桑津。取掇世上艳,所贵心之珍。相思传一笑,聊欲示情亲。

今日风日好,明日恐不如。春风笑于人,何乃愁自居。吹箫舞彩凤,酌醴鲙神鱼。千金买一醉,取乐不求馀。达士遗天地,东门有二疏。愚夫同瓦石,有才知卷舒。无事坐悲苦,块然涸辙鱼。

运速天地闭,胡风结飞霜。百草死冬月,六龙颓西荒。太白出东方,彗星扬精光。鸳鸯非越鸟,何为眷南翔?惟昔鹰将犬,今为侯与王。得水成蛟龙,争池夺凤凰。北斗不酌酒,南箕空簸扬。

世路今太行,回车竟何托。万族皆凋枯,遂无少可乐。旷野多白骨,幽魂共销铄。荣贵当及时,春华宜照灼。人非昆山玉,安得长璀错?身没期不朽,荣名在麟阁。

月色不可扫,客愁不可道。玉露生秋衣,流萤飞百草。日月终销毁,天地同枯槁。蟪蛄啼青松,安见此树老?金丹宁误俗,昧者难精讨。尔非千岁翁,多恨去世早。饮酒入玉壶,藏身以为宝。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月兔空捣药,扶桑已成一作以为薪。白骨寂无言,青松岂知春。前后更叹息,浮荣安足珍?

仙人骑彩凤,昨下阆风岑。海水三清浅,桃源一见寻。遗我绿玉杯,兼之紫琼琴。杯以倾美酒,琴以闲素心。二物非世有,何论珠与金?琴弹松里风,杯劝天上月。风月长相知,世人何倏忽?

涉江弄秋水,爱此荷花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由见,怅望凉风前。

去去复去去,辞君还忆君。汉水既殊流,楚山亦此分。人生难称意,岂得长为群。越燕喜海日,燕鸿思朔云。别久容华晚,琅玕不能饭。日落知天昏,梦长觉道远。望夫登高山,化石竟不返。

○ 感兴 八首

瑶姬天帝女,精彩化朝云。宛转入宵梦,无心向楚君。锦衾抱秋月,绮席空兰芬。茫昧竟谁测?虚传宋玉文。

洛浦有宓妃,飘飖雪争飞。轻云拂素月,了可见清辉。解珮欲西去,含情讵相违。香尘动罗袜,绿水不沾衣。陈王徒作赋,神女岂同归?好色伤大雅,多为世所讥。

裂素持作书,将寄万里怀。眷眷待远信,竟岁无人来。征鸿务随阳,又不为我栖。委之在深箧,蠹鱼坏其题。何如投水中,流落他人开。不惜他人开,但恐生是非。

芙蓉娇绿波,桃李夸白日。偶蒙春风荣,生此艳阳质。岂无佳人色?但恐花不实。宛转龙火飞,零落互相失。讵知凌寒松,千载长守一?

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吹笙坐松风,泛瑟窥海月。西山玉童子,使我炼金骨。欲逐黄鹤飞,相呼向蓬阙。

西国有美女,结楼青云端。蛾眉艳晓月,一笑倾城欢。高节不可夺,炯心如凝丹。常恐彩色晚,不为人所观。安得配君子,共乘双飞鸾。

竭来荆山客,谁为**玉分?良宝绝见弃,虚持三献君。直木忌先伐,芬兰哀自焚。盈满天所损,沉冥道所群。东海有碧水,西山多白云。鲁连及夷齐,可以蹑清芬。

嘉谷隐丰草,草深苗且稀。农夫既不异,孤穗将安归。常恐委畴陇,忽与秋蓬飞。乌得荐宗庙,为君生光辉。

○ 寓言 三首

周公负斧扆,成王何夔夔。武王昔不豫,剪爪投河湄。贤圣遇谗慝,不免人君疑。天风拔大木,禾黍咸伤萎。管蔡扇苍蝇,公赋《鸱鸮》诗。《金縢》若不启,忠信谁明之。

摇裔双彩凤,婉娈三青禽。往还瑶台里,鸣舞玉山岑。以欢秦娥意,复得王母心。区区精卫鸟,衔木空哀吟。

长安春色归,先入青门道。绿杨不自持,从风欲倾倒。海燕还秦宫,双飞入帘栊。相思不相见,托梦辽城东。

○ 秋夕旅怀

凉风度秋海,吹我乡思飞。连山去无际,流水何时归?目极浮云色,心断明月晖。芳草歇柔艳,白露催寒衣。梦长银汉落,觉罢天星稀。含悲想旧国,泣下谁能挥?

○ 感遇 四首

吾爱王子晋,得道伊洛滨。金骨既不毁,玉颜长自春。可怜浮丘公,猗靡与情亲。举首白日间,分明谢时人。二仙去已远,梦想空殷勤。

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未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辉。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

昔余闻姮娥,窃药驻云发。不自娇玉颜,方希炼金骨。飞去身莫返,含笑坐明月。紫宫夸蛾眉,随手会凋歇。

宋玉事楚王,立身本高洁。巫山赋彩云,郢路歌白雪。举国莫能和,巴人皆卷舌。一感登徒言,恩情遂中绝。

写 怀

○ 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院内诸学士

晨趋紫禁中,夕待金门诏。观书散遗帙,探古穷至妙。片言苟会心,掩卷忽而笑。青蝇易相点,《白雪》难同调。本是疏散人,屡贻褊促诮。云天属清朗,林壑忆游眺。或时清风来,闲倚栏一作檐下啸。严光桐庐溪,谢客临海峤。功成谢人君一作间,从此一投钓。

○ 寻阳紫极宫感秋作

何处闻秋声?翛翛北窗竹。回薄万古心,揽之不盈掬。静坐观众妙,浩然媚幽独。白云南山来,就我檐下宿。懒从唐生决,羞访季主卜。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复。野情转萧洒,世道有翻覆。陶令归去来,田家酒应熟。

○ 江上秋怀

餐霞卧旧壑,散发谢远游。山蝉号枯桑,始复知天秋。朔雁别海裔,越燕辞江楼。飒飒风卷沙,茫茫雾萦洲。黄云结暮色,白水扬寒流。恻怆心自悲,潺湲泪难收。蘅兰方萧瑟,长叹令人愁。

○ 秋夕书怀  一作秋日南游书怀

北风吹海雁,南渡落寒声。感此潇湘客,凄其流浪情。海怀结沧洲一作远心飞苍梧,霞一作遐想游赤城。始探蓬壶事,旋觉天地轻。澹然吟一作思高秋,闲卧瞻太清。萝月掩一作隐空幕,松霜皓一作云散前楹。灭见息群动,猎微穷至精。桃花有源水,可以保吾生。

○ 避地司空原言怀

南风昔不竞,豪圣思经纶。刘琨与祖逖,起舞鸡鸣晨。虽有匡济心,终为乐祸人。我则异于是,潜光皖水滨。卜筑司空原,北将天柱邻。雪霁万里月,云开九江春。俟乎泰阶平,然后托微身。倾家事金鼎,年貌可长新。所愿得此道,终然保清真。弄景奔日驭,攀星戏河津。一随王乔去,长年玉天宾。

○ 南奔书怀  一作自丹阳南奔道中作。萧士赟云是伪作

遥夜何漫漫,空歌白石烂。甯戚未匡齐,陈平终佐汉。欃枪扫河洛,直割鸿沟半。历数方未迁,云雷屡多难。天人秉旄钺,虎竹光藩翰。侍笔黄金台,传觞青玉案。不因秋风起,自有思归叹。主将动谗疑,王师忽离叛。自来白沙上,鼓噪丹阳岸。宾御如浮云,从风各消散。舟中指可掬,城上骸争爨。草草出近关,行行昧前算。南奔剧星火,北寇无涯畔。顾乏七宝鞭,留连道傍玩。太白夜食昴,长虹日中贯。秦赵兴天兵,茫茫九州乱。感遇明主恩,颇高祖逖言。过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拔剑击前柱,悲歌难重论。

○ 上崔相百忧章  时在浔阳狱

共工赫怒,天维中摧。鲲鲸喷荡,扬涛起雷。鱼龙陷人,成此祸胎。火焚昆山,玉石相硾。仰希霖雨,洒宝炎煨。箭发石开,戈挥日回。邹衍恸哭,燕霜飒来,微诚不感。犹贽一作絷夏台。苍鹰搏攫,丹棘崔嵬。豪圣凋枯,王风伤哀。斯文未丧,东岳岂颓。穆逃楚难,邹脱吴灾。见机苦迟,二公所咍。骥不骤进,麟何来哉?星离一门,草掷二孩。万愤结习,忧从中催。金瑟玉壶,尽为愁媒。举酒太息,泣血盈杯。台星再朗,天网重恢。屈法申恩,弃瑕取材。冶长非罪,尼父无猜。覆盆倘举,应照寒灰。

○ 万愤词投魏郎中

海水渤潏,人罹鲸鲵。蓊胡沙而四塞,始滔天于燕齐。何六龙之浩荡,迁白日于秦西。九土星分,嗷嗷栖栖。南冠君子,呼天而啼。恋高堂而掩泣,泪血地而成泥。狱户春而不草,独幽怨而沉迷。兄九江兮弟三峡,悲羽化之难齐。穆陵关北愁爱子,豫章天南隔老妻。一门骨肉散百草,遇难不复相提携。树榛拔桂,囚鸾宠鸡。舜昔授禹,伯成耕犁。德自此衰,吾将安栖。好我者恤我,不好我者何忍临危而相挤。子胥鸱夷,彭越醢醯。自古豪烈,胡为此繄?苍苍之天,高乎视低。如其听卑,脱我牢狴。傥辨美玉,君收白珪。

○ 荆州贼乱,临洞庭言怀作

修蛇横洞庭,吞象临江岛。积骨成巴陵,遗言闻楚老。水穷三苗国,地窄三湘道。岁晏天峥嵘,时危人枯槁。思归阴丧乱,去国伤怀抱。郢路方丘墟,章华亦倾倒。风悲猿啸苦,木落鸿飞早。日隐西赤沙,月明东城草。关河望已绝,氛雾行当扫。长叫天可闻,吾将问苍昊。

○ 览镜书怀

得道无古今,失道还衰老。自笑镜中人,白发如霜草。扪心空叹息,问影何枯槁。桃李竟何言,终成南山皓。

○ 田园言怀

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

○ 江南春怀

青春几何时,黄鸟鸣不歇。天涯失乡一作归路,江外老华发。心飞秦塞云,影滞楚关月。身世殊烂漫,田园久芜没。岁晏何所从?长歌谢金阙。

 

猜你喜欢
  卷四百一十三·彭定求
  卷六·何汶
  ●双烈记目录·张四维
  第三十五出 被擒·梁辰鱼
  第三折·王实甫
  卷三十·黄希
  卷四·周权
  悲思·徐志摩
  这年头活着不易·徐志摩
  卷十九·佚名
  卷一百·吴之振
  卷七十九·陈焯
  唐音卷九·杨士弘
  卷五百四十二·佚名
  ●目录·沈行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一十二·彭定求

        卷112_1 【唐禅社首乐章·顺和】贺知章   至哉含柔德,万物资以生。常顺称厚载,流谦通变盈。   圣心事能察,增广陈厥诚。黄祇僾如在,泰折俟咸亨。   卷112_2 【唐禅社首乐章·太和】贺知章   肃我成命,

  • 夏日田间即景(近沙士顿)·徐志摩

    柳条青青,南风薰薰,幻成奇峰瑶岛一天的黄云白云,那边麦浪中间,有农妇笑语殷殷。笑语殷殷——问后园豌豆肥否,问杨梅可有鸟来偷;好几天不下雨了,玫瑰花还未曾红透;梅夫人今天进城去,且看她有新闻无有。笑语殷殷&mdash

  • 卷480 ·佚名

    曾巩 和孔教授 治烦方喜众材同,坐啸南阳郡阁中。 几案有尘书檄简,里闾无事稻梁丰。 衣冠济济归儒学,俎豆诜诜得古风。 幸屈异能来助我,敢将颜色在蜚鸿。 曾巩 和孔平仲 园池方喜共追寻,正是槐

  • 鲸背吟集·宋无

    (元)朱名世 撰仆粗涉诗书薄逰山水偶托迹于胄科未忘情于笔砚縁木求鱼乘桴浮每观千艘之漕饷势若龙骧受半载之奔波名如蜗角碧汉迢遥一似浮槎于天上银涛汹涌几畨战栗于船中今将所歴海洋山岛与夫风物所闻舟航所见各成诗一首

  • 卷三十九 晋世家第九·司马迁

    晋唐叔虞者,周武王子而成王弟。初,武王与叔虞母会时,梦天谓武王曰:“余命女生子,名虞,余与之唐。”及生子,文在其手曰“虞”,故遂因命之曰虞。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乱,周公诛灭唐。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珪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

  • ●卷一 靖康朝野佥言后序(陈规)·陈规

      靖康丙午,规以通直郎知德安府安陆县事。丁未春正月,群盗王在等犯德安府。时郡将阙,规摄府事。贼来攻城,规在城上与贼语,问何因到此,贼言:“京城已为金破。”规独念:都城之大,壕堑深阔,城壁高厚,实龙渊虎垒,况禁旅卫

  • 皇清开国方略巻八·阿桂

      太祖髙皇帝【天命八年癸亥九年甲子十年乙丑十一年丙寅】  天命八年春正月戊戌朂夫臣持公理事  集八旗大臣  谕之曰朕于八和硕贝勒设大臣八人辅之以观察其心谁则遇事不分人已视为一体谁则防己之非不自引咎而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三·佚名

    嘉靖二十四年九月辛酉朔○壬戌御马监右监丞郝钿等以料豆缺乏移文户部趣徵于是东厂捕系商人许清等坐以虚支料价责偿甚急户部言御马仓自近年奏革揽户召商办纳公私颇得其济时估之外稍加僦值原系多官会议题请然仓场上纳之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六·佚名

    万历二年六月甲辰朔升户部左侍郎郭朝宾为工部尚书○湖广抚按赵贤李栻题称济恶王亲犯人王朋等没官赃银货物房屋田地等项原估报共十万一千三百五十七两乞留本地方兵饷并各王府禄粮之用户部如议覆行○乙巳 上御文华殿讲

  • 卷二十六 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第十六·范晔

    (伏湛、侯霸、宋弘、蔡茂、冯勤、赵憙、牟融、韦彪)◆伏湛传伏湛字惠公,琅王牙东武人。九世祖伏胜,字子贱,就是所谓的济南伏生。伏湛高祖父伏孺,武帝时,在东武为客座教授,因以东武为家。父伏理,为当世名儒,以《诗》教授成帝,为高

  • 刘耕孙传·宋濂

    刘耕孙字存吾,茶陵州人。至顺元年(1330)进士,授承事郎及桂阳路临武县知县。临武县临近少数民族地区,耕孙至,召集地方父老说:“我是儒生,今为你们的知县,你们当体察我的主张,训诫你们的子弟,要他们讲求孝悌,致力于农业,有暇则读《

  • 许楫传·宋濂

    许楫字公度,太原忻州人。幼年受教于元裕,十五岁时以善于词赋入选。河东宣抚司又推举他为贤良方正孝廉。楫至京城后,被平章王文统任命为中书省下属官员,楫拒绝接任文簿官,而改任知印。丞相安童、左丞许衡对楫甚为器重。一天

  • 版法解第六十六·管仲

    版法者,法天地之位,象四时之行,以治天下。四时之行,有寒有暑,圣人法之,故有文有武。天地之位,有前有后,有左有右,圣人法之,以建经纪。春生于左,秋杀于右;夏长于前,冬藏于后。生长之事,文也;收藏之事,武也。是故文事在

  • 一切经音义卷第十七·唐慧琳

        大唐翻经沙门慧琳撰  音如幻三昧经二卷 慧琳撰  善住意天子经三卷 慧琳撰  太子刷护经一卷 慧琳撰  太子和休经一卷 慧琳撰  大乘显识经二卷 慧琳撰  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二卷 玄应撰  大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十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十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杂犍度智品之六◎有六因乃至广说。论曰此六因非佛经说。四缘是佛经说。今欲以因解缘。其事云何。相应因乃至报因是因缘。所作因者是

  • 居士分灯录叙·朱时恩

    原夫祖祖递传。灯灯相续。觉照均融乎惠炬。灵光徧瞩於昏衢。故古德高缁向上参求者息无明之业影。亦有夙根利器精心学佛者出生死之火轮。其派本师承重来应化。往往妙臻圣解默契禅宗。凡七十二人。历几千百载。谁为拈取

  • 光绪拉池县丞志·佚名

    打拉池县丞,设自光绪元年,全无旧志遗存。叠奉上宪议颁二十七条饬令,遵照访编,阅数月而始成。其于条目中之所未载及载而未全者,委属无从采访。是役也,乃贡生陈希魁、训导谢文俊、廪生杨希贤为编次,附生赵子绅、魏崇文、杨文舒

  • 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大通经·佚名

    述真空,劝人对境忘境、灭心现性。内容与《太上大通经》同,后者有元李道纯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