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声调谱卷三

○乐府

怨诗行【曹植】

明月照髙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思愁妇,悲叹有余哀【一觧】。借问叹者谁,自云荡子妻,夫行踰十载,贱妾常独栖【二觧】。念君过于渴,思君剧于饥。君作髙山柏,妾为浊水泥【三觧】。北风行萧萧,烈烈入吾耳。心中念故人,泪堕不能止【四觧】。浮沉各异路,会合当何谐。愿作东北风,吹我入君懐【五觧】。君懐常不开,贱妾当何依。恩情中道絶,流止任东西【六觧】。我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长。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七觧】。

乐府惟汉魏中着觧者多,盖乐府自三百篇出,一觧犹风雅中一章耳。大都不着觧者,通为一章,意句不得重复,前后绾应森细。着觧者,词意循环相生,如我之弃妇词,第二首亦可四句为一觧也。

欲知乐府源流,非检郭茂倩乐府不可。

○杂言

寄杜拾遗【任华】

杜拾遗,名甫第二才甚竒。任生与君别来已多时,何甞一日不相思。杜拾遗,知不知,昨日有人诵得数篇黄绢词。吾怪异竒特借问,果然称是杜二之所为。势攫虎豹,气腾蛟螭,沧海无风似鼓荡,华岳平地欲奔驰。曺刘俯仰惭大敌,沈谢逡廵称小児。昔在帝城中,盛名君一个。诸人见所作,无不心胆破。郎官丛里作狂歌,丞相阁中常醉卧。前年皇帝归长安,承恩阔歩青云端。积翠扈游花匼匝,披香寓直月团栾。英才特达承天睠,公卿无不相钦羡。只縁汲黯好直言,遂使安仁却为掾。如今避地锦城隅,幕下英寮毎日相随提玉壶。半醉起舞捋髭须,乍低乍昻旁若无古人。制礼但为防俗士,岂得为君设之乎?而我不飞不鸣亦何以,只待朝廷有知已。亦曽读却无限书,拙诗一句两句在人耳。如今看之总无益,又不能﨑岖傍朝市,且当事耕稼,岂得便徒尔。南阳葛亮为友朋,东山谢安作邻里。闲常把琴弄,闷即携尊起。莺啼二月三月时花,放千山万山里。此时幽旷无人知,火急将书凭驿使,为报杜拾遗。

此诗题上元有“杂言”二字。

杂言所以不列于谱者,以其句法即同于五七言古诗句法也。八、九、十一字句不过因七言古诗扩而充之,亦只在末四字中寻筋节。其转韵处,与转韵歌行同。三、四字句不拘,可以意会耳。

既无定局,字句多寡长短皆任意,从何谱之?举一隅以一隅反可也。

蜀道难【李白】

噫吁嚱,危乎髙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鳬,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絶峨嵋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髙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渡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歩九折萦嵒峦。扪参厯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巗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呼雌遶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絶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逺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闗,万夫莫开。所守或非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蚤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青莲集他作尚多此种,实鼻祖也。

○柏梁体

箜篌引【王昌龄】

卢溪郡南夜泊舟,夜闻两岸羗戎讴。其时月黒猿啾啾,微雨沾衣令人愁。有一迁客登髙楼,不言不寐弹箜篌。弹作蓟门桑叶秋【拗律句】,风沙飒飒青塜头。将军铁骢汗血流,深入匃奴战未休【律句】。黄旗一点兵马収,乱杀敌人积如丘。疮病驱来役邉州,仍披漠北羔羊裘。颜色饥枯掩面羞【律句】,眼眶泪滴深两眸。思还本乡食牦牛,欲语不得指咽喉。或有强壮能吚嚘,意说被他邉将雠【拗律句】。五世属蕃汉主留,碧毛毡帐河曲游。槖驼五万部落稠,勅赐飞乌金兠鍪。为君百战如过筹,静扫阴山无鸟投【律句少拗】。家蔵铁劵特承优【律句】,黄金千斤不称求。九族分离作楚囚【律句】,深溪寂寞弦苦幽。草木悲感声飕飕,仆本东山为国忧【律句】。眀光殿前论九畴,簏读兵书尽冥搜。为君掌上施权谋,洞晓山川无与俦【律句少拗】。紫宸诏发逺懐柔【律句】,揺笔飞霜如夺钩【律句少拗】。鬼神不得知其由,怜爱苍生比蚍蜉。朔河屯兵湏渐抽,尽遣降耒拜御沟【律句】。便令海内休戈矛(案:既云柏梁,末三字当为“戈矛休”),何用班超定逺侯【律句】。史臣书之得已不?

此诗正同陆浑山火句法,假借处此诗更同。

猜你喜欢
  卷八百五十六·彭定求
  卷九·阮阅
  菌阁琐谈·沈曾植
  伊川击壤集卷之二十·邵雍
  第二折·佚名
  第二十三出 捷贺·叶宪祖
  第四折·李好古
  杨氏女杀狗劝夫·臧懋循
  卷二十三·王十朋
  卷88 ·佚名
  卷五十二·郭元釪
  南村诗集巻四·陶宗仪
  巻二·郭奎
  芸隠横舟稿·施枢
  卷五·赵执信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五十一·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五十一  明 冯惟讷 撰 别集第七 品藻五 北魏 胡武灵后 杨华既奔梁元魏胡武灵后作杨白华歌令宫人连臂踏之声甚凄断柳子厚乐府云杨白华风吹渡江水坐令宫树无顔色揺荡春心几千里回看落日

  • 卷四十·高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纪事本末卷四十詹事府詹事髙士竒撰卫灵公之立【瞆辄父子争国 齐豹之乱 南子之宠附】昭公七年秋卫襄公卒卫齐恶告丧于周且请命王使成简公如卫吊且追命襄公曰叔父陟恪在我先王之左右以佐事上帝余敢忘

  • 绎史卷十四·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商汤灭夏史记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列女传简狄有娀氏之长女也与其妹娣浴于丘之水有鸟衔卵过而坠之五色甚好简狄取而吞之逐生契焉 古史考契

  • 南唐书卷二十·马令

    宋 马令 撰党与传上第十六呜呼汉以党锢衰唐以朋党防汉唐之乱虽愚者与知焉迨乎利害相攻则为之而不知其非盖亦蔽于好恶之情而已南唐之士亦各有党智者观之君子小人见矣或曰宋齐邱陈觉李徴古冯延己延鲁魏岑查文徽为一党

  • 食货二·徐松

    营田庄田附案此门内亦间言庄田,咤附之,不另立门。 食货 宋会要辑稿 食货二 营田杂录 营田杂录【宋会要】凡诸路,惟襄、定、唐三州有营田使,或营田事,通判亦同领其事。而河北转运使兼西路招置营田使,河东转运使兼东路招置营

  • 卷五十四·佚名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万寿盛典初集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五十四庆祝五【贡献一】康熙五十二年恭遇皇上六旬万寿普天同庆皇子诚亲王胤祉等十三人率皇孙弘昇等二十六人谨择吉日於万寿节前预祝遐龄恭进万寿之

  • 卷三十三 鲁周公世家第三·司马迁

    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集解】:谯周曰:“以太王所居周地为其采邑,故谓周公。”【索隐】:周,地名,在岐山之阳,本太王所居,後以为周公之菜邑,故曰周公。即今之扶风雍东北故周城是也。谥曰周文公,见国语。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索

  • 附錄·佚名

    ○顯宗純文肅武敬仁彰孝大王行狀。國王姓李氏,諱棩,字景直,孝宗大王之子,仁祖大王之孫也。母仁宣王后張氏,議政府右議政維之女。孝宗爲大君時,入質瀋陽,以辛巳二月己酉,生王于瀋館。王幼有異質,自二三歲,動止不凡,四歲先歸本國。

  • 卷五十二·程公说

    <经部,春秋类,春秋分记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五十二   宋 程公説 撰内鲁第六定公       哀公定公【諡法安民大虑曰定】【名宋昭公弟襄公子昭公薨于干侯定公立在位十五年薨】经元年春王胡安国曰元年必书

  • 卷二十五·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増修东莱书说卷二十五  宋 时澜 撰无逸第十七      周书师长之言尊而不亲族党之言亲而不尊故严厉者少润泽而昵爱者多姑息是篇上自天命精微下至畎亩艰难闾里怨诅无不具载忠爱惓惓尤致意于寿夭之

  • 不和合品第四十八·佚名

    佛告须菩提,有人乐听乐受般若波罗蜜。为法师者身体疲极不能所说,当觉魔事。佛言:若法师者身体安隐欲有所说,而受法者著馀因缘各自罢散。当觉魔事。须菩提,受经之人欲书般若波罗蜜。为法师者欲有所至。是为魔事。为法师者欲

  • 缁门警训卷第五·如卺

    终南山宣律师宾主序夫损己利他者。盖是僧家之义也。害物安身者。非为释子之理也。有赏善罚恶之能。断是非不平之事。若是先人后己契诸佛之慈心。如或尔死我活乖六和之妙行。为主者倘存仁义。感十方衲子之云臻。若乃私

  • 卷第二十五·元来

    无异禅师广录卷第二十五 住博山法孙 弘瀚 汇编 首座法孙 弘裕 同集 宗教答响五 六雪关主问参。话头真切不落。楞严五蕴魔外(云云)。 师云。细观楞严。五十种魔事。不出一个着字。如色阴明白销落诸念。乃至是人则

  • 深层海流·松本清张

    《日本的黑雾》的续集《深层海流》,属于松本清张作品中较为独特的一部分。作者把描写的笔触转向了战后日美当局之间的内幕并加以披露。由于这部作品,作者获得了一九六三年度的“日本新闻工作者协会奖”。《深层海流》把

  • 读书纪数略·宫梦仁

    清宫梦仁辑。8册,54卷。本书采集群书,分类编辑而成,并有注释。内分天、地、人、物四部。“人部”又分为29类,其中与法制关系密切的有9类:(1)法戒类,有居乡四约、余襄公从政六箴等136条。(2)伦品类,有妇七去、三不去等66条。(

  • 秋涧集·王恽

    诗文别集。元王恽著。其长子王公孺辑编。一百卷。全称《秋涧先生大全文集》。卷首有明弘治十一年(1498)车玺序、王恽小像。全书前七十七卷皆为各体诗、文,包括颂赋一卷、乐府(词、曲)四卷。后二十三卷中,包括《承华事

  • 泰西水法·熊三拔

    6卷。国外水利技术古书名。由徐光启和驻京传教士熊三拔在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合译。书成于明万历年间。专门介绍取水和蓄水的方法。第一卷为龙尾车,用挈江河之水;第二卷为玉衡车,用挈井泉之水;第三卷为水库记,用蓄雨雪之

  •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释法海

    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唐代释法海 (生卒年不详)撰。法海是六祖即慧能(或写作惠能)弟子,在慧能圆寂后将其言论汇编成一书——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此书亦简称为